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官渡之戰前謀劃

在呂布奉天子以討不臣的時候,他曾在陳宮的勸說下T將軍一職讓給了曹操。此時袁紹勢大,曹操爲了不引起矛盾糾紛,就將大將軍一職又讓給了袁紹。討伐呂布成功以後,曹操自任司空,行車騎將軍。

曹操目前佔有兗州、豫州、司隸一部、南陽、汝南等地,獨霸中原,就連那佔據青州大半土地和徐州全境的劉備也不得不屈於他的位置之下,可以說風頭一時無兩。可是袁紹還是把他當成一個小弟,動不動就提些要求,而且時常致書曹操,語辭傲慢,引起曹操的氣憤。

曹操於是便對謀士荀彧、郭嘉說:“現在我想討伐袁紹的不義,但力量有點弱恐怕敵不過他,如何是好?”

荀彧、郭嘉兩個謀士不用商議,便立即齊聲回答說:“當年劉邦、項羽的力量也相差懸殊,這段歷史你很清楚。漢高祖只是由於智力勝過項羽,所以項羽勢力盡管強大,終於被劉邦所消滅。現在袁紹有一個可敗的原因,而你卻有十個可勝的條件,故袁紹不可能有任何作爲。袁紹講究繁文縟節,你聽任自然,這是道術勝他;袁紹起兵要揹着叛逆的罪名,你征伐他是奉天子之命行事,這是節義勝他;漢桓帝、靈帝以來,政治失之於過寬,袁紹更以寬治寬,故使吏民散漫不整,你用嚴法治政,使得上下均服從節制,這是政治勝他;袁紹外表裝作寬厚而內心忌妒賢能,用人而又懷疑人,所用之人均是他的親戚子弟,你外表看似粗略而內心深沉豁達,用人則不懷疑人,任人唯賢,而不任人唯親,這是度量上勝他;袁紹雖然計謀不少,但優柔寡斷,常常坐失良機,你獲得良策便立即施行,且機動靈活應變無窮,這是謀略上勝他;袁紹崇尚空發議論,名爲待人有禮,實則譁衆取寵,凡喜歡誇誇其談之士多歸於他,你以誠待人,不虛假欺詐,真正智慧的賢能之士,均願意爲你效力,這是德性勝他;袁紹看到飢寒之人,可以表現出憐恤之心,從不由此聯想到全局上應如何去改變現狀,你對一些小事,雖時常有所忽略,而對大事,卻能從全局上採取措施,廣施恩德,常常勝過人們的希望,一些看不到的事情,卻考慮得甚爲周到,這是仁心勝他;袁紹的大臣們爭權奪利,讒言害人,你以理服人,明辨是非,毀謗之士不能得逞,這是公道清明勝他;袁紹是非不辨,你對於正說不定確的就加以讚賞,對於不正確的就按法律加以制裁,這是文才勝他;袁紹圖表面虛假的陣勢,不會用兵之道,你以少勝衆,用兵如神,士卒信賴你,敵人畏懼你,這是指揮武略上勝他。”

這段話說的是抑揚頓挫,朗朗上口,顯然兩者已經達成了共識,還排練了良久,要不也不可能說的這麼整齊。曹操開懷大笑,他對兩人說道:“最近我得到消息,劉備、關羽在朱虛野戰得手,陣斬顏良,不過那袁譚也不是易於之輩,同樣也收復了平壽。現在你來我往十分熱鬧,戰況膠着,一時之間根本就分不出勝負。

袁紹在薊縣同樣勝利,斬殺了公孫瓚、公孫續,消化了劉和、閻柔部,並且擊敗了子烈,不過他也元氣大傷,短時間之內根本就無力全取幽州,而且有子烈在一旁牽制,他的機動兵力嚴重不足。

我們當前面對的只是袁尚(麾下有逢紀、審配、張頜、蔣義渠等人)的二十萬新軍而已,我欲趁袁紹被北方勢力牽扯的時候,向袁尚發動進攻,一舉將其殲滅。當然即使一時無法消滅他們,但是隻要大大消耗他們的力量,那麼此消彼長之下,袁紹也必敗無疑!”

荀彧、郭嘉同時拜服,大聲讚道:“主公英明!”

