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日本賣國六條約

外務卿佐佐木五郎在大阪鬱悶了一會之後,立刻把消息電報拍發給東京都,伊藤博文得到消息後也是琢磨不定。從琉球戰事到現在,日本軍方纔最後確定這次戰爭的主導正是之前軍方熱議的南洋水師擊敗法國艦隊的所謂的名將秦鎧。

而現在,這位清國有名的“戰略高手”竟然盯上了剛剛開始復興的日本,這讓伊藤博文頗爲不解,儘管現在日本朝野流行的一種興國之策,是在與英法俄美等國維持友好關係的前提下,向周圍地區擴張。

而朝野之上對於擴張的目標,在明治維新之初就有兩種方案,都是明治三傑之一的西鄉隆盛提出來的,一種徹底吞併琉球,作爲進攻的前哨攻略臺灣,以臺灣爲跳板向南洋發展,二是在朝鮮挑起事端,藉機發動對朝鮮的戰爭。

在朝鮮問題上,西鄉隆盛甚至自請擔任朝鮮公使,然後藉助外交手段激怒朝鮮,倘若朝鮮中計殺了他,則日本則可以名正言順的出兵討伐,這位後世湯哥《最後武士》中日本強悍的武士首領原型,對日本人來說無疑是忠勇的表率,不過最後的下場,卻鬼使神差般的成爲了帝國叛徒,這無疑是有些讓人嗔目!

伊藤博文在早期也是反對迅速與周邊開戰,化解國內失業武士矛盾的計劃,但是隨着明治維新的成效日益凸顯,日本陸軍、海軍的崛起,西鄉隆盛早年提出的擴張計劃的推進反而變得十分緊要起來。

三年前對琉球的正式吞併,以及這兩年海軍、陸軍的擴軍,都在爲此默默做準備,不過一旁龐大的清帝國還在延續着同治中興的發展趨勢,一時間是龍是蟲,即便是伊藤博文也不可能有絕對的判斷。

沒想到的是,清國竟然橫空出世這麼一個南洋大臣秦鎧,竟然趁着兵力上的強盛,非但奇襲了琉球,還趁着日本艦隊大敗的當口,打上門來了。現在扔出這個嚇得死人的十六條議和條約後,竟然玩起了失蹤?

此人的行事,還真是難以判斷啊……依照他對大清國官吏的瞭解,那個王朝裡不缺乏飽學多智的官員,但是絕對生不出這種行事無度的巡撫!這打琉球也就算是收復失地,那炮擊佐世保、長崎、熊本港、八代港、水洖港,這可是挑起國戰啊!

這大清國難道就沒有一點點國體了嘛?一個封疆大吏就能挑起國戰?這會兒伊藤博文也暫時搞不明白秦鎧玩失蹤的意思,不過這“秦鎧十六條”那是萬萬不能接受的,哪怕是其中任何一條都需要進行極大的修訂後,纔可能達成妥協。

他立刻致電北京的矢野文雄公使,讓他儘快與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爵士協商,儘快促成雙方的和平條約,他相信,即便是作出最大的讓步,也比與這位秦大人簽署的條約要合算太多!

不過這幾艘無影無蹤的清國戰艦……倒是個頭痛的問題,現在唯一能採取的措施,也就是外交途徑來,他立刻致電英國駐日本公使湯姆森爵士,希望英國人出面,至少想辦法讓這幾艘清國的戰艦消停一下,安安心心坐下來談判。

可惜的是,湯姆森爵士很乾脆利落的拒絕到了伊藤的建議,不過考慮到他正在調停的立場,他答應在整個談判過程當中,他將會全程駐紮在大阪,英國艦隊也暫時會停留在大阪港口內。

伊藤博文也明白,英國艦隊不是日本的警察,他們不會對大阪的安全進行任何程度上的維護,英國人能保持現在的立場,很顯然有他們的想法,根據《日英友好條約》,英國人有權利享受日本與其他國家簽約的互惠政策,很顯然,英國人也對這《秦鎧16條》中的某些內容感興趣了。

日本陸軍大臣山縣有朋已經接到太政官下達的命令,加強東京都、大阪、神戶這些城市的警備力量,這也是伊藤能作出的唯一對策,而海軍大臣西鄉從道現在完全無船可用,若是有個三五個月的緩衝,還能改裝部分商船爲戰艦,在近海防禦的話,也算是有點作用。

日本高層在不安的氛圍中度過了兩天,似乎一切太平,各地也沒有發生,而遠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城,卻是各種勢力風雲際會、開始了最後的博弈。

北京西城毅勇侯府內,曾紀澤正在和幾位幕僚議事,自從琉球戰事爆發以來,恭親王、張樹聲、李鴻藻以及剛剛回到京城的大學士左宗棠都來拜會過他了,現在處理大清外事的第一人李中堂大人丁憂,這件事情曾紀澤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第一首選。

事實上,前一段時間和法國人的談判以及朝堂上要求重開的琉球島談判,都是曾紀澤擔任的欽差,只是法國人和日本人都避而不談,一個希望在造成事實後再談,一個則是造成了事實閉口不談,這讓他肝火甚旺!

