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企業牽頭

372 企業牽頭

“小林,你贏了。”

結束了與ALK的談判之後,顧嘉樺與林振華一邊握手,一邊向他表示着祝賀。他說的贏,不僅僅是指林振華如願地獲得了ALK公司轉讓的乙烯設備關鍵技術,而且還是指林振華邀請安子軒、張逸華等人一起演的那場戲取得了成。有關這場戲中的細節,顧嘉驕是一清二楚的,對於林振華這個導演的水平,顧嘉樺由衷地感到佩服。

林振華嘿嘿地笑着,嘴裡說着客氣話:“感謝顧司長,感謝左司長,感謝石油部和國家計委的各位領導,感謝CCTV……”

國家計委的左濟民走上前來,好奇地問道:“小林,我就納悶了,你怎麼就知道他們肯定會讓步呢?換成我是ALK的高層,看到你們中國人有研發能力,我應當更加保守秘密纔對,怎麼會是相反的呢?”

林振華道:“我也是瞎蒙的。我聽一些老同志說過,西方國家向我們轉讓技術的時候,是有選擇性的。越是我們掌握的技術,他們越願意轉讓,而我們未能掌握的技術,他們就絕不會轉讓。他們希望通過轉讓技術的方,讓我們放棄自主研發。前些天我帶赫迪拉他們去石化設計院,示之以強,就是利用了他們的這種心理。”

林振華所說的聽老同志說起,其實只是一個託辭,他的知識於後世的人們所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在中國向世界開放的幾十年中,我們吃過不少這樣的虧。本來我們自己對某項技術的研究已經到了關鍵時刻,一旦突破就能夠形成連鎖反應,這個時候,國外的大企業就來了,用極低的價格向我們轉讓技術,以此來打龘壓我們自己的科研能力。

當然,中國人也並非傻瓜,在早期吃過一點虧之後,我們就明白了這其中的奧妙,有時候還能利用對方的這種心理,將計就計,刨一個坑讓對方跳下去。簡單地說,國外廠商企圖用糖衣炮彈來炸燬我們的科研力量,而我們的作,則是糖衣留下,炮彈奉還。

左濟民也是聰明人,林振華這樣輕輕一點,他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

他點點頭說道:“小林,你說的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回去以後,會向計委領導做一個彙報,我們要認真地盤點一下這幾年的技術引進情況,要儘量避免因爲引進了技術而放棄自主研發的情況出現。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我們自己掌握了研發能力,以後就不用再求別人了。”

“如此就太好了。”林振華歡喜地說道,“這一次,承蒙左司長大力支持,否則,以我一個小小的企業經理,還真不敢操作這樣大的事情呢。”

左濟民微微一笑,說道:“小林,你可不是什麼小小的企業經理啊,你是體改委的何主任推薦過來的,我們哪敢怠慢。你可能還不知道吧,何主任的工作,最近可能會有所變動。”

“哦?”林振華一愣,何海峰的確沒有跟他說過變動的事情。他上次見何海峰,還是幾個月前的事情了,這一點時間一直忙着和ALK談判,他在潯陽和北京之前來回飛,一直也沒顧上再去拜訪一下何海峰。

“何主任會調到什麼單位去呢?”林振華向左濟民問道。

左濟民壓低聲音,對林振華說道:“小道消息,你不要外傳。我們委裡傳說,何主任有可能調到我們這裡來,擔任副主任呢。”

“那可真是太好了。”林振華拍掌稱道。何海峰現在是體改委的一個研究室主任,是正司級幹部。如果調到國家計委當副主任,就是副部級了,正式進入高官的行列。林振華一下子也想通了另一層的事情,難怪左濟民對他這樣客氣,他是何海峰介紹過來的人,而何海峰未來是要成爲左濟民的頂頭上司的。

和左濟民聊完,林振華又轉回頭來繼續和顧嘉樺溝通,他說道:“顧司長,按照咱們此前約定的方案,這一次ALK轉讓的技術,我們漢華重工是唯一的受讓企業,這一點不會改變吧?爲了擺平這個ALK,我可是把自己能動用的資源都調過來了,沒有勞也有苦勞吧?”

顧嘉樺笑道:“小林這話可太謙虛了,這一次,你們是既有勞,也有苦勞。我們事先說定的事情,是不會改變的。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你們漢華重工雖然這些年也形成了一些積累,但實力還是有限吧?30萬噸乙烯這樣大的項目,你們一家能夠吃得下嗎?”

顧嘉樺這話,是非常客觀的。國內建設一套30萬噸乙烯項目,按當時的價格水平計算,也要70元人民幣的投資,其中涉及到數百套機械以及數百個壓力容器,這不是漢華重工目前的能力能夠承擔下來的。在技術方面,儘管能夠獲得ALK轉讓的技術,但具體到大型裂解爐、大型工藝螺桿壓縮機、低溫乙烯泵、大型往復式迷宮壓縮機等產品的生產,僅僅依靠漢華一家的力量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要搞大型工藝螺桿壓縮機,其中大型轉子的製造工藝就是一隻攔路虎。這個工藝涉及到專用鋼材的冶煉、毛坯鑄造、鍛壓、熱處理、精密加工等一系列環節,而漢華重工在這些方面並沒有技術積累,即便能夠從ALK那裡拿到所有的圖紙和技術參數,也只能是望洋興嘆。

“吃不下又能如何?”林振華叫苦道,“顧司長,我們可沒有吃獨食的想,但現在石油部不出面來組織力量,我們又能如何?”

