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儒家的問題

第21章 儒家的問題

面對杜如晦陡然的詢問,整個政務廳內驟然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向李泰看過去,如果目光能化成利劍,李泰現在怕不是四分五裂了。

“所有的錢財,自然投入到了農業學府了!”李泰面對如此詢問,倒是坦然說道,

“農業學府今年招募流民開墾田地,同時收養了八百名學生。

這些人吃穿用度,一直都由開水澡堂和養鴨場賺到的錢來養着。

今年,我打算趁着冬季舉子匯聚長安,打算,招募些舉子給他們教學。

而讓舉子能看得上農業學府,也只有多提升點月錢,多供應給他們一些筆墨紙硯。”

對李泰來說,這些事情沒什麼好隱瞞的,自己賺到的錢,每一分都花費得明明白白。

如果要查,那仔細查就是了,自己自然無懼,因爲自己是真的要幹事情。

可以說李世民的兒子誰都有可能成爲李世民的繼承人,但就是李泰最不可能。

李泰從當初開府搬離東宮後,就開始一步一步的走到現在,都在堅持自己的念想。

至於現在,隨着李泰把流浪長安的人口吸納,同時又推出一文錢就能買賣的開水,不得不說,長安一衆大臣到底暫時不需要擔心今年長安有人會凍死的事。

“阿耶,莫笑了!”李泰忍不住噘噘嘴,道,“將來我農業學府出來的農學大家定會成爲國之棟樑,現有個機會放在阿耶你面前,想不想爲未來的國之棟樑增添一分力!”

“墨科?”房玄齡聽到這詞,倒若有所思道,“爲何不叫匠科!”

而當太子加上了天下儒士的支持,在場衆人不認爲李泰有任何翻盤的可能。

“聖上,臣杜如晦彈劾越王損公肥私。

周圍重臣聽到李泰的話,紛紛忍俊不禁,即是感覺越王的豪氣,也略帶着幾分期待。

聽到李泰這話,李世民不由輕笑了一下,開口道,“我知道了。”

如此輕慢,把朝廷命官置於何地!”

“越王想重現百家?”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語,倒是又問了一句。

所以,他們也就想要看看李泰到底能夠研究出什麼東西來。

他們想要看看李泰誇下的海口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實現。

在他們看來,李泰一不是嫡長子,這天子順位自然輪不到李泰,前面還有李承幹呢!

而第二點也是最致命的,那就是李泰認爲儒學有問題,這等於是徹底的得罪了儒生。

但羣臣們看着李泰的目光卻充滿了驚歎,這是一個八歲的孩子應該思考的事嗎?

會不會在以後的某一天也同樣也遇到儒家解決不了的問題。

李泰看着李世民的樣子,在這時候,自熱毫不客氣的向着李世民要人:

“農學院裡面的學科分爲了文,數,農,醫,墨和樂六科,其中文樂兩科我倒已找到管理先生的科長。

杜如晦看着李泰果斷認錯,便是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繼續對李世民道,

“越王殿下,欲修建農家公學終究是美事一件,朝廷官員因有職責不方便承擔。

但等所有人都見識到這座學府的力量後,真到那時候李泰可以說是羽翼豐滿了。

但現在,李世民感覺自己要好好的考慮一下了。

但官當到他們這層次,更多則是實用主義,哪怕對儒學肯定是有好感的,但還不至於因爲儒學,進而看不起李泰,或者打壓李泰。

當然,現在李泰的農業學府,甚至連火苗都算不上,頂多就是李泰自己打算弄出一個火種來,至於以後到底是被狂風吹倒,還是野火燎原,那是隻有歷史才能決定的事。

這年頭能做間諜的都是人才,君不見香港黑道,日本酒廠,還有美國的神盾局,那不都是靠着一堆二五仔支撐起來的。

“我回答自從大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那大漢滅亡的一切問題,就一定是儒學問題。

內政廳裡面的大臣,看着杜如晦自薦了自己家小弟後,倒堂而皇之的回到位置上。

自己準備走得就是積厚博發,靠着生產力提升來王道碾壓的道路。

我的回答是,大漢那強都會遇到儒家解決不了的問題,那我們大唐呢?

而李泰搖搖頭說道,“曾經孔穎達孔給事中曾經問過我,大漢之滅滅於誰手?”

反而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說道,“農學準備開課了?居然打算招募長安科考的舉子!?”

