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帝國行政體系

中華帝國皇帝曹躍向列強大使親口承諾,中華帝國允許外國人來到中國經商、求學、旅遊、政治避難、定居等活動,中華帝國即將建立國籍制度,並允許雙重國籍存在。外國人在中國取得中國國籍的方法也非常簡單,滿足三樣條件即可,一、熱愛中華帝國忠於皇帝曹躍,二、在中國購買住房並居住滿五年,三、能使用中國官方語言文字交流。

中國的雙國籍制度,其實給很多外國人提供了方便,其中老外們在自己國內因爲要繳納許多稅,而中國的稅務制度尚且並不完善,所以如果中國建立雙國籍,他們可以輕鬆取得中國國籍和外國國籍,將財產轉移到中國,避免國內交稅。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沒有遺產稅,外國佬也不想自己的財產給自己的子女們,尤其是現在在中國工作的外國人,更加喜歡中國這種不完善的稅務制度。

當然,中國的雙國籍制度其實就是給許多奸詐的老外提供了一些方便,但是基本上沒有正常的洋人會覺得取得中國國籍有什麼好處,就像是百年之後的中國人不會覺得自己取得一個印度國籍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一樣。

在中國承諾了許多好處之後,西方各國終於決定不插手中國內政,看着中國悄然由大清變爲了中華帝國。

宴會結束之後,曹躍又單獨與各國大使進行積極溝通,商討建立更多的商貿交易港口的打算,並且擴大海關,希望中國的瓷器、絲綢、藝術品、茶、香料(古代的香料指的是孜然、胡椒、麻椒、花椒、八角等,並非女人身上的香水)、稀土等商品,能夠更加便利地與西方國家進行交易。

西方各國見到中華帝國建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放國門,頓時非常高興,他們也非常希望打開中國過門,讓外國的商品源源不斷地涌入中國,取得豐厚的貿易利潤。這其中以一些西方小國最爲積極,如意大利王國、荷蘭王國、比利時王國、丹麥王國等等小國,更是希望能夠藉着這一次中華帝國開放國門的機會,將他們的影響力滲透到中國來。

作爲中華帝國的皇帝,曹躍當然是來者不拒。中華五千年,從來不會因爲有異族和外國的到來而斷絕了中華薪火,只要華夏文明尚存,華夏民族就永遠不會滅絕。後世高麗棒子日本鬼子甚至越南猴子紛紛以華夏文明自居,就是因爲華夏文明的強大,讓這些國家和民族不由自主地渴望融入其中。

明清的閉關鎖國政策讓中國成爲了一個封閉的、落後的、野蠻的、骯髒的國家,而閉關鎖國發起與明太祖朱元璋的禁止明人與番人進行交易的禁令,隨後在明朝嘉靖年間嘉靖皇帝爲了遏制海盜,下達了禁海令,全面禁止中國人語外國人的海上交易。這其中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明朝是一個非常驕傲自負的朝代,看不起番邦異族,自認爲堂堂上國什麼都有,何必與番邦交易。但恰恰就是禁海令,導致明朝成爲中國歷史上最窮的朝代,也因爲窮,最終才斷送了國家。明朝亡于禁海,亡於自負。

代明的清帝國建立之後,並沒有吸取明亡的教訓,而恰恰是因爲“番邦”的許多高產糧作物如玉米、番薯、花生、土豆、番茄等傳入中國,使得清帝國的糧食產量翻翻,繼而讓中國的人口增加。曾經有歷史經濟學家研究,明清的人均生產總值是相等的,但是由於美洲高產糧作物的進入,導致清朝人口大增,清朝的國民生產總值四倍於明朝的國民生產總值,而清朝以異族入主中原雄踞二百餘年而不倒,恰恰是因爲清朝的錢是明朝財政收入的四倍。

但也恰恰因爲這個原因,清朝皇帝同樣犯了驕傲自大的毛病,閉關鎖國,拒絕與西方接觸,甚至於連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清朝歷史中最博學的熟悉西方歷史的皇帝,也拒絕與西方接觸,這其中即是害怕西方文化入侵,又有看不起西方的原因。

