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

第161章 與李世民閒談

接下來的日子,衆人很快便發現李泰身邊多了孔雀,不過,孔雀的存在更多隻是在李泰的身邊跟着,並沒做多餘的事。

衆人也就當做李泰喜歡養侍女,也就沒多心,該幹什麼,就繼續幹什麼。

而李泰與呂才、杜楚客、馬周等人的交流,更多的是在公事上,雙方也沒說誰投靠誰,誰是誰的人這些話語,只不過是自然而然生成的小團體而已。

十二月,李泰依照往常回長安向長孫皇后與李世民問安,而長孫皇后準備好精美點心看着李泰狼吞虎嚥的樣子,笑道,“慢點,沒人跟你搶!”

“嗯嗯!”李泰連連點頭,不過這嘴巴就不見停下來的。

長孫皇后看到這幕,倒是呵呵笑着,然後又看看正看着李泰吃,而自己不吃的長樂,說道,“長樂你也多吃一點。”

長樂苦笑,最終還是搖搖頭。

她實在不明白爲什麼李泰的肚子像是無底洞,彷彿吃多少的東西都能夠全部吃下似的。

而自己只是吃了少許,就有點吃不下去了。

“母親,聽說兄長病了,情況如何了?”李泰對長孫皇后問道。

“阿耶安康,算不得早,今日不見兄長,我便向母親詢問兄長生病是否好些了!”

“阿耶,我幾乎沒有跟刑罰打過交道,對刑罰的見識相當的淺薄,所以說說我的見解,還望阿耶不要見笑。”李泰倒是率先承認了自己的不足。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語,不由皺起眉頭,心中卻也感嘆李泰雖然並不懂得刑罰,但就對刑罰目的的認識,比很多從事刑罰的官員都要深刻得多。

“你想要從上到下的進行上行下效,用時間慢慢的推遲女子的婚假年齡?”李世民道。

反正李唐的公主,那是有自己的食邑,反正餓不死,長樂想要遲點婚配,那就遲一點婚配,自己又擔心什麼。

窮養男,富養女,這本來就說明了,生活窮困就養男的適合給百姓養老送終,生活富裕就養女的適合姻親結盟。

普通百姓養活一個女孩不容易,就算是將其養活了,也很希望將其變現,直接換成財物。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語,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色,理解了李泰所說的話。

“那我今日走時,便跟長樂一起去拜訪下東宮。”李泰從容道,

而現在自己也明白,李泰並不敬畏律法,他能考慮違法成本這種事情,若說李泰有多麼敬畏律法,反正李世民絕對不相信。

李泰便是繼續的說道,“所謂違法成本,就是百姓違反律法即將付出的代價。

“嗯!”李世民點點頭,說道,“對刑罰一道,你見解最是獨特,所以且說說!”

所謂的嚴是隻要百姓犯下了法律,那麼就要嚴格的按照律法流程而行。

www ●тт kǎn ●C〇

行刑當天,尚食局不得進酒肉,內教坊及太常寺不得奏樂。門下省還要再檢查,有依法應當死而處境堪憐者,另外寫狀上奏,

李世民的話,倒是一句接着一句,而李泰倒也答應了下來,說道,

李世民也發現了,李泰一般上都不喜歡用刑罰的手段去解決事情,更多的是利用人心逐利的特點去解決事情。

“兄長安然無事便好。”李泰面帶欣喜的說道。

李世民見長樂如此,倒也感覺拖延幾年,那就拖延幾年吧。

以後也沒人會遵守了。”

只有犯惡逆罪(隋立“十惡不赦”之科,唐承之)的人只奏一次的這些規定嗎?”

因爲對某些百姓來說,家裡的女孩更多的是一種財物,而不是人。

說實話,真的很難想象一個皇家貴胄,居然不敬畏自己,李世民有時候都會懷疑,李泰到底是怎麼樣一個奇葩。

當然也最重要的是,李泰並不敬畏自己。

從當初能夠說出大漢滅亡,罪在儒家就能夠看得出,李泰既不敬畏儒家,更不敬畏傳統。

而李泰被李世民調笑,也只笑笑,道:“對阿耶,我也只有一片赤城,不敢弄虛作假!”

所以我更加希望以引導的方式來延長女子的懷孕年齡。”

“即使感覺要讓百姓們的違法成本要稍稍的高一些!”李泰說道這裡看着李世民,卻見到李世民正在思索中,彷彿在思索違法成本的意思。

畢竟有的事情自己想要裝,但底子實在是不夠厚實,裝不起來啊!