щшш ⓣⓣⓚⓐⓝ c o

爲了穩妥起見,曹操定下了防守反擊的戰略,他準備先加強防守,然後主動進攻袁尚,穩步後撤,將他引到曹操事先預定好的戰場官渡,在那裡將袁尚一舉擊破。

爲了達到這一戰略目的,曹操率徐晃、典韋、許褚及重要謀臣郭嘉、荀攸、董昭、毛玠等人率兵五萬屯守於官渡,防衛官渡渡口,阻止袁紹軍渡渠水。並連續頒發軍令:

以平虜校尉于禁率兩萬人防守陰溝水南岸之原武、清水南岸之獲嘉和原武東北之延津,並令東郡太守張飛率劉延等一萬兵馬駐守黃河南岸的白馬以掩護官渡正面之安全。以建武將軍夏侯惇率一萬兵馬據守孟津、傲倉。一方面防止袁紹軍由西方抄襲迂迴;一方面以主要兵力防衛傲倉這一屯糧之地。以禆將軍張遼率五千兵馬駐守於;吾一帶,以保障官渡右翼的安全。

爲防止

自東方地迂迴抄襲。以東平相程率五千兵馬駐守於防備孫策、袁術集團乘機北上。以都尉李乾爲徵南將軍。與汝南太守滿寵率軍萬人。駐防於汝南郡。爲保障部隊左側背地安全。防止劉表等軍地進襲。以曹仁、曹洪和將軍蔡陽等屯守於潁川、葉縣及其西南一帶地區。

並且爲了防止目前在陳縣、壽春地獻帝、臧霸部興風作浪。曹操還命令曹昂、賈詡、文聘帥軍三萬人駐守陳縣附近。負責監視、監督。當然名義上還是保護獻帝。

此時袁紹也深感無法在短時間內平定幽州。心裡很是惱火。再加上又得到了顏良被斬殺地噩耗。心情鬱悶不已。沒了繼續在幽州前線作戰地興致。他下令沮授、袁熙北上接替自己地位置。指揮軍隊收復幽州。防禦曹鑠進犯。自己徵調各方將領、謀臣。準備南下與曹操一決勝負。防止曹操進一步擴張勢力。

聽到他地決議後。部下意見紛紜。奮武將軍沮授說:“近年來討伐公孫瓚。連年興兵。百姓疲憊不堪。倉庫沒有積蓄。賦役也十分沉重。這些都是令人憂慮地。現在我們不如先派使者給朝廷送上平定公孫瓚地捷報。並抓緊發展農業生產。減輕百姓賦役負擔。如果捷報不能上達天子。那麼我們可以上表譴責曹操封鎖我們與朝廷地聯繫。那時就能出師黎陽。經略河南。我們還應該多造船隻。修繕器械。派遣精騎。幾路騷擾曹操地邊境。使他們不得安寧。如此以逸待勞。在三年之內。就可不勞而定。”

審配卻極力主張迅速出兵。他說:“按照兵法。兵力超過敵人十倍以上者可以包圍敵人。超過敵人五倍就可以進攻。而兵力相當。則可決戰。現在有明公地英明勇武。集結河朔地強兵。以此討伐曹操。實在易如反掌。如果不乘機攻取。以後就難辦了。”

沮授搖了搖頭,再次反駁道:“救亂除暴,稱爲義兵;恃衆憑強,稱爲驕兵。義兵所向無敵,驕兵必先滅亡。曹操奉迎天子在陳縣建立宮室,如今我們舉兵南向,是違背道義的。況且最重要的在於正確決策,而不在力量強弱。

曹操法令暢行無阻,士卒都訓練有素,戰鬥力較強。如果我們不採取穩妥的辦法,相反興起無名之師,未免太使人擔心了。”

新從青州前線趕回來的郭圖則針鋒相對地說:“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尚且不能說不義,何況征討曹操,怎麼說師出無名!明公將士精勇,人人爭先,此時不能早定大業,是所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這正是越國之所以稱霸,吳國之所以滅亡的緣故。監軍的意見乃只求穩妥,不知審時度勢,隨機應變呀!”

袁紹自恃地廣兵強糧足,再說了斬殺公孫瓚讓他信心高漲,顏良之死也讓軍隊少了一個隱患,所以他根本聽不進沮授的忠告,決議南下。

郭圖等人又在背後進讒言說:“沮授監統內外兵衆,威震三軍,倘若他的勢力逐漸加強,怎麼控制得了!臣下服從主人才能昌盛,主上服從臣下就會滅亡,這是黃石公在《三略》中所告誡的。統兵在外的將領,不宜讓他參知內政。”

袁紹點頭認同,命令袁熙掌管幽州軍隊,撤銷沮授監護諸將的權力,並暗自囑託袁熙不可讓沮授領兵。聽到命令後,沮授大爲嘆息,他再次上書,對袁紹說道:“曹操善於用兵,變化無常,手下更有張飛、典韋等蓋世猛將,兵衆甚多,達到我們一半以上的數目,雖然他需要防守各地,可是我軍也是如此,也不能等閒視之,所以不如作持久之計。

將軍據有山河之固,擁有三州之衆,外結英雄,內修農戰,然後選拔精銳,分爲奇兵,速速打擊敵人勢力薄弱的地區。他救右則擊左,救左則擊右,使敵人疲於奔命,百姓不得安居樂業。這樣,我方還沒疲勞,敵方已經睏乏,不出三年,可以安坐而戰勝它。如今放棄必勝的策略,以一戰決定成敗,倘若不能如願,悔之晚矣!”

