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第13號物理研究所

8400億里拉相當於德國聯邦馬克630億,幾乎等於1919年德國財政收入的全部。

這麼一大筆錢也肯定不會是軍方一人獨吞。施特雷澤曼還在與意大利總理墨索里尼相商最後的細節,位於意大利本土的德國將軍們卻急不可耐的組團回國了。

由於這次的和平談判是在羅馬柏林簽署,所以施特雷澤曼會在空餘時間留在總理府,只是國防軍的將領回來後,他連總理府也再沒有去過。

總理府三樓。

“你們糧食部也好意思要2成?你們怎麼不去羅馬搶?”叫囂的是交通部長格勒斯。

“怎麼不好意思?國防軍的食物難不成是平白無故掉下來的?”現年55歲的糧食部長謝德曼面對比自己年輕10歲的格勒斯絲毫不讓。

“行了,你們兩個好歹都出力了,可我想不通司法部跑來湊什麼熱鬧?”漢斯·路德看着對面站着的威廉·馬克斯就氣不打一處來。

作爲國內的兩大內政部門,內政部和司法部一直是死對頭。

“沒有我們司法部,你們還能打成這場戰嗎?現在打贏了,就不認人了?”57歲的馬克斯表示在這個賠款分贓問題上決不讓步。

反而只有國安部的克盧格一直在旁邊勸阻爭吵規模升級,遠在漢莎宮的埃裡克也從安娜塔的彙報中瞭解了正在總理府發生的鬧劇。

“總統先生不去看看嗎?”安娜塔奇怪道。

“我去了又不能解決問題。”埃裡克不想趟這趟渾水,丟給施特雷澤曼自己去處理。

“安排一下,我要去德累斯頓。”埃裡克在意的是自己的救生艙什麼時候能夠充夠能量。

就這樣,一連大半個月,埃裡克每天都會飛到德累斯頓待上半天時間,直到第二天清晨返回柏林,眼看着11月6日的國慶馬上就要到了,埃裡克依舊如此。

11月2日,全國都已經提前進入到了歡慶的氛圍,埃裡克身爲總統卻已經在爲國奔波,這是大家共同的觀點。

這天下午,埃裡克有一次飛抵了埃裡克工業園的機場,不同平日的歡迎,這次的人數增加幾倍。

站在人羣最前沿的是哈伯,但不是這次的主角,旁邊的幾個纔是。

埃裡克先是走近後一個個的親切慰問了一番,才隨同團隊到了一棟建築面前。

“這裡是剛剛興建完的第13號物理研究所,地面4層,地下3層,每層面積1600平方米,2公里外就是住宿區。”哈伯站在埃裡克的旁邊介紹道。

埃裡克點了點頭,對右側的一個禿頂的中年男子說道,“普朗克教授,你覺得怎麼樣?”

“很好,條件太好了,而且這幾天哈伯教授跟我交流了一下,可以提供很多的幫助,這對研究很有利。”普朗克此時也很高興。

“能夠有所幫助就不錯了。”埃裡克說着還看了看普朗克身後。

那裡跟着一個現在還沒什麼很大名氣的人,卻是人類踏足太空後進入太空殖民時代的理論奠基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只是1920年的愛因斯坦名氣還遠沒有身邊的這些科學家們的名氣大,甚至不少還是教過愛因斯坦的老師。

像身邊的馬克斯·普朗克,現在是公認的德國科學界中心人物,還有尼爾斯·玻爾,年紀大不,卻在來德國之前已經是丹麥皇家科學院院士,獲得過丹麥皇家科學文學院金質獎章,英國曼徹斯大學和劍橋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哈伯左側的是歐內斯特·盧瑟福,也是埃裡克這次請來的教授之一,而尼爾斯·玻爾正是他的學生之一。

對埃裡克來說,盧瑟福的到來既是意外也是僥倖,因爲埃裡克就沒打算放過這些人再回去,接下來的研究成果也不會輕易的讓他們帶走。

愛因斯坦能來,埃裡克着實意外,不同普朗克是地道的德國人,愛因斯坦雖然也是德國人卻一直遊歷於各國,對德國反而沒有很深的歸屬感。如果不是普朗克的一封書信裡提到了全世界最尖端的科技匯聚地埃裡克工業園竟然爲一次實驗花巨資打造了一棟研究所,愛因斯坦恐怕會錯過這次機會接受日本一家報社的訪問前往亞洲。

