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

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

不僅是薛仁貴與王玄策兩人在這冬日砥礪前行,就算袁客師也終於千里迢迢的從廣州一路趕到了河湟谷地。

袁客師來到河湟谷地,看着紛紛飄落的雪花,回想自己這一路的艱辛,不知道爲什麼,自己的內心卻是有一股說不出的委屈感!

但自己到底到達河湟谷地了,更重要得是見到了袁天綱。

“爹,真是您讓魏王,把我推薦到這邊來的嗎?”袁客師說不出的悲憤。

“爹找了一個好活,能像李冰一樣名留青史,這不馬上把你找過來!”

袁天綱略顯尷尬,但到底沒讓袁客師離開意思,畢竟能找到這麼個貼心的工具人不容易。

“要是孩兒在廣州一直幹下去,也是很可能取得李冰一樣的成就的!”袁客師道。

當然,袁客師到底不是在說假話,畢竟袁客師在廣州你那邊一手建立了廣州農業學府,建立了甘蔗園,建立了茶園,最重要得是設計了獨屬於廣州的節氣表,甚至到了冬天,只要當地百姓按照袁客師製作的節氣表,基本上能進行一年三熟的耕種。

甚至袁客師在回長安時,還帶來了廣州當地從外面傳進來的稻種。

因爲李泰建立了農業學院本身就有着收集天下所有農業種子的意思,不論是稻種,麥種,甚至牧草種子,李泰都有收集。

畢竟李泰是知道雜交這個概念的,也願意往這方面進行投入。

說到底,李泰對農業發展的終極目的是想要發展出雜交水稻。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泰不論是對農耕雜交技術的儲備,優秀稻種的收集,甚至對農業人才的培養,都有着資源傾斜。

所以袁客師帶回來的優良稻種,很快便被李泰丟給了農業學府去培養了。

“咳咳,你一個人當什麼李冰啊,他是父子一起才創造得都江堰,父……子!”

袁天綱頗是重視的指出其中關鍵,卻想讓袁客師明白,這關鍵在哪裡!

“好好好!”袁客師無奈道,“那讓我來,準備做什麼?”

“這些日子我早就想過,也跟杜別駕商量過,主要是負責建設整個河湟谷地的梯田設計。

所以我會順着河湟谷地,去尋找合適開墾梯田的地方,都先尋找出來。

伱是選擇黃河,還是選擇湟水,剩下來的交給我就是了!”袁天綱道。

“湟水流經的都是河湟地區的大城市,多有百姓棲息,所以我還是選黃河吧!”袁客師考慮一下,最後還是選擇把相對簡單的湟水交給袁天綱來。

與之對比,黃河區域基本上沒什麼人,這自然導致了沒什麼道路,這可不好勘測。

說到底,他是自己父親啊!

袁天綱想了一下,道,“好,湟水給我,黃河交給你。

另外記得把河湟谷地的氣候記錄下來,這裡的節氣雖然跟長安大體相似,但細微處多少有些不同。

若想保證農耕,還需要給當地百姓制定合適節氣表,讓他們清楚每年應該做什麼!”

“這個我熟!”袁客師對袁天綱點頭。

自己在廣州這麼久時間,主要的工作也就是製作節氣表了

而就在兩人準備更進一步商議時,杜楚客過來這邊進行拜訪。

兩人也很快迎接出來,杜楚客說道,“今日我見十月初便已有冬雪,便送些肉食、棉服和炭火過來,還請兩位清點後收下!”

袁客師看着這些東西,有些意外的看着杜楚客道,“杜別駕,這些雜物怎讓您親自送來!”

杜楚客看着袁天綱道,”只是來親眼看看鄯城附近百姓有沒有誰缺少了炭火與糧食。

畢竟我對河湟谷地這裡不熟悉,到底需要親眼看一看的。

這才知道明年需要儲備什麼,這裡與長安相比,真的是苦寒之地啊!“

“鄯州能有杜先生您這樣的別駕,卻是鄯城之福啊!”袁天罡倒是由心的讚美道。

說實話,鄯州這邊靠着杜楚客的獨斷專橫,若說沒有隱患是不可能的。

但有杜楚客坐鎮,至少當地百姓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比較起去年需要靠着部落接濟,今年冬天卻好過很多了。

