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五葉風扇模具

143 五葉風扇模具(今日三更)

“小林,你們怎麼越玩越大了,萬噸水壓機的主意都想打了?”劉向海呵呵笑着對林振華說道。

林振華指着劉向海道:“老劉,這事要說起來,和你還有關係呢,你是始作俑者。”

“此話怎講?”劉向海問道。

林振華道:“你記得你臨走之前給我設計的那個五葉風扇嗎?”

“記得啊,我回來以後又重新算了一遍,發現給你的設計沒有問題,你按那個設計圖生產,絕對是世界一流水平。”劉向海自信地說道。

“沒錯,老劉,實不相瞞,我一開春就要開始生產五葉風扇了。”林振華道,“但是,風扇從三葉變成五葉之後,葉片變窄了,要達到相同的強度,就要求鋼板更厚一些。此外,你設計的葉面形狀,比原來的複雜,用50噸的壓力衝壓無成型,必須開到200屯的壓力才行。”

劉向海點點頭:“這倒是,我記得你不是從嚴元和那裡淘了一臺舊的200紅噸衝牀嗎,你們過去只當50噸的衝牀用,現在開滿負荷了吧。”

林振華道:“問題就出在這了。我們生產普通風扇的時候,葉片的模具是用鑄鐵製作的,在50噸壓力下問題不大。但現在開到200噸壓力以後,模具就吃不消了,衝一兩百個葉片,模具就損壞了。

我們現在決定改換成鍛造模具,我們初步計算了一下,衝牀壓力是200噸,鍛造模具的壓力怎麼也得到2000噸吧,這樣模具才能在高壓下不變形。”

“哦,看來始作俑者”還真的是我了。”劉向海笑道。

“怎麼樣,老劉,你在信裡說已經幫我們協調好了,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去開鍛?”林振華急切地問道。

劉向海道:“我們基地倒是有一臺2000噸的模鍛機,不過最近實驗任務比較多,不可能騰出機時給你們用。我給你們聯繫一下兩家造船廠,江南廠有一臺萬噸水壓機,你們也都知道的,是1962年的時候咱們國家依靠自主力量建造的。不過,他們目前業務也很忙,而且收費也比較高,我考慮了一下,覺得你們也不一定需要這樣大的壓力,白白浪費錢也沒必要。”

林振華笑着說:“老劉,這可不對,我還真想用萬噸水壓機來壓這套模具,別的不說,將來當成一個文物,也能賣不少錢呢。江南廠的萬噸水壓機,那可是新中國舉世矚目的自主創新成果啊。”

劉向海說道:“這倒不假,像萬噸水壓機這樣的利器,都是一個國家工業基礎的象徵啊。”

“怎麼,你同意了?”林振華問道。

劉向海搖搖頭:“算了,意義歸意義,沒必要用這麼大壓力的時候,非要浪費萬噸機的機時”也太可惜了。我已經替你們聯繫了滬東造船廠,他們有一臺捷克產的5000噸的鍛機,幫你們開模足夠了。”

“這倒也是。”林振華道。

“模具鍛壓之後,我們還要做機加工”需要租用一臺立式車牀,還要一臺龍門鐵。【蝦米文學彭剛在一旁提醒道。

劉向海點點頭:“放心吧,彭師傅,這個已經聯繫好了”也用滬東廠的設備就可以了。你們只要按標準付費就行。”

林振華問道:“老劉,這都是你的面子吧?要不”憑我們一個小廠,人家哪肯把設備借給我們用。”

劉向海擺擺手道:“我們和滬東廠算是一家人,前後工序。我們設計,他們製造,多少年的合作關係了。其實,我們有時候也會租他們的設備做一些實驗品,也是一樣交錢的。不過嘛,這次給你們做民品,的確需要一點人情在裡面。”

林振華笑道:“哈哈,想不到老劉也學會講人情、走後門了。”

劉向海瞪了他一眼,道:“這不還是讓你小林給逼的。這麼多年的朋友了,你好不容易開一回口,我也沒臉回你啊。你泰大姐沒事還給我吹風呢,說你當年幫了我們那麼多,我們就算稍微違反一點原則幫你一下也是應該的。”

衆人在劉向海家裡吃了一頓午飯,秦漠是一個念日的人,見到老同事來,午飯做得十分豐盛,讓大家都十分感動。人家現在也是師級幹部的夫人了,親自下廚去幫一羣工人做飯,的確很不簡單。在招待所休息了一夜之後,次日一早,劉向海親自帶着林振華一行,坐着中巴車來到了滬東造船廠。鍛模的過程很長,林振華把具體交流溝通的任務交給了彭剛和孫長遠,讓他們呆在鍛造車間裡等待鍛模的結果。楊文勇自然也是與彭剛他們呆在一起,小夥子長這麼大還沒見過鍛機的樣子,現在一看就是5000噸級的,也算是大開眼界了。

