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能源危機

東線的補給效率提高離不開被艾德里安成爲補給三巨頭的馬車、履帶運輸車和蒸汽機車這三樣。

其中僅有履帶運輸車需要用到一種新潮的能源補給,那就是汽油。這個時期的汽油使用量並不大,主要是汽車的普及率並不高,而存貨反而很多,所以當初艾德里安的履帶運輸車可以運作順利。可是履帶車的使用愈發頻繁後,儲備的汽油數卻極速下降,已經臨近枯竭。

當一樣東西快用完時,就會想到購買、節省最後纔是開採。原因就是購買最方便快捷,節省是不得已而爲之,而最後的開採纔是大家都不願意的事情,主要是費時費力不說,還難以得到預期的效果。而就德國目前的狀況,購買就不必太上心了,莫說英國沒有經濟封鎖,就算是敞開了讓德國購買也不見得有多少。1915年的石油開採和提煉還處於非常原始的時期,卡爾·本茨之所以用汽油爲燃料開發出第一個發動機就是因爲當時的汽油是一種廢棄品一樣的存在,極其便宜,所以並不富裕的本茨可以用來試驗。雖然現在因爲汽車的出現,汽油的地位提高了,但是其石油開採依舊沒有長足的發展,這種情況若是按照這樣的歷史發展,還得需要十幾年才能得到改善。可隨着一戰的爆發,參戰國及爲數不多的石油出口國用油量呈現爆炸式增長,其主要作用就是用於運輸的汽車數量增加。

1915年初,英國已在歐洲西線戰場投入汽車達10萬輛,法國在開戰之初的一百多輛汽車短短一年通過生產和向各國進口的汽車就已經達到8萬輛。反觀德國這邊,西線戰場投入使用的汽車還不足10萬輛,德國東線戰場投入了履帶運輸車1000多輛,其餘則全靠寬大輪子的馬車來承擔運輸。之所以在運輸工具不多的情況還能保證補給的原因就是艾德里安將空間、返程利用了起來,不浪費任何的力量。就例如一般的馬車除非履帶運輸車吃緊時,則承擔運輸傷員和輕型物資的作用,而履帶運輸車除非馬車不夠用時纔會放棄運輸沉重軍事物資的任務暫時充當轉運的任務。天氣好轉,或者道路允許時,履帶運輸車會加掛一節車廂來承擔更多的運輸任務,這就不是牲口能做到的事情了。

艾德里安在上馬履帶運輸車項目的時候就已經在着手開採油井的事情了,可惜德國的自然資源簡直貧乏的如同乞丐一樣,什麼都缺,石油更是排在困難戶的頭幾名。他也不求開採出大片大片的油田,只要幾口油井就能保證他的運輸車隊就可以。至於其他地方缺油關他什麼事?本就不抱着戰勝的心態···不說他有沒有這個能力,就是目前的局勢也不能在戰爭繼續下然後獲得勝利。德國因受到海上貿易的封鎖,進口的物資全靠偏遠小國的轉運,慢不說,效率低得可怕,數量少的還很可憐。

而反觀協約國方的英法等主要大國卻能在美國手中獲得源源不斷的物資,雖說有潛艇的破交行動,但此消彼長也不是德國吃得消的。隨着債務發生變化,美國成爲英法最大債主國時,就不會眼看着英法失敗,那就勢必會確保英法獲得勝利,不敢確定美國一定會參戰,但是德國是沒有希望贏了。打個英法都如此吃力,更何談已經處在新的頂峰期的美國完全激活了工業化。

眼看着儲備的汽油快要用完,也沒有關於石油的消息傳來,他的心裡比誰都急,卻不敢告訴任何人,不然會引發不必要的恐慌。人就是這樣,習慣了每天能吃3個麪包,哪天你跟他說以後只有2個麪包的時候,不跟你急眼纔怪。也幸虧他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不然真的會撂挑子走人了。

作爲穿越者的艾德里安當然知道煤炭液化,可現在的情況是煤炭、乙烷、乙醇全都是緊缺物資,雖然已經有這樣的項目,但是產出根本不夠塞牙縫。一個是民間力量,一個是國家力量,兩者完全無法想提並論,除非讓艾德里安來掌控整個局勢。頭一次,艾德里安對權利達到了一種瘋狂渴望的程度。

一夜未眠的艾德里安雖然沒想出什麼好辦法解決內燃機急缺燃油的問題,卻想了一條自己將來要走路。人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看得指揮所的人都莫名其妙,難道想到辦法了?

