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敗家子

238 敗家子

林振華聽出在屋裡罵人的正是高祖興,他遲疑片刻,打算暫時迴避一下。在領導罵人的時候撞進去,是一件自討苦吃的事情。誰知,沒等他轉身,門就打開了,一名外貿部的工作人員灰頭土臉地走了出來,見到林振華,那人問道:“怎麼,小林,你要找高部長?”

“呃…高部長心情不好,要不我改天吧。”林振華說着就打算開溜。

“別別。”那工作人員一把拉住林振華,“你趕緊去勸勸部長吧,他現在就看你順眼。千萬別讓他生氣,他血壓高,不能生氣。”

“我說,你們惹了領導,不能拿我去當開心果吧?”林振華壓低聲音說道。

他們倆在門口這一番支吾,屋裡的高祖興已經聽見了,喊了一聲道:“門口是小林吧?進來吧!”

那名外貿部的工作人員衝林振華扮了個鬼臉,林振華只好無奈地進了門。

屋裡並不只有高祖興一個人,機械委的朱晉文也坐在沙發上。高祖興滿臉怒容,朱晉文的臉上則是一種複雜的表情,有些許的惱怒,但更多的是一種無可奈何。

“小林有什麼事嗎?”高祖興看到林振華進來,對他問道。正如工作人員說的,現在高祖興就是看林振華比較順眼,雖然正在氣頭上,但對林振華還是和顏悅色的。

“嗯,也沒什麼大事。”林振華說道,“只是我們今天接觸了一個華僑,他有興趣回國投資,又擔心政策多變,所以,我想替他來向部長打聽一下政策方面的事情。”

高祖興簡單地問了幾句情況,然後說道:“像這樣的情況,你可以告訴他,完全不必擔心,我們共龘產黨人的胸懷是寬廣的。愛國不分先後這句話,過去適用,現在和將來也永遠都適用。”

“我明白。”林振華道,“我向他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他明天會到展廳來,我想請高部長親自把這話向他再講一遍。”

“沒問題。”高祖興說道。

朱晉文在一旁插了一句:“小林,你剛纔說,這位喬老先生是打算和你們漢華重工搞一家合資企業,經營範圍是廢舊金屬回收。我想知道,你們一個這麼大的重工業企業,怎麼搞起收破爛的業務來了?”

林振華嘿嘿笑道:“朱廳長,您可別小看這個收破爛,收破爛也能收出大業務呢。”

“我就知道事情沒這麼簡單,說說吧。”朱晉文道。

林振華知道這種事情要想瞞過上級領導是不可能的。未來此事一旦能夠辦成,大量的二手設備將從海關入境,他不把話事先說清楚,海關是不會放行的。德國人腦子是一根筋,中國人可都不傻,誰看不出這些設備運進來肯定還能派上用場的?

想到此,他便把自己與喬海商量的瞞天過海之計向高祖興和朱晉文都說了一遍,高祖興問道:“小林,你們這算是揀洋垃圾啊,這些垃圾揀回來,能用嗎?”

林振華道:“高部長,您可不知道,這些東西絕對是好東西。其實舊設備回收翻新是一個非常有利潤的行業,只是西方國家的人工成本太高,做不出利潤來。把這些東西拉回中國來進行翻新,未來我們拿用也好,或者再轉賣給第三世界國家也好,都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啊。”

朱晉文道:“這個事情我知道一點,西方國家的設備更新速度也很快,有很多東西用了不久就扔掉了,其實揀回來修一修完全可以用的。

高部長,你不知道,咱們有些留學生到了國外,就揀人家扔掉的舊電器來用,都是很好的彩電、冰箱之類,一分錢都不用花呢。”

林振華道:“兩位領導有所不知,有些廢舊設備的回收,不但不用花錢,反而還可以掙錢呢。像西方國家的一些舊船,如果在他們本國拆解,得到的廢鋼鐵的價值,還抵不上拆解時候付出的手工費用。結果,這些船就一直無得到處置。如果我們願意把這些船接收回來,人家還會給我們付錢呢,這叫垃圾處置費。”

高祖興臉上終於露出了一些笑容,他對林振華說道:“太好了,小林,你把這個經驗總結一下,我們安排人專門調查一下歐洲、美國、日本市場上的廢舊設備情況,多搞幾個這樣的廢舊設備回收公司。讓這些資本主義的廢舊設備,爲咱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發揮點餘熱吧。”

朱晉文對高祖興說道:“看到小林,我就想起咱們年輕的時候啊,那時候可真是艱苦奮鬥,連一顆螺絲釘都要從垃圾堆裡刨出來回收利用。”

“沒錯,艱苦奮鬥的作風,什麼時候都不能丟掉!”高祖興總結道。說到這裡,他又想起了讓他鬱悶的事情,他拍了拍桌上的一份報告,惱火地說道:“看看小林,再看這些敗家子,真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啊!”

