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杜如晦來訪

第99章 杜如晦來訪

“阿嚏!”李泰正在高陵的避暑房間享受着侍女的羽扇,一邊吃着不是很好吃的西瓜。

“什麼時候能出個神人,把這西瓜改進改進,這麼難吃不甜的西瓜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李泰心中吐槽了一句,突突的吐出口中瓜子,把這紅白相間瓜瓤的西瓜放到一邊。

不得不說,連吃瓜都吃不上甜瓜,這世道真是太艱難了。

至於怎麼樣改進西瓜的甜度,好吧,李泰不知道。

只能希望農業學府中能出現一個類似吳明珠的西瓜奶奶,把這瓜改進到能讓自己滿意。

就在李泰百無聊賴,思索着是不是應該要撥款增加對西瓜研究投入,讓這西瓜改進到至少能吃到甜味時,白鶴過來了。

她對李泰躬身說道:“越王,杜尚書求見!”

“杜尚書?”李泰聽到白鶴的話愣了愣,李泰倒是沒有想到杜如晦居然會來找自己。

同時自己未來的計劃,肯定會變成科舉、恩蔭與流外官晉升三種模式。

但若在背後下陰手被發現了,那就做好被直接超度的準備吧。

如果建立的學校私塾走得老舊讀書路線,那這裡面出來的學子,都是衝着科考去的。

李泰聽到杜如晦這話,神色不由一正,顯然對杜如晦來說,這件事情不過只是剛開始。

雖然李泰一直以來都沒有要把自身的勢力涉及朝政的意思,但作爲幹實事的杜如晦來,李泰這手潤物細無聲,卻又讓自己不得不把農業學府學子安排到渭水各個津口的能力,感到幾分讚歎與恐懼。

“若是一個學府不夠的話,那麼再建立幾個如同越王農業學府類似的學府呢!”

說實話,最近的時間李泰是真沒惹事,李泰就耐心等待自己在高陵的任期過完而已。

至於醫科和農科人員,我有另外用處,您可不能越界!”

畢竟手下的人手中都有着各種各樣的事,自己就算想要做什麼也缺人手啊!

“這倒是……求之不得!”李泰聽到杜如晦的話,很是疑狐的看了一眼杜如晦。

不過我且先說明了,這些學子是否願去那自然是以自願爲主。

所以,杜如晦想試探一下,李泰是否把這些運河看成是自己的基本盤了。

不過,杜如晦又對李泰詢問道,“越王您培養渭水漕運需要這麼多人手,若將來打算建立京杭大運河的航運,越王您覺得需要多少人手才能滿足京杭大運河運轉所需。”

若想再進行擴展,那高陵怕就是養不起這個學府了。

所以李泰甚至感覺杜如晦這是不是準備投靠自己了,這麼準備幫自己擴充力量嗎?

另外杜公想招募只能招募文科、數科、樂科和墨科四科學員。

杜如晦能完全代入到李泰經歷中,然後依據自己對李泰的瞭解,通過精神天賦去決斷。

而憑藉着自己的快速決斷,杜如晦第一時間便決定了,打不過就加入。

到時候不論天下津口願意不願意,那肯定都會捲成農業學府的模式。

還好大唐正六品以下的低階官職,基本上都是流外官一點點提升起來的。

現在自己腦海中雖空有計劃,但沒適合的人手來協助,那李泰想要執行也執行不下來啊!

“快去請杜尚書去客廳好生招待!我去換身衣服,便去見杜尚書!”李泰連忙說道。

這也許就是李泰跟這時代的人看政治的最大區別。

說實話,他絕對不敢小看李泰對於未來趨勢的判斷,至少到現在爲止,李泰一步一行對於未來的大勢都判斷的相當正確,同時李泰一步一行的儘可能做好準備。

畢竟與其培養學生,不如培養更多的學校如何!”

