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秦鎧的密奏

許庚身對這件事情的態度顯然代表了一種觀點,他和清流也是有來往,很顯然這也是傳遞了一種信息,不得不讓醇親王仔細考慮,然而最重要的是因爲廣州將軍長善在這件事情上的張狂,在被人捏了把柄後,竟然還反咬一口,主動挑起爭端。

長善顯然也是做着先發制人的打算,在跟秦鎧撕破臉之後,也立刻動用了他手上的資源,收集了一些他認爲的證據,然後竟然彈劾兩廣總督yin謀叛亂。

而他甫胃的證據,倒也虧得他費了不少心思,這次在電報中就羅列了秦鎧的三大罪,一是擅自編練勇營,說什麼廣東六鎮兵馬都已經被南洋系把持,二是與民爭利,擅設招商局,抽取重釐,三是無視王法、擅捕旗民。

這封電報送上來之時,醇親王奕環自然是頗爲光火,這些所謂的證據,現在的封疆大吏那個不是這麼幹的,自30年前洪楊之亂興起,八旗、綠營兵潰敗之後,這朝廷就再也拿不出銀子來平亂,這湘軍、淮軍、滇軍、桂軍各系,還不都是自己收厘金養的軍嘛。

現在,督撫們的勇營早就正式替代了當地的毫無用處、光吃糧餉的綠營兵了,至於八旗軍,也不是醇親王存心貶低,這些個衝出生就嚼着鐵桿莊稼的八旗子弟,要挑出些個能幹些的都困難的很,真要上陣打仗了,連綠營兵都比不上,更別提勇營了。

長善這麼着那不就是給朝廷添亂嘛,這封電報若是真的當成一回事給泄lu了出去,那還真就碉堡了,已經被攪的風雨飄搖的朝堂上,還不得給那些督撫的唾沫和摺子淹沒羅。很自然,醇親王立刻就把這事情給壓制了下去,你丫長善要申辯,那樣不是這麼幹的……

這天關於廣州將軍的議事在這封電報出現之後,原本琢磨着各打幾大板子的軍機處也在這件事情上暫時沉默了醇親王定下的調調,那就是調停兩位一品大員之間的矛盾而已,至於要把誰給拿下來,遠沒到那個地步。

不過si下來,戶部右shi郎長敘在得到許庚身傳遞過來的消息後,也是大吃一驚,忙把這消息連夜拍發電報給了廣州將軍府。

電報拍發之後,長敘自然不知道,廣州電報局在送來一份給長善後其中一個管事的小吏立刻抄謄了一份,1小心翼翼的摺疊送到電報局對面的一家貨鋪裡半個時辰後,這封電報就擺上了總督府的案頭。

已近夜間九點十分,這時代早就是開始chuáng上〖運〗動的時候了,不過總督府裡依舊燈火通明,生意遍佈全球的南洋體系早就實行了全日制的值班制度,任何可能的重要信息都被要求第一時刻提交到高層。

趙烈文很快就拿到了電報,他琢磨了一下,事情的發展顯然比與想到的還要順利一些,這廣州將軍長善雖然還有些靠山,但是對方反擊的力度遠遠低於預期,他立刻發佈了展開下一步攻勢的計劃。

按照約定的暗號拍發了電報之後,朝堂上再次陷入了新一輪的混亂,………,

二十二日,一直來只有並沒有發聲音的清流大佬們忽然集體發力,先是翰林學士陳寶琛啓奏嚴查各省旗城枉法之亂象並且將這事件描繪成各地旗城一些不法的八旗官吏毀壞朝廷根基的行爲,這歷來是高層京官們善於使用的手段,絕對不能將火燒到朝廷裡,否則惹毛了宮裡的勢力,那在京城裡混,那說不準什麼時候就給下了黑手!

自從“清流四諫”中張佩綸、張之洞督撫一方之後陳寶琛儼然已經是清流中的掌軍人物,至於那些個元老,譬如李鴻藻、翁同穌之流,那是輕易不會說話的。

這份摺子一上軍機衙門立刻被新的一輪彈劾奏章再次淹沒了,只是讓醇親王奕壞、禮親王世鋒鬱悶的是這件事情看起來的事主一那位坐鎮兩廣、有着大清能臣、點金手之稱的秦總督,至今一個屁都沒放過,更別提奏報此事的摺子了。

更要命的是,這位摺子沒來過京城,但是事情的來龍去脈、箇中秘聞黑手,卻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早就在京城官員中傳播開了這樣的機會,嗅覺靈敏的京城官員立刻都出動了,有好抱大tui的、有好自比中流磐石的、也有憂國憂民之態的……

一時間,軍機處的幾位大佬都被這事情鬧的頭痛起來,一日這兩位當事一品大員的摺子不來,這時間就一日沒法做決斷,畢竟這一品大員的陳述,才能做爲最後的依據!

