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驚天密摺

20日由翁同龢、文廷式秘密運作的上書行動,意外的因爲一場大風雪而未能如計劃般的在京師持續下去,不過藉着國子監這代表着士子風向標的〖運〗動,清流和一些朝堂上擁護皇帝親政的官員立刻展開了行動,擡出各種論調、引經據典的開始重提所謂大清祖制。

而後黨的筆桿子們自然毫無示弱,立刻也是奮筆反擊,而現在,小皇帝光緒都半個月沒上朝了,這倒並非是他不願意上朝,而是在刺殺案之後,慈禧暫時把一應政務都放到了僅有軍機處禮親王和幾個後黨重臣參加的晨議上,小皇帝也參與的,不過顯然只是個木頭樁子而已。

這太后把持這朝堂,立刻讓帝黨、後黨爭論的摺子立刻堆滿了軍機處,七八個處理日常事務的章京批閱就忙的半死,不過,第二天,帝黨就拿出了他們計劃的第二個大舉動,京師唯一的報紙、在光緒皇帝特批下、由康有爲籌辦的《燕京報》大篇幅的刊登了關於後黨之爭的內容,當然,所指的都是慈禧訓政的違制之處。

《燕京報》的規模其實遠沒達到能影響輿論的程度,整個北京城發行量不到800份,但是,這份報紙目前的派發對象卻是各個衙門、朝中有影響力的官員以及國子監,一時間倒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之前的事情,禮親王已經經九門提督英廉之嘴向慈禧報告過了。看到這報紙,他倒是第一時間就帶着報紙進了宮,一起帶進宮的自然還有這兩日罵陣不斷的帝黨和後黨的摺子,而最近心情不佳的慈禧,對於這一次由帝黨策劃的上書已經是頗爲憤怒,今日又看到這份長篇累牘都是在指責她的報紙,更是怒火中燒。

不過,這件事情上,也讓她頗爲矛盾,畢竟朝堂上的爭吵。雖然她是有那權力把這聲音壓制下去,但是後黨的重臣也知道那肯定不是最佳方案,畢竟小皇帝現在還是名義上的存在,即便是她訓政也是以此爲基礎的。

而現在最大的隱憂,自然是刺殺案的幕後到底是誰主使,這問題讓帝黨和後黨完全陷入了對立,畢竟這兩個羣體纔是刺殺案利益的最大關係方,隨着鑲藍旗副旗主索額捲入案子身死牢獄後。剛剛停歇幾天、督辦此案的侍衛大臣納同又開始蠢蠢欲動。

他這一次對於上次獲得的那份名單分外看重,在他看來,那份涉及面如此之廣的名單,絕非是人家能隨意編撰的,畢竟這些名單和身份的瞭解,在這時代也絕非下面人能知道的。更重要的是,他對於索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一心要在上面尋求突破,而這也是太后的意思!

禮親王世鐸戰戰兢兢的稟報了學子上書的事情,當然。他在最後還是自己多上了份心思,那幾個學子的領頭人他在接見後自然虛與委蛇一番,不過事後,卻派人都暗中把這幾個學子暗中控制起來,當然,在沒有得到太后的明示之前。他這性格是絕對不是去犯衆怒的。

慈禧怒火中燒了一番之後,她倒不是愚蠢之人,自然明白這事情背後是什麼勢力在作祟,在摔了兩個琉璃盞子後,倒也平靜下來了,看了看下面恭順模樣的禮親王,忽然說道:“禮親王,這件事情你可有什麼章程?”

禮親王世鐸他哪有什麼辦法。他早和手下幕僚商議過,這件事情處理起來,說不定就是站到天下士子的對頭去了,留個罵名那可不是他想要的,但是,不處理好這事情,自己的榮華富貴,那可就大有問題了。

當然,他手下的狗頭軍師們自然給他出了幾個主意,那也就是借力打力、絕不自己動手的想法,他拱拱手說道:“太后,此事絕對不簡單,我看幕後大有問題……”

慈禧皺了皺眉頭,這禮親王昏庸無能她自然也是知曉,當初扶持這個糟老頭上位,那也是看重了他這一點,不過那時候,自己還弄個了太上軍機醇親王奕譞在那邊扛着,倒也不怕有事……只是,看起來在小皇帝親政的事情上,自己低估了帝黨和醇親王!

按照現在這局面亂下去,說不準還又有那些親貴們被他們說動了,畢竟從大清祖制來說,小皇帝過了年親政,那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兩百多年也未有破例,當年康熙爺不就是爲了這事情斬了鰲拜嘛……當然,那事情和自己這垂簾聽政還是有區別的。

不過想到這事情,慈禧自然明白,這皇權之爭,那可就是生死之爭,當初自己親自下令處咸豐帝親自任命的顧命八大臣,當初若非如此,死的可就是自己。

想到這裡,她揮揮手打斷了禮親王世鐸的廢話“禮親王,剛纔你說,你已經派人看住了幾個鬧事學子的頭目?”

