第606章 八旗的末日

北京城,1887年的2月,這一年的寒冬似乎特別漫長,雖然持續的下月已經停歇了近大半個月,但是寒冷的氣候絲毫未見轉暖,而原本在豫親王府進行的準內閣會議現在已經正式移入隆宗門內的軍機處,而那塊懸掛了兩百年的軍機處招牌也正式取下,轉而換上內閣二字。

李中堂親自手書了這龍飛鳳舞的二字,以表達他壯志得酬的感慨,而隨着憲政五大綱要的頒佈,從法統上確認了延續兩百餘年的滿清王朝的終結,宮內久病不愈的光緒絲毫未有好轉的跡象,而秦鎧在這時候恰大好處的提出了讓醇親王福晉葉赫那拉氏、慈禧的親妹妹入宮,一應名義上還需簽署的權力轉移詔書由這位葉赫那拉氏以光緒的名義進行頒佈。

如此行事,秦鎧也是接受了來自身邊幕僚和遠在廣州的趙烈文的意見,光緒皇帝和這個小葉赫那拉氏現在都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下,真正意義上廢除滿清皇權只是個時間問題,但是,既然目前都在掌控之中,卻沒有理由不充分利用一番。

何況,爲自己掌控的紫禁城在很大程度上還能在初期爲在內閣中的地位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尤其是現在內閣諸多事務還沒最終塵埃落地之時。

2月3日,經過準內閣大佬們的一致同意,頒佈了內閣關於國政的第一道內閣公文,史稱民憲立國宣言。宣言正是宣佈滿清270年政權的終結,不過由於現在還保持這君主立憲的幌子,宣言中僅宣佈成立中華民主聯合政府,而淡化了滿清皇帝的位置。

而宣言中最重要的是兩條,第一強國理念,認同中華民族之各民族皆我之國民,對外則要抵抗強權,使民族平等,第二條爲富民,強調政府與國民協力解決食衣住行問題。使民生幸福。

這提法是在秦鎧提出的基礎上經過仔細推敲後才提出的,而秦鎧刻意未將民權的概念列入其中,實則在這大破大立之際,提出所謂的民主實則是造成割據和分裂的誘因,而除此之外,宣言中最重要的內容,是明確規定了完成憲政的時間表。

時間表上,以五年爲期限。完成憲法的最終制定和公佈,並且進行以行政省爲單位的投票表決,第二是在內閣任期上,宣佈了憲政內閣的三個階段,在初期爲確保國家穩定,將實行軍政管理。在三屆內閣任期後,完成從軍政到憲政的過度。

這些提法,得到了所有大佬的一致認同,歷史的車輪滾滾而前,每個人都意識到。任何人阻擋這歷史的潮流,結局只會是與那個已經走到盡頭的滿清王朝一樣的結局,即便是最保守的陝甘總督譚鍾麟也不再堅持他的觀點,而是將注意力轉到地方政府體系的過渡上來。

2月4日,就在民憲立國宣言宣佈後的第二天,一系列的新政如雨後春筍般的發佈了。首先就是關於憲政後政府機構的調整,作爲在軍政時期重要的雙頭結構軍隊和政府,內閣宣佈成立過渡內閣和軍政部,內閣政府主持國家事務,而軍政部主持軍隊整編和國防。

不過,秦鎧之前在憲政大綱中建議改組建立的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農礦部、工商部、教育部、交通部等新政府部門,由於內閣阻力較大,加上要改組清政府的六部存在較大問題。他也沒有繼續堅持在中央構建這些機構,而是法令中提到了一個新國家部門的過渡計劃。

過渡期內,在法令中給予了地方足夠的自治權,各省督撫可以依據此提議建立相關的地方機構,這也是之前上海督撫密議時承諾給地方更大自治權的內容,不過,地方政府的任命都需要經過內閣同意,這一點是確認內閣權威的必要手段。

2月5日,中華民主聯合政府內閣宣佈第一任內閣成員,內閣總理、直隸總督領北洋大臣李中堂,內閣成員爲首席閣僚、監督院院長翁同龢、軍政部部長、兩廣總督領南洋大臣秦鎧、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閩浙總督張佩綸、雲貴總督岑毓英、四川總督丁寶楨、陝甘總督譚鍾麟、各國事務衙門總理奕劻。