賀誠山在一旁插話道:“顧司長,我是參加過當年“萬噸乙烯攻關的,當年那個項目,就是石油部、第一機械部、國家計委幾家聯合組織搞起來的。那次是真正的集中了全國的精兵強將,只是可惜當時全國的工業底子太bao,最後虧一簣。

這一次,咱們有沒有可能再組織一次?”

顧嘉樺扭頭看着左濟民,呵呵笑道:“這事就得請左司長定奪了。”

左濟民道:“這事也不是我能夠說了算的。不過,據我瞭解的情況來看,要讓國家計委出面來搞這件事,希望不大。現在我們計委也在搞改革,從指令性計劃爲主,轉向指導性計劃爲主。最近還有學者提出來要搞指示性計劃,也就是說,我們連指導的權力都沒有,只是向企業指出一個方向,具體怎麼做,都交給企業去完成了。”

“可是,大型乙烯設備,是關係到國家工業實力的重大裝備項目啊,計委也沒一點表示?”林振華說道。

左濟民苦笑道:“像這樣的重大項目,我們計委手上豈止是這一個啊?我隨便給你算算,500千伏和750千伏的超高壓輸變電成套設備、700兆瓦水輪發電機組、2350毫米高精度冷軋成套設備、大型露天礦用挖掘機、30萬噸天然氣運輸船……你說說看吧,哪個不是關鍵到國家工業實力的重大裝備?我們計委就算渾身是鐵,也不夠做成一個水輪機轉子的。”

“呵呵,理解,理解。”林振華笑着說道,“既然計委方面不可能直接出面來搞大乙烯裝備,那麼,能不能給我們提供一些道義上的支持呢?”

“什麼叫道義上的支持?”左濟民一頭霧水,他其實也算是個思想比較開放的官員了,但和林振華說話的時候,還是會經常被林振華的怪誕思維所雷倒。

林振華收起調侃的神色,對顧嘉樺和左濟民說道:“兩位司長,現在ALK轉讓技術的事情已經差不多敲定了,我們漢華重工作爲技術的受讓方,定當不辱使命,盡最大的力量把這些技術消化、吸收,並且轉化爲我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但是,我們徒有這些技術也是沒用的,正如顧司長所說,以我們漢華一家的力量,不足以完成30萬噸乙烯這樣的大型項目,更何況,我們的目標並不是30萬噸,而是80萬噸,這是我向賀老鄭重承諾過的。”

“80萬噸!”顧嘉樺眼睛瞪得老大,“小林,你的心可真是太大了。”

“顧司長,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們不但想搞80萬噸,我們還打算搞100萬噸呢。我們不可能永遠跟在ALK的背後,我們總有一天要和ALK同場競技的,而且我相信一點,他們遲早會輸。”林振華牛哄哄地說道。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顧嘉樺輕輕地搖着頭說道,他不知道林振華這些話算是豪言壯語,還是不着邊際。不過,林振華想做事,這一點顧嘉樺是看得很清楚的,對於願意做事的人,總是值得鼓勵一下的。

“今天趁二位可長都在,我想請一個設想,請二位司長斟酌。”林振華繼續說道。

“你講吧。”顧嘉樺和左濟民同時說道。

林振華道:“左司長說得對,現在由政龘府出面來組織大型技術攻關,已經不合時宜了。政龘府應當是扮演一個指導和提供服務的角色,具體的事情,應當交給企業去做。我們漢華重工斗膽想提出一個要求,由我們牽頭,組織全國的石化系統和機械、冶金各系統的重點企業,通過經濟手段組成一個戰略聯盟,共同攻克30萬噸乙烯設備的難關。二位司長以爲如何?”

531 可怕的對手132 闖世界219 會議文件303 借錢090 複雜曲面加工435998 工程165 鄉鎮企業426 當頭一棒034 允許你姓我的姓525 這叫陰險狡詐238 敗家子398 何嵐的偏執570 窮市長138 又要出差293 打架事件427 化敵爲友569 新的假想敵607 遊說317 又見沈佳樂409 姓資姓社040 合作伙伴501 開放383 燙手山芋133 打架了339 來去自由276 廢物利用234 你們會後悔的436 巴統禁運的機牀726 風采依然321 人大往昔480 東北人身上還有熱血070 就職演說444 去中國造航母203 緬北飛地387 親善大使627 流氓有文化729 粉碎機2.0版679 國家撐腰493 再組一個聯盟132 闖世界245 玫瑰有刺051 又見嵐嵐179 良性循環257 電焊專家537 妥協592 最重要的是人才102 爭一口氣585 事了拂衣去147 想上廣交會648 公公學者731 國外市場620 歐洲軍團087 記者666 上市293 打架事件500 委內瑞拉718 歐債危機741 妥協471 問題不僅僅是資金664 集資113 渠道建設已更12000字078 生意興隆196 與虎謀皮560 做人不能太林振華234 你們會後悔的305 合作263 助理365 黃金水道691 大合同570 窮市長684 闢謠732 滿把辛酸淚286 兩成股份269 管理費603 豎起招兵旗732 滿把辛酸淚042 林氏烤麪糰173 處長的官威提前366 市場換技術168 招搖過市求月底的544 多軸高速加工中心734 迂迴戰術451 到俄羅斯去305 合作360 告狀是私事289 上訪之路655 馬六甲咽喉484 後臺069 飯桌會議261 招標735 優惠政策604 門庭若市423 減振642 當個阿拉伯人023 青工林振華的幸福生活001 夢迴七九372 企業牽頭541 拖人下水411 林振華現象438 蘇聯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