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心黑

第86章 心黑

杜如晦自從從生死間走了一遭,真正覺醒了精神天賦後,憑藉決斷天賦能讓自己做出的決斷絕對是當前情況下最正確的。

能夠面對任何局面,杜如晦表示自己未必能解決矛盾,但絕對能壓制這矛盾不爆發。

所以甩開馬周與農業學府體系,依舊用老套的徭役體系,那碼頭修建速度自然變得緩慢,甚至當地的矛盾可謂是一件接一件爆發。

什麼剋扣徭役糧食,什麼土地徵收矛盾,什麼受到管事欺負引發騷亂,那事情是真一件接着一件就不見停的。

只不過,對杜如晦來說,縱然如此也能夠很快的決斷處理。

然而事情處理歸處理,但在這裡幹活,哪裡有源州與勝州這兩處的來得從容不迫。

幾乎就不需要自己費什麼心思,這兩地港口在馬周安排下很快就建好了,水道疏通了,甚至都能投入使用了。

相反,陳倉這個港口到現在都還沒修建完成,而且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真特多。

兩相比較下,杜如晦果斷把馬周找過來,把活繼續包給馬周來幹。

說實話,杜如晦是真不理解,爲什麼同樣是幹活,自己手下幹得是又慢又煩,但馬周幹起活來又快又順利,短短時間就幹完兩份了。

不過,中層管理者到了這天卻反而變得繁忙起來,他們要一起開會總結。

因爲李泰非常的清楚,這年代的士兵是府兵制的,這種制度下的軍士,你指望他們的軍紀好到什麼程度是不現實的。

等到他們回到了高陵,這些可是要換糧食的,每次發放多少糧票,都是有份額的。”

這讓杜如晦相當不理解,而更不理解得是當地百姓。

對馬周來說,最重要得就只是讓那些有閒的百姓能過來幫幫忙而已。

“蔡國公,這可借不得!”

迎接時一片君臣和睦,只不過等到大軍歸營,李靖入宮。

底下人縱兵搶掠,這點別人不清楚,難道李世民還不清楚嗎!

而你們便幫忙擺平地頭蛇,另外組織百姓過來幹活。

別看長安糧食價格下降到每鬥四文,但整個全國可還沒有真正豐收呢!

這些在高陵以外的地區用得比較少,但在高陵內,拿着這糧票是能直接兌換糧食的。

尤其每天吃得還是香噴噴的大包子,偶爾還有雞湯喝,這簡直就是天堂啊。

“用這張紙能換一兩小麥!?”杜如晦有些驚訝的看着這紙張。

今年越王小麥大豐收了,所以便改發這小麥糧票了,有一兩、一斤、一公斤,甚至還有千公斤的。

這到底是哪個天才想出來的,直接就完成了一石三鳥。

結果這些從長安來的徭役,還過着做五休一的生活,這日子好讓自己羨慕啊!

馬周說道:“大面額的需要當事人過來簽字才行。

說着便是當場賜予了絹千匹,封爲光祿大夫,甚至連實封的封底都到達了五百戶。

先看看被俘虜的隋僞帝,接着看看驚魂未定的歸來將領,頓時恍然大悟。

但基本上一手木棍,一手蘿蔔,完全能讓這些人接受眼前事實,選擇乖乖合作。

李靖第一時間覺察李世民的心思果斷認罪,把縱兵劫掠什麼的給坐實了。

事實上,對馬周來說,因爲河流的勘測就是馬周負責的。

“這是糧票!”馬周看着杜如晦拿出來的紙張,道:“您手上這能在高陵換到一兩重小麥。”

李世民聽到李靖的話語,沉默了一會兒,上前來主動把李靖扶起,緩緩道:

“隋將史萬歲破達頭可汗,有功不賞,以罪至戮。朕則不然,當赦公子罪,錄公子勳。”

在這裡幹活包餐,就這麼一個簡單的條件,但附近願意過來幹活的人還是挺多的。

李泰看着這一幕的表演,不由目瞪口呆。

總之,每個小組每天都會彙報進度,王真儒當天就會把進度程度進行更正。

李世民帶着文武大臣,出城十里迎接,就算是李泰也被叫過去,一起迎接將士班師。

李泰看了看此刻一臉正氣的溫彥博,不知道這到底是誰想出來的主意。

“心真黑!”

所以馬周選址第一步就相當快,然後馬上找上王真儒,讓他計算整個工程的工程量。

溫彥博突如其來的這一句,讓在場所有人愣了愣。

當然,如果這些人貪心不足,那就要讓杜如晦召喚帝國主義鐵拳,把他們給鎮壓了!

