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軍售

全鋁結構4引擎單翼飛機在埃裡克的重點關注下已經獲得批量生產,首批民用塗裝標誌的50架飛機直接用於了國內的運輸行業。埃裡克想通過這些飛機的廣泛運用,讓越來越多的德意志聯邦空勤和技術人員學習和掌握陸地、海上飛行的技巧,包括掌握空中識別、國際空域的自由行動。

在外界看來,德國的舉措是在緩解國內的運輸壓力,但實際上,埃裡克是在勵兵秣馬,勵精圖治,只不過是借用了民航的名義,訓練的卻是自己未來的空軍。隨着這類飛機的不斷起飛,悄悄成長的德意志聯邦空軍正在積累豐富的應急處置經驗,格鬥經驗和遠程打擊經驗,也包括對地面部隊的後勤保障支援。

羅馬尼亞特使的德國之行成功而且務實,在取得埃裡克總統的默許後,施特雷澤曼總理和外交部長米勒陪同他乘坐全鋁結構4引擎單翼飛機前往法蘭克福,參觀了正在進行驗證程序的所有新下線的德式III型坦克,並瞭解了這款裝備的作戰、越障和自行保障能力。對於戰後德國的經濟發展以及軍事上所取得的成績,羅馬尼亞特使觸動極大,當即表示將願意全方位、各領域開展與德意志聯邦合作,包括以能源換技術等。

此時此刻,匈牙利與羅馬尼亞的千里邊境線上,雙方正在集結重兵,大戰一觸即發。

爲了特蘭西瓦尼亞的歸屬問題,匈牙利不惜全民皆兵,以藉助德意志聯邦的影響迫使羅馬尼亞妥協讓步。但是,根據美國總統在柏林提出的十四點綱要以及特蘭西瓦尼亞本身潛在的羅方族系和親羅民意,羅馬尼亞並不打算輕易放棄。

就在雙方劍拔駑張的關鍵時刻,德意志聯邦外交部長米勒乘坐的專機降落在布達佩斯一戰保留的空軍備用機場,同行到達的還有德國企業屆的幾位精英和羅馬尼亞特使。

三方通過反覆磋商,德國主動提出對兩國的經濟發展給予幫助,同時對雙方軍事工業、民生企業、農業和基礎設施等提供技術支持,尤其是在礦藏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德國將投入勘探、採礦、提煉等相關設備。但前提是匈、羅雙方必須回到由德意志聯邦主持劃定的實控線以內,爲了有效維持現狀,德國將在雙方實控線附近駐紮少量部隊,適時對雙方分岐進行緊急斡旋。

羅馬尼亞很快就給予了答覆,因爲對於羅方來說穩定和發展更加實惠,何況德、匈兩國的精銳部隊已經兵臨城下。

匈牙利通過內閣磋商表決,原則上接受了德國的提議,雖然特蘭西瓦尼亞的部份土地有可能從事實上分烈出去,但卻能換來德國的支持的邊境的穩定,不如給德國送一個順水人情。

三國都滿意地在協議上籤了字,並陸續從邊境撤出軍隊。米勒完成了埃裡克交待的使命,心情非常舒暢,接着在羅馬尼亞特使的陪同下乘坐自己的專機繼續前往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進行國事訪問。

外交部長乘坐專機出訪是時下各國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就是美國總統威爾遜出訪歐洲時,也只是乘坐了不列顛高級郵輪的頭等艙,米勒的派頭讓各國元首望其項背,同時也對德國生產的全鋁結構4引擎單翼飛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雖然除德國以外,所有國家還並沒有民航客運的基礎的設想,更沒有這樣的技術,但這種趨勢將不可阻擋。一時間,德國的內政外交迎來了井噴式發展,歐洲各國訪問團接踵而至,紛紛向德國提出各領域的合作與要求。

埃裡克想要的就是這種轟動式效果,他對米勒的外交成果十分滿意,並要求福克公司加緊秘密研發新的戰鬥機,在航空領域不斷開拓德國的新高度。

米勒的廣告宣傳式外交得到了各國的積極反應,捷克曾經親眼目睹了德式III型坦克過境的風采,也在匈、羅領土之戰中見識過這類裝備的威力,但德、捷雙方在談判的過程中分岐較大,除了購買部份德III型坦克外,捷克希望能在本國國內實現組裝生產,但埃裡克基於德III型改進版還沒有問世,作爲核心軍工技術,暫時並不考慮出售生產許可,而是充實國內工廠訂單爲主。於是,捷克最終只爲本國購置了一系列加工工業機牀和部份零配件,而德III型坦克維修線的引進工作將擱置到了下一個季度。其實,埃裡克並不完全反對生產線國外生產,這樣的做法也符合企業走出去的要求,只是因爲這款產品目前尚屬世界頂尖科技,如果國外市場出現同類似產品後,德國會考慮將德III型坦克實行海外生產,一方面可以有效緩解國內生產資源緊缺的現象,另一方面還可刺激國內軍工企業的更新換代。