此時袁紹主意一定,便搖頭否決。此時已是建安六年,由於陳琳滯留幷州不歸,手下暫時沒有寫檄文的高手,袁紹就偷懶一次,將曹操討伐呂布的檄文更改了一下,佈告天下,指控曹操“豺狼野心,潛包禍謀,乃欲撓折棟樑,孤弱漢室,除忠害良,專爲梟雄”。袁紹親帥三萬大軍南下,回合袁尚的二十萬大軍,先於曹操展開攻擊。於是,官渡之戰正是拉開了序幕!

轉載.x.

第69章 決戰定軍山!第19章 決勝千里之外第101章 水淹七軍(下)第46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四)第71章 闖轅門第56章 汜水關下擒華雄(下)第32章 轅門射戟,呂布VS太史慈(一)第23章 說服劉璋第48章 諸葛亮的進攻第66章 終結者文聘第31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20章 青州黃巾作亂忙(下)第76章 鏖戰南平(上)第52章 劉備收趙雲(下)第74章 象迷的完勝逃亡第57章 吉本的迷茫第47章 南華遺寶(中)第61章 先鋒戰,鑠元刀稱雄第59章 虎牢關前戰呂布(三)第52章 劉備收趙雲(下)第2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三)第9章 曹操死了?第5章 界橋前哨戰——關羽戰顏良(下)第9章 東征西討定東郡(一)第41章 羅縣密謀第4章 夷陵之戰(下)第15章 黃忠戰嚴顏(上)第4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三)第22章 夜襲對偷襲(上)第71章 張頜歸心第14章 張繡說:俺降了……第66章 遠征烏桓!第12章 無雙謀士法正第45章 悲兮,於毒第27章 屠村!第77章 潛入長安(下)第6章 我的戰友叫趙雲(上)第34章 收服龐統第12章 長阪坡之夜第20章 正方,何來之遲也第15章 圍魏救趙(三)第69章 奇襲烏巢(上)第69章 奇襲烏巢(上)第3章 衣帶詔?!(中)第66章 呂布說:皇帝,跟我走吧第42章 決死衝鋒!(下)第71章 闖轅門第8章 賭鬥馬超(上)第56章 一戰定交趾第64章 呂布配獻帝,還是頭一回(中)第47章 閻行之死(上)第62章 很醜,很強大第64章 白馬盟誓獻幽州第2章 衣帶詔?!(上)第40章 併吞代郡(下)第39章 痛苦的回憶第69章 決戰定軍山!第4章 夷陵之戰(下)第9章 ,張角最後的反撲(一)第28章 唐小井第29章 廢帝(三)第38章 那一劍的風情(三)第38章 不祥的前奏第30章 壯哉,杜蒦!(續)第64章 白馬盟誓獻幽州第28章 脫手斬得軻比能(五)第43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一)第70章 滎陽之戰(八)第43章 張遼戰關羽(上)第3章 玄武營,戰鬥在河東(二)第45章 荊州風雲動第39章 關羽雄起!(下)第31章 袁術:呂布託名漢將,實爲漢賊(七)第23章 京師之亂(三)第70章 奇襲烏巢(下)第34章 濮陽淪陷(中)第2章 袁紹的野望(上)第9章 曹操死了?第2章 老友,快走!第24章 武將文臣各不同第57章 新鮮出爐的丐幫幫主(三)第79章 連環計(二)第35章 轅門射戟第88章 決戰紫禁之顛第68章 許攸醉酒話淳于第71章 孫策牌烤乳豬第69章 計中計,聰明反被聰明誤(下)第86章 水淹七軍(上)第58章 戰後分贓第38章 併吞代郡(上)第54章 方天畫戟的末路第40章 決死衝鋒!(上)第57章 吉本的迷茫第37章 那一劍的風情(二)第5章 初掌幷州(中)第10章 賭鬥馬超(下)第28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二)第52章 赤壁大戰起第33章 苦肉計!第8章 ,張飛怒打左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