“且說說你的見解!”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繼續催促道。

所以,如果以純粹的經濟利益去看這件事情,就會明白,如果這整個飼養的週期變長了,那很大一部分人都會選擇放棄飼養,會導致整個社會的棄嬰數量增加。

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倒也不由思索了一下,卻也不得不承認李泰的擔心是對的。

若強行推行,百姓覺得養女孩不划算,便會增加棄養,甚至溺嬰現象。

女子要生孩子,還是要等到十六歲以後,身體發育了再說。

李世民點點頭,他多少能夠理解李泰的意思了。

說實話,能做到這一點,長孫皇后就很滿足了。

現在雖然李承干與李泰之間算不上親近,但也沒有相處相互的厭惡。

李世民不由對着長樂調笑道,“長樂,青雀可是要你再在宮裡陪伴阿耶三四年啊!”

如果百姓能夠承受得了,那百姓就交錢了事,如果承受不了,就要早早把女兒給嫁掉。”

明年,朕便是發佈詔令,延長女子的嫁娶時間。”

畢竟違法成本這種東西,到底是沒有誰講過的,也就是李泰這種死人錢的傢伙,對於財富這種東西實在是太敏感了,所以纔會說出這般大逆不道的話語吧。

而李泰能夠這麼看自然也是因爲以現代人的角度去看事情,那就是把養孩子當做是投資。

“好吧,那就先在皇家貴胄,以及官員之中試行,至於百姓那就以引導爲主!”

“嗯?”李泰聽到這話,不由看向李世民。

李泰看着李世民,解釋着說道,

這時候,李世民看了看低着頭,嘴角翹起來的長樂,不由輕笑了一下。

李泰道:“自然是要延長民間的嫁娶時間。

李泰聽到這話,便繼續道,“所謂的寬,是覺得刑罰的目的並不是爲了讓百姓受到懲罰,而是爲了教育百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

“不錯啊!居然知道謙虛了!”看着李泰這樣子,李世民倒是不由想到了當初李泰在兩儀殿之中的表現,兩個人實在是有些難以重疊。

李世民見到李泰如此的,倒也點點頭,不過看着長樂,把目光落到了李泰的身上,道,

而李泰則繼續道,“在能有效執法的基礎上,最重要的便是立法了!”

“正好我也去見見承幹兄長!”長樂聽到李泰的話,倒也贊同的連連點頭。

“嗯!”李泰點點頭說道,“嗯,因爲官員不在乎多養一個女兒。

法律怎麼說,便怎麼做,不法外開恩,因爲開恩開得多了,那法律也就成了一紙空文了。

說實話,李世民也不想要長樂這麼早出嫁,畢竟比較起李泰與李承幹兩個傢伙,還是長樂最乖了。

只不過李世民沒有想到李泰對於律法雖並不是非常熟悉,但通過了這般獨道的解釋,讓自己對律法的認識跟深入了幾分。

“立法?”聽到這個詞,李世民愣了愣,道:“這又怎麼了?”

不過,李世民則是繼續的說道,“這件事我會處置,倒是你對於近些日子對於律法的改變可否有什麼想法。”

“已經好了!”長孫皇后鬆了一口氣道,“這些日子一直以來都在修書,偶感風寒已經好的差不多了,不過,聖人感覺承乾的體魄太弱,便安排了練武課程。”

五次申奏是指行刑前兩天到行刑之日共上奏五次,人命關天,以示慎重。

“說起來,當初伱要朕調查長安女性生產年齡與平安生產的事情倒是有結果了!”

“哦?”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語,不由看着李泰道,“青雀有什麼想法?”

“想快速在百姓中普及讓女孩晚結婚更好,直接以法令進行強推,必會造成極大亂象。

“我想取消女子及笄之年未曾嫁娶,就要罰款條令,至少把這罰款條令延長到十八歲。”

李世民聽到這話,倒也感慨道,“太醫說已渡過危險,很快就能恢復了。”

畢竟若是強行執行,弄不好還是會傷到百姓,尤其是女性。”

長孫皇后見到李泰這麼說,心中到底也微微放心少許。

“今日青雀長樂回宮的嗎?來得倒是挺早,你們一直在聊什麼呢?”

只有擁有富餘的口糧,讓女子推遲婚嫁年齡纔會擁有可能。”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平民百姓養女兒到十五歲不結婚,就需要罰錢,這百姓就是百姓的違法成本。

所以這種事情真不能用一刀切,因爲這一刀切下去,造成的社會動亂是真不小!

“那你有什麼想法全部都說出來!”李世民看着李泰鼓勵道。

至少在古代這生產力相當不發達的時代,如果生了是男孩,那投資下來說不定能管自己一輩子,所以百姓相當的樂意投資。

很多的東西,沒有說的時候卻是還沒有什麼感覺,但一旦得到提醒,李世民便是很快發現,李泰所說的這種事情不是沒有可能,而是有很大的可能會發生。

不過我覺得,這種政策以及強行去制定,還不如對百姓進行引導比較的好。

不過李世民也更欣賞了李泰幾分,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這句話說起來簡單,但要真的做到卻的確是不容易啊。

就算退一萬步來說,百姓遍及天下,政策的推行難度太大,但官員幾乎每一個都是登記在冊,他們有沒有執行命令,直接查閱,相信查總歸是能查到的!”

