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

“再探再報!”李世民簡單的向斥候下達了命令,倒沉穩得並沒有什麼動作。

不過很快,李世民便知道,到底是誰來了。

“阿耶,阿耶!兒臣特來救駕!”

好吧,聽着着李泰不要臉的叫喊聲,很快就傳遍了全軍,李世民也只能讓侍衛把李泰叫過來。

不然呢,李世民還能怎麼辦!

“不是命令你在後方處理撤退事宜嘛,你怎麼就過來了,不尊軍令,你可知罪!”

李世民看了李泰不由板着臉對李泰道。

“阿耶,您這不是跟高句麗的軍隊打起來了嘛,我以爲阿耶沒雲氣會吃虧,那我還守什麼城池啊,我又不知道,我們大唐的軍隊有云氣啊……”李泰弱弱道。

李泰擡起頭,看了看李世民大軍頭頂上厚實無比的雲氣。

自己都已經率領軍隊走到半路了,來都來了,總不能再調轉軍隊回卑沙城吧。

要是後面李世民問起來,你率領軍隊走到半路又回去了,連個招呼都不跟朕打一下,你是幾個意思啊?

是不是覺朕單方面虐殺高句麗軍隊,所以你覺得沒機會前後夾擊了啊!

所以嘛,李泰走都走到這裡了,不論怎麼樣都不可能停下來了,硬着頭皮繼續前進唄。

“朕的本事,怎麼會全讓你知道!”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不由得意說道。

說實話,李世民的話說到這裡,或多或少卻有幾分欣慰。

軍令?軍令,哪裡有自己兒子對自己的關懷重要,更重要得是他帶兵來救自己怎麼也都不算違反軍令啊。

現在更是隻帶着十幾名親衛便是直接來到軍營中,表露他根本就沒掌控軍隊的意思,自己又有什麼不放心的。

“你這次帶了多少的軍隊過來?”李世民對李泰道。

說實話,李世民看着李泰既然過來了,那就讓李泰過來刷一刷戰績好了。

畢竟作爲大唐的下一代儲君,別得不多說,有軍功傍身,也好鎮得住下面的驕兵悍將。

“二十萬軍隊,步兵五萬,弓箭手十五萬!”李泰倒果斷道。

“你哪裡來的這麼多弓箭手……”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

雖說李泰帶着軍隊來時,李世民早就有所估計,李泰應該是把手下徭役都調度過來了。

但是真聽到李泰手下有十五萬弓箭手時,李世民還是覺得不對勁!

這是弓箭手啊,不是發一根長槍就能夠裝作自己槍兵的步兵啊!

不論是身體素質,組織紀律,還有預備物資,這些都不是說說就有的啊。

“二十萬徭役擁有統一天賦工具掌握,所有人昨天喂箭射了三十來發靶子,感覺差不多就掌握射擊了,感覺還是挺簡單的!”李泰實話實說。

“等等等等……你說什麼,什麼叫做二十萬徭役擁有統一天賦!”

李世民微微一愣,不由看着李泰道,

“工具掌控穩定發揮他們手中武器的力量,也就是說他們完全能當做一天賦士卒來用!”

“嚴格的說,如果有需要的話,他們能當做二天賦的將士來用!”

李泰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臉道,“只要我的君主天賦加持給他們,他們算是有一定缺陷的二天賦戰士!”

“用用看!”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說道,“你指揮這支軍隊對高句麗將士發動攻擊!”

“遵令!”李泰卻也不客氣的答應下來,走出李世民的軍陣,李泰也鬆了一口氣。

自己親自來李世民的軍中,就是在攤牌後的試探。

李泰相信,李世民不會殺自己,廢話,連反叛的李承幹他都不殺,他怎麼可能會殺自己。

但自己卻不敢保證,在自己袒露自己親自指揮的徭役擁有二天賦的戰鬥力後,李世民還能夠以平常心面對自己,而不是把自己限制在軍中,然後派遣其他人接管徭役。

但李世民放棄了這樣的機會,一個能把自己完全把控住的機會。

李泰不由回頭看了一眼,深吸一口氣,重新擡頭挺胸的回到軍中!