平常人們總愛說什麼如鋼鐵一般堅強,但在5000噸的鍛機下,鋼鐵就像是麪糰一樣柔軟,能夠被輕而易舉地鍛造成各種形狀。

漢華公司需要的鍛件的圖紙,在此前已經由劉向海交給滬東廠了,現在要做的只是把它鍛造出來而已。衆人站在安全線外,看着巨大的卡鉗把加熱到1200攝氏度的鋼坯送到鍛錘底下,然後鍛錘便呼哧呼哧地開始鍛打着鋼坯,把它鐵成指定的模樣。

在鍛造成形工藝完成後,鍛件還要再送回加熱爐裡去緩慢地降溫,以消除內部殘餘應力,降低表面硬度,便於未來的切削加工。這些具體的熱處理工藝在滬東廠都是非常常規的做,不需要漢華公司的人們操心。

劉向海和林振華沒有留在現場觀看鍛模過程,而是走出了車間,在廠區裡閒遙,聊着這幾個月來發生的事情。林振華先是介紹了漢華公司這邊的發展情況,讓劉向海嘖嘖連聲。接下來,便輪到劉向海向林振華說自己的事情了。

“怎麼樣”老劉,你們的大型螺旋槳加工,開始了沒有?”林振華興致勃勃地問道,問完之後,覺得有些不妥,連忙又說:“哦,對了,這是不是涉及到軍事秘密,不能說的?”

劉向海道:“這些事,對別人算是秘密,對你小林,也無所謂保密了。如果連你都不能相信”我還能相信誰?”

“真的?”林振華挺高興,他在前世的時候也算是個軍迷加軍盲,對於軍事上的事情興趣不少”“對了,老劉,我一直沒敢問你,你搞的那個模型,是什麼型號上的螺旋槳,宋級還是元級,要不就是核潛艇吧?”。

劉向海搖搖頭:“這可不能告訴你。不過,這事現在還沒納入日程呢,真正動工開始生產,起碼也………唉,連我都說不好時間了。”

林振華驚問道:“不會吧?老劉”你回來也有三個多月了吧?現在都提倡時間就是生命,你手上掌握了五軸加工這樣牛的技術,怎麼到現在還沒有納入日程?”。

劉向海嘆道:“小林,說出來你不相信,這三個多月,我真正能坐下來搞研究的時間,不超過10天。…”

“老劉,你開始搞唐敗了?…”林振華道”“是不是到了上海這個花花世界,天天吃吃喝喝去了?有沒有搞潛規則?”。

劉向海被林振華氣樂了:“你說什麼呢!什麼潛規則。我回來以後”被任命爲推進器系統工程所的所長,結果就捲進了一大堆行政事務。所裡在動亂年代受過迫害的人很多,有一些也像我這樣隱姓埋名被保護到一些小廠子去了。現在這些人陸續都回來了,都需要落實政策。”。

“我看你的政策不是落實得挺好嗎?”林振華椰偷道。

劉向海道:“沒錯,我的政策是由張智方部長親自過問的,軍委的首長也發了話,所以直接就一步到位了。其他一些同志就沒這麼幸運了,他們有此本身還有一點政治問題,還有的在過去十幾年中,徹底荒廢了專業,人是回來了,可是頂不上用場,只能吃飯,不能幹活。可是,這些人過去都是有過勞的,而且在那十年中也受了一些委屈,組織上總不能不管。我每天就是應付這些事情,忙得不可開交。…”

林振華憤然道:“這不是瞎鬧嗎,讓你一個科研人員去搞行政,什麼政策。…”

劉向海道:“也虧了是我在搞行政。不管怎麼說,在推進器所,論專業水平,沒人敢和我叫板。所以,有些事情我說了話,別人也不太敢反駁。如果換成一個純粹的政工幹部,估計知識分子們也不會服他們的。…”

“可是,你自己不能親自搞科研,指導手下人幹,總是可以的吧?上次去漢華廠的那兩個,什麼常清波、於文正的,我覺得他們技術也不差啊。你給他們一些提示,難道他們還搞不出來?”林振華獻計道。

劉向海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他說道:“這倒不至於。我這一段時間裡做得最成的事情,就是把我在漢華廠的時候琢磨出來的複雜曲面加工原理教給了相關的研究人員。你給我的那些英文書,在我們這裡可派上大用場了。到目前爲止,有關新型螺旋槳機加工的理論設計已經接近尾聲了,電子工程部那邊也幫助完成了四軸聯動的設計。說句你不愛聽的,人家搞出來的控制系統,可比你和老常搞的,要強得多呢。”

“那是好事啊,我有什麼不愛聽的。…”林振華道,“既然設計都已經完成了,那爲什麼不盡快開始製造呢?”。

劉向海道:“道理很簡單:沒錢。”