這是林振華第二次從高祖興嘴裡聽到敗家子這個詞了,他有些好奇,到底是什麼人、什麼事,讓一向脾氣還不錯的高祖興如此惱火。他看了看朱晉文,用眼神請示自己是否可以插嘴。朱晉文給了林振華一個肯定的眼神,林振華於是小心翼翼地問道:“高部長,出什麼事了,讓您這麼生氣?”

“你看看我們剛剛統計上來的這個單子吧。”高祖興把桌上的報告遞給了林振華。

“我合適看嗎?”林振華接過報告,先怯怯地問道。

“看吧。”朱晉文道,“本來對你這一級幹部應當保密的,不過,你也不算是外人了。看看,然後說說你的想。”

林振華這開始翻看手裡的報告,原來,這是一份中國代表團在裝備展上採購設備的統計表,上面列着各省市區以及各部委與外商簽訂的各種引進項目的彙總。他翻着翻着,不由得也血往上涌,怒火中燒:“什麼!整整52條彩電生產線!這幫人想幹什麼呢?”

“這還只是這次裝備展上的訂單呢。”朱晉文輕聲地說道,“包括此前各省市和各部委單獨與外商簽訂的協議,今年一年,咱們全國要引進130條彩電生產線,形成年產8000萬臺以上的彩電生產能力。”

“開什麼玩笑啊!林振華嚷嚷道“年產8000萬臺?咱們全國纔不到3億個家庭,這相當於3時間我們就可以在全國普及彩電了。國內能有這麼大的購買能力嗎?”

關於各地盲目引進、重複建設的事情,林振華在國內也有所耳聞,但他聽說的只是一些個案,不像高祖興、朱晉文這樣能夠站在全國的宏觀角度來看。現在聽到這樣的數據,讓他也覺得有觸目驚心的感覺了。

“要不怎麼說這些人是敗家子呢!”高祖興聽到林振華的話,大有找到了知音的感覺,“不光是這52條彩電生產線呢,還有20多條冰箱生產線,10多條摩托車組裝線。總之,什麼東西掙錢大家就一股腦地往上扎也不怕重複建設。都說咱們國家的外匯短缺咱們辛辛苦苦。靠着賣石油、賣煤炭才掙來這麼點外匯,這羣敗家子就這樣糟蹋!”

“這個,咱們外貿部難道不能干預一下嗎?從總量上控制一下,量力而行嘛。”林振華建議道。

高祖興說道:“我這不正在和朱司長商量嗎,我請他們機械委出面來協調一下,最起碼,同一個省就不用引進兩條生產線了吧?還有已經有生產線的省市,也不應當再引進第二條線了吧?”

朱晉文搖搖頭道:“事情哪那麼容易啊乙現在講究簡政放權,擴大地方的自主龘權各地方現在擁有了獨立的投資權,人家想投什麼項目,我們只能提出意見,但不能代替人家進行決策。現在各個地方政府都看中了彩電這個大市場,都想從這個市場上搶利潤,別說我們機械委管不了,就是計委來了,也是白搭啊。”

“那就只能讓他們引進了?”林振華很白癡地問道。

“還能怎麼樣?”高祖興道,“我們外貿部也管不了,現在外貿權也下放了,各地只要有外匯結餘,他們想怎麼用,我們是管不了的。一個個都是封疆大吏,省委書記親自到外貿部來談判,一說就是某某項目是關係到本省經濟發展的骨幹項目,你讓我們外貿部怎麼敢攔着?”

“好傢伙,130條彩電生產線,這建成之後,市場上的彩電該比白菜還便宜了吧?”林振華說道。

朱晉文嘆了。氣,說道:“如果這130條線能夠建成投產,也就罷了,畢竟還能生產出東西來。而事實上,這130條線根本就不可能全部建成。”

“爲什麼?”林振華有些意外

“你以爲有生產線就能夠建一個彩電廠了?最起碼,需要搞基建吧?要搞基建,鋼材、水泥都是約束,今年全國的新開工項目非常多,鋼材和水泥的供應肯定要吃緊的。”朱晉文說道。

“這例也是。”林振華點點頭,他的漢華重工也在搞基建,他知道鋼材和水泥是如何的短缺。幸好他們還有出口創匯項目在支撐,省裡優先保障他們的基建需求,否則,他的化工設備基地根本就不可能如期建成。

“還有第二點,130條線如果投產,一年元器件的需求是多少?目前國內的元器件廠商根本提供不了一年8000萬套彩電需要的元器件。尤其是彩電玻殼,國產玻殼連1000萬套都保證不了,這就意味着我們每年需要進口7000萬套玻殼。”朱晉文說道。彩電生產不歸機械委管,但朱晉文畢竟是高層領導,對於相關的數據也走了如指掌的。

林振華心念一動,問道:“那麼,冰箱呢?是不是壓縮機也該面臨着嚴重短缺的局面了?”

