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關門打狗

入夜前,周瑞東所轄一鎮的近4000陸師卻未曾像宋雲澤所料的已經開始關門打狗行動,這倒不是因爲敵人太狡猾,而是因爲敵人太猥瑣,在發現前方有八旗斥候活動後,他立刻也把整個斥候小分隊都遠遠的放了出去,而且,還專門爲斥候營配置了特級射手,他的命令只有一個——一定要讓敵人暫時成爲瞎子、聾子。

結果卻多少讓他有些不解,四面巡守漸進的斥候大隊,除了在次渠鎮北5裡的地方,第六斥候小分隊遭遇一支零星蒙古騎兵外,竟然再無其他敵蹤,而對俘虜的一名斥候審訊之後的結果,也讓接到消息的周瑞東有些哭笑不得。

這一支蒙古斥候隊,是因爲出來巡邏時在前面馬兒橋的酒肆歇息了半天,結果竟然掉隊了,這個蒙八旗的士兵甚至還招供,說是回去過昨夜的駐地次渠鎮,慶頌慶大人所轄大隊已經轉移,他們以爲是向前突進了,所以才搜索前進,結果卻意外成爲了俘虜。

敵人突然失去了蹤跡,讓周瑞東也頗爲惱火,他立刻叫停了隊伍,就在路邊的一座破廟裡召開了臨時軍議,一羣原本磨拳搽掌準備大幹一場的軍官都是大眼瞪小眼,有軍官跳起來提議,分兵三路,這周圍能囤得下敵人那5千兵馬的,算起其實也屈指可數。

既然次渠鎮敵軍已走,而且並未向前進發,這自然是後撤或者轉移到其他地方。而一陣參謀部已經列出了敵軍最可能車裡的方向,最大的可能是是向南20裡去長子營鎮,那裡靠近青雲店,據情報司的情報,青雲店另外駐紮有蒙八旗的一支兵馬,人數在3000人左右。

較大可能是向北過豆兒莊在通州和北京城之間的管莊附近駐防,那裡距離京城不過10裡地,可以說是進退自如,而且還能依據工事進行防禦,阻擋從通州直入北京的兵馬。不過敵人可不知道秦大總督根本就沒打算來正面的強推,兩翼兵馬早已飛出。

wωω✿ ttκa n✿ co

參謀部認爲還有一個可能性存在,那就是向西退往左安門附近,如果敵軍畏戰、或者是根本無膽出戰的話,這是最有可能的結果。

在簡單的商量之後,周瑞東在沒有足夠情報的支持下,也無法做出最終判斷,而是選擇了一個折中的做法。已然依照原來的行軍路線,先佔據敵人棄守的次渠,在綜合判斷之後,從次渠出擊的話,通往上述三個目標的行軍時間,都將比現在位置縮短2個小時。

而如果在趕到次渠鎮之前。斥候能獲得準確情報,那對敵進攻的計劃已然可以照舊發起!不過,這一切,可都要看斥候大隊是否能捕捉到敵人的蹤影,這漫天飛雪之中。野外斥候行動都是一件極具危險性的工作,更不提遭遇敵軍的可能。

--------------------------------------------

天津衛,直隸總督衙門內,儘管已到下午時分,一道急令卻把淮軍在天津的智囊全部叫來了,發生在北京城的兵變。既讓李中堂錯愕,也讓他痛感危機。

“務山,你說這秦鎧是不是狗屎運啊,他這麼張狂的行動,竟然在北京城裡真的發生了這等驚天動地的大事情,若這次帝黨真的贏了,我老頭子可就沒法子在朝堂上保持現在這超然的地位啦!”李中堂半真半假的嘆息着,這其中倒是頗有他的政治智慧。

周馥自然明白老頭子的心思。他拱拱手應道:“中堂,這秦鎧此番的莽撞之舉,依我之見,這是一場壓上身家的大賭博,實在難說對錯,不過,既然他有搏贏的機會,輸家可絕對不會是我們淮軍……鄭觀應昨日就到了,我們可是大有討價的餘地!”

