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各懷詭異

由於天津的清軍激烈抵抗,八國聯軍損失慘重,兩萬餘各國登陸軍在大沽口和天津戰役中折損了將近7000人(主要爲俄國人),剩餘的13000人中包括:德軍1300餘人,法軍1500餘人,英軍1700餘人,日本700餘人,美國400餘人,俄國7000餘人,澳大利亞100餘人左右,1名扛着意大利國旗的意大利人和12個奧匈帝國的軍樂手。

被公舉爲八國聯軍指揮官的俄國海軍中將阿列克謝耶夫惱羞成怒,他本以爲能輕鬆地打下來天津,但是在大沽口被耽誤了七天,而進攻天津又接二連三地失敗,以至於在阿列克謝耶夫不得不又從海參崴調集了10000俄國士兵增援,他本人也受到俄國皇帝的訓斥。

日本也從朝鮮半島調集日本第五師團增援,日本第五師團師團長山口素臣擔任日本陸軍指揮官。但是日本陸軍比起準備充分的俄國人,運送部隊顯然要慢了許多,迄今爲止日本只是將海軍陸戰隊的3000餘人投入戰場,第五師團的18000人剛剛從仁川啓程。

重新集結了兵力之後,阿列克謝耶夫兵分兩隊,第一隊由俄國軍官沙俄軍官李尼維支擔任,率領3000士兵向延鐵路向北京進攻一路尋找西摩爾聯隊。如果西摩爾聯隊抵達北京,則李尼維支聯隊與之會合向北京發起進攻,如果西摩爾聯隊並沒有抵達北京,則兩支聯隊會和之後包圍天津。第二隊部隊大約10000人左右,則由阿列克謝耶夫親自帶隊,對天津發起猛攻。

與此同時,英國從印度、法國從越南、美國從菲律賓、德國從本土、意大利從本土、奧匈帝國從本土陸陸續續派出軍隊疾馳而來。

7月26日,洋人打下來天津並向北京開始進攻的流言在京城內發酵,當董福祥從廊坊戰場上撤回之後,雖然沒有證實天津被攻下,但他從聶士成口中得到的消息是大沽口已經被佔領。

而朝廷尤其是慈禧得知大沽口被攻陷的消息後大爲驚恐,連忙召開御前會議,但衆人不知如何是好,有人說清榮祿出山,但榮祿出山必然會重罰義和團,如今卻又不能拋棄義和團。

一向積極督戰的總理大臣載漪預判朝廷風向要變,於是不肯再見義和團大師兄們了。董福祥也敏感地察覺到朝廷的風向不對,說不定因此洋人攻下大沽口,慈禧太后改變態度了,誰打洋人誰就是罪人。董福祥隨後命令武衛後軍暫緩對東交民巷的攻擊暫,由於武衛後軍的撤出,義和團對東交民巷的獨立攻擊沒有取得任何效果,反倒被殺了許多人。

董福祥推測的沒有錯,就在慈禧得知大沽口被攻下之後,立即召見了兵部尚書剛毅,向剛毅詢問如何應對。剛毅說大沽口是天津的門戶,大沽口失陷,天津失陷,天津失陷,則京城即將失陷,現在應全力以赴保護天津,並與洋人和談。

慈禧立即下令,着令董福祥趕赴天津,與曹躍血軍、聶士成的武衛前軍一起抵擋洋人的進攻。

但董福祥在得知血軍從前線撤軍並抵達北京順義縣城之後,拒絕前往天津。

董福祥雖然忠於朝廷,但他更相信曹躍這個狼崽子絕不會吃虧,既然曹躍不去天津,他自然也不去天津。於是武衛後軍作出決定,既不向東交民巷進攻,也不支援天津。

此時的東交民巷被燒了一大半,洋人們死傷慘重,如果武衛後軍繼續猛攻,使用大炮的話,幾天之內就可以打下來東交民巷,但是愚蠢的滿清貴族們的阻止開炮和心懷詭異的武衛後軍的猶豫,導致東交民巷遲遲打不下來。

提心吊膽的東交民巷洋人們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

半夜的時候,一些北京城百姓冒死跑進爬牆進入東交民巷,詢問是否願意高價購買糧食、酒、藥品和水,甚至彈藥。此時東交民巷最高指揮官就是英國大使竇那樂,竇那樂甚至高興地哭了,中國老百姓太善良了,太善良了。

