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不等印度人思考完這些,伴隨着一片流星從遠處的夜幕中呼嘯而來,在那些絕望的目光中,一排炮彈隨即而下,正在忙碌着的印度人很清楚這是什麼,可是他們又能夠怎麼樣呢?伴隨着聲聲巨大的爆炸,火光沖天而起,那涌動的火光甚至使得整片夜幕,那黑沉沉的天幕都在這一聲聲巨大的爆炸聲中,被涌起的火光給染成了一片涌動着的混紅之色,那閃爍着的似橙非橙,非黃似黃,間於紅黃之間的絢爛之光如同天邊的彩霞一樣,又似乎光影表演樣渲染的彩虹一樣,浮在天幕之中,那一聲聲巨大的爆炸震顫大地,那是一種令人窒息的巨響,一聲聲充斥着人們的耳目之中。

第10裝甲師炮兵團的PLZ05型52倍口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第1集團軍直屬火炮旅的那些203毫米重型榴彈炮以及那些最是讓人感到可怕的射程達到一百公里的A-100型300毫米十聯裝自行火箭炮和射程一百八十公里的衛士型320毫米八聯裝自行火箭炮展開的超大口徑重炮的齊射一次性便是足夠使得整個印軍火箭炮連完全被葬沒在火海之中。尤其是A-100型300毫米十聯裝自行火箭炮和衛士型320毫米八聯裝自行火箭炮,這兩種口徑和‘射程’幾近‘變態’的大口徑遠征火箭炮的使用完全就是爲了對印度人形成心理上的威懾,如果要說戰役使用,簡單的155毫米榴彈炮和122毫米自行火箭炮形成的彈幕覆蓋就足夠將那些印度人的火炮完全摧毀了,可是爲了能夠給印度人一個‘深刻的教訓’、一個‘噩夢的記憶’,這也是前指希望這次炮擊是下一階段作戰中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一個前奏曲。

那些大口徑的重炮鋪天蓋地的把無數呼嘯而下的金屬彈丸傾瀉在慌忙奔跑的印度人的頭頂上,巨大的爆炸聲中,覆蓋下來的彈雨直接將這些印度人連人帶炮的給炸成一片火海。燃燒、咆哮、震徹、死亡、恐怖,似乎詞典任何的字眼似乎都不能形容眼前的這一幕,當大地在炮火之中發出陣陣的顫抖的時候,活着的人,哦,不,甚至是附近地區的所有人都能夠感受到那種炮火蹂躪大地,而使得大地不斷在篩抖的恐怖感,那種感覺就像是大地在炮彈的重重敲打下,所發出的陣陣抽搐。在炮火的重重敲打下,大地一陣陣的篩抖着,短短的數分鐘內,至少有百餘枚炮彈砸落下來。

當中國人用鋪天蓋地而下的火光、鋼鐵、死亡籠罩了整個火箭炮發射陣地,將死亡降臨在那些印軍炮兵的頭上的時候,印度人什麼也做不了,他們只能夠去忍受。數十輛各種車輛,包括十二輛BM-21‘冰雹’式火箭炮此時都已經是完全被炸成一堆鋼鐵破爛,那些用來吊裝炮彈的補給車輛更是早已經被爆炸給掀翻出去,高溫的氣浪無情的將這那些各種各樣的車輛給撕扯的粉碎,那些來不及逃生的印度士兵們此時幾乎全部傷亡了,那些車輛連同車內的士兵一起在烈火中化成了一堆黑乎乎散發着焦臭味的殘骸。沒有能夠幫得了他們,甚至沒有人能夠救援他們,大口徑炮火摧殘人的不僅僅是爆炸和鋼鐵,還有震撼。

炮火停歇下來的時候,整個炮兵陣地已經全部完蛋了,除了那一朵朵綻放在夜幕之中的呈扁平蘑菇樣的紅黑色煙雲還在翻騰着緩緩裊繞而起,幾乎難得找尋到一絲的生機,從天而降的炮火在一瞬間就將印軍的這個炮擊陣地掃蕩得一片狼籍。甚至沒有給與印度人任何還擊的機會,濃煙之中各種各樣姿勢倒斃着的屍體隨處可見,散佈在狼藉一片的戰場上的屍體許多都是支離破碎一樣,有的屍體是被空爆彈炸得碎肉四濺如同篩子般的,有的屍體被炮彈炸得粉碎,還有些之剩下一些屍塊,有人是被高速飛舞的破片削去半個腦袋的,有人是被震死的,七竅流血,還有的是缺胳膊少腿的殘碎,更多的是更那些燒得焦黑的屍體。

