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

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

杜如晦有些不甘心的再翻了翻這些會議紀要,多少想要從中尋找到幾分端倪。

但這上面雖然記錄着幹這些事情需要徵召多少的百姓,需要花費多少的物資,但錢財的撥付最終都到了“交給越王”解決,然後就停住了。

因爲李泰真拿出了物資。

但按照道理來說,李泰要是買了這麼多物資,那他怕把他的養雞場跟煤炭場都給賣了也許都不夠吧。

“越王……越王真是慷慨解囊,體恤百姓啊!”杜如晦實在看不出個所以只能讚美道。

只是杜如晦略帶着幾分好奇的問道,

“越王能否告訴臣,您到底在這裡花費了多少錢?二十萬貫,還是三十萬貫?”

“這個錢……”李泰摸摸腦袋,面對着杜如晦笑而不語。

因爲李泰也是沒有反應過來,在這個時代幹基建居然要錢?

基本上來說,基建這種東西最耗錢的就是三部分頂尖設備,基礎材料以及人力支出。

別看我們笑話外國基建落後,但實際上只要發達國家,那基本上都有過基建狂魔的時代。

你想要的糧食與軍隊在過一段時間也會給你派過來,你要做得就是維持住高陵縣的秩序。

過一段時間,關中的難民會陸續的向這邊過來,你需要收攏難民,讓他們活下去!”

“還沒統計!”李世民說道這裡也帶着幾分沉重道,“但比較起去年,應該只多不少!”

另外值得一提,偶爾李泰會用煤票的形式來替代他們的工資。

畢竟說到底,他現在還只是商人,不是世家啊!

否則若能夠把柴的地位改成炭,我怕是敢以炭本位去發貨幣了!

李泰也就在隔壁開了一個涼茶店鋪,半斤一文錢,甚至可以裝葫蘆。

當然如果他們政府願意補貼的話,還是能進行基建的,只不過懶慣了的工人讓他們動起來,那就相當不容易了。

不過,這件事對李泰來說,最重要得是省下了一部分開元通寶的流通,讓這些百姓接受了票這種形式的等價貨幣。

總而言之鄭鳳熾弄了一圈,發現自己弄出來的味道羽絨服,結果成本都比李泰給自己的脫脂脫味羽絨服的價格更高,這讓鄭鳳熾徹底失去自產自銷的想法,還是從李泰這裡拿貨吧!

“請阿耶放心,只要糧食足夠,我定然把這批難民給全部安排好!”

這些基礎物資,對那些頂尖的權貴來說沒有什麼吸引力。

一個問題是古代的交通,交通導致了很多有糧食的地方不能快速的運輸糧食到缺少糧食的地方,而沒有糧食作爲基礎,那以工代賑就真的很難發揮出來。

“那個……”李泰聽着杜如晦的話,略帶着幾分遲疑,不過還是對李世民道,

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杜如晦,他自熱是知道杜如晦要做什麼了。

“更多!?”李泰聽到了這話,那雙目都變成了星星的形狀,道,“他們人在哪裡?!”

“你這裡不是很好嘛,爲什麼向我要軍隊?”李世民略帶幾分笑意,也有幾分疑惑。

“啊~難民?”李泰聽到這個詞微微愣了愣,雖然自己也不嫌棄,但這跟自己所想的到底有幾分的差距。

當然,要是真一直這麼幹下去,一樣會走上當初國營企業老路的,所以只能算過渡而已。

李世民沒有阻止,因爲李世民相信杜如晦做出的決斷,就好像自己的決斷一樣。

杜如晦看着這一份份的會議紀要,突然他猛擡頭,目光帶着幾分血紅,開口道,

只不過後來隨着科技的進步趕不上人工成本上漲,尤其主要經濟城市的基礎設施完善後,基建這種項工作回籠資金週期較漫長的項目,自然不會受資本主義國家所喜歡。

說實話,李泰向他要糧食李世民自然明白,但李世民不明白的是爲什麼要軍隊。

不過,這種事情對李泰來說算個屁,基礎材料是高陵河邊挖過來的,人力成本除了那支組建起來的徭役隊伍需要支付工資,其他百姓那都是衝着一天兩頓飯來的。

現在,也就只是這麼小打小鬧一下而已。”李泰對自己的能力很惋惜。

這種模式用來積累初步的資本積累還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可以說最應該支付大比的材料費用與人工費用,就這被壓縮到了極致。

很多農民幹得累了,直接就消費一文錢,讓這些百姓幹得舒服,自己也能回收貨幣。

百姓們的確是賺到了錢,但也在高陵區花費得七七八八,而他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水渠,道路,公共廁所之類的基礎設施,卻能繼續發揮着作用,幫李泰繼續賺錢。