而大清國的閉關鎖國被英法聯軍大炮打開之後,終於知道奮起直追,儘管大清國努力追逐融入世界,可是由於、買官賣官以及許多守舊官員的固步自封,導致大清國的洋務運動失敗,但即便失敗的洋務運動,在歷史上大清朝最後一年,清政府的年財政收入高達三億兩白銀。

可以說,打開國門,中國才能夠富裕,中國富裕,政府才能做事。

這一幕與後世改革開放何其相似也……如果不是改革開放,中國豈能在百年之後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豈能家家買得起小汽車?

因此,曹躍豈能不支持開放國門?曹躍不但要開放國門,更要改革政治。

曹躍和他的手下立志要改革歷朝歷代的腐朽的政治體系,尤其是明清對官員待遇和要求之苛責,逼迫官員貪污受賄。

明清兩朝官吏體系一脈相承,都是給官員極低的奉銀讓他們做事,這些奉銀即要官員養家餬口,又要他們請各種幕僚,甚至於縣令向皇帝奏報的時候,僱傭驛卒的錢還的是縣令自己的奉銀裡拿出來。就像是甘肅肅州縣令,一年上兩三次奏摺,給驛卒的路費都超過他的奉銀。另外就是官府內的輔助人員,包括縣衙的捕頭的銀子,也需要縣令自己拿錢。一個縣起碼要有一個捕頭和八十名捕快,這些人的錢,全都是縣令自己拿錢,好嘛,縣令又不是機器貓,哪裡拿得出錢,不貪污受賄都活不下去。

因此曹躍接下來的改革,便首先針對各級官員,中華帝國將承擔各級政府中各級官員的奉銀,讓縣長們不再需要每日考慮給手下發工資,如果這些年不給手下發工資,以現在的奉銀來說,在某一些地方還能夠活的很好的。

這只是中華帝國政府改革的一小步,接下來將是中華帝國政府前進的一大步了,中央政府機構將要進行改革,取消軍機處制度以及六部制度,全面學習西方政府結構制度。

在中華帝國新的政府結構制度中,將實行皇權駕馭三權的制度,即皇權爲帝國最高權力,在皇權之下,將分爲帝國元老院、帝國行政院、帝國院、帝國國防院四院並立的局面,同時在四院與皇權之間,將重新設立首相制度,首相總領四院,四院院長爲帝國副丞相。

這其中帝國元老院負責立法,帝國行政院負責行政,帝國院負責司法,帝國國防院爲負責保衛國家領土領海領空安全。

五天之後,曹躍開始委任大臣,其中最重要的大臣職務就是帝國首相了,可以這樣說,首相在某些時候權力甚至超過了帝王,皇帝的作用就是選擇一個好的首相,而首相纔是總領全國大權的人,曹躍之所以能夠推翻大清朝,恰恰就是因爲曹躍擔任了大清軍機首輔大臣,相當於首相一職。

在這五天內,曹躍反覆斟酌,也有人不斷暗示,其中呼聲最高的自然是王宇,在文官之中王宇的支持最高,不過也有一部分人認爲王宇過於年輕,反而支持宋育仁,甚至有一部分人尤其是軍隊軍官希望武將擔任首相,在武將裡文化程度最高的要數聶嘉,甚至連一向和聶嘉作對的冉東也改口支持聶嘉。

經過了仔細考慮,帝國元年8月6日,曹躍宣佈了首相人選,帝國首相既不是護國公王宇。也不是維國公宋育仁,更不是柱國公聶嘉,而是在東北擔任關東總督的誠國公張蔭恆,曹躍認爲張蔭恆在東北擔任總督的時候,對東北的掌控和調度讓整個東北地區在日俄戰爭時期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日俄戰爭結束之後,東北能夠全面恢復建設,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張蔭恆的這種掌控力。