郡王爺奕劻出現在內閣名單中,多少有些外界意外,不過明眼人一眼就明白這其中的以爲,這位原本就是個擺設的郡王爺也就是個內閣平穩過渡的一個幌子,不過,這位郡王爺估計要遭那幾百人旗人的集體詛咒了。

同日,內閣頒佈了三號法令,廢除滿蒙八旗的特權和特殊待遇,八旗吃了兩百多年的鐵桿莊稼老樹米終於宣告走到了盡頭,宣佈對裁撤已經失去原有職能的宗人府、內務府,對原有國家權力機構的六部進行全面接管,對所有官員進行重新考覈,裁撤冗員。

一時間,北京城內旗人一片譁然,不少八旗閒漢鼓譟着要去剷除漢人逆賊,不過很快就在情報司和粵軍的鐵腕打擊下,抓捕了一大批到處搗亂的旗人,對於其中爲首的旗人,周瑞東更是快刀斬亂麻在菜市口砍了十幾顆腦袋。

不過,讓旗人略感奇怪的是,內閣至始至終沒有頒佈法令來驅逐內城八旗的住民,這讓他似乎看到了些許希望,不過,這希望很快就被擠破門逼債的漢人徹底破滅了,他們立刻明白了一點,失去了唯一的經濟來源,根本不消時日,這些旗人都會一個個淪爲乞丐。

聰明點的,早早打好了包裹,收拾細軟離開京城向北而去,那裡或許還有旗人的一條活路,而有能力繼續活在京城的,都是些尚肯幹活餬口的旗人,很快,他們就變賣了內城房子,到外城購置小房子,漸漸融入到茫茫人海之中。

2月6日,連日增發的《中國時報》、《申報》、《福建新報》、《廣東新報》長篇累牘的刊發各類分析憲政改革的文章,更是把工業興國、富國強兵的口號喊的震天響。

不過在這看似風起雲涌的時候,在華的列強們反響各異,英國公使威妥瑪爵士在李中堂親自拜訪之後,很快公開表示支持新內閣的和平過渡,希望內閣能延續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與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內容,同時繼續承擔清政府與英國銀行的債務關係。

作爲這時代唯一的超級大國,英國人的表態代表着在華大部分列強的看法,一個強盛的中國顯然不是他們願意看到的,但是,一個動亂和毫無貿易保證的中國,更是依靠中國龐大人口基數進行貿易的列強更無法接受的。

而且,這一次發生在中國的變化之巨大,已經完全超出了列強們的預期,在他們看來,就目前建立起來並不穩固的國家權力中樞,要向完成權力過渡,這其中還有這不少不可預見的障礙,而威妥瑪爵士現在要確保的,僅僅是英國在華利益的延續,或許,趁着這個機會,英國在華的利益還能得到一個順利的發展。

與英國政府表態頗爲背離的卻是俄羅斯帝國公使博白傅,在內閣連續辦法新法案之後,他公開表示中國可能會陷入較長期的動亂和割據之中,而同時他向遙遠聖彼得堡的亞歷山大三世拍發了電報,對於遠東中國可能出現動盪局面做了如下預期。

“在中國,將會短暫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以北京以北長城爲界限,滿族、蒙古族人將會形成獨立於中國之外的新勢力,必須儘快利用這一有利局面,打開帝國在遠東的局面!”

而很快,博白傅得到了來自聖彼得堡的回電,亞歷山大三世和他的智囊團正在全力拓展俄羅斯帝國的經濟和工業化進程,所以,對於進一步拓展遠東的影響力並沒有形成一致的意見,不過,斯拉夫人對土地變態的渴望,還是讓俄羅斯人作出了新的決定。

兩年前遠東作戰的失利,可謂是俄羅斯帝國自克里米亞戰爭之後最恥辱的失敗,雖然戰爭的規模並不大,丟失的土地也是與清帝國條約中並無最後定論的土地,但是,那場失敗導致的直接後果卻是十分的嚴重。