李泰倒是神色平靜,但卻非常認真的說道,

如果鄭鳳熾知道了杜如晦的話,怕是會忍不住的大喊冤枉。

但對底層百姓來說,他們在這封建時代光活着便已用盡全部力氣,這些基礎物資就是必需品,而他們賺來的錢基本上就消耗在了這個上面。

所以,等到他們需要蜂窩煤時,有時候會選擇要蜂窩煤的煤票,而不是開元通寶。

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也沒多說,只對李世民鄭重道,

如果你沒有一股能夠鎮壓暴亂的絕對武力,卻擁有財富與糧食,很可能直接讓百姓一個衝動,就把你給洗劫掉了,管你是什麼穿越者,在暴民面前,該死還是要死!

但李泰知道,自己能夠掌控的也就只是蜂窩煤而已。

李泰弱弱對李世民道,“大約會有多少?”

所以李泰馬上修改了規定,搬磚到一定的數量能夠開放兩碗飯,這之後如果還能搬磚,那李泰便是給他們計件,然後支付開元通寶。

說實話,鄭鳳熾自己私下裡也搞過羽絨服,那種驅除油脂異味的方法倒是其次,真正問題是成本。

杜如晦眼睛眯了眯,原本以爲鄭鳳熾在太上皇之後會消停一下,但沒想到,鄭鳳熾這又是給李泰身邊塞女人,又是給李泰贈送這麼一大筆的資源,這是準備下重注?!

反正李泰不覺得自己是那種我要打一萬個的類型,實際上我要打一個,李泰覺得自己都夠嗆。

我需要一支軍隊,在必要時鎮壓叛亂。

所以肯定要保住李世民的大腿,讓他多派點人來保護自己啊!

“嗯嗯!”李世民點頭,道,“既然你已考慮的周全,那我就給你個安撫使的職務。

至於頂尖設備,李泰也讓留了杜楚客留了一支小隊跟着李淳風,就讓這支墨科小隊去想辦法研究一些能夠增加效率節省力量的設備,只要研究出來,那就能馬上來嘗試效果。

“高陵這裡的百姓,絕大多數都是清楚與認可我的,所以我只要保證了他們吃食,他們便是都會願意聽從我的命令與指揮。”

所以,孔雀的大商場基礎物資從沒有出現過斷貨的情況也是因爲鄭鳳熾與李泰的關係。

只要國營企業發展的好,那廠內員工從出生到入土,基本上都依附整個國營企業而存在。

“但如果真來一萬人,他們的數量會超過高陵本地人的數量,到時候肯能會出現騷亂。

他們用這煤票去大商鋪裡面換蜂窩煤,那他們就會享受到九折優惠,對百姓來說能省一分也是一分啊!

而李泰也把這羽絨服的代理權買給了鄭鳳熾,只不過讓鄭鳳熾一半是現錢,另外一半是物資,尤其米油鹽醬醋茶之類的基礎物資,他能弄來這些基礎物資多少李泰便收多少。

“大量?有多大量?!”李泰聽到杜如晦的話卻有幾分愕然,甚至忍不住搓搓手,略帶幾分期待道,“有一萬人嗎?”

在這過程中,往往能用記賬的形式來替代貨幣交易,最後只要能拿得出物資來,那這模式就能持續下去。

但正因爲這樣所以才痛苦啊,不過李淳風還是很貼心的安排了花樓女子給他們加油!

至少就現在來說,這效果看起來還可以。

想要消化掉超過高陵縣本身的勞動力,就必須要維持好秩序,並且讓百姓適應這秩序!”

“若是給越王您大量百姓,是否有辦法也如同高陵縣百姓驅使着他們,讓他們幹活!”

他也許有跟李泰搞好關係的意思,但自己可沒真要對李泰下重注。

李泰把羽絨服三年的代理權全部交給鄭鳳熾,讓鄭鳳熾自己去經營去販賣。

所以這支墨家小隊在李淳風這裡幹得基本上是創造類的活,專門讓他們負責研究設備。

其中到底價值幾何李泰肯定明白,市場價九折對李泰來說,也就小賺了一點點而已。

簡單的說,李泰想要得是把整個高陵縣變成當初七八十年代的某些國營企業。

鄭鳳熾自己去買了鴨子,結果發現羽絨服能用得毛絨一隻鴨子生產不了多少,爲了這羽絨服的材料,自己還要搞鴨廠,等到鴨廠搞定了,又必須要有孵蛋技術,否則鴨子的產量上不去,無法形成規模,等到自己弄到了孵蛋技術,煤炭成本與飼料成本又壓着自己。

“也許過些日子就會過來了!”杜如晦道,“希望到時候越王能夠滿意!”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時代的百姓可沒出去旅遊的條件,雖然賺到了錢,但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哪一樣他們不花錢,而他們只要花錢,那就只有去大商鋪買!