淡淡的雨霧中,那些被炸碎的屍體散佈在被炮火給炙烤得發燙的土地上,內臟、屍塊以及鮮血在高溫中被炙烤出陣陣的惡臭,以至於除了那嗆人的硝煙更多的就是彌散着一股的令人作嘔的血腥味,那是一種如同生煎動物內臟組織樣的惡臭。受傷的印度士兵們慘叫着,痛哭着,他們苦苦的掙扎在這片修羅場上,哀嚎着,請求幫忙,可是四下裡幾乎都是殘肢斷臂、流淌着的鮮血和散碎的屍塊;慘嚎聲、呻吟聲、以及摻雜其間的哭泣聲幾乎讓許多人精神失常了。

面對這樣的結果,無論是東方派遣部隊司令官摩爾比克將軍還是第18平原整理師的指揮官怎麼都不明白,這是爲什麼,要知道火箭炮連是纔剛剛進入陣地,這纔多麼短的時間,可是中國人的炮火卻是轉眼便是覆蓋下來。這其中哪裡出了問題?他們不知道的是當第18平原整理師炮兵旅下令集中所有分散部署的火箭炮,進入預設陣地,準備對着中隊的進攻部隊進行一次猛烈的炮擊的時候,問題變是出現了,印度陸軍的通訊無非就是‘師對旅’和‘旅對營’的指揮通信均採用美國AN/PRC-25電臺,‘師對旅’的通信聯絡卻又是採用俄羅斯P-112電臺,此外便是“TCS戰術通信系統”、“BMS戰場管理系統”、“沙克提”ACCS炮兵作戰與控制系統這三個平臺。

但偏偏問題就出現在這裡,無論是“TCS戰術通信系統”,還是“BMS戰場管理系統”,或者“沙克提”ACCS炮兵作戰與控制系統,其構築的根本便是軍事通訊鏈,可是印度的主要軍事通信手段就是電臺和衛星,印度軍方總共也就部署數顆通信衛星,建立了數十個地面站。

其所建有的陸基通信、艦對艦/艦對岸通信和防空作戰指揮中心對各機場通信的衛星通信設施,以及前沿地區配置的應急衛星通信終端設備,從軍區到師、旅、營都擁有衛星通信設備,其實都在中隊的掌握之中,而無線電和衛星通訊網組成的歷時二十年、耗資五十億盧比建造的“AREN陸軍無線電工程網絡”更是糟糕透了,這種仿照英國“松雞”和法國“裡達”通信系統研製的通訊數據網,雖然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顯得技術上比較先進,能實時、快速、保密、可靠地傳輸語音、電報和圖像,但別忘記了任何一個通訊網絡都主要由自動電子程控交換機、模塊化的時分交換機、幹線無線電系統、部隊交換機、無線電中繼設備和保密機等幾個部分組成。

這其中,自動電子程控交換機是網絡的核心部分,主要提供話音、電傳、數據等等傳輸,“AREN陸軍無線電工程網絡”可提供192路話音、256條電傳打字信道和32條數據傳輸信道。這個系統與陸軍擁有的“ASCON自動化交換通信網絡”一起工程了印度陸軍的主要通訊手段,這個網絡以總部設立在德里的陸軍司令部爲中心,輻射全軍;當初印度人稱這是一種“高效、安全可靠的數字化網絡,已發展到第三代,具有三十二個網絡通信中心,通過使用先進的電子計算機技術,可對電報、電話、高-低速數據傳輸進行自動交換。”的通訊網路,可是事實上呢?印度人雖然是一個IT大國,可是這個奇怪的國家卻並沒有自己生產IT設備的能力。

許多外國通訊設備公司,包括中國的華爲等公司都有在印度的通訊工程中分羹一杯,而一個國家建立的通訊系統居然是建立在一些外國設備的基礎上,那意味着什麼?稍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什麼。攔截通信和其他電子信號可以使得一個擁有這種攔截技術的國家充分掌握別國的通訊內容,譬如美國的國家安全局,其擁有着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性能電子裝置,其使用的計算機能夠通過掃描,查找某些電話或交換機號碼,還能破譯密碼,瞭解通信內容;通過偵察衛星和遍佈全世界的監聽站,截獲世界各國的無線電通訊信號,偵察各國的軍事動向,蒐集各國的信息資料,揭露潛伏間諜通信聯絡活動。這一點,有些豐富情報作戰經驗的中隊自然也很清楚,不過針對戰役使用,除了那些設立在新疆、西藏等地的對印電子偵察情報戰不斷監聽和截獲印度陸軍高層、國防部與摩爾比克將軍指揮下的東方派遣部隊之間的通訊之外,還動用了無人偵察機對戰場進行全方位不間斷的電子信號監聽與地面情況蒐集。

這樣三位一體的綜合情報蒐集使得印度軍隊剛剛下達了火箭炮連進入陣地的命令,便是被截獲了信號,同時無人機開始跟蹤印度火箭炮陣地的情況,當那些BM-21‘冰雹’式火箭炮剛剛完成集結的時候,炮火準備便也開始了。印度人並不知道自己的通訊出了問題,他們甚至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就爲接下來的一個更大的問題出現而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