聽到慈禧說到自己辦的事情,世鐸立刻一副滿足的模樣,恭順的說道:“太后,我已經差了衙役去跟去了,這幾個學子是以國子監學生戴臻爲首,都已經給盯牢靠了!”

慈禧點點頭,朝旁邊的小太監低聲說了幾句,又和禮親王聊了些雜七雜八的瑣事,片刻後,內廷侍衛大臣納同和九門提督英廉進來叩見,禮親王世鐸一看,他雖然昏庸,不過這見識還是有的,這兩個可都是太后座下的鷹犬啊……

“英廉、納同,禮親王所奏報的誹謗朝廷之事,你們兩人負責查辦”慈禧一臉嚴厲的下達了旨意,頓了頓,又接着說道:“納同,前番刺殺哀家的案子,我看遠沒有挖到根源,否則怎麼會有這麼些事情發生,你要仔細勘察,務必……追根溯源!”

她在話音重重的落在“追根溯源”四個字上。下面的三人都是心中一驚,尤其是納同,忙跪下大聲領命“太后明鑑,奴才這幾日已經查到些許線索,一定查清此案!”

打發走英廉和納同,慈禧卻單獨留下禮親王世鐸,語氣奇怪的問了句“王爺,聽說你家六子年紀尚幼。我看可是大有前途啊!”

禮親王世鐸聽了這句話,有些搞不明白這其中的意思,他老來得子,倒是十分的愛惜,六子不過七歲……腦筋猛的一震,卻已然想到了一些事情,驚得一頭冷汗。

正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之時,卻聽到慈禧說道:“王爺。今日你可是勞苦功高,趕快回去歇息吧,那件事情就讓英廉、納同他們去辦,軍機處你的事務,你可要多操心了……各省督撫那邊你可要仔細把握!”

當日,北京城內立刻陷入了緊張的氣氛。前鋒營的八旗軍在傍晚十分就查抄了設立在西交民巷、各國使館區外圍的《燕京報》報館,康有爲也不知道哪裡得到消息,早一刻從後門跑進了德國使館區藏了起來,不過報館了十幾個編輯、工人都被前鋒營抓走了,報館也被查封。

慈禧這殺伐果斷的反擊。立時讓帝黨有些個手忙腳亂,翁同龢和文廷式師徒兩個都沒料到,這位皇太后竟然不顧天下士子的面子,竟然也不顧這報館可是小皇帝下令開辦的,就這麼着下手了……只是,這一招立刻就讓他們反擊的輿論陣地徹底的癱瘓了。

正在兩人面面相覷之時。寶廷從宮裡倒是帶出來了好消息,通過內廷侍衛大臣隆文終於搭上了右軍都統隆正的關係,在秘密會見之後,隆文、隆正兩個正黃旗下手握重兵的八旗將軍已經同意效忠於光緒皇帝。

這消息倒是讓翁同龢如久旱逢甘霖般的暢快,算上文廷式已經聯絡到的熊大光舊部,小皇帝手中已然掌握了一支內廷郎衛、一支京師八旗左軍和步師前軍的一部,這在皇權爭奪中將是一個極大的依仗,不過……他到現在也沒想到。可能要很快動用這些武力,在他看來,運用朝堂上清流的力量和說動保守派官員的支持,或許就能讓小皇帝親政之事得以解決。

充分考慮之後,翁同龢立刻寫信給小皇帝,讓他在宮中隱忍戒躁,他們在外面發動配合,儘早完成親政的大計。

----------------------------

慈禧和禮親王在慈寧宮內含清齋所說的話,雖然在場的不過寥寥七八人而已,不過到了第三天早晨,醇親王奕譞卻已然得到了太后所言的隻言片語,當然,爲了這隻言片語,他付出了十萬兩白銀的酬賞,不過,對此,他卻是毫無吝惜之意。

他的親子載湉四歲入宮,和他這個父親就再也沒有父子間的交流了,他也是個謹慎之人,慈禧把光緒招入宮中後,就斷絕了光緒和醇親王府的一切聯繫,即便是醇親王妃、慈禧的妹妹葉赫那拉氏也都是十餘年未見親子一面。

他也是十分知趣的立刻辭去了自己在宮中擔任的殿前大臣職務,爲的就是避嫌,他的所作所爲最終還是換來的慈禧的信任,從而接掌了自己六哥奕訢罷免後的朝廷重權……但是,一場親政風波他也未曾料到會發展成爲一場刺殺案。