李中堂之前所言,那也是半真半假,這北京的情況多少有些出乎意料,但這秦鎧帶兵入京之事,他自然是考慮過成功的可能性,原本,就算是北京沒有發生兵變,但若是皇帝和醇親王聯合起來,在加上秦鎧的精兵,確實有和太后叫板的實力了。

而淮軍所憑藉着,還不就是這幾十萬軍隊嘛,雖然現在淮軍名義上都轉成了朝廷的練軍,但真正的軍權和官員,那還是被牢牢掌控在李中堂手中,若是沒有他的命令,誰也度沒辦法支到一分餉,也沒法子調動一個兵。

但是,這其中有一個更直接的原因,那就是北京城那號稱20多萬的八旗軍,本質上就是一支廢物組合,二十多年前的那場洪楊之亂,真正暴露了八旗軍、綠營兵這存在了兩百年的帝**事力量的底細。

太平軍一路北伐,唯一能用的上的兵馬,就是僧格林沁的蒙八旗騎軍,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時,雖然戰術僵硬,但是蒙古騎兵的勇氣尚在,面對着步槍和火炮散彈戰術已經極其完善近代軍隊,可謂是前赴後繼的發起了忘死的進攻。

此戰,統領數萬兵馬的僧格林沁和勝保皆在前敵奮戰受傷後才被迫撤離,雖然敗於進攻北京的英法聯軍,但這時的蒙八旗的血性猶存,而滿八旗已經是潰不成軍,只是,結果這唯一的可戰之兵,最後也因爲僧格林沁的輕率全軍覆沒,而僧格林沁之後,八旗再無可稱之爲兵的軍隊了。

而他李中堂,即便是牽扯到刺殺太后這等大案,地位依然穩若磐石,這淮軍纔是他最大的依仗,也是朝堂上親貴們唯一不敢動他的重要原因,而若是原本一直遊離在中樞之外的南洋體系進入帝國的權力核心,雖然淮軍依舊,但是這中樞可就大不同以前了!

不過周馥分析的也是有道理的。只要這兵馬還在手上,即便秦鎧在京師因爲從龍之功能獲寵一時,那又如何呢,何況,秦鎧派這鄭觀應來求見了兩日,那自然又是來督促雙方之前的密約,這其中可是大有油水可撈!

他轉頭看了看一旁並未說話的楊士驤“萍石,這事情你如何看?”

楊士驤輕拍桌案,忽然微微一笑。“中堂,這秦烈風發跡不過短短數年,不過這行事卻是如同疾風驟雨,那些原本困難的差事,到他手上偏偏就都被幹成功了,您以爲,他這樣的人可以拉攏嘛?”

“不可!”這一點上,李中堂回答的口氣萬分的堅定。他對秦鎧的瞭解應該比楊士驤更進一步,這秦烈風一路都在走狗屎運“……萍石,說說你的看法!”

“務山兄的意見,我以爲完全正確,現在正是我們坐地起價的好機會……不過,上次約定之事。卻不好太過明白的違背,我以爲,讓吳清、永清、香河三地的兵馬集結一下,配合潘大人的主力,向廊坊方向施加點壓力。而我們要的條件,我以爲可以有兩個,一是入主中樞,二是直隸全權自治!”楊士驤微笑着合盤托出他的陰謀。

周馥在旁邊砸吧砸吧嘴巴,插上話來“萍石。這入主中樞之事,是不是有些強人所難……大清兩百餘年,看沒有漢人入主過中樞!”