二十五日,武英殿大學士、戶部尚書王文韶,那是李中堂大人堅定盟友,原本淮系的官員在這件事情中並不怎麼參與,現在卻帶頭上了摺子,同樣是彈劾廣州將軍長善公si不分、中飽si囊、縱容惡僕之罪,要求進行徹查。

但是,頗令人玩味的是,王文韶也同樣指責兩廣總督秦鎧行事欠穩妥,對旗民的處置欠考慮,即便是重罪,也不應該擅自進行懲處、斷案,應當1。。廣州將軍府一同進行處置!

不過這個指責,在這件事情中未免有些可笑了,涉案的旗民榮保,原本就是廣州將軍長善的小舅子,這樣的關係,你讓廣州將軍府一同審案,那不是糊弄這天下萬萬人的智商嘛!

只是朝委上的明眼人立刻就看到了這其中透着的含義,這武英殿大學士、戶部尚書王文韶那是朝堂上現在炙手可熱的人物,近日早就傳言,這位大學士很快就要入值軍機處,畢竟自六王爺奕所因越南之事請辭後,這軍機處的運作一直並不順暢,頗需要加入一些能幹之員而這位就是呼聲最高的一位。

而這封摺子背後的內容,更是讓人玩味,這廣州將軍長善無疑是惹了大麻煩了原本與大清的新貴南洋系撕破臉,那也就算了,畢竟南洋系在朝堂上的勢力,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強大,那位秦總督的強大之處,在於他本身的積累的功績和坐鎮南方的水師。

但是,這次就連在朝堂上盤根錯節幾十載的淮系大員也擂鼓助戰了雖然摺子裡並沒有將廣州將軍一棒子打死,只是要求徹查,那已經是標明瞭一個態度,當然,其中免不得順帶棒打一下與北洋頗有些競爭關係的南洋系,這自然是捎帶的紅利。

王文韶的出馬,儼然又掀起了另一bo的彈劾高潮,淮系的官員、親淮系的官員紛紛上書,反正都是互相抄襲之作內容大體一致,總之是王大學士摺子的翻版此外,免不得加入一些各自自己的評述而已。

這下子,朝廷親貴們保廣州將軍的聲音也弱了不少,許多人見勢不妙,紛紛偃旗息鼓但是其中暗流卻更加洶涌起來,旗人親貴們開始頻繁走動,而且通過各種渠道,把各種不利於旗人的消息透進宮裡一這個紫禁城裡,那纔是旗人的根基!

不過,這一切都在三十日這天揭曉了,兩廣總督秦鎧的摺子姍姍來遲,時機卻又恰到好處,頭一天朝議之時,宮裡頭已經發話了儘快把這件事情查清楚了,切不可亂了旗人的陣腳,這話已經說得再明白不過了,跟醇親王當初的意思如出一轍。

但是要了結這樁彈劾案,自然不是說幹就能幹的,兩位一品大員都摺子至今未到這都過去十多天了,也不知道走的什麼路遞的摺子…但是,現在終於等到了秦鎧的摺子,雖然有可能是一面之詞這也好過什麼關鍵xing信息都沒有。

不過這份摺子還是掀起了不小的風bo,因爲這是一封秘折也就是這封奏摺只是呈送皇帝閱覽的,按理其他人是不得先於皇帝看這封摺子,這清朝的密奏制度一直就存在,但是普通的密奏,那也是要經過這軍機衙門審閱後才遞送到宮裡的,畢竟不是張三李四都能直達聖聽的嘛!

但是,這是封疆大吏的密奏,自然不能如此處置,醇親王奕搬拿着世鋒帶來的摺子也是一頭問號,畢竟封疆大吏很少上密奏,何況現在的皇帝纔不過是一箇舊歲的娃娃,直達聖聽又有什麼作用的……

兩人都猜到了,這封摺子的內容可能太過驚人,所以不得已採用這種辦法,杜絕消息傳遞出去,這滿京城的人都知道的,大清的官衙就是一個大篩子,當天的朝廷的動靜,下午就能在西大衚衕茶館裡聽人當做談資到處宣揚。

只是,現在已經錯過的朝議的時間,不過事關重大,當天下午,兩位王爺拉上左宗棠左大學士再次進宮面見皇帝自然主要是要面見掌管的慈禧太后,之所以拉上左宗棠,因爲這位一直來就被太后奉爲大清的干將、重臣,見識不凡而且地位超然。