他自然把這歸入了激進的帝黨們作爲,對於皇權爭奪的血腥,他也是心知肚明,只是沒想到來的如此突然,而自己迅速從權力中心被剔除,讓他也是萬分的惱怒,不過在表面上他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他自然也在等待合適的機會,現在的局面已經到你死我活的地步,這一點上,他可是看得分外清楚。

更重要的是,事情的發展,不但威脅到他這個未來太上皇的位置,就是小皇帝光緒的位置也是岌岌可危,今天他獲得的這個消息,讓他更確信了一點,一旦局面爲慈寧宮掌控,那個手段了得的女人絕對不會輕易罷手的。

他立刻召來親信幕僚在密室中商議此事,稍晚些時候,他的幕僚裕鴻悄悄從後門出了王府,他自然沒有直接去見被罷免的翁同龢,而是直奔西街琉璃廠的一處古玩鋪子。在這裡,他找到了一個夥計,很快一個密封好的蠟丸被送到了潘博盛的手中。

在醇親王奕譞看來,現在能夠順利完成他和翁同龢之間傳遞信息而又不引起慈寧宮注意的,莫過於這個潘博盛了,畢竟那位兩廣總督秦鎧在親政立場上是完全支持自己的,而潘博盛此時也是十分好奇這個蠟丸的內容。

他自然沒有立刻送走這個蠟丸,很快,在東交民巷外情報司那個掩人耳目的英國商鋪裡,歐陽慶讓人順利的打開了蠟丸。那上面蓋有奕譞的私印,不過這對於情報司來說,並不難以仿冒,而從中拿到了那張小紙條上的消息,卻讓歐陽慶和潘博盛都大吃一驚。

不過醇親王奕譞這消息從何而來,但是從他心急火燎的要送走這消息,甚至不惜爲此背上和帝黨勾結的嫌疑,這一改這位醇親王一向的低調。所以,他們兩個判斷,這份消息有着極高的可信度。

當晚,情報司的人夾在往翁同龢府上送雜貨的夥計中,悄悄的把消息送來進去,而兩廣總督府內。秦鎧也是第一時間得到了這個消息……他也很意外慈禧這個老女人的魄力,小皇帝光緒雖然未曾親政,不過素有聰慧的名聲,現在就着手要廢除小皇帝,這老女人還真是手段狠辣啊!

正北京的局面越來越錯綜複雜。秦鎧雖然自以爲是旁觀者,不過他也感覺到自己正越來越陷入其中,歐陽慶在北京坐鎮,雖然歐陽一直來辦事非常穩妥,不過,這件事情可是牽一髮動全身的大事件。若說秦鎧毫不擔心,那肯定是假的,不過,現在已經是箭在弦上了,不是不得不發,而是必須要發!

他擡眼看了看屋檐上張佩綸所送的“天道酬勤”的牌匾,心中也是暗暗苦笑,這天道豈是那麼好斷言的嘛……自己這一次介入北京的權力鬥爭。說實話,他和趙烈文都是仔細商議過多次,這朝堂上的局面不到糜爛之時,自己這支偏師根本沒有介入的價值。

要不就全面掌控,要不就是毫無作爲,這就是現在自己面對的局面,朝堂上各股子實力正在互相傾軋,不過,很顯然,後黨的實力十分的強大,對於帝黨這邊,他的眼線衆多,倒是知道一些關鍵的消息,比如熊大光的步師前軍應該有大部能被小皇帝的旨意所調動,比如文廷式正在聯絡的內廷正黃旗的兵馬。

不過,京師8旗外加步師五軍,能被帝黨掌控的兵力算起來只是一小部,他和周瑞東幾個也仔細推演過,唯有先發制人,帝黨掌控的兵力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不過,現在還有個不確定的因素,那就是現在依然低調毫無動靜的醇親王奕譞。

這次潘博盛獲得消息證實了一點,醇親王奕譞並非毫無動靜,而是在靜候機會,至於這個和掛着一堆官名,甚至名義上掌管水師衙門的王爺,在京師裡有多大能耐,潘博盛也是沒少huā心思,得到的結果卻並不如意,只是知道內廷侍衛大臣額彌渡似乎與醇親王關係不錯。

這一點上,秦鎧和趙烈文商議之時也是想到過的,現在北京城裡其實最擔驚受怕的,估計並非醇親王奕譞和翁同龢這些已經給架上爐子烤的大人物,他們已經到了必須出手的時機,都在考慮如何致人死地。

而那些既得利益的權貴和官僚纔是擔心日後的人物,現在若是不站隊,那未必日後會招禍,但是往後的好日子肯定要歸那些現在站對隊伍的人,而他們可能只剩下喝湯的機會,但是要他們去站隊,那可是冒着偌大風險的事情,這些人早就沒有了那份心思,所以,即便是京師中九門提督英廉是鐵了心跟慈禧,但是下面人,那些個親貴出身的大員那個沒有自己的小心思呢。

正在臨窗沉思的秦鎧忽然感到身後有一雙溫柔的手替自己披上了一件外衣,而那份熟悉的香味,他自然知道是戚書萱來了,回首攬過戚美女的細腰,一眼望去,盡是滿目的關心,這讓他頓感溫馨……人生能有幾回搏,自己穿越一會,哪能不跨過這倒坎的呢!