沒想到,這一次南洋、北洋水師旗開得勝,一舉奪回了琉球島,據說還把日本水師給擊潰了,這下子與日本的談判形勢立刻發生了逆轉,正當曾紀澤準備與日本公使矢野文雄好好談一談的時候,朝堂上竟然掀起了一股子新的論調。

多羅郡王、正黃旗護軍統領諾哥也不知道哪根筋錯亂了,這位世襲的鐵帽子王爺竟然領着一幫子滿足親貴在太后面前唸叨什麼天威浩蕩、以和爲貴,甚至有人拋出了南洋、北洋水師不經朝廷號令,擅自出兵,雖有戰功,也就功過相抵而已的論調。

這些論調一處,朝堂上那可就捅了馬蜂窩了,此戰之功,那是開疆拓土的大功啊,多少勢力都盯着分上一杯羹啊,這不,這幾日裡,朝堂上清流一黨口誅筆伐,淮軍、湘軍大員更是鬧騰的厲害,紛紛上書直稱諾哥爲賣國賊!

不過宮內皇太后、軍機衙門可沒把世襲鐵帽子王打成賣國賊的意思,對於北洋、南洋水師的功勞也都閉口不談,既沒有封賞的詔書,也沒有問罪的意思,於是乎滿清遺老、諾哥之流更是吵的紛紛攘攘。

曾紀澤現在頭痛的正是此事,昨日皇上招恭親王和他進宮議事,在他看來,現在這時候自然談的就是這琉球之事,不料事實上談的卻是朝堂上爭論之事,太后想聽聽他這個世襲毅勇侯的想法。

不談國事,卻談這朝堂上的爭議,曾紀澤自然聽出來其中的話外之音,很顯然,對於朝廷來說,這琉球的光復自然是大有面子的事情,但是相比於那個孤懸海外、也無甚產值的小島而言,朝堂上權貴們的不滿情緒纔是更需要安撫和重視的地方。

曾紀澤一聽,他是官宦子弟,又不是二愣子,自然是順着太后的意思委婉的表達了一下自己的看法,所謂家和萬事興,這朝堂之上自然也是如此,滿朝文武也是爲了忠於王事,那纔有爭辯、纔有吵鬧,所以一切還請太后聖裁。

簾子內的中年婦女對於這世襲毅勇侯的知情知趣倒是十分讚賞,賞了幾種式樣的點心和兩幅道光爺的墨寶,對於現在還情況不明的琉球戰事,中年婦女自然是隨口過問了兩句,讓曾紀澤儘快瞭解此事,再與法國人想辦法和解越南之事,那大清的天下就太平了。

恭親王從進宮到出宮,除了微微喏喏的幾句話,幾乎沒有發表任何建議,到了外面才拉着曾紀澤說道:“曾侯,太后之意想必你也瞭解了,這次倭國人服軟那就好,若非是那海外的孤島,路途遙遠,咱大清捏死個倭國,還不是手到擒來!”

曾紀澤對於這大清最頂層的大人物已經開口的斷論自然不好多言,回到府邸後,忙召集幕僚就是爲了和日本人談判的條款進行重新量訂,一些難以短期內談判得出結論的條款,他琢磨了之後也就只好暫時除去,一些條款更是考慮再三,移除後又再次加上……

他知道,這幾日,英國公使威妥瑪爵士也已經拜訪過軍機衙門,希望兩國儘快達成和平協議,大英帝國願意爲雙方和解進行協調,但是老成持重的他自然明白這談判的要點,發揮自己佔有的優勢,才能獲取談判的最大主動權,所以,在第一次簡單會談之後,他藉故暫停了幾日的談判進度。

目前看起來效果非常好,日本公使已經多次派人到軍機衙門要求儘快開始談判,這一點上來說,日本人已經落了下風!想到這裡,曾紀澤又把幾條考慮再三的條款加了上去,兢兢業業,激流勇退,這也是曾氏的家訓。

