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5 兩個困難

475 兩個困難

475 兩個困難

聽到黃岡的話,何海峰和林振華對視一笑,看起來,大家的感覺都是一樣的,不解決當地企業領導班子的問題,光往裡投錢是沒有用的。

何海峰問道:“黃岡,你對此有什麼想法?”

黃岡道:“何老師,我認爲,必須啓動企業的破產重組進程,讓那些長期停產的企業直接破產,然後由社會資金對其進行兼併重組。重組之後的企業,應當成爲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與各級政婦脫離隸屬關係,這樣才能保證其具有經營自主權,避免因爲政企不分而重蹈覆轍。”

“你好大的口氣啊,這麼多大中型國企,你說一句破產,就直接扔掉了?”何海峰故意地說道。

黃岡自然知道何海峰是在考量他,他微微一笑,說道:“這麼多國有企業,能夠留在國家手上,當然是最好的,畢竟它們都是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像現在這種狀況,企業缺乏活力,而國家又沒有有效的措施能夠讓企業起死回生。與其這樣半死不活地拖着,不斷消耗國家的財力,還不如快刀斬亂麻,把它們推向市場。也許,它們在市場中還能夠獲得新生呢。”

“我贊成小黃的看法。”來自於經貿委的一位叫俞菊英的女處長說道,“我們這些天在調研的過程中,已經深深感覺到了這一點。這些老企業身上帶着的國企烙印太重了,我們所到之處,無論是幹部還是職工,都在盼望着國家伸手幫助他們,卻很少有人意識到需要自己做一些事情來改變現狀。”

機械委的一位處長吳德銘也說道:“俞處長說的情況,我也深有體會。比如說吧,有些企業裡領導幹部貪污他媽的現象非常嚴重,在我們調研的時候,許多企業職工都向我們提到了這一點。但當我們問他們爲什麼不去舉報,或者不站出來做鬥爭的時候,大家的回答都是說,企業是國家的,既然國家都不管,他們又何必去管。”

“哼,建國這麼多年,我們一直說幹部和工人是工廠的主人翁,可是事到臨頭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夠認識到自己是主人翁的?”何海峰輕輕地說道,他有多年地方工作的經驗,對於大家所說的情況,也是心知肚明的。

黃岡道:“這就是產權不明晰的結果了。過去,企業裡不管創造了多少價值,最後都是被國家無償拿走的。反之,企業如果出現了虧損,國家也會出面來補償。這樣一來,對於企業裡的工人和幹部來說,企業的興衰與自己的福利是沒有關聯的,他們自然就不會去關心企業的好壞了。”

“看起來,大家的意見非常統一嘛。”何海峰道,“那麼大家認爲,這些企業應當如何兼併重組呢?要不,黃岡你還是先說吧。”

“好吧,那我就拋磚引玉,說一點不成熟的想法,請各位領導和老師指正。”黃岡說道,“我建議,在渾北市選擇20家企業進行破產重組的試點,如果試點能夠取得成功,再推廣到渾北市其他的企業,乃至整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所有企業。

破產重組的步驟是,首先,對企業現有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全面評估,將其淨值作爲國家持有的股份。然後,向社會募集不低於這個水平的資金,作爲社會股份。這樣一來,企業就變成了股份制企業,國家只根據所佔有的股份從中獲得收益,其經營權由大股東,也就是社會資本的持有者來掌握。”

何海峰道:“你這種思路,也並不新鮮了。渾北市過去也曾經提出過,但問題在於,沒有社會資本願意接手這些企業。”

黃岡道:“這個問題我瞭解過,社會資本不願意接手,有兩個原因。其一,在於企業負擔太重,光是退休工人工資,就足以把社會資本拖死。其二,則是這些企業與政婦之間的關係太過於緊密,社會資本擔心在接手之後,與政婦之間的責權利關係難以分清,最終導致企業不得不承擔大量的社會責任,導致不堪重負。”

何海峰滿意地點了點頭:“黃岡,幹得不錯,瞭解到了不少情況。既然存在這些問題,你認爲你的方案又如何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呢?”