“小兔崽子就這點出息!”哪怕李世民也不由暗暗罵了一聲。

很顯然,他能感受到李泰的赤誠,但也能夠感受到李泰的試探。

只不過,李泰實在太小看了李世民了,如果李泰麾下的真的是二十萬二天賦的軍隊,那說不定李世民還稍微的有點忌憚。

但這種靠着李泰的君主天賦強拉上來的二天賦戰鬥力,李世民表示,自己帶着軍隊一個斬首行動,便能把這一支軍隊給解決的七七八八。

這是李世民一戰擒兩王,直接幹碎了兩個君主天賦之後,所攜帶的絕對信心。

君主天賦這一種能力說強也強,但對上那種有帝國意志加持,或者真幹碎過幾個君主天賦的人,也就只是種投機取巧的能力而已。

還不如學府兵那一身的鋼板,這東西才讓李世民看了胃疼。

但這樣的試探對雙方來說都是必須的,因爲只有雙方試探後,雙方纔會有信任。

或者說,將來遇到了什麼緊急的情況,導致雙方出現矛盾時,李世民會想到今天李泰帶着二十萬大軍,依舊孤身入營,盡顯赤誠。

李泰以後聽到李世民一些難以理解的命令,自己也相信李世民的本意絕不是傷害自己。

而李泰回到軍營中,星火燎原天賦,在這一刻全面開啓。

說實話,這天賦隨着李承幹被貶後,李泰幾乎成爲了大唐唯一的繼承人。

所以星火燎原的天賦成長得相當的迅速,此刻這天賦加持在幾乎每一名弓箭手上,讓他們手中的箭矢上彷彿都帶着一抹赤紅色的火焰,是意志的加持,也是意志的具現。

李泰麾下的徭役雖然成分比較的複雜,但對擁護李泰的心思卻是一樣的。

尤其有了農業學府的學子作爲樞紐,這羣人幾乎就是李泰意志的執行者!

此時此刻,他們射出的箭矢便被李泰的君主天賦引導出來。

從普通的破甲箭變成攜帶意志的破甲箭,具有了精神傷害與物理傷害的雙重效果。

“大王,接下來怎麼打?!”李泰身邊的祖長明不由對着李泰說道。

“先射完一壺箭聽個響吧!”李泰道,“能五十發箭矢殺死一名敵軍就不需要節約。”

祖長明很想要跟李泰說,對面的士卒身上連甲冑也沒有多少,根本就不值得這射箭!

一瞬間箭矢如雨而下,彷彿夏日暴雨,鋪天蓋地射向準備依山繼續防禦的高句麗士卒。

讓到現在還跟唐軍鷹揚衛持續對射的高句麗弓箭手直接覆滅。

高句麗弓箭手們,原本以爲自己能壓制唐軍,但下一秒,便感覺到眼睛一黑,天空中盡是密密麻麻的箭矢,鋪天蓋地的遮住了整個天空。

更重要得是,這箭矢落到身上,有一股發自內心的刺痛感,瞬息便直入骨髓。

這痛苦,哪怕有士氣高昂的加持,在現在也就只剩下了士氣崩潰,而只要士氣崩潰,那些沒身穿甲冑的人是幸福度的,他們直接就死了。

但那些身上穿了甲冑的人,他們身穿甲冑,只要不是特別精良的那種,破甲箭接連不斷的落到他的身上,不但身上甲冑不斷被破甲箭穿透,就算他們自己更要承受意志上的持續不斷的刺激,直到意志崩潰而死。

高句麗的戰士相當善戰,甚至他們的軍隊更是有多支擁有意志類的天賦,說明了他們的戰鬥意志實際上是相當強的。

但再堅定的戰鬥意志,也經不起成百上千的意志箭不要錢的向着他們傾泄。

這密集的射箭頻率,甚至讓唐軍都有點停下了腳步!

因爲在唐軍將領的眼中,這哪裡是射箭啊!這分明就是砸錢啊!

在絕大多數的唐軍將領眼裡,一根破甲箭的價值,如果沒個幹掉一名正卒士卒,那都算是虧本的。

因爲普通箭矢能馬上回收利用,但破甲箭因爲撞擊會讓箭頭的結構出現形變,有的甚至直接跟甲冑一起碎裂,回收之後,基本上都不能使用,都需要重新回爐重鑄才行。

但現在,自己看到了什麼,鋪天蓋地的箭矢,全部都是破甲箭。

只怕自己進入到這箭矢的範圍內,都會被友軍莫名其妙的射死。

鄭仁泰這鷹揚衛統領,看着這根根的破甲箭就當做普通箭矢一樣的消耗掉,其中的心痛與羨慕,簡直難以言語,他的臉色都產生了幾分的形變。

至少在鄭仁泰看來,這波射出的破甲箭若交給自己,對面弓箭手就被射死了!

現在與其說高句麗的將士們是被射死的,怕是用壓死這個詞,想來更加的準確吧!