在接下來的書信中,愛因斯坦又瞭解到了這次參與的科學家的人數規模後更是興趣滿滿,跟着普朗克到了德累斯頓。

“我們進去吧,參觀的事情以後有的是時間。”埃裡克不想浪費太多的時間在公關上,正事要緊,這也符合在場科學家們的性格。大家都很期待接下來的實驗。

進入一樓後哈伯就帶領大家參觀了一些最新最尖端的科技成果,然後一路往上走到了3樓,參觀了幾乎每個角落。

等到大家準備前往四樓的時候,哈伯卻讓隨行的閒雜人等留下了。

埃裡克知道這個四樓藏着的肯定是哈伯這次能邀請到衆多科學家的寶貝——計算機。

“諸位,待會兒要看到的就是這次的主角,計算機了,所以還請各位能夠做好防塵措施,請跟隨士兵到各自的房間更換。”說罷,哈伯帶頭進入一間小房子。

埃裡克也是同樣的待遇沒有例外,和普朗克、玻爾兩人走到了一間房間裡打開衣櫃開始在士兵的幫助下穿上防塵服裝。

“四樓放着的是分析機嗎?總統先生。”玻爾在換衣服的時候問道。

“不是,是計算機。”埃裡克糾正道。

“分析機與計算機的差別就在於不能通過介質存儲資料。哈伯他們苦心鑽研開發的這種機器已經可以做到儲存功能。”

“厲害,是利用真空管和集成電路實現的吧?”普朗克在旁接話道。

要不怎麼說人家是科學家,埃裡克的佩服直接表露在臉上。

“沒錯,確實是這樣做到的,只是材料上稍微有些出入,細節的話等哈伯待會兒的講解吧。”埃裡克不想說太多,保密的東西也是哈伯他們一手規定的,埃裡克不方便說。

換裝的時間不長,等到最後一人出來後,哈伯帶着大家走上了四樓。

這裡已經站着十幾個穿着防塵服的科學人員等着,背後杵在整層樓中間的就是計算機。

“這就是計算機,佔地面積170平方米,重量30噸,耗電功率150千瓦,每秒鐘可以進行5000次運算。”哈伯的語氣很激昂,介紹的時候更是顯得中氣十足。

接着在大家觀看的時候,哈伯開始了一些不太關鍵的介紹。

第462章 華沙爭奪戰(十八)第91章 化干戈爲玉帛的全國講話第194章 專業攪屎棍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18章 橡膠來路第70章 入主柏林第152章 德奸第401章 突變(求推薦、月票、打賞)第22章 羅曼諾夫王朝的終結第238章 咖啡提神第240章 智取中歐計劃(第二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8章 煽動翅膀的惡果第126章 洛林危機(三)第177章 宣戰第304章 登陸伯羅奔尼撒半島第446章 華沙爭奪戰(二)第206章 2165高地(三)第403章 日本的節奏感(求推薦、月票、打賞)第327 科爾馬失蹤第11章 沒有退路就殺出一條來第44章 猛獸出籠第262章 法意出兵第140章 調停第151章 硬幣第152章 德奸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44章 內戰第147章 德國航空第76章 山雨欲來第133章 歐洲經濟第308章 軍權第448章 華沙爭奪戰(四)第218章 反坦克炮第310章 保加利亞站隊第22章 羅曼諾夫王朝的終結第428章 微胖隆美爾第271章 民族自強演講轟動世界第202章 231步兵師(聽說你們喜歡打打殺殺?)第439章 激戰邊城第103章 和會第7章 能源危機第368章 用大炮來招待第147章 德國航空第173章 德國航空巨頭第103章 和會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79章 擴軍招來鷹第76章 山雨欲來第58章 悍將威廉·勒布第187章 烏雲閃電第293章 加大合作力度第46章 美國參戰第17章 聲西擊東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第380章 第10集團軍組建(求推薦票、月票)第267章 第1航空軍第254章 Z-21型驅逐艦第301章 戰列巡洋艦第165章 微服第276章 爲雷達擱置海軍造艦計劃第252章 凱末爾買航母(感謝開心雄軍的打賞)第79章 都在賭第87章 平息內閣風波第140章 調停第410章 日本動手第385章 命門第248章 黑金第263章 英國斡旋第237章 精簡陸軍第189章 萊茵再獻設計第136章 德法危機第153章 間諜第142章 德、法建交聯合公告第2章 不速之客第220章 蘇伊士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228章 埃裡克的背景(第四更,求訂閱、收藏、推薦、月票、打賞)第45章 撤職第367章 四號坦克加經費第205章 2165高地(二)第190章 你好,我叫朱可夫第103章 和會第347 代理第240章 智取中歐計劃(第二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101章 貝爾克戰役第418章 豪賭第392章 拔苗助長第192章 進入深藍(一)第92章 和平曙光第95章 停戰會談第457章 華沙爭奪戰(十三)第440章 奪佔比亞維斯托克第444章 華沙戰役第230章 意大利求和條件第302章 爲戰抽重稅第433章 慕尼黑會議第276章 爲雷達擱置海軍造艦計劃第245章 名存實亡的同盟國(第七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457章 華沙爭奪戰(十三)第450章 華爭奪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