正在這時,外面有家丁進來稟告,說是翰林學士陳寶琛來拜會大人。

陳寶琛?曾紀澤也是一愣,這位“清流四諫官”之一的翰林學士,平日裡與自己並沒有太多交集,事實上,所謂現在被稱爲清流名士爲了保持所謂的清名,基本不結黨、不交往,其實也意味着基本不幹事,因爲他們有的是隻是清名,但是要這些清流翰林們去做點實事,這阻力未免就大了點。

若非是做到張之洞、張佩綸這樣封疆大吏的位置上,這些平日裡早把朝廷中各派勢力都給得罪光了的清流,離開了京師,那還就真的是一場杯具。

現在這個關鍵時刻,清流在這次琉球戰事中可是個重要角色,清流老大李鴻藻也是來拜會過他的,在宣揚收復琉球的過程裡,清流可是吶喊了快六七年了,現在終於事成功競,想必也是來爲這談判出謀劃策的吧……

到了偏廳,陳寶琛早就在這邊等候了,兩人見禮後,曾紀澤自然是客套了幾句,然後直入主題,“陳翰林,今日前來想必是爲中日談判而來的吧?”

“什麼事情都瞞不過曾侯您那!這裡有份東西,是張幼樵讓我一定轉交於您的,”陳寶琛哈哈一笑,從懷裡拿出一份電報和謄印好的稿子遞上來。

張佩綸在這次的琉球戰事中可是個大角色,一年前,他還以收復琉球的名義籌建了一支水師陸戰隊,曾紀澤若有所思的接過那份東西,看了兩眼,立刻就被完全滴吸引住了,等全部看完之後,他臉上的表情更是忽喜忽憂。

站起身來,他來回走了幾次,足足考慮了有一盞茶功夫,張佩綸特地讓陳寶琛登門送來的消息,這消息的可靠性自然是有保證的,只是這其中的內容太過誇張,讓他有些驚異!秦鎧……那次在李中堂府上私宴時見過的年輕官員,現在已經是官至督撫的高官。

不過這年輕人確實另類,別人到了督撫的位置,那勢必要好好扶持一番自己的勢力,把一畝三分地給掌控好,他倒好!帶着兵船竟然說動了張樹聲一起出海,一戰競功,到這程度,還在他的想象範圍之內。

沒想到……打下琉球,還帶着艦隊襲了日本本土,摧毀了日本最大的軍港佐世保港,這倒也就算是趁勝追擊,他竟然還一路打到大阪!雖然電報文字不多,只是簡述了戰況和“秦鎧16條”合約的內容,但是這數千裡的遠襲,不可不謂威武啊!

說實話,這16條合約着實把曾紀澤也嚇了一條,以獅子大開口來形容秦鎧的條件,那絕對不足以形容他的威風,當然,這樣的條件是,以他的外交手段看來,很難讓日本人同意,要知道,天朝的泱泱大國,朝廷的收入還不足7000萬兩,彈丸之地的日本,哪能拿得出1000萬兩白銀啊!

很顯然,這秦烈風可是在爲自己打先鋒呢!兵臨城下之時,日本人可比自己要緊張的多,他們要簽訂合約的慾望要強烈的多,曾紀澤心頭壓抑的心思豁然而解,他起身朝陳寶琛拱拱手,“伯潛,真是雪中送炭啊,請回報張幼樵,此事我定爲大清據理力爭!”

--------------------------

3月6日,北京的中日琉球問題談判在如約開始了,日本公使矢野文雄迫不及待的拋出了日方在這幾日內重新擬定的合約內容,琉球主島已經不作爲談判的議題,日方提出按照清朝提出的,庵美大島以北歸日本,以南歸清國。

不過曾紀澤立刻給予了他當頭一棒,他拋出了一份日後被日本裔憤青稱之爲“日本賣國六條”的草案,日本國就侵略琉球、臺灣之事,向中國道歉、賠款300萬兩;庵美大島想要?門都沒有,同時要求割讓薩南羣島;日本在任何條件下均不得向朝鮮派兵;開放長崎、大阪、兵庫、東京都四個口岸;中國商品在日本口岸有半稅優惠;同時中國享受日本於其他過簽約的優惠條件。

這“曾氏六條”相比“秦鎧十六條”簡化了許多,而且相對而言更容易達成共識或者進行共識方面的修正,矢野文雄看到這條款之後也是傻了眼,與太政官發出的最後簽約日已經時日無多,他也是焦急非常,不過這些條款實在不是他能作出決定的。

於是矢野文雄向曾紀澤提出抗議,要求中國艦隊先撤出日本海岸線,在進行雙方的談判,曾紀澤毫不猶豫的以當初日本佔據琉球爲證據駁的矢野文雄一頭汗水,弱國無外交,這是不爭的事實,一天激烈的討論和爭辯後,矢野文雄連夜拍發了電報到日本。