不論怎麼說,李泰麾下的弓箭手持續不斷的射擊下,戰場上直接便騰空出了一大片空曠。

裡面橫七豎八的插着無數箭矢,以及身體各種部位都插滿了箭矢的高句麗士卒。

這波持續不斷的箭雨彷彿洪水一般直接淹沒了這處戰場。

哪怕是箭雨停歇,整個戰場在這時候也出現了一絲詭異的安靜。

下一秒,這樣詭異的氣氛再也繃不住了,高句麗士卒們直接便放棄戰鬥,選擇了逃跑。

他們真的不畏懼上戰場,哪怕現在更唐軍廝殺他們也毫無畏懼。

但現在他們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戰友被射成了馬蜂窩,結果自己唯一能夠做得只是慶幸自己不是站在他身邊,否則自己也一定會是躺在那裡的一員。

畢竟這般千瘡百孔的死法,實在是突破了他們的想象,而當人類遇到了不被理解的,甚至畏懼的事情時,就自然崩潰了!

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快的清空一片區域,死亡狀態還這麼悽慘,高句麗士卒就算再好戰也繃不住了,畢竟怕死纔是人的天性啊!

“怎……怎麼回事?!”正在一路前途的李道宗看着原本還頑強抵抗的高句麗士卒,突然間就崩潰了,然後便果斷逃跑不免有幾分愕然。

“還不快追,這可是混功勳的好時候!”李世績帶着部隊趕上來,一隻手拿着望遠鏡,開口說道,

“魏王帶着士卒參與進來了,用箭雨直接殺得高句麗士卒跌破了士氣冰點!”

“魏……魏王來了?!他不是在卑沙城嗎?”李道宗還是有幾分沒有回過神來。

但李世績無比肯定道,“肯定是魏王,除了魏王,其他人不可能會這麼用破甲箭!”

是的,李世績在看到那漫天的破甲箭雨後,便可以肯定只會是魏王來了。

因爲正常軍隊的破甲箭那都是當做寶貝疙瘩用的,不面對身着甲冑的角色絕對不使用。

畢竟破甲箭是一次性的,射一個無甲冑的目標,就算射死了感覺也挺虧的。

但現在看着破甲箭如雨而下,除了魏王,李世績找不到其他人會這麼用。

沒有辦法,其他的將領就算是把他給賣了,怕也沒有這一輪射出的破甲箭的箭矢貴。

不過也無所謂了,至少魏王的出現,算爲這場僵持下來的戰爭起到了打破僵局的效果。

只是這一種打破僵局的方式,讓自己這種相對正常的將領難以接受而已!

高延壽此刻充滿了絕望,明明自己都成功的僵持住了,明明自己邊打邊退,很快就能夠重整旗鼓,明明自己能反殺的!

結果突然就這麼來了一撥破甲箭雨,而且這破甲箭雨上還帶着特殊的意志攻擊。

自己的士氣高昂天賦多少算被分到意志類天賦中,但這箭雨所過,士卒哪怕沒死透,但自己加持給他們的士氣高昂也直接被對方的意志攻擊給徹底擊穿。

更致命的是,對方不講道理的箭雨傾泄,現在那片區域的士卒,有甲冑的身上扎滿了箭矢,沒有甲冑的被射成了肉泥。

這場面就算自己看了,腹部都有幾分翻江倒海,就更不要說普通士卒了,他們士氣崩潰了很是正常的。

只是高延壽不服的是,唐軍如果有這般箭雨剛開始來一波,自己的軍隊也一樣堅持不下來,持續打這麼久時間,又有什麼意義,就爲了耍自己嗎?!

一時間,高延壽充滿了絕望,隨着這戰失敗,他徹底個感受到高句麗與大唐的差距。

就好像是絲毫沒有甲冑的士卒,對上了這破甲箭當做通常箭矢使用的唐軍一樣。

這真不是靠高句麗人的意志就能彌補的啊!

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75章 分校第377章 李泰的堅持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111章 拉攏鴻臚寺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293章 李泰回長安第6章 請蝗儀式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24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325章 毛紡織第484章 占城稻第164章 幽州的成果第367章 大非川之戰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385章 與高季輔的會面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511章 計劃的實施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147章 樂聖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32章 邀請孔家第218章 親兵入伍中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16章 鄭鳳熾第512章 高句麗百姓的安置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299章 病來如山倒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165章 墜馬第419章 杜荷第50章 戰爭將起第68章 繼續科考第2章 立志於農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272章 建城的原因第6章 請蝗儀式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362章 爆發的鬆州之戰第306章 李春第75章 分校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97章 發展正常的幽州分校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167章 盡心國事第374章 武媚努力中第172章 劉神威歸來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399章 桑布扎與辯機第462章 謹小慎微(今天一更)第528章 爲了勞力的李泰(今天一更)第508章 李世績的謀劃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307章 褚遂良的麻煩第292章 百羌的習俗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107章 越王府第一奸細第131章 再見長樂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287章 控制第15章 冬日將近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297章 解讀第58章 以醫者爲榮第160章 託付第275章 杜楚客到來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123章 人口承載極限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