其次是對頡利可汗與隋僞帝表示,自己跟隋朝不一樣,你們就給我做好準備吧。

小面額的,紙張裡參入了精選的鴨毛和白疊子,材質與普通紙張的質感不同。

後來去年徭役爲了協助其他地區服役,徭役隊伍總不能當場發糧食,畢竟一來一回糧食可沒地方裝,便弄出了換取糧食的糧票。

“如果李靖能再遲些,等秋收後朝廷有了足夠稅收來發放獎勵,想來就不一樣了吧!”

表示你雖然滅國了,但一樣只是臣子,而李靖更是明白人,自然什麼話都不說,直接把這件事給認了下來,表示自己一樣還是服從領導,絕對沒有任何異心。

所以,杜如晦這次選擇留下來,好好觀察馬周到底怎麼幹活的。

“難怪越王這般掙錢,以利驅人的確令人心動啊!”杜如晦忍不住感嘆。

而且紋路上都有明暗兩層,想要製作假的糧票來換,怕需要大匠水準還不夠,還要背後有大勢力,但即使如此他們製作的成本怕比這糧票價格更高。”

這些徭役拿着這些紙張相當高興,他們會用這些紙張,去一些在碼頭開設的店鋪中交易。

更不要說,有的百姓沒想到自己在這裡還能夠吃到雞肉,那可真幹活得勁頭都上升了。

顯然在李世民與溫彥博的表演下,一是稍稍打壓了一下李靖。

馬週迴答:“可以,這原本是我們內部的一種流通方式,最初是學生們的學分。

溫彥博不是腦殘,以這個理由攻擊李靖,簡直無腦到了極致啊。

他們興沖沖的跑過來,以爲自己能夠再吃上飯時,結果發現今天休息,不管飯了!

雖然他們不理解這到底爲什麼,但無可否認這讓他們相當失望。

然後等工作了五天,他們開始休息了……是的,當徭役居然還有休息。

別說功勞,沒過錯就很不錯了,然後這就省下了一大筆獎勵了……

整個工程在王真儒的拆解下,幾乎每一步都清清楚楚標註起來。

他們都是第一次見到活還沒幹完,居然能休息的徭役。

基本上打下一座城市不進行屠城,已經算得上是道德楷模了。

同時很多配套設施,也會在他們開工時一點點搭建起來,供給他們消遣。

只不過自己這輩子是不可能成爲李靖這般的將領了。

對很多百姓來說,幹活包飯尤其還讓你吃到飽的那種,肯定很有吸引力的。

總而言之,像這樣的每週例會,每次作做五修一之後,都是必不可少的。

墨水裡加入了煤炭高溫煅燒後特質炭材。

杜如晦看着這紙張,思索了一下,便拿着這紙張找上馬周,詢問這到底是什麼。

自己是不是也能找房玄齡把這東西弄一弄,但再轉念一想,好像也就只有李泰弄出來的這徭役是要收錢的,大唐其他徭役可不收錢啊。

這時候,御史大夫溫彥博突然站出來:“聖人,臣有本請奏!”

但李世民聽到溫彥博的話不由怒極,開口道:“李靖,是否有此事!”

無可否認,也許未來溫彥博以後在史書上會被說嫉妒李靖的功勳,但真說起來,他是真用清名,解決了一大筆支出,猛吸了一把將士們的仇恨。

李靖聽到李世民居然直接叫出了自己的名字,馬上跪下來謝罪,聲淚俱下道:

“是臣枉顧軍規,縱容手下劫掠,還請聖人饒茹靖失察之罪!”

“你就不怕別人仿照?”杜如晦聽到馬周的話,忍不住詢問道。

現在,這些將士們原本滅了東突厥的將士們原本還認爲自己有功,結果你們老大都替你們認罪,你們違反了軍規,說重了那都是要殺頭的!

杜如晦作爲內政沒有九十八也有九十五的人,自然明白這東西的好處,不由對馬周道:“這些票據,你們出來時候,越王給了多少,能不能借我用用。”

基本上能把工程所需大概時間都能計算出來,然後套一個提前量就去找馬周交差了。

杜如晦見到這幕感覺非常神奇,便好奇得拿着開元通寶去換了一些,上面寫着小麥一兩。

不得不說,看着這位老將帶着大唐軍隊雄赳赳氣昂昂的迴歸,李泰也不由自主的騰昇起一股大丈夫當如是的感覺。

每個月,管理者們會給這些徭役發一張張算不上大的紙張。

一公斤或一公斤以下不需要任何簽名,但一公斤以上的糧票兌換要簽字的。”

比如剛搭建起來的涼茶店,饅頭店,澡堂,以及花船……都是收這些紙張,認這交易的。

只不過在這裡直接發糧食的話,在路上會壞掉或者損毀,所以才發了這些糧票給他們。

府兵制這種制度下,就根本不可能出現一支軍隊嚴明的軍隊。

雖然高陵徭役幹活的確是又好又快,效率是真高,但其他徭役那是不要錢的啊!