聽到兩位王爺和左大學士來甑見,正在翁同穌監督下苦讀聖賢書的光緒又被請到了保和殿,現在的光緒皇帝經過苦讀之後,已經儼然成爲了一個小大人,畢竟在這樣的環境下,又翁同穌這樣嚴格的老頭教導,識得爲人處世的道理,對於這年齡的光緒來說並不困難。

所以,現在坐在這日後可以執掌天下的寶座上時,光緒已經沒早些年的頑皮模樣,而且頗有一副居高臨下的作態,最近他也聽說了,兩廣總督秦鎧和廣州將軍長善之間的事情,這些事情被他身邊的小太監當成故事傳遞進來,對於這年齡的小孩來說,好玩多過於關心。

今天聽說幾位大員有要事啓奏,他倒是想到了完全可能是這件事情,這會兒也十分好奇的坐在龍椅上等着下面那位稱之醇親王、卻是自己生父的男子稟告。

“醇親王,今日有何要事,要這麼急着進宮?”說話的卻不是光緒,而是簾子後的那個中年fu女“兩廣之事你要儘快處置了,這幾日宮裡宮外可都爲這小事情擔着心思呢!”

“太后、皇上關於廣州之事,兩廣總督秦鎧有密奏送到,老臣揣測其中必有重要之事,所以不敢耽擱,特來向太后請示!”禮親王世鋒忙奏報道。

“密摺?”慈禧。。然也是有些意外,這大清朝的密摺制度早就有之,但事實上真正遞上他手裡的密摺並不多,大多數都是有軍機衙門處置了,只需在晨議時稟告就可以了,但是這幾天來,京城裡關於廣州之事已徑炒得沸沸揚揚了,她豈能不知道……

昨日已經責成世鋒儘快徹查此事,夜長夢多,這道理慈禧可一點不比別人懂的少,她身居高位,能夠讓一批批八旗親貴爲她賣命、而且還甘心臣服於她的權威,這其中的手段,完全不像後世人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執掌一個龐大帝國50年,而且經歷了一系列幾乎摧毀帝國的〖運〗動後,還能維持老朽帝國的運作,這其中沒有很強的政治手腕,而只把她看成一個妲己之流,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略加思考,慈禧也知道這密摺肯定有重要的事情,立刻讓小太監呈送光緒,然後轉呈給她!

保和殿內鴉雀無聲,只有簾子後面傳來慈禧翻越奏摺的聲音,不過慈禧輕輕拉長了“嗯”的一聲,卻讓整個殿裡的大員和光緒帝都把心思懸到了嗓子眼,看來這摺子之中卻是是有大事情,否則以太后的眼光絕對不會如此失態。

半晌,簾子後面也沒有動鼻,但是外面這些大佬們卻絕對不會認爲這位太后睡着了,想來是事情難以決斷而已。

“太后,兩廣之事可有難斷之處?”現在這時候,還能開口詢問的,恐怕整個大清朝也就只有醇親王一人了,從名義上來說,他是慈禧的妹夫,光緒的父親,而且歷來做事低調,對慈禧更是惟命是從,所以深得慈禧信賴。

裡面的慈禧顯然也有考慮了良久,卻沒有個好的解決提議,也就懶得繼續管這事了,做了個手勢,旁邊的李蓮英立刻把摺子拿出來交到醇親王手上。

“醇親王,這事情我看就有你們三個在這裡議定個章程吧,哀家替先皇看護這大清的江山,可不是由得誰來禍害的!”慈禧話語間已經有了些許怒意。

聽到慈禧這沒頭沒腦的一通話,醇親王奕罪、禮親王世鋒和左大學士都是一頭霧水,難道是這摺子裡爆的料太猛了,惹惱了太后?就連龍椅上的光緒也是好奇的很。

等摺子在醇親王他們三個手裡轉了一圈,他們幾個也是有些面面相覷,怪不得秦鎧的摺子是以密奏的形式送來的,這其中除了對榮保之案的重點一一點到,人證物證更是羅列清楚無比,就差把這些送來北京城了。

但是,這只是摺子裡的小事情,事實上,這件事情對於朝廷來說,確實是再小不過的事情了,一個沒身份的旗人幹了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實在太不過眼了,那就殺之嘛畢竟現在大清權貴的天下,犯不着爲一個不開眼的奴才生事。

但是要爲這麼個奴才去處罰一個朝廷的一品大員,那可不是個明智的做法,朝權貴纔是矢清天下的根本!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這件事件完全沒有那麼簡單,其中更是案中有案,也不知道這位兩廣總督秦鎧怎麼得到的消息,據摺子裡稱,是有多位旗人不堪被廣州將軍逼迫,向總督府遞送的密書,經過查實後才稟告朝廷的……

這說辭,幾位大佬也是看的一頭汗,這廣州旗城裡的八旗子弟倒是真能耐啊,告狀都告到總督衙門去了,而且還告的是一品大員廣州將軍!