況且從年齡上來說,張蔭恆今年五十五歲,恰恰年富力強,在歷史上他也是著名的改革家和維新派,當然,張蔭恆對曹躍的忠誠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他們合作多年,曹躍對他熟悉務必,在裁撤全國八大總督的時候,唯獨保留了關東總督,就是對張蔭恆最好的新任。

帝國元老院,院長爲左丞相,由護國公王宇擔任。

帝國行政院,院長爲右丞相,由誠國公宋育仁擔任。

帝國國防院,院子爲前丞相,由鎮國公冉東擔任。

帝國院,院長爲後丞相,由保國公王兵擔任。

另外,帝國行政院分爲十二部,分別是外交部、財政部、教育部、工業部、統計部、內務部、文化部、交通部、農業部、衛生部、能源部、貿易部,龐大的帝國車輪緩緩啓動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以及各級部門官員任命傳達的同時,剃頭令也由各級政府傳達下去。

第624章 宮心計第452章 參謀部人才輩出第272章 沒錢別擴軍第332章 西摩爾的反擊第173章 血戰烏金灘(三)第511章 理藩院不可妄動第318章 屍塞汾河?第795章 日本人的陰招第160章 鎮西北(七)第643章 英國人的尷尬第348章 激戰李尼維支聯隊(一)第373章 兵變——金鑾殿上第232章 京師風雲(一)第475章 天津城破與屠殺第194章 三杯酒第16章 獵殺馬太歲(五)第809章 逼迫光緒退位(下)第493章 伏擊德國人第649章 一路演講第85章 冉東的煩惱第308章 魏風琛的仙藥第254章 建清朝警察制度第371章 紫禁城的銀子第142章 收陝北(五)第320章 傳說屠殺了四萬義和團第704章 留在中亞的攪屎棍第65章 曹躍救人第445章 酷吏王兵第771章 接觸第247章 暴民暴行第138章 收陝北(一)第513章 諸葛先生第179章 四份禮物第638章 再戰英軍(四)第605章 軍官先生,你做我助理吧第118章 魚敢死網不敢破第664章 我死國存(下)第662章 世界級冷笑話第743章 全家福第678章 中俄戰爭開啓第358章 慈禧決定賭一把第242章 軍機處第459章 自立軍武裝反叛第580章 平叛(五)第395章 狙擊第五師團(四)第614章 官黑勾結第70章 各有賞賜第858章 帝王駕崩第17章 獵殺馬太歲(六)第573章 血軍不打血軍第179章 四份禮物第600章 歡迎酒宴第674章 遼陽戰役開始第226章 翁婿第559章 首次南海巡航第118章 魚敢死網不敢破第666章 挖個大坑給日本第300章 曹躍打虎(上)第281章 曹躍的連環套套死了誰第842章 最後一戰(六)第849章 赴京請死第198章 買房就像買白菜第504章 中國第一輛汽車第491章 六連新兵第843章 最後一戰(七)第464章 傲慢的德國人第660章 世紀大騙局(下)第250章 維新變法第111章 黃然獻藥第461章 巡視軍隊第224章 私兵才能搶天下第346章 馮洋勒殺西摩爾第628章 枕戈待旦第234章 一刀鎮羅剎第682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一)第91章 大樹底下好乘涼第352章 激戰李尼維支聯隊(五)第31章 洋奴和白皮豬第232章 京師風雲(一)第608章 牛小滿受訓第263章 陶相第681章 戰時休息(下)第124章 武衛右軍袁世凱...第459章 自立軍武裝反叛第707章 戰鬥在哈爾濱(二)第74章 曹躍是魔鬼第810章 萬民祈福第523章 六扇門是什麼第122章 榮祿第852章 親點太子妃第325章 嚴防曹躍入北京第552章 曹李聯姻第329章 我就是招財貓第180章 親審徐天昊第45章 屯兵不進第652章 蠻牛兒曹讓第688章 偷襲伊爾庫斯克(二)第677章 唐努烏梁海邊境的軍隊第400章 錢袋子和糧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