然後這些工程又分成幾個小組來一起做這個工程。

說實話,這些招募過來的百姓跟普通徭役也沒什麼區別,所以王真儒基本上招呼他們也都只幹些零散的搬磚活,這點杜如晦自然看得清楚,真正幹活的主力是高陵徭役。

畢竟像這種能夠吃飽飯的日子,自此進入到貞觀後到底多久沒經歷過了。

“你是御史大夫,有事儘管參奏便是!”李世民看着溫彥博不由說道。

李泰聽到這話,更有幾分意外。

而馬周也沒閒着,第一時間便找到所在地的郡望,表示碼頭修建好後,會劃出一部分區域專門給所屬郡望做生意。

聽到馬周這話,杜如晦也不再說什麼想要借一點的話了。

每個小組每天的活雖然都分好了,但如果你能把今天的活幹好後,還幹明天的活。

一個個說說遇到的問題,以及工程的進度速度,做得好的被表揚,做得差得被鼓勵。

李泰看着這一幕,心中感嘆,這麼喜慶的日子,就不能好好把這日子從頭高興到尾嗎!

“臣參奏李總管治軍無方,有意縱兵擄掠突厥的奇珍異寶以收買軍心,使得珍寶全部落入亂軍之手。”

聽到杜如晦的話,馬周連忙道,

“用越王的話來說,這東西本質上是借據,越王下發給這些徭役的借據,是他們勞動換來的酬勞。

只感覺李泰這種辦法不錯,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是減少了糧食的消耗。

李泰看看周圍,卻見周圍文臣一個個擡頭望天,彷彿什麼都沒聽到似的。

就在杜如晦滿腔心思撲在渭水上時,李靖帶着大軍以及俘虜總算迴歸了長安。

打贏了後,搶劫突厥珍寶什麼的更是十分正常,要是不搶那纔是怪事。

首先王真儒把整個工程進行了拆解,每天需要幹多少,一共需要幹多少天,這些都寫成了一張圖紙,然後搭建了個涼亭後,把這圖紙放到了裡面,所有人都能看到。

當然,這天徭役在休息,甚至在開啓浴室後,基本上這天勞工們基本都會來洗澡。

那幹得最多的小組,那每人吃飯時就每人獎勵一個雞腿或者鴨腿。

以前沒見過沒世面,但現在他們感覺這纔是徭役啊。

杜如晦見到馬周把握十足,看着眼前糧票倒不由細心的打量起來。

王真儒通宵達旦,根據所有條件進行計算,並因已幹過兩次,多少也摸索出了一套公式,把現有條件套進去也就是了。

因爲將士們上戰場就是爲了利益與功勳的,就算榮耀感都未必有多少。

第三點,也是最關鍵的,那就是朝廷沒錢了,實在拿不出什麼獎勵了。

李泰若有所思,“不過李靖到底知道還是不知道。

但不論如何,沒他這般配合,這謀劃也無法施展下來,相信阿耶會額外補助他吧。”

而事實也如李泰所想。

不久後,李世民又賜予了李靖絹兩千匹,封代國公,重新成爲了兵部尚書。

(本章完)

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109章 李世民的決斷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57章 不能笑第321章 交稅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214章 與劉仁軌的商議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65章 戰報第413章 薛延陀進擊中(這個月接下來可能都第1章 貞觀蝗災第393章 李靖的建議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147章 樂聖第86章 心黑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471章 身鑄薪柴第163章 三個人選第207章 計劃書第383章 馮盎的抉擇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46章 收錢一貫第63章 阻擊第267章 自古以來第101章 拿錯劇本了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3章 初見竇靜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258章 覆滅第532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今天一更)第76章 流外官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85章 渭水工程開始了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338章 初見辯機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262章 青海的重要性第280章 閻家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86章 心黑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13章 獎賞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296章 偶遇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2章 立志於農第6章 請蝗儀式第321章 交稅第428章 受傷的人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們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523章 決戰第129章 人力資源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204章 八牛犁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17章 認識的差別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470章 光箭雨第408章 與李世民的見面(今天一更)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434章 六鏡花·傳承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441章 黨仁弘案件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40章 旱災將臨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