那些平日裡勤勞種植出了糧食的本地人且先不說,他們這冬天多少能活下去。

更重要得是那些因爲各種各樣原因,並沒有收穫到糧食的人,他們發現在大唐的統治下,他們或多或少是有幾分保底的。

因爲朝廷會每天提供熱湯和食物,甚至還有睡覺擋風的房子與棉被,只要願意被大唐官府僱傭,那他們就能夠靠着大唐官府活下去。

這對於戰爭後的他們非常重要,尤其是這個冬天能靠這些活下去。

而這大唐官府也彷彿有着幹不完的活,哪怕只是些苦力活,對當地百姓來說,做着這樣的活就能活下去,實在太輕鬆了。

因爲大唐的官府不僅會讓自己幹活,就算自己因幹活而生病,官府也都會主動讓醫者對自己進行治療。

說實話,基本上一年的時間過去,吐谷渾這塊土地的人若說對大唐有多麼忠心這絕對不現實,但至少他們或多或少覺得這樣的生活比以前的生活更好。

他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叫做文明,什麼叫做父母官,至少比較起當初粗放管理的吐谷渾,現在的吐谷渾遺民對大唐統治本身,變得越發順從。

基本上第一年過去,吐谷渾的百姓徹底的接受了大唐的統治,那這片土地自然很快就會被大唐所消化。

說到底吐谷渾原本也是從東亞怪物房中跑出來的鮮卑支脈,他們對於大唐文明有一種天然的向心力,他們不但不會拒絕大唐的同化,甚至會主動去配合。

當然,杜楚客這麼去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魏王表示以後這邊很可能會跟大非川對面的吐蕃打上一場,所以自己必須要有一個穩定的後勤。

“等到當地人的士氣穩定了下來,那我就能派出人到高原上去所有能養活鵝的湖泊去建立禽舍了。

若王玄策打贏了最好,若打輸了,就只能派人把青海周邊淡水湖泊全給污染了!”

杜楚客心中思索,但最終還是做出如此決斷,這是能最快給王玄策擦屁股的辦法。

畢竟,李泰雖然給了王玄策機會,但到底要讓自己給王玄策託底。

真要是王玄策率領的主力被擊潰了,那麼以自己手上這麼點的人手,還能成什麼事情,肯定只能玩同歸於盡的辦法,而且是怎麼兇殘怎麼來。

對杜楚客來說,他並不缺少決定一件事情的魄力,但他缺少一個任由他施展的平臺,人們可以在心中腹誹自己,但卻不能阻撓自己獨斷專權的平臺。

也正是因爲如此,杜楚客跟着別人一起幹活時,總感覺別人這裡不爽,那裡也不爽。

最不爽得是自己不是一把手,幹起活來居然還有人反對自己!

但是這種情況在邊疆地區,幾乎算是鄯州封疆大吏的杜楚客是不存在的。

雖然他也獨斷專權,但對於低自己一個階層的人,杜楚客往往能夠發揮出他們的實力。

甚至因爲過於嚴苛的獨斷專行,讓任何人都不敢違揹他的話語,這讓鄯州在他的坐鎮下,效率相當高。

而對任何一個官僚體質來說,你別管他的體質到底是什麼樣的,到最後終究看得還是官僚體系的整體效率。

至少在整個鄯州全部都向杜楚客負責的情況下,杜楚客的執行能力那是相當強。

基本上當初李泰提出的有理無理的要求,杜楚客都已經在動手準備了。

“只是,我雖然能做好準備,但吐蕃真有膽子,來動我華夏嗎?”杜楚客卻有幾分不理解,因爲他真沒把吐蕃放在眼中。

畢竟華夏自古以來的對手都是在北方,從沒有想過對手是從西南邊會過來的,但李泰多次叮囑,杜楚客也不敢大意!

而就在王玄策與杜楚客等人在河湟谷地一點點留下烙印的時。

關中卻也並不怎麼樣太平,原本李泰一臉淡然的在家中等着李承幹對自己出手。

但自己還不見李承幹有什麼動作,卻被王內侍給宣入到了大殿等候。

李泰心中略帶着幾分的疑惑,感覺自己最新都乖乖的待在府邸裡面等着李承乾的報復,沒有惹事啊,這又是發生了什麼嗎?

不過很快,李泰在李世民的宣見下來到太極殿,卻見到幾位大臣們都在,甚至連太子李承幹都在。

這讓李泰有幾分疑惑,來到了大殿行禮後,直接開口問道,“阿耶發生了什麼事,我到現在都還一頭霧水呢!”

“關內,河東等地區發生了瘟疫,朝廷需要組織人員進行救災。

找你過來,是因爲你擅長生財聚財,需要你來協助杜卿去籌集藥物。”李世民平靜說道。

李世民看看杜如晦,而杜如晦對李泰行禮,道,“魏王人命關天,今日就需得啓程。”

“停停停!”李泰聽到李世民的話,道,

“阿耶,你讓我協助杜相做事自然沒問題,就算讓我墊資收集藥物也是小事。

但有點必須要說清楚,協助救災到底屬於我替朝廷墊資,等到事情結束,我去民部報銷。

還是朝頂盯上了我好不容易存下來的一點小錢錢,打算藉助這次機會給花了!”