相比農業,埃裡克更重視科學研究,在國家配置給他的總統個人經費中,有相當一部份都變成了對發明創造的獎勵,尤其是一些奇思妙想更能引起他的興趣,而正是因爲這些五花八門的奇思妙想成就了很多的企業,也爲德國新增了鉅額的外匯收入。只要國內出現任何一項創造發明,他都會親自前往,並進行論證和鼓勵。

由克虜伯公司與埃裡克集團合作研發成功的大型水壓機18萬千牛巨型模鍛水壓機和電力驅動的2500噸小型液壓機讓埃裡克再次坐不住了,趁着黛娜還在德累斯頓忙於貿易樞紐之際,這位漢薩菲爾特宮的主人又走進了研發團隊之間。

埃裡克非常清楚,兩家公司合研的巨型模鍛水壓機和電力驅動小型液壓機將爲海軍和陸軍裝備製造做出了巨大貢獻,極大的增強了裝甲防護能力和火炮等高工藝設備的質量。正在建造中的水面艦船和俗有陸上猛虎之稱的德III型改進坦克、包括立即投入生產的潛艇都會無限受益。他像個孩子一樣興奮,並向所有參加研發的專家團隊進行了誇讚和鼓勵,並從自己的總統經費中拔出部份資金,分別獎勵給幾位作出重大貢獻的專家,作爲大家的辛苦費。

同行的官員很不理解埃裡克的做法,國家經濟整體發展後,總統個人經費也有相應提高,但漢薩菲爾特宮卻從來沒有得到過重新修繕,總統本人的衣食住行也仍舊簡單樸素,爲什麼要把大量的資金獎勵給了全國各地的科研成果項目。

埃裡克笑着說:“我本人這點資金並不算什麼,很大程度上只起到了拋磚引玉的效果,但是,也許正因爲我的一個小小舉動就能幫助專家學者們解決大問題,他們的問題解決了,國家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作爲總統,作爲德意志聯邦的人民,我同樣也感受到幸福與快樂,何樂而不爲?再說,一個國家的強大,關聯着整個國家和民族的氣質與話語權,你們想想,我是不是非常值得?”

其實,埃裡克對未來一段時間的國際形勢並不看好,尤其對以英、美主導的世界經濟格局表示懷疑,但是,在他的心裡,德國仍然不是強國,不想幹預別人的家事,更不想成爲衆矢之的。果然,一個非常糟糕的經濟大蕭條正在極速影響着全世界,美國的經濟系統也一天比一天差,正慢慢接近崩潰的邊沿。西歐的情況雖然稍好,但因爲整體形勢的負累,也在出現連續跳水。在這個時候,一向受到埃裡克看好並親自提拔起來的財政部長亞爾馬?沙赫特便開始顯現其非凡的才能。根據世界經濟整體蕭條的背景,他的“地租馬克”發行通過綁定國家的土地和工業品,成功地抑制了惡性通脹的持續,在很大程度上避開了世界經濟的拖累。

幾乎同時,埃裡克採取了三步走的形式,首當其衝的當然是亞爾馬?沙赫特的“租地馬克”;其次是再次派遣總統特使前往美國哭窮求援;然後就是加緊了對全世界能源領域的大收刮。在美國哭窮可以爭取到更多的經濟鬆綁,因爲美國副總統柯立芝在柏林四國和解時曾經有過承諾,而德國現在也應該收到些回報。能源收刮的方式則包含非常廣泛,函蓋了幾大洲的各種地下礦藏,埃裡克不厭其煩、源源不斷地派出得力干將帶着本國的技術圖紙和科研成果周遊世界,在世界經濟普遍都不景氣的情況下以物易物,回到了他建國初期的穩妥做法。大多數國家對德國的技術都非常認可,成交率也逐步升高,這爲德國下一個時期經濟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讓德國振興經濟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至少他以產品附加值換取了鄰國數不勝數的廉價生產原料,以至於這些生產原料反而成爲了產地國的緊俏物質。