這滿清政權,後世錢穆先生做過一個總結,這就是一個“部族政權”清初最高決策機構爲議政王大臣會議,史〖書〗記載“國初定製。設議政王大臣數員,皆以滿臣充之。凡軍國重務不由閣臣票發者,皆交議政大臣,每朝期坐中左門外會議,如坐朝儀”。

直到乾隆五十六年,都快到19世紀初了,這個議政王大臣會議才走完了他的使命,除范文程和寧完我這兩個老牌漢奸在順治朝曾短期進入外,包括漢軍旗人在內的漢人,再沒有人擔任過議政大臣。

而撤掉這個議政王大臣會議後而生的軍機處,這軍機處,就在皇宮左近,便於宣召,而能成爲軍機大臣的,都是皇親宗室,軍機大臣多爲滿、蒙人擔任,而沒有實權的內閣則漢人文士居多,至於後來迫於形勢,左宗棠等人短暫進入軍機處,但都是掛名並無實權的位置,所以早先慈寧宮招李中堂入京,他託病死賴着不走,那也是這般考慮的。

楊士驤卻不這麼認爲,他立刻發表了他的看法“務山兄,這秦鎧現在已經是一品大員,封侯拜將位極人臣,此番壓上身家來博一把,難道他還回再回兩廣嘛?若是他能進中樞,中堂大人自然更有資格了……”

李中堂聽到兩人爭辯,微微一笑,打斷了他們繼續討論這個問題“務山、萍石,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傳我命令吧,就依着你們的意思,讓潘琴軒(潘鼎新)轄吳清縣、永清縣、香河縣三地的淮軍,督師鼎字軍6個營在廊坊東面的自古屯囤兵……告訴琴軒,沒我的將領,不可造次!”

說道這裡,他擡眼看了看坐在周馥下首,不過堂議到現在卻始終未發一言的水師提督丁汝昌“禹廷,你們水師可否鉗制南洋的幾艘戰艦,津門有大沽炮臺,自是穩若磐石!”

丁汝昌卻沒有如他所料的立刻應下,而是沉吟了片刻這才起身稟告“大人,定鎮二艦船堅炮利,我也曾小心與那呂翰問話,若是對陣,斷無敗理,只是……”

看到丁汝昌話中有話,欲言又止的意思,李中堂追問道:“禹廷,有話直說,怎麼變得吞吞吐吐的,咱們北洋的定鎮,這泰西的海軍強國英吉利也不過有那麼十幾條,難道南洋水師自己造的幾條小船,竟然要強過英國、德國所造的戰艦?”

李中堂問出他的疑惑,楊士驤、周馥兩人自然也有同樣的問題,這北洋新戰艦定鎮的實力,他們也不止一次聽到英國人也讚不絕口,沒想到,丁汝昌竟然對南洋水師的戰艦頗爲忌憚,只是,他們沒經歷過與南洋一起的多級海外合作,自然不明白這水師上的差別。

“大人,這戰艦若是大了,這跑起來自然不如小點的,南洋水師的戰艦,炮小一些船也不大,不過這速度卻是大大超過定鎮,而我們的兩艘快碰船超勇、揚威,造的較早也是無法追擊對方,這茫茫大海,恐怕無法阻擋他們在渤海周圍遊弋!”

丁汝昌說道這裡,這原因已經說的很清楚了,若是把定鎮泊在津門,確實可疑協助大沽口炮臺防守,但若是南洋水師從臨渝、撫寧、遵化等地動手,北洋水師還真就毫無對策可言,不過,他剛纔考慮再三,有個小事情卻還是瞞下了!

呂翰曾今來見過,也直言這局面下雙方間可能的問題,而且對方也說道很有道理,這水師,那是國之利器,當一致對外……他也考慮再三,把這原因都分析的明明白白,這纔等着李中堂來決定。

李中堂眉頭一皺,這直隸各府,那可都是自家的地盤,若是真如丁汝昌所言,倒也是個大麻煩,看來自己還是低估了這秦烈風,不過……這倒也問題不大,畢竟到現在,自己也沒決定要真的動刀兵。

“禹廷,既然如此,那你小心警戒吧,務必確保津門安全!”李中堂非常肯定的下達了命令,這讓丁汝昌終於鬆了口氣。

入夜前,周瑞東所轄一鎮主力還未到預定目的地次渠鎮,不過,一個好消息還是被等到了,向次渠北面搜索的斥候隊,終於在管莊發現了慶頌所轄的10個營八旗軍,而與愛護這個好消息一併送來的,還有個壞消息。

管莊駐軍並非僅有慶頌所轄的10個營八旗軍,在慶頌營盤的側翼,出現了另外一支八旗軍的編制,經過斥候營仔細探查,證實了,這是隸屬於八旗前鋒營至少4個營的兵馬。

敵軍距離18里路,這恰好是目前八旗兵一天移營的常規距離……周瑞東立刻召開了臨時作戰佈置,這裡沒有戰或不戰的爭辯,有的只是如何破敵?是圍殲還是擊潰!