其他人不論想不想要承認,也不論是願意不願意,肯定是要用農業學府出來的人。

聽到李泰劃出了這一道的紅線,杜如晦也點頭道:“一切便依從越王所言。”

他們所看重得是個人所形成的政治力量,但自己所看重的卻是形成這股力量的階級。

身爲朝廷中人,就算希望根據某件事情把李泰拐入什麼局勢中,但高陵縣令的職務太小。

“農業學府就算是再怎麼樣的擴展,想來等到將來六科每年至多培養六千左右的學生。

杜如晦不知道李泰到底是什麼態度,但無可否認,吃過了一次虧得杜如晦,不想要再吃李泰的虧了,上房抽梯這種事情,經歷一次就足夠了。

杜如晦聽到李泰的話搖頭,不過杜如晦看着李泰,還是先把來到越王府的原因說了清楚,

“越王,吾此次前來,是得到了聖人首肯,希望能與農業學府做個約定。

自從李泰搬出了東宮到外面開府到現在,李泰在小處上也許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在大勢的判斷上李泰卻是真的沒有錯過,這一點就讓李泰很恐怖了。

李泰對杜如晦道:“能爲國效力,與我與學子們都是與有榮焉。

反正跟自己的學子不是在同一條的競爭路線上,自己擔心什麼!

如果是仿照自己的農業學府進行的教學,教育出來的學子,目的是走入基層工作,那這本來就是自己最初的目的。

“若杜公喜歡,那回去時帶幾個回去就是了,許些瓜果,算不得什麼!”李泰聽到杜如晦的話語,從容道,“不知杜公來我越王府所謂何事?”

而且他們過去可不是爲小吏,而是流外官,擁有正常考覈,甚至參加科考機會。

他們不論是不是自己的學府出來的,那面對以恩蔭爲主的世家,以科舉爲主的庶族地主,不論他們樂意不樂意,到了政壇上,他們就會本能的被歸屬爲良家子出身的歸流官,繞來繞去自己還是他們的靠山。

所以想要對付李泰,現在根本就不現實,而能對付李泰的唯一辦法就只有李承幹。

“是啊!”李泰對着杜如晦點頭道,

這問題不僅是在問李泰,杜如晦也是在問自己,自己這次找李泰把這件事情給解決了。

現在又積累了數年的經驗,不知道越王您有沒有興趣。

這次從李泰的手中藉助了力量,那不可避免的越王府的勢力肯定是滲透了整條渭河沿岸。

而這股勢力,他們只要到了官場上,那本能的便會因爲自己農業學府的出身而選擇抱團。

因爲李泰非常的清楚自己到底是要做什麼,也正是因爲如此,對於杜如晦提出的複製自己的學校想法李泰會拒絕嗎?

開什麼玩笑!自己怎麼可能會拒絕啊!

總不可能真讓李泰通過農業學府把天下的水道都給佔了吧!

畢竟京杭大運河建立港口,那可不僅只京杭大運河而已,甚至黃河、淮河、海河、長江等等的河流以後肯定都會建立相應港口,而農業學府的港口那就會成爲標杆。

畢竟在自己的家裡,再加上天氣的原因,李泰穿着得還是挺隨便的,自然不能隨便出來跟客人面見,這點禮儀李泰還是有的,最重要得是跟杜如晦不熟啊!

等到李泰換好衣服去見杜如晦時,倒見到杜如晦正吃完了一份西瓜,連瓜子都給吞下了。

只要抱團了,那麼這一股勢力的領袖,那就只能夠是李泰。

沒有辦法,這一步之差很可能是就是正式官員與編制人員的差別,那待遇還是差很大的。

在縣令這個級別的事情,對李泰這個親王來說那根本就不是什麼事情。

畢竟不論是世家,還是科考上來的學子,對事多錢少升官難的職務,那是真的不想要做,不過這些職務對流外官們來說卻是趨之若鶩。

而如果想要對李泰這個親王身份下手,看看李泰身後的李世民與長孫皇后兩座大山,不論是故意陷害還是推波助瀾,只要是出手了難道他們看不見嗎!

不論是李世民,還是長孫皇后,對於李泰在朝堂上被人敲打,那絕對是樂意見到的。

畢竟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貫穿了黃河長江兩大水系,想要維繫這整個京杭運河的運轉,怕是少於四十萬戶百姓都未必能把這條運河的潛力真正的發揮出來!”

所以,李泰還在耐心的把重心放在農業學府上,自己有很多計劃想施展,但這些計劃需要人手,而這些人手需要李泰一點點積累。

沒辦法如果他們不抱團,在官場那就是背鍋的了。

但下一次呢,難道自己缺人,難道只能去找李泰的農業學府嗎?

杜如晦見到李泰倒是從容的擦擦嘴巴,彷彿吃西瓜的不是他似的,他對李泰道:

“越王耕種技術獨樹一幟,能在這入秋之季吃到如此胡瓜,是吾失禮了!”