竇那樂讓所有人都把自己的錢以及值錢的玩意拿出來跟中國老百姓還,能換到什麼換到什麼,彈藥、糧食、水、藥品,甚至還包括情報。在得知“天津已經被攻下”這一流言之後,東交民巷內的洋人們欣喜若狂,抵抗更加堅決了。而且陸陸續續有教民逃進了東交民巷,主動拿起武器與洋人們一起還擊義和團與清軍。

這些教民的確是做了賣國賊,可是究其原因並不僅僅在於教民的賣國,而是義和團在北京犯下的罪惡。進入北京的義和團打着扶清滅洋的旗號,反倒燒殺搶掠北京噗通的百姓,甚至朝廷洋務派官員及家屬也難逃毒手。很多人躲藏起來,在武衛後軍後撤喘口氣的時候,這些隱匿的教民逃入東交民巷,藉助洋人的手報仇雪恨。

朝廷支持的暴民殺了我的老婆,父母,孩子,我爲什麼要繼續效忠這個朝廷?

這就是協助八國聯軍的教民的普遍思想,也是做人的第一反應。可是這些教民又是悲哀的,因爲歷史書當八國聯軍進城之後,並沒有給與他們任何獎勵,甚至一些人反倒被八國聯軍以“義和團暴民”的名義殺了,再日後,清政府清算賣國賊的時候,這些先輩暴民殺又被八國聯軍殺的中國教徒們又被清政府屠殺。

天津不知是否失陷,朝廷內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恰在此時,直隸總督裕祿派人將情報從天津快馬加鞭地送來,天津大沽口陷落,數萬名八國聯軍士兵登陸天津。其中一部分會和天津紫竹林使館區的近四千八國聯軍士兵與武衛軍以及其他清軍、義和團交戰,而另外有數量不詳的八國聯軍士兵向北京城氣勢洶洶地撲了過來。

慈禧召開緊急御前會議,商討如何來應對接下來的棘手問題。

榮祿依舊一言不發冷眼旁觀,甚至心中冷笑連連。

載漪依舊滔滔不絕,但從他慌不擇言的回答中可以看得出來,他現在沒有任何辦法了,這是一個典型的能挑事兒但不能擔事兒的人。主戰派第二大佬,兵部滿尚書剛毅也開始東張西望起來,不知在想些什麼,他時不時地看幾眼榮祿,希望榮祿能夠站出來殘局,可惜榮祿眼觀鼻鼻觀心。

而至於啓秀、載濂、載瀾等人也是一臉的不知所措的焦急,接下來怎麼做,接下來能不能打的過,接下來……

忽然,軍機大臣趙舒翹站出來說道:“啓稟太后,若曹躍大軍抵達天津,太后可以高枕無憂。”

衆人頓時神采飛揚起來,對啊,曹躍可是有二十萬軍隊啊。

趙舒翹又說道:“臣聽說,先前曹躍派遣十萬大軍在北京城南北分別駐防(房山縣在京兆府南面,懷柔在北面),拱衛北京城。所以臣以爲列強想要進攻北京,勢必要與曹躍血戰一場。那曹躍東征西討數年,所部精兵連戰連勝,絕不會弱於列強軍隊。”

衆大臣連忙叫道:“趙大人所言極是,所言極是啊,若有曹躍在外,必定保我大清江山萬代。”

慈禧不由得感到世事無常,月前大家提防着的曹躍,如今曹躍反倒成爲了大夥兒的倚柱,先前算計來算計去,非但沒有算計了曹躍,反倒是給他增加了不少名聲。現如今又不得不依靠着曹躍,也不知會讓曹躍獲得何種聲望啊。

這小子今年才二十四歲啊,二十四歲啊!

載漪道:“太后,有傳言說曹躍不滿,已經撤走了……”

趙舒翹忙道:“王爺,那不過是傳言罷了。”

慈禧道:“是啊,迄今爲止我還沒有受到曹躍的迴應,前兩份聖旨難道還沒送達嗎?”