高祖興點點頭:“現在國產冰箱的壓縮機一半以上於進口,如果這20多條生產線再投產,壓縮機的短缺局面會更加加劇。如果加大進口量,這就意味着國家的外匯又在浪費在這些配件上面了。”

“國家在這方面,真的沒什麼調控政策嗎?”林振華試探着問道。

朱晉文道:“我剛纔和高部長商量了一下,回去以後,我準備向我們主任彙報一下,爭取與外貿部一起,向中央報一個文,要求實行玻殼、壓縮機等主要配件的進口配額制,一年就限制進口這麼多,你即使有外匯,我也不允許你多進口,唯有如此,才能煞住現在這股亂投資的風氣。”

“那不是意味着那些彩電廠和冰箱廠要停工待料了?這個損失也是非常大的呀。”林振華提醒道。

“慈不掌兵。”高祖興道,“我們不是沒有向地方政府發過相關的提示,可是我們怎麼說,人家也不聽,現在只能讓事實來教育他們了。

“真是太亂了。”朱晉文搖着頭,“都說搞商品經濟好,我看還是計劃經濟更好。計戈“經濟下,最起碼大家不會這樣亂來吧?”

高祖興道:“老朱,你這個提可不對啊,和中央文件相沖突了。咱們就事論事,商品經濟還是要搞的,不過,咱們畢竟是搞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嘛。”

林振華覺得腦子有點暈,作爲一個後世來的穿越者,他天然地認爲計劃經濟是僵化的,不合時宜的,只有市場經濟纔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好制度。可是,聽二位官員這樣說,似乎計劃經濟也有它的優越性,最起碼不會導致這種同時引進上百條彩電生產線的錯誤吧?

“小林,我和高部長今天說的這些,你自己聽聽就行了,不要外傳,明白嗎?”朱晉文也反應過來了,想起眼前有一位基層的小幹部,這些高層的牢騷,還是限制在高層之內爲宜,讓基層的同志聽去,影響不好。

林振華呵呵笑道:“二位領導放心吧,我聽話從來都是這個耳朵進去,那個耳朵出來,記不住的。這種國家大事,有你們領導關心就足夠了,我只關心我們那個小小的漢華重工就好了。”

朱晉文點點頭道:“小林,國家大事,還是需要關心一下的。說實話,也就是你還太年輕了,應當在基層再礪練幾年。如果你年齡再大幾歲,我真想把你調到機械委來,像你這樣的人才,我們非常需要啊。”

685 彷彿平淡636 激戰490 口水話470 資金是大問題077 人才最重要124 公安局有朋友077 人才最重要025 胡楊361 談判285 大院家法449 狙擊日本人之野望513 搞錯了主場142 艦艇基地054 瘋狂的電子錶095 工業霸主652 氦氣輪機014 湯司令的傳說247 來頭不小050 大款朋友741 妥協388 點火儀式019 月下305 合作611 走親訪友141 機械系剩女205 走自己的路459 天要下雨026 技術革新379 到非洲去586 洪予安的敲打683 媒體兇猛608 挑戰風車006 回家063 短見184 異域知青連678 技改資金268 寒山鄉552 技不如人335 資本家之友438 蘇聯解體388 點火儀式722 危橋373 戰略聯盟145 坑爹的匯率正文698井蓋與蝴蝶效應412 穩定人心646 大港口526 鋼水奔騰363 代工185 噴瀑水流180 觥籌交錯335 資本家之友649 以錢服人712 遊說227 一千萬美元能幹什麼058 美國蘋果212 亡羊補牢694 幾家歡樂幾家愁033 沈丫頭347 委以重任020 打野雞293 打架事件331 核心技術505 關照444 去中國造航母311 中外合資178 技術流失056 鐵飯碗248 兩封來信530 羣策羣力550 再赴美國027 生財有道017 掙錢的法子358 進駐186 自己掙錢470 資金是大問題704 看家本領094 股份合作制617 發展中國家394 遭遇困難304 噴水泵334 巧遇西賽687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605 有經驗144 模塊化設計085 學歷的困惑519 原總經理494 木秀於林136 收買人心484 後臺388 點火儀式332 罷工363 代工正文702罷工351 三句不離本行269 管理費007 楊家593 重遊法蘭克福324 他們終歸要輸675 家庭便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