黃岡道:“我的想法是,老國企要想獲得新生,必須把社會負擔完全甩掉,讓它們與那些外資企業、鄉鎮企業等等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所以,這些老國企的退休人員,必須全部與企業脫鉤,他們的退休金,應當由政婦承擔下來。”

“黃岡,你有沒有發現你導師的臉都被你嚇白了。”林振華在一旁調侃着問道。

“怎麼?”黃岡不解地問道,他還真的扭頭看了何海峰一眼,似乎並沒有發現何海峰有什麼異常的樣子。

林振華道:“整個渾北市,有100多萬退休職工,按1個人100塊錢的退休工資來算,一個月就是1個多億,一年少算也是15億。如果這個模式推廣到全國,一年就是幾千個億,何主任不害怕纔怪呢。”

黃岡不以爲然地說道:“這本來就是國家必須要負擔的支出。這些退休工人在過去所創造的價值,都已經交給國家了,現在他們老了,養老問題自然是需要由國家來承擔的。我們過去沒有建立起這筆養老基金,現在也到了補課的時候了。”

何海峰道:“黃岡說的情況,也的確是我們目前面臨的難題。91年的時候,國務院出臺了《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規定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非國有企業,都要陸續建立起職工養老保險制度。但是,對於在此規定之前退休的職工,還是按照傳統的辦法,由企業承擔職工的退休金。照黃岡剛纔的設想,是要把過去的退休職工也納入這個體系了。”

“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這是國務院決定的主要精神。照小黃這個思路,那就是老人也要用新辦法了,這中間的政策銜接,難度非常大啊。”俞菊英插話道,她搞過一段時間的職工養老改革工作,對於這個問題深有體會。

黃岡道:“何老師,俞處長,我提出來的,是一種務實的做法。事實上,渾北市的大多數企業目前都處於虧損狀態,停產企業佔了80。這些虧損、停產的企業,都是由銀行貸款來解決下崗工人和退休工人工資的,這不也是國家在支付這些錢嗎?我認爲,全國的政策如何確定,可以從長計議,但在渾北市,可以先開展一個社會化養老的試點,把企業的退休人員全部甩出來,讓企業輕裝上陣。”

“如果是光在渾北市這樣搞,倒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嘛,這件事就得要何主任來拍板了。”俞菊英說道。

何海峰苦笑道:“搞這樣一個政策倒也不難,我回頭和遼寧省以及渾北市的領導同志商量一下,問題應當是不大的。但讓渾北市政婦把全市的退休工人工資負擔下來,資金的問題如何解決呢?這一點,剛纔小林也提到了吧。”

黃岡道:“資金的問題,初期先由國家來承擔,咱們這一次到東北來,不是帶了一筆減虧脫困資金嗎?這些資金可以先用於這個方面。此外,還可以由銀行提供一部分貸款,其實這不過是把原來貸給企業的貸款轉給了政婦而已,銀行的負擔並不會加重。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抓緊完成企業的改制重組,一旦企業起死回生,就能夠給政婦提供稅收了,屆時這些退休人員工資也就有了穩定的保障。”

“嗯,這是一個不錯的想法。”何海峰點頭肯定道。其實黃岡說的這個想法,在何海峰的腦子裡也是曾經考慮過的,只是他沒有把這個想法系統地梳理過而已。現在聽到黃岡一番解說,他覺得自己的思路也清晰了許多。

“黃岡,你回頭把你這個想法形成一個文件,我和遼寧省的同志們商量一下。我覺得,先選擇渾北市做一個試點,應當也是可以的。”何海峰道。

“如果退休人員的問題可以解決,那麼企業重組的第一個障礙就不存在了。現在我說說第二點。”黃岡繼續說道,“第二點,就是當地政婦對企業的過多幹預問題。我認爲,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當地政婦官員的意識。要讓他們從企業的婆婆這一角色中走出來,不管那些他們不該管的事情,而專注於管好他們該管的事情。”

“據我看來,這一點比前一點要難得多。”林振華說道,“這些天,我們和當地官員可沒少打交道,他們的觀念,實在是太難改變了。”

黃岡看着何海峰說道:“這個問題,恐怕只有何老師能夠解決了。”

何海峰道:“恐怕我也無能爲力。地方上的官員有自己的一套想法,這不是我們下一個命令就能夠改變的。我們只能是和他們一起商量,想辦法說服他們接受我們的觀點。這種事情,是不能強求的。”

林振華道:“何主任,你可是堂堂國家計委副主任啊,難道還對付不了市裡的幾個官員?他們的級別,和你差出一大截了吧?”