倒不是對自己有什麼懷疑,而是正常皇帝對嫡子的一種保護與限制。

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杜如晦,很顯然在越是大問題上,杜如晦的決斷就越是敏銳。

但臣之小弟杜楚客,少崇奇節,頗有才名,喜歡墨家遺著,如今正在嵩山隱居。

所以我想以百家爲參考,找到這個問題,然後解決這個問題!”

聽到了這話,在場衆人微微一愣,就算是李世民聽到這話,手也不由一緊。

所以與其把局面搞得複雜,李泰感覺自己智商不夠高,那就儘量讓局面簡單化。

一是合理的把鄭家紡織產業納入到自己體系下,至少以後不會再有御史不長眼的去告狀。

聽到李泰的話,在場衆人能聽得到李泰口中的堅定,內心更是有種難以言喻的振聾發聵。

說實話,李泰的想法非常簡單,自己組建了這麼個學府,只要李世民的腦袋是正常的,肯定會安插幾個人進來。

事實上,至少聽了今天的話,沒人感覺李泰能夠登上皇帝的位子。

這時候,杜如晦站出來把衆人拉回了現實,開口道:

“阿耶,農科科長以後要統領全校科目,所以我準備暫時先留着,等以後真正能出一位農學大家,能夠讓學府內的衆人信服,我再讓他統領農科。”

更重要的是,作爲李世民的兒子,大唐的一品親王更有資源去推動這件事情。

“泰知錯了,多謝杜公教會,泰並沒有任何輕慢朝廷大臣的意思。”

但數農醫墨四科依舊無人,能不能向您從太史局、太醫院裡找數科和醫科的科長。”

自己爲了最快速的平息事情,便讓李泰快速開府,然後派遣顏勤禮進行私人教育。

聽到李泰自信的回答,在場衆人自然能夠聽得出李泰與其之中的陳懇。

更進一步想一想,李泰失敗還好,如果成功了,那等於是真掀了儒家了底子了。

現在學府缺人了,就算李世民這次沒找自己過來,李泰都會找機會跟李世民哭窮,然後讓李世民把人安插進來。

一時之間,在場衆人倒是有幾分的不知道應該說什麼好。

只不過,杜如晦做事的決斷還真快,甚至連人選杜楚客都算了好了。

陰謀詭計什麼的自己不會玩,也不擅長玩,那就讓自己做得事情變得敞亮。

能不能找到自然另說,但無可否認,這件事對李世民來說本身就值得重視了。

原本李世民想要隨便給李泰一份口諭,讓李泰去太史局或者太醫局領人。

李泰聽到這話,雖感覺自己學府將來絕對會成爲一股重要力量,但現在李泰卻只能恭敬的對杜如晦道,

“青雀你且先回去,剩下的農,醫,數三科科長,過些天我會給你補上的!”李世民對李泰道。

李世民的目光中有得只是得意與欣慰,得意自己兒子的天才,欣慰自己有如此的兒子。

要真什麼人都不派遣進來,那反而李泰要小心是不是自己已經被李世民拋棄了。

這年頭誰幹本職工作不是在摸魚啊,也就二五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盡職盡責。

李泰聽到了李世民的話,卻是有些無奈,不由申明道:

“阿耶,我要得不是一羣只知道種田的田舍郎,而想要的是一羣能夠鑽研農業知識,傳播農業知識的農學大家。

畢竟李泰拿頭翻盤,還不如指望向來聰穎仁性的李承幹瘋了,要造李世民的反好了!

二就是自己想從李世民的手中能不能扣點人過來。

就算是杜如晦也沒再在錢這點上追究下去,因爲他們都聽得出李泰的自信。

而李泰看着李世民準備認真的思索安排人員,不由開口道,

李泰環顧衆人,彷彿已經無路可退!

所以反過來這座學府所產生的力量,就會成爲李泰最大的政治根基。

“居然還作書立傳!”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忍不住哈哈笑起來,道,“那你可要好好努力,我還等着你作書立傳呢!”

而在場一衆大臣,更是多少知道這件事,也知道儒生從此多有輕慢李泰。

因爲他們首先是政客或政治家,不是儒生。

現在衆人關心的都是李泰想挖孔夫子牆腳的志向,對比鄭家的織布產業這點小事,拿來對比聽了都覺得庸俗。

不過,一想到這是李世民的兒子,好像天生聖人的設定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若是不識字,他們怎麼能作書立傳,傳播農學!”

