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四號坦克加經費

柏林選帝候大街國防部、國防技術研究中心會議大廳,德意志聯邦三軍將領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自由式國防辯論。同一時刻,不來梅臨時空軍基地數十架BF-10戰鬥機和八架HS123轟炸機目標北海西北49號海區,再次展開了遠航訓練。

與之一同進入北海訓練的還有F/A-01漢諾威號航空母艦、以及整個驅、護、潛編隊打擊羣。

此時的F/A-01漢諾威號航母甲板上已經停放了多架BF-10C艦載戰鬥機,服務人員正在進行出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非常明顯,這次演習的主要科目將是進行艦載機航母平臺起降訓練。

聯邦德國海軍副總司令、兼北海艦隊司令員萊因哈特·舍爾親自指揮這次海上軍事演習。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自從獲得埃裡克的賞識後,更加老當益壯,精神煥發。

隨着離碼頭部署的解除,龐大的航母打擊井井有條地護衛着漢諾威號駛向演習目的地。

北方部隊正在緊張訓練,而此時南方的坦克訓練營地也一直在隆美爾的帶領下進行難點攻關以及新型坦克的檢測。

因爲隆美爾不能到柏林參加辯論,埃裡克大清早便將電話打到了法蘭克福的訓練營地,並要求部隊要重點找到快、準、狠的軍事打擊要素,尤其是解決坦克的快速突擊難題。

坦克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已經統治陸戰半壁江山,雖然還存在不少缺點和不足,但坦克仍是各國地面戰爭中攻防最爲平衡的突擊兵器。

看似堅不可摧的鐵甲坦克,其實也有不少剋星,現在,天上有攻擊機,地面有敵對坦克較量,反坦克地雷等等。戰場上的風險是不可預期的,不過,坦克最煩的還是那些溝溝坎坎,有時候在訓練場上也有翻車的現象。

遵照埃裡克的指示,曼因斯坦和古德里安前往柏林參加國防辯論會期間,隆美爾必須主動挑起部隊技術攻關和日常訓練的工作。

坦克是爲了克服一戰典型的戰壕和鐵絲網而生的,兩條(有時候也會有四條)履帶賦予了它強悍的越野機動性,說它會被溝溝坎坎放倒,許多人肯定不太相信。其實,坦克的越野性能和通過性能強悍也是有限度的。如果壕溝和障礙物足夠寬,也足夠高,還是能夠有效制約坦克的機動。所以,隆美爾準備在坦克的基礎訓練中儘量讓乘員記錄好越壕寬度、垂直過障高度和最大行駛坡度三項指標,以便在進行升級時考慮這些因素。

班傑明·謝里登來自柏林武備士官學校,一戰時期的坦克戰車軍士長,曾多次參加過東線戰爭,現在已經逐漸成長爲坦克訓練營的軍事教官。通過長期的駕駛經驗積累,他認爲坦克的越壕能力主要跟坦克的履帶長度、車體前端設計以及重心高度等參數有很大關係。

而與班傑明·謝里登一同參加過“巴黎行動”的亞爾維斯·勞裡卻並不這麼認爲。

“當年英軍坦克翻越我軍西線反坦克壕的時候,利用柴捆對戰壕進行填充,並順利地越過了障礙,這說明外力因素同樣也以解決這一問題。”亞爾維斯說。

“反坦克壕是普通戰壕的一種變形和延伸,主要用來限制坦克的機動,從而拖延敵方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失去了速度,也就延誤了戰機,如果坦克自身有克服戰壕的功能,自然就爭取了速度,不是嗎。”班傑明仍然堅持自己的看法。

隆美爾右手操着下巴,靜靜地聽着他們二人的推論。

“上尉先生,我並不反對你的三點建議,但要將上千輛坦克進行改進,難度是很大的,而且時間也做不到。”亞爾維斯提醒道。

“你說得對中尉,但是,反坦克壕通常都挖得非常深、也非常寬,並在兩邊溝坎保持了一定的高度差,有條件的還會埋上地雷等爆炸物,增加破壞坦克的機率。雖然反坦克壕很難直接毀壞坦克,但通過限制坦克的機動,一方面能阻止坦克迅速突破防線,另一方面也給步兵提供了接近並將其擊毀的機會,所以,我們最終也要解決這一問題。”班傑明回頭對亞爾維斯說,當然也是說給隆美爾聽。

隆美爾笑而未答,因爲埃裡克早上在電話中強調的意思也與班傑明的想法相近,雖然亞爾維斯的主意更加經濟簡便,但也只是權宜之計,更何況在戰時到哪裡去尋找那麼多的柴捆,所以,最終還是不如解決長遠的根本問題。

“將軍閣下,三型坦克就是重心控制最差的典型,轉彎加速時很容易導致其翻車,如果四型坦克還沒有最終定型的話,不如先解決這些問題後再進行量產。”班傑明對隆美爾非常明確地說。

“這樣的話,我們暫時只能讓三型坦克繼續充當主力了。”亞爾維斯似乎對三型坦克也很不感興趣。

隆美爾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按照總統的設想,也只能對四型坦克進行全面大改,否則,匆忙服役也會隱患不斷。

埃裡克對國防軍進攻的速度一再提出更高的要求,等於給部隊將士發出了明確的信號。軍內不少人開始悄悄議論,並將“閃電戰”的可能性當成了茶餘飯談論的話題。隆美爾雖然也在猜測總統的構想,但作爲高級指揮員,他卻不能象普通士兵那樣滿口跑火車。