“奴才不知。”載漪道。

慈禧想了想說道:“以不變應萬變,載漪,你要好好規矩一下義和團,趙大人,你速速與洋人聯繫一下,就說我們還是希望就義和團一事達成和解的,小李子,擬旨,着令曹躍立即率軍增援天津,由曹躍擔任前敵總指揮。”

“喳。”

待衆大臣退下,榮祿去而復返,說道:“太后,曹躍必不肯輕易去天津。”

慈禧一臉的疲憊,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我知道,她能去天津纔怪。”

“啊?太后全都知道了?”榮祿驚訝道。

“董福祥叫曹躍狼崽子,就足以說明曹躍狼子野心。”慈禧昔日容光煥發的臉上滿是焦慮,彷彿一下子老了十歲,疲倦地說道:“狼崽子能咬人,能咬人啊,先前我許諾給他若是戰勝了八國聯軍就封他爲西北王,看來他是沒有動心啊。”

“狼子野心啊。”榮祿苦着臉說道,“太后莫非看不出來曹躍的狼子野心?”

慈禧道:“我何嘗看不出來,只是這個小狼崽子隱藏的太好,嫌棄那沒有發現,等到發現的時候他已經勢大難當了。我用了許多方法削弱他,但都被他一一化解,他的背後應該有高人指點吧。”

榮祿道:“這個高人應該不是陶模,陶模這個人能力不行,但卻運氣奇好無比。他培養的這條小狼崽子,現在已經長成了虎狼了。”慈禧也是唉聲嘆氣,榮祿道:“今天朝堂上,趙大人等一羣漢人官員支持曹躍,不得不警惕啊。”

慈禧握緊了扳指,咬牙切齒道:“這些人要看好了,別被他們給出賣了。”

“喳。”榮祿道。

第681章 戰時休息(下)第509章 這都是命第367章 兵變——佈局第550章 中舉第196章 陝西武備學堂復課第780章 橫須賀海軍基地成爲廢墟第227章 大小姐出事第341章 全殲西摩爾聯隊(七)第453章 新政改革(一)第84章 項莊舞劍第801章 密謀第599章 自食其果第413章 血戰佩圖霍夫聯隊(二)第54章 定邊之戰(六)第238章 補鍋匠李鴻章第164章 收服寧夏府第506章 交通事故後遺症第13章 獵殺馬太歲(二)第130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569章 王宇力挽狂瀾第686章 火燒克拉斯諾爾克斯第434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第727章 甦家屯伏擊戰(五)第333章 曹躍再勤王(一)第263章 陶相第331章 戰八國第788章 請旨宣戰第48章 盤問第604章 飛機發明失敗了第683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二)第358章 慈禧決定賭一把第728章 中國軍隊撤回遼河以西第829章 炎龍級超級戰列艦第175章 血戰烏金灘(五)第701章 第二軍團的戰鬥(四)第510章 《大清律例》第664章 我死國存(下)第669章 請封曹躍爲國公第44章 代字營北征第358章 慈禧決定賭一把第256章 陝西武備學堂第二期第453章 新政改革(一)第422章 阻止光緒微服私訪第449章 三相共國第405章 光緒復位各方反應(二)第844章 最後一戰(八)第684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三)第216章 張之洞的軍火支援第480章 兵圍天津第204章 國俊之死第14章 獵殺馬太歲(三)第823章 這個皇帝有點忙第382章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第624章 宮心計第585章 藍祺兒重掌恭王府第619章 被凍死的英軍部隊第90章 軍陣表演(四)第133章 陝西武備學堂考試(三)第493章 伏擊德國人第611章 龍騰石油集 團第361章 兵變——調走武衛軍第769章 《中俄停戰條約》(上)第466章 風雨前奏第111章 黃然獻藥第583章 除根第377章 最值得信任的人第75章 曹躍練兵(上)第161章 鎮西北(八)第84章 項莊舞劍第307章 十六萬大軍齊備戰第653章 國會雛形第746章 目標,日本人第790章 急轉直下第61章 老丁之死第657章 世紀大騙局(中)第676章 “自大”的中國領袖第109章 軍閥八大處與備軍第599章 自食其果第403章 慈禧的上億兩陪葬品第133章 陝西武備學堂考試(三)第853章 秦王曹儉第20章 我曹二郎永不負兄弟第25章 狗娃第556章 英日同盟改變亞洲局勢第570章 將計就計第790章 急轉直下第523章 六扇門是什麼第447章 減稅令與餘糧徵集令第197章 西北銀行最大難題第463章 彈性防禦第730章 十月的南方小鎮(一)第699章 第二軍團的戰鬥(二)第175章 血戰烏金灘(五)第253章 曹躍再擴軍第52章 定邊之戰(四)第192章 將軍危險第781章 炮擊東京第41章 曹躍出招算計高英第683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二)第847章 最後一戰(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