說實話,有些在自己精神天賦下做出得決斷,在放開了時長去看後,都未必有李泰做出的決斷來得優越。

農業學府畢業的學子,可以進入碼頭津口等處進行任職。”

因爲這個模式效率最高,而渭河上的老官吏不就是因爲卷不過農業學府出來的學子,所以被淘汰了。

不過,對於李泰來說無所謂,只要讓自己的學子們是正式有編制的官職就好。

但想要對付李泰,卻也很沒有道理,畢竟嚴格說起來李泰也就是在高陵的一畝三分地上做一個小縣令而已。

小吏想要轉職成官員那阻力真的大得無以復加,但流內官與流外官間的轉職,隨着時間流逝,能慢慢磨平掉這條溝壑。

至少自己製造不出現在李泰這種看似遊離在中央朝局外,但朝廷只要想要做事,那就必須要找李泰商議的程度。

“不了,若我從越王府拿了瓜果回去,明天御史便是會把彈劾我的文章遞上去了!”

最重要得是,未必會有這個渠道開放給你。

某種程度來說,杜如晦算是最能夠測評一個人決斷的人。

但這些人投入到京杭大運河中,怕連一個水花都打不起來。

頂多因爲來自不同的學校所以會有不同的小團體,但也僅此而已。

說實話,別看唐朝的科考出來,考生們頂多也就是一個九品的校書郎,做得也只是考察文獻後的簡單校字工作,但實際上這也是流內官中的正九品。

一次兩次沒什麼,但次數多了,若朝廷中的大員不知道李泰的能力那纔是怪事。

流外官想要爬到這個位置,少說也需要十到二十年的功夫。

至少在衆人看來,李泰是李世民給李承幹準備的磨刀石,除了李承幹,誰動了李泰誰死!

但不動李泰不代表不分李泰的權利,畢竟李泰要是太強了,甚至強大到李承幹這柄劍都磨斷的地步,那是誰都不想要見到的,至少李世民絕對不願意看到。

對李泰來說,自己最重要得就是看重階級而不是個人,自己只要是這個階級的代表,那麼不論他們出身如何,那他們最後都只能夠選擇站在自己這邊。

朝廷也需要建立一個跟李泰同樣的學校,需要去分掉李泰的農業學府的資源。

自己思索了一下,自己好像沒惹到什麼事情吧,這會兒杜如晦怎麼會找上自己來!

所以杜如晦覺得,這時候必須要對李泰手裡的學府進行分流。

杜如晦心思百轉,主動對李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越王您的農業學府的確是相當有意思,至少培養出來的學生在基層幹活是一把好手。

若事情真如此,杜如晦明白以後肯定是會出問題的。

不論他們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身份,但只要他們到了官場上,他們這些流外官就會本能的抱團。

杜如晦滿意的點點頭,自己過來的第一步,算是成功了。

聽到李泰對大運河繁華起來的評價,杜如晦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幾分的凝重。

杜如晦聽到了李泰的話,不由微微皺起了眉頭。

說實話他雖然有着幾分試探的意味,但也沒有想到李泰居然答應的這般的從容。

原本在杜如晦看起來,李泰怎麼也要考慮一下吧。

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勢力,現在別人想要插手進行分潤,結果一點都不反感的嗎?

“還是我哪裡思考少了幾分?”杜如晦此刻有幾分的想不明白。

(本章完)

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234章 送禮物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417章 陳大德歸來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100章 心黑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474章 令人絕望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38章 高陵的目標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們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149章 新的計劃第484章 占城稻第3章 初見竇靜第113章 與太僕寺的合作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282章 令人頭疼的材料學第116章 信息繭房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204章 八牛犁第31章 火種計劃第5章 鴨蛋王第29章 圖書館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301章 到洛陽第543章 商議兵制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147章 樂聖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16章 鄭鳳熾第148章 樂譜第71章 漕運稅收第95章 從今天開始就信道了第4章第339章 傳播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338章 初見辯機第23章 匯聚學府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15章 冬日將近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150章 軍樂師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31章 火種計劃第301章 到洛陽第153章 囂張第505章 新神農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319章 南市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431章 籌謀建設絲綢之路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485章 分封第539章 運河規劃的落實第18章 與鄭鳳熾的交易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351章 公平不易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287章 控制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108章 陰謀的餘波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135章 歷史性的突破第401章 嚇死了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