“沒錢刁”林振華瞪大了眼睛。

“可不是。機加工的理論已經完成了,可是這並不意味着就可以製造了。比如說吧,材料那邊的研究還沒完成,你拿什麼加工?材料室給我打了十幾份報告,核心就一個字:錢。新型螺旋槳用什麼鋼材,什麼樣的鍛造工藝,什麼樣的熱處理工藝,都需要通過實驗來驗證。你知道嗎,光是爲了驗證一套熱處理工藝的效果,就需要做幾百次實驗。他們每次要用掉一塊瓦片那麼大的試樣,這塊試樣的製備成本是200塊錢,幾百次實驗,就是差不多10萬塊錢啊。”。

“才10萬塊錢?。”林振華真有些不理解了,“老劉,你不會告訴我說,這麼大一個國家,連10萬塊錢都沒有吧?”

以他的想,當時就恨不得王八之氣迸發,說一聲:缺多少錢,我出吧。以現在林振華的身家,掏10萬塊錢出來也並非不可能。

這是涉及到國防安全的事情,10萬塊錢算得了什麼?

劉向海道:“怎麼,你不信?國家一年撥下來的錢看起來不少,有十幾個億。可是每個部門都要用錢,發動機、雷達、火炮、導彈,你說說看,哪一樣不需要花錢的?分到我們推進器所,一年也就是一兩百萬,熱處理工藝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能拿出10萬塊錢給他們用嗎?”

林振華目瞪口呆,他還真是沒有算過這樣的賬。在他心目中,軍工肯定是重中之重,有什麼技術難題,肯定是要不惜重金去解決的。在前世,他與同學有時候聊起中國科技中的一些短腿時,也是抱怨不已。明明投入幾百萬就能夠解決的問題,卻始終不能解決。這麼大一個國家,從哪擠不出幾百萬呢?

聽完劉向海的介紹,他才明白一個道理,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一個國家擠出幾十萬或者幾百萬的確不難,但一個國家要解決的技術難題,又豈止幾千幾萬個?如果每一個都想着擠出錢去搞,橋到最後,必然也是無錢可擠的。

他林振華當然能夠拿出10萬塊錢幫助解決一個熱處理工藝問題,但隨後呢?這個工藝只是整個螺旋槳製造中的一個環節而已。而螺旋槳又只是艦艇建造中的一個部分而已。難道每一個問題都要靠他拿出自己的財產來支持嗎?

以1981年來說,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是4800億元人民幣,按發達國家科技投入佔GDP約4%的比例來算,中國可以用於科技研究的經費只有不到200億元。而這200億元還需要分配在數十個學科門類裡,科研經費之短缺,可以想象。

今天的人們一說起來,就拖腕說當年爲什麼不搞發動機,不搞先進機牀,不搞微電子…………所有這些,在發達國家都是要砸進去數以千億計的美元研發的,而我們國家,一年只能拿出區區200億來覆蓋整個科研休系。

你想用三五個億就搞出發動機來?這得豎起一根多粗壯的金手指啊。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這話真是一點也不假啊。:

648 公公學者444 去中國造航母334 巧遇西賽160 春雨綿綿017 掙錢的法子205 走自己的路287 瞞天過海562 渾北新生546 福將661 新聞發佈會039 獅子張口548 做局340 支援國防事業642 當個阿拉伯人639 請戰502 政治強人203 緬北飛地435998 工程336 五軸芯片567 紅客646 大港口120 曲面加工166 機牀附件廠222 家電賣場730 風電基地713 衆叛親離449 狙擊日本人之野望703 所謂文化衝突190 戰火中的青春077 人才最重要655 馬六甲咽喉669 林振華作的孽507 富貴險中求123 租借法案402 以噸爲單位的資料497 雄厚的人脈資源730 風電基地195 亞洲小虎045 臥鋪票062 逍遙的日子013 朱副廠長022 雲南知青533 底牌350 立式車牀094 股份合作制339 來去自由460 奉承323 產業梯隊706 小鎮聖安娜525 這叫陰險狡詐020 打野雞177 價格同盟464 費厄潑賴應當緩行704 看家本領060 個體執照598 遠水近渴318 電焊的過錯122 五葉風扇026 技術革新429 破冰251 開張大吉592 最重要的是人才519 原總經理204 聯營071 三通一平221 商場女強人495 技術不收費565 新千年448 皮尤津大帝的召見361 談判422 領導接見063 短見530 羣策羣力660 控股權188 冰箱的難題544 多軸高速加工中心426 當頭一棒297 高級技師098 產學研一體098 產學研一體213 天生舞男556 僱傭西賽437 移花接木084 喜遷新居552 技不如人358 進駐正文698井蓋與蝴蝶效應065 醉酒406 最後一根稻草081 生活的改變正文701贖罪429 破冰068 勞動服務公司659 克拉地峽運河634 亞丁灣249 亂象叢生371 扼殺167 借雞下蛋226 非洲版的工業夢想402 以噸爲單位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