眼下,坦克進攻的速度要考慮許多制約因素,隆美爾真怕到時候讓總統感到失望。

實際上,坦克的越壕能力雖然一開始就深受重視,但各國都是倉促製造後就開上了戰場,除了對乘員的防護性,並沒有太多考慮速度和越障等因素。而德國目前也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借鑑,只能慢慢摸索,這纔有了眼下的尷尬。隆美爾覺得還真應該有一番計較了。

一戰過去並不太久,其中比較典型的是英法兩國的坦克,英國MK系列的菱形過頂履帶設計,雖然無法體型龐大,但是通過性能確實很好,可有克服大部分障礙物。相比之下,法國的施耐德坦克和聖沙蒙坦克就遜色的多,兩者都延續了履帶式拖拉機的設計,雖然這種常規設計可以爲坦克提供更多可能,但過短的履帶使得這兩者的通過性都很差,特別是身體奇長無比的聖沙蒙坦克,一不小心就會被壕溝兩頭架起來。

根據軍情局提供的數據表示,法國在戰爭末期設計的雷諾M1917坦克相對稍好,雖然車體短小,但其車後安裝了一個翹板,可以彌補車體過短的缺陷。

最重要的是,雷諾M1917雖然採用了常規設計,但懸掛和履帶設計都比之前兩位“前輩”先進得多,加上車體重心低,在越過反坦克壕時不會一頭栽下來把自己卡住。雷諾坦克改變了老式坦克的基本結構,非常值得借鑑。

隆美爾、曼因斯坦、古德里安,包括班傑明和亞爾維斯等人都喜歡經常翻看埃裡克給他們寄過來的軍事雜誌,包括聯情局、軍情局提供的許多相關資料,並從中受到啓發。

隆美爾發現,在雷諾M1917之後,雖然仍有過頂履帶這種落後設計出現,但基本上都是曇花一現,雖然坦克的高度和重心也都得到了精心控制,但這一切也只是爲了更好地越過戰場上那些不成規格的壕溝,卻也同時容易“掉鏈子”,尤其當履帶遭到直接打擊後,整輛坦克便成爲了捱打的受氣包。

按照埃裡克在國防部的沙盤推演,東線,跨過尼斯河後,除了水網縱橫地帶,波蘭西部地區隨處可見一戰時期留下的壕溝,如果坦克越障性能不好,部隊推進就會受阻。相比之下,西線也同樣留下了更多的塹壕,部隊面臨着同樣的窘境。

全面改進四型坦克刻不容緩,也是唯一的出路,隆美爾立即命令班傑明與亞爾維斯共同向總統府和國防部草擬申請報告,並希望能儘快得到總統府的批覆。

第438章 宣戰第301章 戰列巡洋艦第38章 安東尼·福克第270章 埃裡克親臨薩拉熱窩(感謝小刀123的打賞)第31章 裝甲單位升級計劃第96章 英德停戰會談風波第24章 說親第13章 霍夫曼的心結第336章 叫哥哥吧第146章 軍事演習第47章 宴會第443章 收復比亞維斯托克第381章 草根少校第283章 兩難第54章 聯邦黨第32章 三點要求第300章 我不會接受失敗第420章 鄉巴佬的想法第19章 布袋口行動第298章 巴巴羅薩計劃第445章 華沙爭奪戰(一)第218章 反坦克炮第288章 狼子野心第102章 忙中偷閒第32章 三點要求第232章 第4號研究所(今天第四更 )第455章 華沙爭奪戰(十一)第104章 柏林和會開幕第389章 向鷹派讓步第311章 萊茵內部分歧第212章 蘇聯那種第270章 埃裡克親臨薩拉熱窩(感謝小刀123的打賞)第223章 識別碼惹禍第22章 羅曼諾夫王朝的終結第365章 德國單挑怕過誰?第176章 全新佈局送給那些跟我扯5000輛坦克的朋友第288章 狼子野心第32章 三點要求第108章 無休止的爭吵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15章 位極人臣第340章 廓清環宇(二)第373章 無底洞的火箭項目第457章 華沙爭奪戰(十三)第433章 慕尼黑會議第460章 華沙爭奪戰(十六)第316章 填補空白第417章 轉型第244章 不想當拿破崙(第六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52章 能源研究中心(二)第125章 洛林危機(二)第163章 採購計劃(補發)第79章 都在賭第107章 德國並非戰敗國第75章 真真假假第51章 能源研究中心(一)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5章 戈爾利採戰役第9章 東線危機第205章 2165高地(二)第89章 利赫諾夫斯基親王第170章 太貴買不起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129章 布爾什維克威脅(二)第131章 捷克獨立宣言第451章 華沙爭奪戰(七)第252章 凱末爾買航母(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453章 華沙爭奪戰(九)第440章 奪佔比亞維斯托克第222章 德貨地位第298章 巴巴羅薩計劃第391章 戰略儲備局第222章 德貨地位第96章 英德停戰會談風波第273章 德國被希臘打上門第88章 民共破冰交談第246章 凱末爾訪德第206章 2165高地(三)第360章 漢諾威號下水第37章 坦克項目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3章 元帥的邀請第267章 第1航空軍第463章 華沙爭奪戰(十九)第277章 交易後的正義之戰第121章 投懷送抱第282章 工業新方向第152章 德奸第112章 德國失業率第276章 爲雷達擱置海軍造艦計劃第321章 水到渠成(感謝小刀子123的再次打賞)第54章 聯邦黨第430章 磨刀第116章 到處要錢第460章 華沙爭奪戰(十六)第304章 登陸伯羅奔尼撒半島第291章 周的外交天賦第168章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第312章 死或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