當晚,兩廣總督府和廣東陸軍部立刻發動起來,一份份電報拍發出去,而最早的一份電報,在晚上9點時分已經到了歐陽慶手裡,他立刻連夜召集這次帶來的行動隊軍官,十分鐘內後,在這座掛着英國商行牌子的地下室內,已經擠進了十幾個軍官。

這些軍官無一例外,絕大多數都是陸師精銳出身,少數幾個是越北華裔和南洋華族,但是入選的基本條件,新青年社會員那是必須的,至少三年的從軍經歷,確保對秦鎧的絕對忠誠。

當晚,原本作爲上次刺殺行動補充計劃的進京的行動隊立刻着手準備,第二天一早,他們就分頭乘坐商行提供的馬車離開東交民巷外圍的據點,每個人都是心潮澎湃,他們正參與到一場史無前例的大變革之中。

而當日一早,禮親王世鐸剛離開王府,就被宮裡的太監追這屁股送來太后的懿旨,讓他立刻進宮參加晨議……只是,今天原本沒有安排晨議的,爲何突然太后要召自己進宮呢!

等到了慈寧宮延壽堂內,內廷侍衛大臣納同也在,而慈禧正拿着一本摺子一臉的嚴肅模樣,這讓世鐸有些摸不着頭腦,不過在慈禧合上摺子時,他瞟見摺子面子上一個硃紅的“密”字,這讓他頓感要出大事情。

第982章 法國人來了第944章 打響日本本土第一炮第1110章 麻煩上門了第702章 隱秘計劃和談判第351章 海上遇敵第618章 炊餅國海軍新動向第408章 黑龍江城第783章 威脅第602章 軍機處的最後公文第731章 大工業新佈局(二)第1188章 底線第1221章 摩洛哥危機的應對第300章 海上的追逐第741章 第一次較量第1340章 戰列之夜(二)第367章 強者的時代第1270章 決戰馬恩河第131章 狹路激戰(三)第508章 驚人的政策變化第1265章 烈日要塞戰的變局第1154章 美西戰爭的序幕第1162章 看看你們中不中用第1005章 狹路相逢第1361章 琉球號的逆襲(三)第934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一)第541章 南湖島第1261章 江南重工的新成果第190章 旗人第598章 親兵隊、突擊第821章 有價票據的嘗試第866章 分艦隊在行動第679章 中英草約第1318章 中國海軍的力量第1098章 德國人摻和進來了第1318章 中國海軍的力量第1054章 決戰南中國海(一)第848章 我們需要怎樣的中樞第25章 敵人都是紙老虎第137章 紅河上的慘案第160章 廣東開發計劃第1204章 不成功的項目第1208章 南美聯合艦隊第982章 法國人來了第677章 三個人的壯舉第7章 科技巔峰的磨牀第1010章 進擊巴達維亞第303章 廣東工業三年計劃第969章 歐陸烽煙第788章 新條件和推斷第1046章 大海戰導火索第680章 關稅之爭第289章 李中堂要動手了第330章 砍人是個技術活第663章戰爭威脅第422章 反攻第1311章 東線那個圈圈652章 攻心爲上第714章 民國諸葛第1240章 歐洲新局面第364章 軍中的傳說第538章 箭已在弦第528章 晨議風波第331章 華人的權力?第196章 蘇祿海就是咱的地盤第744章 第一戰果第572章 八旗內戰第792章 雙城子之戰(二)第391章 中國的版第355章 日本駐華情報網第70章 要命的弱點第1312章 加勒比海的棋子第74章 深水港的困擾第1281章 雨夜截擊第1346章 決戰時刻(三)第336章 我們在試炮第226章 張樹聲的算計第101章 海軍夢第903章 地面戰打響第878章 碧瑤城這顆棋子第1176章 古巴獨立軍第949章 突入日本內海第242章 大艦隊戰爭錄第117章 秘密任務第589章 舊體制的討伐書第458章 政治交易第828章 全面掌握第1159章 怒海急航第354章 森有禮的使命第18章 都出手啦第1238章後臺審覈中,暫時無法發佈第898章 鉅艦出擊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槍聲第1008章 鐵血風暴第703章 秦鎧的允諾第535章 慈禧發難第232章 不靠譜的大戰略第1168章 美國海軍的噩夢第925章 包圍網上的屠戮戰第330章 砍人是個技術活第296章 日本海軍擴充計劃修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