黑龍江做爲外東北唯一一條可以通航的水道被中**隊徹底截斷,這意味着,從西伯利亞至濱海地區的唯一可大規模運輸的水路通道被徹底截斷,要繞行外興安嶺遙遠的寒冬之地才能對濱海地區進行補給,而那樣的補給線,損失在路途上的物資遠遠大於運送到的物資,那樣的行動根本是毫無價值,所以,帝國被迫依靠海上線路對海參威進行補給。

但是,由於在兩年前的戰爭中,俄羅斯對遠東的航運業也遭到了極大的損失,短短不到半年的戰爭中,一共損失大型整齊貨船超過一百條以上,在這個通訊還極其不發達的時代,至今還有大批船隻下落不明,對遠東濱海省的長途補給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所以,這一次,亞歷山大三世的智囊團中的軍事代表人物、俄羅斯元帥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羅曼諾夫大公、亞歷山大三世的胞弟提出了一個遠東擴張的新計劃,這是一個包括在延伸西伯利亞鐵路至濱海省的方案和在遠東地區大規模增兵的計劃,而實施這項鐵路擴張計劃的一個重要支點,就是準備利用東三省滿蒙殘餘勢力!

第669章 建交風波第348章 打哪兒才能打痛第1137章 僑民保護協定第898章 鉅艦出擊第1254章 西北戰線第341章 政權決定態度第170章 中日步兵第一戰(一)第660章 撫西之戰第495章 皇權鬥爭的激化第1177章 停戰第474章 特斯拉的小發現第115章 扳回先手第92章 施政的天下大計第1184章 砍掉軍備生產第701章 強大的敵人第949章 突入日本內海第1272章 致命時刻第565章 上海密約第379章 國戰的問題第1063章 接戰第115章 扳回先手第843章 天價的鉅艦合約第498章 南荷條約第816章 外蒙風雲第1122章 軍備競賽升級第398章 案中之案第517章 火力網下的潰散第1253章 宣戰第1145章 逼上絕路第222章 亮出咱的底牌第446章 掏英國佬的腰包第521章 A等絕密計劃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413章 挑戰哥薩克騎兵第552章 危險的名冊第1128章 智利的大艦隊計劃第315章 馬尼拉,我們的目標第1319-1320章 碾壓式勝利第196章 蘇祿海就是咱的地盤第1190章 中國的影響力第1174章 加勒比之戰(三)第591章 新政綱要第613章 炮營顯威第271章 我出技術,你管理第1083章 新的改革征途第1043章 史上第一次空戰第252章 猛擊北寧第1068章 敵艦來援第916章 中德政治交易第397章 穆家妹子有貨第814章 外交制勝第1046章 大海戰導火索第915章 放進咱的碗裡來第445章 怒江II型淺水炮艇發威第285章 幹實業需要有眼光的人才第356章 劍指利馬城第335章 戴勒姆的專利第220章 死亡航線第928章 密議第1213章 鐵甲狂潮第1312章 東線、東線第333章 珍珠港的客人第1180章 德國海軍的紅眼病第802章 炮臺戰第964章 國家資源法案第728章 巴夏禮滾蛋了第1331章 俯衝轟炸機第152章 五營的首次參戰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666章 新軍制和山東新政第473章 許壽山的軍略第111章 搶了鄧世昌的駕駛員第705章 兵臨旅順第310章 英國人惱了第589章 舊體制的討伐書第98章 突擊戰和騷擾戰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1217章 中國經濟新時代第1158章 英國的胃口第1089章 快速戰列艦第738章 進兵外蒙第416章 欽差的法寶第127章 狹路相逢第1282章 火力即王道第1374章 皇家戰巡的覆滅第359章 秘魯的土着必須賠錢第80章 決戰南中國海(二)第175章 運籌第917章 無路可退第1173章 加勒比之戰(二)第1039章 孤膽鐵艦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槍聲第899章 海上大決戰(一)第6章 馬尾工業區第146章 英屬北婆羅洲公司第208章 生產資源的掠奪戰第198章 打造不沉的基地第551章 歐陽慶的眼藥第956章 大轟炸第184章 秦鎧的停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