當晚,東京都左大臣官邸,巖倉具視和伊藤博文連個面面相覷,現在的局面極度糟糕,明日就是南洋水師的最後通牒日期,那份不可能簽署的合約自然是個危險的炸彈,到時候是什麼情形,兩人也是估計過的,最嚴重的倒不是物質上的損失。

被南洋艦隊炮擊的港口,除了佐世保軍港受損嚴重外,長崎造船廠被炸燬外,其他港口都損失不大,在港口內被擊沉的船隻,有不少經過打撈和整修後,一段時間後還是可以修復的。

只是,對於剛剛復甦的日本商業而言,這次的衝擊來的太突然,也太猛烈了,有幾個港口內的日本商船被悉數擊沉,許多商人因爲戰事緊迫,紛紛取消的生意,靜候戰爭結束的消息,畢竟在這戰時,即便是要錢不要命的商家出海的話,也大有可能錢和命都沒了。

此時,矢野文雄拍發來的急電已經到了,兩位大員面對那些條款都相對無言,這些條件相比“秦鎧16條”而言是非常溫和了,但是距離日本的底線還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兩人可謂是通宵達旦的商議,最終定出了一個可以達成的協議上限。

看到東方透出的晨曦,兩位日本的大佬忽然想起了今天那個三日的約定……該死的三天!

果然,剛剛用過早飯,外面的官員就急匆匆奔進來,一臉的驚慌失措,伊藤博文無語的搖搖頭,正身問道:“池田君,什麼事情,何須如此慌張!”

第1232章 海軍出擊第85章 李中堂的心思第908章 不對稱較量(二)第586章 以逸待勞的絕殺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參威第943章那霸的集結號第669章 建交風波第1346章 決戰時刻(三)第761章 海軍新技術的誘惑第173章 緊鑼密鼓第856章 爆炸性的法案生產期第104章 順化的新局面第954章 搶灘登陸第911章 終極對決的序幕第421章 阿薩津之戰(三)威震北疆第862章 大國企時代的來臨第274章 定遠艦出事了第386章 滿漢之爭第457章 不一樣的談判(二)大計劃第649章 兵不血刃第17章 拉贊助是必須滴第1201章 無畏、無畏第19章 咱的第一炮第972章 天大的棋局第869章 針對本子的演習第575章 攻擊的跳板第1356章 北達科他號的厄運第721章 兩封電報第1013章 鬱悶的軍事宣示第667章 無聲的交鋒第1137章 僑民保護協定第464章 康梁出世第763章 捕俘第1268章 漫天開價第60章 殖民時代的開啓第355章 日本駐華情報網第540章 淮軍進京第682章 近在咫尺的海參威第503章 五年的宏偉規劃第633章 遊戲規則我來定第1143章 西貢灣之變第641章 逆勢下的突襲第846章 尼布楚第937章 阿帕裡殲滅戰第433章 炮火焚城第534章 普法戰爭的啓示第693章 學生運動的萌芽第169章 面對面的抗擊第138章 意外和失算第582章 禁軍最後的內戰第1120章 英國的請求第733章 開戰了第747章 炮術和跨時代的炮座第855章 日本軍略第328章 血案庭審外的陰謀第815章 俄國人談判了第903章 地面戰打響第582章 禁軍最後的內戰第511章 南美驚變第47章 勝利與危機的來臨第720章 外交的煙霧彈第595章 滿人的奇謀第277章 腹黑趙烈文第1026章 鄞州號的奮戰第1102章 整風肅貪第292章 上海灘的風聲第715章 復興之黨章第1163章 哈瓦那風雲第16章 被咱理念震驚了吧第864章 撞擊旗艦第1176章 古巴獨立軍第547章 躺着也中槍的淮軍第322章 卡米尼亞的中國軍隊第1356章 北達科他號的厄運第151章 李維業的大計劃第111章 搶了鄧世昌的駕駛員第884章 海軍大佬發飆了第1085章 百年暢想第539章 御書房的算計第297章 圈了夏威夷的羊牯第224章 特斯拉的抉擇第1124章 非洲擴張計劃第693章 學生運動的萌芽第1098章 德國人摻和進來了第575章 攻擊的跳板第327章 日本的二手艦隊第909章 海上包圍戰第649章 兵不血刃第2章 馬尾船政學堂第997章 安塗鎮包圍網第826章 見證第316章 秘魯的骯髒交易第164章 不尋常的春節第585章 夜襲紫禁城第267章 巴黎的暗流第1299章 陸地巡洋艦的毀滅第778章 出兵還是防守第999章 新政府的反擊第1188章 底線第249章 平行交叉研發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