埃裡克?艾德里安由原來等米下鍋突然搖身一變,成爲了響噹噹的原料大亨,但他還覺得不夠,如果這個世界上美國仍然還是第一強國,德國的進步與發展就永遠不會停止,因爲德國的目標永遠在前方,發展永遠在路上。

艾娜塔遵照總統的緊急命令,再一次電話通知國家總理施特雷澤曼、財政部長亞爾馬、外交部長米勒和國防部長勃勞希契、尤其是糧食部長菲利蒲?謝德曼等人在漢薩菲爾特宮相見。

臨時會議上,埃裡克反覆強調,德國人的腰包裡可以沒有一個馬克,但絕對不能沒有生產原料,只要各農場主還沒有改行,德國人就不會餓死,要求菲利蒲?謝德曼必須親臨第一線,指導各農場倡導高效農業,穩定社會。並要求財政部長亞爾馬繼續推行新的財政政策,以期更加便理地整合資源。總理施特雷澤曼要給予亞爾馬更大的支持,同時,也要在一切可能的情況下幫助外交部利用外交形式推介德國的科技產品,要讓德國的產品作爲今後財政收入的主要支柱。

至於勃勞希契,埃裡克?艾德里安總統非常嚴肅地對他說:“德國要隨時做好打仗的準備,武裝部隊能否隨時能戰,我要用真正的戰鬥來檢驗。”……

第196章 合併大浪潮第333章 再加速第310章 保加利亞站隊第69章 施萊謝爾被捕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402章 互掐(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63章 採購計劃(補發)第334章 遭心事第78章 巴黎行動第279章 寶馬公司新任務第440章 奪佔比亞維斯托克第264章 斯特拉斯堡火車站第460章 華沙爭奪戰(十六)第189章 萊茵再獻設計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341章 廓清環宇(三)第435章 襲擊英倫三島?第73章 法國的態度第38章 安東尼·福克第397章 戰略儲備(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20章 白宮第351章 東亞利益盤第294章 賣無可賣第324章 透支資本第295章 瘸腿海軍第153章 間諜第266章 被玩壞的三號坦克第51章 能源研究中心(一)第61章 內戰(一)第428章 微胖隆美爾第436章 荷西主政第338章 不買賬的空軍第214章 提前準備第430章 磨刀第290章 華夏的周第80章 502坦克營出擊第328章 大烏龍第197章 BF-1(感謝三位老爺的打賞,晚點再加一章,今天4章)第320章 擴張無止境(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405章 租艦隊保進口(求推薦、月票、打賞)第79章 都在賭第77章 救生艙第304章 登陸伯羅奔尼撒半島第133章 歐洲經濟第23章 軍事經濟總辦第104章 柏林和會開幕第167章 國防(二)第68章 埃爾溫·蓋哈德第352章 麥克斯接盤第400章 死貴的德國貨(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50章 鄧尼茨的調令第99章 英美區別對待第401章 突變(求推薦、月票、打賞)第444章 華沙戰役第31章 裝甲單位升級計劃第324章 透支資本第349章 送托特上天(4000字,不分了)第418章 豪賭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送給那些跟我扯5000輛坦克的朋友第372章 國防傾斜第261章 南斯拉夫並德危機第406章 世界第一空軍(求推薦、月票、打賞)第195章 實用至上第55章 軍隊!軍隊!軍隊!第353章 德地中海三軍演習第161章 國防開支第257章 Z-21T雷擊艦第151章 硬幣第462章 華沙爭奪戰(十八)第406章 世界第一空軍(求推薦、月票、打賞)第97章 拒絕和談第108章 無休止的爭吵第26章 意見分歧(一)第289章 挖英國人第227章 埃裡克的救生艙(第三更,求訂閱、收藏、推薦、月票、打賞)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243章 聯邦黨內部分歧(第五更求訂閱、月票、推薦票、打賞)第286章 美女少校第365章 德國單挑怕過誰?第135章 無休止的巴爾幹爭端第141章 軍售第131章 捷克獨立宣言第282章 工業新方向第219章 蘇聯大單第320章 擴張無止境(感謝小刀子123的打賞)第97章 拒絕和談第302章 爲戰抽重稅第277章 交易後的正義之戰第153章 間諜第439章 激戰邊城第426章 未清的蘇聯第459章 華沙爭奪戰(十五)第157章 軌跡第26章 意見分歧(一)第107章 德國並非戰敗國第51章 能源研究中心(一)第440章 奪佔比亞維斯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