但是,這涉及的事情,卻讓這三位不得不慎重對待,秦鎧的密摺裡陳述了5件大事,卻是件件都是要了xing命的大事情,這要的自然是廣州將軍長善的命!

而這摺子寫的也是文理清晰、言辭通達,這五件大事可謂涉及廣州將軍方方面面的職權,一是治兵,按照大清律,廣州將軍那是統帥廣東八旗和綠營兵的,不過現在這兩營兵已經如同虛設,而勇營事實的掌控權早就是兩廣總督了,但是廣州將軍還有募兵、練兵之責。

這一條裡舉證了1881、1883兩年間廣州八旗兵和綠營兵缺額補缺的事情,軍機衙門爲這兩支紙上的兵力派下了45萬兩的餉銀和軍械資費,事實上,廣州八旗兵額定4500人,現在只有500人的足額,綠營兵的編制,全被秦鎧佔着,這份銀子卻一兩沒到秦鎧賬上。

醇親王看來之後,心中倒是一動,看起來,兩位一品大員好像在這事情上也頗有摩擦,只是這位秦總督似乎從來未曾向朝廷舉報過,看起來不是惹事的人哪這位逢年過節給京城了的敬儀可是歷來最豐厚的,長善撈了這麼多,相比之下,那可就摳門太多了!

【先補上昨天的,昨天做了一天搬運工,回家還想碼字,結果趴筆記本上一下子睡着了,再一看天都亮了,答應凌晨補更的都泡了湯,罪過罪過n!”今天更新晚

第167章 南征北戰第1091章 爲國擔當的時刻第767章 來自日本的消息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第60章 殖民時代的開啓第457章 不一樣的談判(二)大計劃第1280章 印度洋危機第786章 哥薩克騎兵的末日第661章 強兵和富國第1302章 西海岸襲擊戰第340章 秦鎧的新理論第1153章 賣個好價錢第319章 阿雷基帕的槍聲第1089章 快速戰列艦第915章 放進咱的碗裡來第1350章 關島之戰(一)第509章 新艦隊的成立第695章 英國人的要價第468章 兵棋推演之內戰第1141章 巴拿馬需要革命第734章 國家產業基金第1079章 驚人的教育觀點第272章 無人敢言,那就我來說吧第589章 舊體制的討伐書第199章 掠奪殖民地的神策第459章 伊藤的名言第418章 怒江ii型淺水炮艇第964章 國家資源法案第156章 馬尾工業新成就第564章 南洋體系的一大步第314章 菲律賓陰謀的開局第514章 秘魯人的人海戰術第1362章 密西西比號悲劇第539章 御書房的算計第1077章 印度洋夢魘第897章 巴黎協議第724章 德國的選擇第318章 二十年內不掙錢第1006章 意外之外第1011章 海外工業區計劃第63章 陰謀和殺機第621章 十年的差距第193章 劍指南洋第865章 海上對抗第1158章 英國的胃口第435章 艱苦的戰鬥第1098章 德國人摻和進來了第512章 中國的權利第1300章 局勢大變第172章 戰爭新模式的誕生第1098章 德國人摻和進來了第166章 改造完成,開始吧!第935章 充滿活力的國家(二)第1089章 快速戰列艦第774章 決死衝鋒和覆滅第729章 出乎意料的結果第933章 做空英國第546章 特使任務第344章 計劃發動了第209章 日本的採購計劃第543章 第二計劃第269章 佈雷斯特的工廠第904章 危機就在眼前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309章 打的就是你第952章 炮口下的提案第1054章 決戰南中國海(一)第771章 東海索敵第1028章 特斯拉狂想曲第109章 留美學童公案的風波第38章 洋布之戰爭第1108章 化肥廠的重要性第595章 滿人的奇謀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發體系第497章 南洋第一強國的崛起第324章 潛水艇研發第899章 海上大決戰(一)第1049章 夜戰八方第458章 政治交易第520章 京師風波第1129章 主炮的新時代第576章 暗流涌動第354章 森有禮的使命第385章 旗人那點事第358章 畫圈圈羅第275章 秦鎧信手畫的粗線第1181章 海軍兩大禮包第374章 兩廣權力佈局第1章:清穿啦第526章 復國條約第1215章 中國的依仗第306章 這地方,我預定了第720章 外交的煙霧彈第383章 終於大婚了第205章 意外的援軍第805章 大局之外第674章 歐洲的暗流第93章 中西方的義利之辯第1091章 爲國擔當的時刻第164章 不尋常的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