趁着這檔口,軍隊原地開飯,嚼着簡單加熱後的饅頭,吃着罐裝豬肉黃豆,士兵們絲毫沒有怨言,終於得到了敵人的消息,這猶如一劑強心針,讓他們渾身都充滿了動力,幾乎人人都在低聲議論,是不是要開打啦!

很快,軍議上週瑞東一錘子定音“打!立刻急行軍趕往敵營完成關門打狗計劃,而且要徹底的讓面前的敵人消失在敵軍的序列中!”

第1233章 新軍備計劃啓動第350章 公審暴徒第1150章 跨太平洋通訊網第162章 越北大洗牌第220章 死亡航線第1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305章 手伸到菲律賓啦第394章 打上門來了第568章 無解之局第1181章 海軍兩大禮包第727章 嶄新的歷史第270章 昭平縣的吏治第943章那霸的集結號第929章 自信的勝利第21章 濟民藥局的幌子第206章 掌控雷州府第1032章 南亞之全面戰爭第814章 外交制勝第1360章 琉球號的逆襲(二)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1224章 經濟崛起的前夜第896章 決戰在即第1267章 中國的戰爭新立場第290章 胡雪巖的殘局第25章 敵人都是紙老虎第21章 濟民藥局的幌子第568章 無解之局第700章 新憲法和新戰艦第728章 巴夏禮滾蛋了第108章 整編第289章 李中堂要動手了第590章 秦總督的決斷第1077章 印度洋夢魘第611章 中堂的佈局第1231章 打響情報戰第1196章 添亂的長安級戰列艦第922章 菲律賓大戰略第916章 中德政治交易第647章 陣地決戰(二)第143章 暴風雨下的逆襲(一)第247章 法國艦隊的覆滅第732章 新的挑戰第1245章 大中國的影響力第218章 工業之做大做強封推感言第1064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 一第1211章 拖美國下水第1283章 第一輪交鋒第768章 毛之琦的預判第61章 越南的小棋局第628章 西北軍第99章 王宮秘事第577章 正陽門之戰第591章 新政綱要第1370章 皇家快速艦隊第810章 戰後的佈局第253章 會戰,我選主場第1016章 碾壓第609章 積重難返的體制第605章 大鬍子傅蘭雅第219章 新的產業圈第42章 陽謀對陰謀第404章 黑龍江城的風雲第457章 不一樣的談判(二)大計劃第69章 出師第752章 敗退第346章 舊金山談判(二)開炮啦!第881章 菲律賓衝突爆發第489章 荷蘭人來了,消滅他們第632章 胡蘿蔔策略第536章 鬥爭升級第555章 新軍中的辯論第315章 馬尼拉,我們的目標第1294章 施佩的目標第1249章 巴爾幹混戰第958章 大手筆第349章 那會屬於華工的公平正義第436章 月黑風高第59章 講究的就是以德服人第640章 豹河突破戰第1307章 電塔矩陣第1067章 鉅艦大炮的終極對戰(四)第762章 英國牛排和德國大餐第521章 A等絕密計劃第1180章 德國海軍的紅眼病第359章 秘魯的土着必須賠錢第1327章 消失的美國戰列艦隊第904章 危機就在眼前第814章 外交制勝第1359章 琉球號的逆襲(一)第659章 依克唐阿的反擊第801章 亮出一點點底牌第185章 日本賣國六條約第133章 醞釀在廣州的陰謀第1308章 南越新動向第328章 血案庭審外的陰謀第1007章 以一當百第394章 打上門來了第89章 諜案的效應第598章 親兵隊、突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