沒想到這件事情,李泰依舊沒把它給真正放下來啊。

否則李泰對太子李承幹絕對會有很大威脅,一種威脅並不是說李泰能因此成爲太子。

而是說只要李泰成立的這座學府,並從學府中真走出幾個人才,那他們天生就會盤踞在李泰身邊,成爲李泰的政治團體。

但在聽李泰的話,聽到李泰想要找到大漢雖強卻亡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是任何一個帝國都無法避免的問題,那這學府的立意就瞬間拔高起來了。

所以,李泰不怕李世民不插人進來,怕得是李世民一個人都不塞進去。

而如今,我還是這一個答案!”

所以杜如晦讓杜楚客在李泰身邊,就是等到哪一天,李泰做錯事時,杜楚客能遏制住李泰的所作所爲,讓李泰沒做傻事的資本。

當時自己剛剛稱帝,才簽下了渭水之盟,結果孔穎達這大儒被自己的兒子李泰給氣暈了。

彷彿剛纔訓斥的話,不是你杜如晦說的似的,這年頭怎麼會有你這麼不要臉的人!

朝廷大臣乃國之棟樑,豈可因一句話,便棄品級官位,給他這還沒有影的學府做科長。

得到李世民的保證,李泰也就安心的告辭了,畢竟自己這次的兩個目的達到了。

自己前期有李世民做保護傘,衆人也不會認爲李泰建立了這麼一所學府就能改變什麼。

與儒家爲敵,幾乎所有人可以說想都不敢去想,但李泰彷彿就有着這麼個志向,並且還有行動有資源的在一步步推進,孔穎達知道當初的問題,給儒家到底埋下了多大的坑嗎?!

“胸無點墨,徒爲匠工!”李泰道,“墨者,非公兼愛明志尚賢!”

說不定自己還能趁機收割一波底蘊,以後自己也不再是官宦世家,而是類似五家七望的頂尖世家了。

他們看着李泰的目光發生了變化。

李泰對房玄齡道,“房國公問我,是不是想要重現百家?

原本李世民對李泰想要建立農業學府,也就懷着李泰無聊,所以想要建立個學府,就當給人掃盲了,自己何必介懷。

不說遠的,至少他解決掉了蝗災,已開始籌建農學學府了,所謂天生聖人不過如此吧。

而自己只要不造反,等到自己續接貞觀榮耀,這些二五仔還不都是自己的忠實狗腿子了。

他無職無官,想來做墨科之長,正好合適!”

“好好好,你說說,怎麼個出力法?”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問道。

因爲只要李泰流露出要奪嫡的可能,那天下儒生就都會向李泰的對手匯聚。

但杜如晦這事情做得的確果決,他雖不知道李泰的真正目的是什麼,但就按照李泰就現在所展現出來的志向與智慧,杜如晦感覺李泰需要人進行引導。

而他們的注意力,也隨着冬天的到來,開始進入到準備大朝會,以及每年正月的常考上。

他們也是要選拔優秀舉子,吸納優秀的人才進入朝廷。

至於李泰的農業學府,稍微派遣個人去注意一下,這都是看在李泰面子上。

畢竟一座學府,難道還真的能翻了天不成。

(本章完)

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527章 戰爭的終結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72章 集裝箱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95章 從今天開始就信道了第100章 心黑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40章 旱災將臨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198章 大道元素週期表第225章 畢業學生的分配第127章 長樂來訪第283章 長樂完婚第71章 漕運稅收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133章 意外的收穫第400章 整軍出發(今天一更)第314章 要命的茶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487章 精神天賦的運用(今天一更)第522章 李泰的定位(今天一更)第287章 控制第213章 天津城的流民們第27章 曲轅犁第23章 匯聚學府第93章 與張萬歲的愉快交流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420章 萬象神宮第537章 高句麗滅第301章 到洛陽第192章 第一百九十二 徭役們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359章 薛仁貴的急襲第46章 收錢一貫第291章 風雪中第15章 冬日將近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327章 西域的謀劃第57章 不能笑第239章 李泰的謀劃失敗了第473章 銅牆鐵壁第290章 保護第372章 下山第21章 儒家的問題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2章 立志於農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339章 傳播第87章 醫療營迴歸第401章 嚇死了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414章 武侯八卦陣第8章 馬周的提醒第506章 世間良將第463章 懲處餘黨(今天一更)第112章 馬週迴來了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433章 三個天賦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114章 建議第138章 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75章 分校第91章 量化百姓價值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7章 馬周第290章 保護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37章 規劃高陵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467章 徐惠的心思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248章 許敬宗的手腕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224章 張亮眼中的天津城第472章 尼哈旺德的政變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483章 房玄齡復職第47章 流民成良民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6章 請蝗儀式第150章 軍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