而只要消費,那這些錢就流動了起來,對坐地戶李泰來說,就肯定不虧了!

至於現在,李泰看着杜如晦的詢問,倒如實說道,“鄭鳳熾幫了不少忙!”

因爲是日結的,幹多少給多少,馬上這些人們就開始積極起來。

所以不論是水渠工程,還是現在在修建的道路工程,李泰表示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

在封建時代你居然跟我談錢,這是侮辱我這個改革開放後成長的華夏接班人啊!

好吧,李泰還是給錢的,那就是李泰看着一些百姓懷着混兩頓的想法在磨洋工後。

靠着有序的內部循環,以及對外部有着不錯的盈利項目,這就讓高陵發展得欣欣向榮了。

好不容易做次資本家的李泰怎麼容忍得了這些人得過且過,那自己怎麼實現財富增值。

對商人來說,讓他們做虧本的買賣,還不如讓他們死了算了。

因爲蜂窩煤自己從煤炭工到生產線,以及到最終銷售端自己全部都掌握了。

“阿耶,若真有一萬人以上,我能不能讓您派一支軍隊過來駐紮,在必要時更要聽從我的命令,另外還請您讓司農寺給我開放糧食。”

“又是鄭鳳熾?”李世民聽到這話摸了摸下巴,總感覺這鄭鳳熾是不是太積極了!

“更多!”杜如晦神色不變,一臉平靜的說道。

李泰清楚,爲什麼以工代賑這種事情,在古代非常難執行。

而李淳風自身又是喜歡數學的傢伙,研究起器具來更講究三角形的穩定性,怎麼樣切割更加精準,至少研究出釐米跟克後,這傢伙對數據有種強迫症似的精準追求。

“可惜蜂窩煤的產量還是不夠大,成本應該要想辦法進一步的平攤,而且我手上也沒有那種頂尖的煤礦,對百姓的吸引力不夠高。

而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心了,華夏百姓可不是印度首陀羅和達利特,自從陳勝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後,那華夏的百姓如果真餓極了,那真的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的存在。

這種事情是商人該參與的嗎,一不小心那就是要株連九族的啊!

鄭鳳熾除了塞自己孫女到李泰身邊外,鄭鳳熾與李泰更多的是純潔的金錢交易。

“有你替我分憂,阿耶又怎會拖你後腿!”李世民摸摸李泰的腦袋,欣慰道。

“克明,今日你讓我來見得應該都見過了,我們回長安吧!”李世民說道。

“諾!”杜如晦聽到李世民的話恭敬的回答。

杜如晦知道,李泰與馬周的搭檔,李世民暫時肯定不會去拆,因爲需要他們去應對這次關中大旱所引發的難民潮。

(本章完)

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202章 五月無事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182章 天津發展中第162章 巡查體系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75章 分校第216章 求教戰部天賦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465章 軍校的提議第280章 閻家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26章 建設商鋪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28章 開學第88章 長孫無忌的敏銳第368章 心態崩了第204章 八牛犁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495章 邀請李靖第83章 又被彈劾了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變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291章 風雪中第530章 《幽州以北民族融合大計劃》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99章 杜如晦來訪第263章 先拖着,等等看第323章 頭疼的李世民第32章 邀請孔家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470章 光箭雨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403章 三百五十三萬戶第485章 分封第201章 馳道建設的計劃第154章 恥度第535章 鋼鐵衝車第451章 魏王謀反了第358章 按部就班的謀劃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466章 改革的風險第13章 獎賞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277章 被發現了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515章 登陸平壤沿岸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117章 邯鄲學步第313章 糧票第79章 與杜如晦的交鋒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353章 稱心之死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165章 墜馬第1章 貞觀蝗災第322章 薩珊來客第349章 醫舍的觸動第397章 月餅製作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176章 被腐蝕的蘇定方第45章 難民出現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80章 達成一致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270章 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第100章 心黑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60章 意外的麻煩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37章 規劃高陵第33章 狂熱的追星第319章 南市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50章 戰爭將起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455章 復仇VS團結第246章 進步神速第315章 鋼鐵城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542章 回長安第273章 予王玄策的囑託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433章 三個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