所以某些刑罰可以從瓊面斷手變成讓他們去煤窯裡面挖礦,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但如果是生下來的孩子是女生,那在很多貧苦人家的眼裡就等於是養了一頭豬,等到了日子到底是要賣出去的。

李世民道,“正如你所說,十六歲以前的女子生產出現難產的比例,要比十六歲以後生產的比例要高的多。

“一切全憑阿耶做主!”長樂收斂了笑容,連忙對李世民行禮,不過喜色是遮掩不住的。

李泰從容道,“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這些人就算是多養幾個女孩,也不是養不起!

李世民摸摸鬍子,到底沒拒絕李泰這建議,相對來說這東西的這樣處理影響不大。

就在這時候,李世民大大方方到來,見到長孫皇后與李泰兩人道,

身在帝王之家,她最怕的就是自己的幾個兒子爭奪帝位而骨肉相殘。

“說說具體的。”李世民聽着李泰的話語,倒也不多話,而是讓李泰繼續說下去。

李世民也說不上來這種思維好不好,但李泰對於刑罰上的很多東西能給自己提供新的思路,好不好另說,但的確有屬於自己的見解。

“我更偏向,既要寬,也要嚴,減少下削髮斷足之類殘害身體的條例,增加勞動改造,改造百姓精神的規章。”李泰對着李世民解釋道。

李世民能夠看得出來,從小到大李泰最是缺少的就是敬畏兩個字。

“如果想要緩行,那麼自然是要先在皇家貴胄,世家豪門,以及官員的家中推廣開來!”

“所以官員犯法與百姓犯法是不同的,因爲官員是能夠承受得起很多看起來嚴苛,但實際上自己所能承受的違法成本。但百姓的話,他們是承受不起的。”

李泰說道這裡,繼續道:“正如此,法家在制定律法的時候把知法犯法,加罪一等!”

李泰聽到李世民這話,思索了一下,倒是說道,“阿耶是說,您十二月要求的判決死罪,要在兩天內五次申奏,下各州的要三次申奏。

但事實就是李世民跟李泰相處,李泰把自己更多的是當做父親,而不是所謂的皇帝。

甚至他也並不畏懼皇帝,而李承幹卻正好相反。

也正如此,李世民也對李泰另眼相待,畢竟這種純粹的親子關係,李世民在其他孩子的身上真的很難感受到。

他們不像是李泰,他們尊敬聖人遠遠大過尊敬自己。

(本章完)

第173章 封燕王第459章 展露才能第340章 李泰的快樂第445章 生產力的遐想(今天一更)第51章 李泰的準備第365章 我們纔是最強的第331章 冰窖的作用第352章 贈妻第386章 刺殺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69章 高陵沒有收入第264章 機會第526章 高延壽的掙扎第37章 規劃高陵第100章 心黑第337章 廉租房第268章 高原反應第41章 杜如晦迷茫了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228章 回來的岑文本第3章 初見竇靜第249章 王玄策的抉擇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146章 挖牆腳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209章 來去匆匆第27章 曲轅犁第106章 女子織造學府第45章 難民出現第480章 李世民的準備第168章 嶺南舊事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63章 阻擊第545章 繼續軍議中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361章 信息的碰撞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23章 匯聚學府第206章 秉燭夜談第126章 李世民的獎勵第415章 佛家律宗第432章 西域以西(今天一更)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468章 李泰的兵家大計第370章 夠了!不要了!第392章 荒謬的刺殺第53章 捕魚第193章 杜如晦來訪第454章 將變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59章 李泰的真正目的第452章 封侯(今天一更)第302章 吐蕃的使者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89章 小小的牧草第336章 博彩第299章 病來如山倒第330章 寺廟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9章 與竇靜的合作第260章 李泰的決定第422章 李泰的建議第140章 與房玄齡的交易第329章 江南的茶園第439章 高句麗事變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42章 什麼是錢,我沒見過錢第324章 飛行的熱氣球第425章 李泰擺爛中第247章 出兵吐谷渾第297章 解讀第328章 大唐的道門第456章 一代的恐怖第320章 期貨商會第10章 兩文錢第27章 曲轅犁第57章 不能笑第78章 杜如晦的決定第444章 兒子,時代變了第223章 薛禮入學府第478章 啓動高句麗的計劃(今天一更,不用第259章 向李靖請教第290章 保護第80章 達成一致第297章 解讀第50章 戰爭將起第409章 所謂壯陽特產第297章 解讀第100章 心黑第311章 茶園的建議第269章 吐谷渾平定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546章 軍議結束第534章 風雪前的準備(繼續一更中)第179章 我就選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