李世民聽到李泰這話語,神色不由難看起來,道,“青雀,你這是掉錢眼裡了!”

“青雀我們是皇家子弟,當有開闊心胸,若以區區銅臭,能夠拯救百姓於危難,這又有什麼捨不得的!”李承幹看着李泰,沒想到李泰居然會撞上來,連忙出來說幾句!

在場的幾位重臣,見到了李承幹彷彿抓到了李泰把柄的樣子,倒也沒要參合進去的意思,而是默默看了看,一個個自己幹自己的事情去了。

不過,李泰倒沒絲毫的退縮意思,而是對李世民行禮,道,

“區區統籌藥材之事,對青雀而言並不是捨不得,但青雀身爲皇家子弟,卻更要遵守規章制度。

私是私,公是公,以權牟私者貪,以私謀公者名,青雀不想公私不分,導致聲名狼藉。

所以,還請阿耶給我一個章程,我纔好按章程辦事。”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語又看看李泰,最後略帶着幾分無奈道:

“爲朝廷墊資,此次救助災患的消費,等到你歸來,去民部統一報銷。”

“遵命!”李泰馬上對李世民行禮,又對李世民道,“那我這就跟杜相走了?”

“滾滾滾滾!你這掉進錢眼裡面的小子,沒救完災別回來!”李世民揮揮手道。

當然,李世民說是這麼說,但他語氣中的寵溺語氣,倒是誰都聽着懂。

李泰自然沒有任何客氣,對李世民行禮,便跟着杜如晦離開太極殿,幹活去了。

這對於李泰來說只是件小事,李承幹更有幾分不忿的看着李泰離開。

終於隨着天黑,一名名的大臣離去,最終只剩下了了李承干與李世民一人。

李承幹有些不解的看着李世民,幾次準備起身離開,但李世民都讓自己留一留。

這讓李承幹多多少少有幾分的不安,但卻又只能硬着頭皮繼續坐着。

最終,在這房間只剩下了李世民與李承幹,李世民把手上的奏章放了下來,然後緩緩道,

“爲什麼找人弄來鳩毒,你想要做什麼,或者說,你想毒死誰!”

李承幹聽到這話,頓時額頭冷汗橫流,忍不住的跪在地上對李世民道,

“承幹只是好奇這種毒物而已,從沒想過要毒死誰啊!”

“承幹,阿耶我曾經中過親兄弟的鳩毒,那心痛更勝過鳩毒的痛處。

幸得到楊妃相救,卻纔免於一死,所以我此生最恨這種陰毒之物。

所以你說你只一時好奇弄了一瓶,你說了,我便相信,更不會將此事告知你的母親。

但我也希望你能有儲君應該有的坦蕩,明白嗎!”

李世民拍拍李承乾的肩膀,略帶着幾分心痛,也帶着幾分鄭重的囑託道。

“承幹,明白了!”李承幹早已大汗淋漓,但見這件事算過去了,卻也重新站了起來。

李世民沒深究,但李承幹明白,若是自己真有什麼舉動,怕是會被父王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承幹看着李世民的背影,心中默默想到,“宮裡面的人都不可信啊!”

(本章完)

第98章 杜如晦踩坑了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37章 規劃高陵第501章 降維打擊的後勤體系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53章 捕魚第421章 茶葉之利第7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53章 捕魚第433章 三個天賦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318章 漁業的發展第453章 第四百四十九 針尖麥芒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265章 河湟谷地的定位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5章 鴨蛋王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188章 興修運河第185章 與李德謇的碰面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第301章 到洛陽第430章 重開絲綢之路第310章 八月十五,洛水河畔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122章 馬球場的見聞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306章 李春第66章 重疾第63章 阻擊第147章 樂聖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289章 青海生風波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53章 捕魚第90章 方便之門第255章 慕容伏允的目的第354章 義正辭嚴第180章 千年一遇的機會第406章 貞觀十五年第147章 樂聖第391章 結社率的野望第449章 考成法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387章 查清清白第337章 廉租房第226章 錦衣衛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378章 新的標杆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450章 李佑謀反第148章 樂譜第56章 玩真的第154章 恥度第384章 吐蕃的命運第363章 吐蕃的韌性第332章 李泰的指令第382章 鉅艦抵達(陽了)第10章 兩文錢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499章 先兵政策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177章 鹽場發展中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165章 墜馬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490章 清查吏治的餘波第458章 叛亂終結(今天一更)第160章 託付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405章 西海的路(今天一更)第352章 贈妻第271章 弟二百六十九章 體面人第540章 隱藏在計劃之下的計劃第498章 順利的伏擊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變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419章 杜荷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100章 心黑第510章 李泰的提議第448章 李承乾的佈置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134章 匠人方案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54章 百年計劃的推手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397章 月餅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