何海峰道:“官大也不能隨便壓人啊。我們中央部委做事情,也是要靠地方上來配合的。如果不分青紅皁白,直接用高壓政策,地方上聽不聽是一回事,就算是迫於無奈提供了配合,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

中國的中央和地方之間,關係是非常微妙的。表面上看,中央部委手裡握有各種大權,地方政婦是處於弱勢地位的。看看那些到中央去辦事的地方官員就知道了,進部委大門的時候,他們的臉上都是帶着謙恭之色的。但另一方面,任何一家中央部委,也離不開地方上的配合,他們把地方叫做自己的“腿”,一個在地方上沒有“腿”的部委,幾乎是寸步難行的。

正因爲這一點,所以中央部委的官員在地方上並不敢過於拔扈,真把地方官員得罪狠了,徹底不買你的賬,你也只能是灰溜溜地,沒什麼辦法。官場上也是要講規矩的,如果錯在中央部委一方,省裡的領導自然會力挺自己的下屬。何海峰貴爲國家計委副主任,但下到省裡來辦事,也同樣要守這樣的規則。

“如果你們政婦官員就是這樣官官相護、一團和氣,那我們這些草民還能幹什麼?”林振華道,“算了算了,黃岡,你累不累,你如果不累的話,我帶你去渾北大學找妹紙玩去。”

“林總……”黃岡滿腦門子黑線,他雖然也是一個年輕人,但可沒有林振華這麼瘋,尤其是在一屋子官員面前,哪怕這樣造次。

何海峰被林振華的無賴嘴臉氣得哭笑不得:“小林,你胡說八道什麼呢,什麼叫官官相護、一團和氣,這是最起碼的工作方法問題。你以爲政婦工作能夠像你們企業裡那樣簡單粗暴嗎?基層的同志也有基層的難處,我們總不能隨便耍大牌吧?”

林振華道:“老何同志,我說的可都是實情啊。今天周大鳴他們的嘴臉,你也見着了。有你在場,他們好歹還能給我一點面子。萬一你走了,我在渾北辦企業,還不讓他們給折騰死?中央又想解決東北的問題,又不願意得罪東北的官員,那我們這些普通企業又能做什麼呢?”

“小林,話不能這樣說,何主任也沒有說不解決問題嘛,你不要誤解了。”俞菊英等人連忙開始勸解了,他們對林振華與何海峰的關係不是非常瞭解,不知道林振華一向都是如此對何海峰說話的。

何海峰擺擺手,讓其他人不要插話,他自己沉吟了片刻,點了點頭,說道:“小林說得對,要解決東北的問題,的確是需要一些非常的手段。不解決政婦官員的觀念問題,投資商就不敢來投資,那麼光靠我們政婦的力量,要改變東北的面貌是完全不可能的。這樣吧,我明天就約見一下省裡的領導,和他們認真地談一下這個問題。”

662 崩盤615 農業協會201 經濟適用型208 經濟技術開發區707 中國商品威武673 應對挑戰634 亞丁灣176 大員275 改變身份015 水煮魚宴094 股份合作制375 國際倒爺471 問題不僅僅是資金527 矗立606 外強中乾606 外強中乾264 授課625 收保護費的217 小平您好正文699礦業大亨024 滾齒機372 企業牽頭586 洪予安的敲打708 和諧玻利維亞083 韓大隊長525 這叫陰險狡詐207 熱處理工藝583 荊西變故601 瀚河工業評論192 最合適的人選509 尋068 勞動服務公司050 大款朋友743 工業霸主大結局347 委以重任398 何嵐的偏執314 假冒合資334 巧遇西賽005 東風瓷廠541 拖人下水041 你我友誼真稀奇112 陶暉訓夫625 收保護費的174 家醜663 玩不起的遊戲063 短見148 技校招生畢015 水煮魚宴367 不感興趣436 巴統禁運的機牀567 紅客480 東北人身上還有熱血162 峰子的危機009 狐朋狗黨402 以噸爲單位的資料129 承包農機廠386 故地重遊662 崩盤332 罷工142 艦艇基地234 你們會後悔的282 心血109 收穫大單187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342 利益之爭179 良性循環003 借花獻佛052 民間經濟學家546 福將395 迷局159 忙併快樂着308 做自己擅長的事情487 小甄的理想571 化緣355 一見鍾情739 投資禁令532 整體採購226 非洲版的工業夢想514 私下會面737 無可奉告586 洪予安的敲打724 鐵肩168 招搖過市求月底的185 噴瀑水流725 力量的展示335 資本家之友正文698井蓋與蝴蝶效應569 新的假想敵322 黃岡師兄059 下海427 化敵爲友073 業務就是這樣做的304 噴水泵737 無可奉告254 有人在門口等193 合作模式151 出口補貼601 瀚河工業評論345 半大孩子460 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