他命令士兵以他個人的名義給埃裡克集團拍了一份加密電報,加密代碼連電報員也是從未見過,唯獨他看懂了一行通用代碼的問候人,黛娜·尤金·希爾娜。之後他便趕往了東線大本營私下約見了興登堡。

而遠在柏林的希爾娜收到了這封電報後趕回了莊園翻出了一本厚厚的典籍,開始獨自翻譯起來。因爲是多重加密,而且也是希爾娜第一次真正的翻譯這種兩人之間定下的加密代碼,所以效率並不高,直到晚間時分才寫下了最後一個單詞。顧不得已經是晚上的她利用身份的便利順利通過了夜禁回到埃裡克集團駐紮在柏林的辦公樓,並且緊急召回一部分人員連夜開會探討。直至翌日中午衆人才散去。

就在會議結束時,一名軍官提着一個公文包出現在希爾娜的辦公室裡遞交了一式兩份的文件,簽好後拿走了其中一份才離開。

“太少了,不知道能不能來得及。”希爾娜看着文件上的內容說道。

這是一份軍方提供的物品清單,上面列着鋼材等整個帝國都緊缺的物資。這是艾德里安第一次找興登堡要求他寫信爭取要來東西,都是從其他人口中扣出來的。

埃裡克集團在德累斯頓市的一家工廠今天的工人要比平常更加有精神,因爲他們的領班說接下來的4周裡工資翻倍,這讓他們高興了很久,又可以多買些吃的了。不過代價就是工時達到了可怕的12小時,兩班倒。這在埃裡克的集團裡從未出現過。雖說現在沒有明文規定工作時間是每天8個小時,但是艾德里安一直都是按照的8小時工作來安排的。

隨着德累斯頓市的工廠加班加點的生產,嶄新的機牀,嶄新的設備,嶄新的大型卡車從工廠內直接開往目的地。

1915年9月,隨着馬肯森元帥被調往巴爾幹半島,對塞爾維亞發動了新的攻勢,10月7日,他指揮德軍第11集團軍、德奧第3集團軍對數量處於劣勢和厭戰的塞爾維亞軍實施心理攻勢。10月9日,隨即順利拿下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的危機徹底傑出,巴爾幹半島的局勢頓時得到了大轉變。英法兩國對失去了一方掣肘的盟軍擔心將力量繼續壓在西線,只好派出使者前往羅馬尼亞尋求參戰。

作爲東線後勤總長的少將艾德里安只負責了整個行動的德軍補給,對於奧匈帝國的軍隊是一丁點忙都沒有幫。雖然馬肯森心和奧匈帝國的將軍們對這事很有意見,卻沒有表現出來。畢竟在戈爾利採戰役的時候,艾德里安沒有餘力的幫助了兩國獲得了很好的後勤。

其實他們不知道是艾德里安手裡的一些燃油儲備已經是見底,根本沒有能力再做善事,而擴大生產的煤炭液化項目也纔剛剛開始,產能依舊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不一省再省就都得喝西北風。哪怕是整個東線的補給也已經調整到四等,就是這樣的情況也依舊是十分緊張。真要到五等補給的狀況,艾德里安不被下課,也沒臉再待下去。

第205章 2165高地(二)第370章 德國絕不俯首第306章 震懾宵小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第391章 戰略儲備局第253章 海軍競標前夕第134章 德捷金融第185章 慘烈的開始第195章 實用至上第74章 坦克營第390章 一讓再讓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295章 瘸腿海軍第29章 艾德里安受審第434章 正面衝突!第259章 英德海軍條約修正第168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336章 叫哥哥吧第454章 華沙爭奪戰(十)第309章 四號坦克第120章 白宮第97章 拒絕和談第442章 佔領中心廣場第224章 國安部的權利第215章 密接支援第338章 不買賬的空軍第396章 備用方案(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26章 密謀第368章 用大炮來招待第337章 營救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5章 戈爾利採戰役第199章 德國跨越式航空第447章 華沙爭奪戰(三)第222章 德貨地位第273章 德國被希臘打上門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390章 一讓再讓第295章 瘸腿海軍第432章 不老興登堡(因屏蔽430和431,補發後面的)第459章 華沙爭奪戰(十五)第409章 始亂第385章 命門第387章 黃金組合(二)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談第456章 華沙爭奪戰(十二)第357章 HS123第148章 鄧尼茨的想法第395章 紅得發紫(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05章 檢閱裝甲師第370章 德國絕不俯首第49章 西線戰事(一)第409章 始亂第333章 再加速第171章 無奈的選擇第136章 德法危機第122章 攪局第35章 陸軍軍購大會(二)第208章 2165高地(五)第436章 荷西主政第299章 全面戰爭的準備第233章 累到倒頭就睡第427章 陸軍要權第186章 併入空軍第391章 戰略儲備局第355章 展示肌肉第351章 東亞利益盤第51章 能源研究中心(一)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417章 轉型第138章 匈牙利大使第198章 沒有什麼是不能賣的(今天第四章)第192章 進入深藍(一)第402章 互掐(求推薦、月票、打賞)第402章 互掐(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02章 爲戰抽重稅第458章 華沙爭奪戰(十四)第447章 華沙爭奪戰(三)第306章 震懾宵小第244章 不想當拿破崙(第六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100章 攻陷巴黎第31章 裝甲單位升級計劃第298章 巴巴羅薩計劃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384章 勃勞希契被革第34章 陸軍軍購大會(一)第190章 你好,我叫朱可夫第305章 檢閱裝甲師第76章 山雨欲來第123章 超級杜拉鋁第446章 華沙爭奪戰(二)第47章 宴會第344章 內戰第124章 洛林危機(一)第242章 解散國安部(第四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409章 始亂第259章 英德海軍條約修正第201章 跨越式發展的弊端(爲打賞加更)第154章 柯立芝訪德第338章 不買賬的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