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

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

李泰讓杜楚客送出的奏章,很快送到司農寺,然後轉送到民部竇靜手中。

在兩儀殿中正處理着事務的竇靜看着這份奏章,臉上不由流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看着身邊依舊在兢兢業業處理政務的房玄齡說道,

“房僕射,高陵杜縣丞上書,小麥再次豐收,最多高每畝到達三石三鬥,最少也有兩石九鬥,平均每畝收成超過三石,大豐收啊!”

“真正太好了!”房玄齡聽到竇靜的話,臉上也是流露出了欣喜。

房玄齡放下了筆,心中忍不住的想道:

“去年最高三石一斗,今年三石三鬥,這農業學府在種植之上的確有獨到之處。

更重要得是,小麥耕種時間是秋天到春末夏初,對百姓而言,也多出了能徭役的時間。

對比起粟米,小麥的確是擁有更值得進行推廣的潛力。”

“這件事情等到聖人來時,通知聖人!”房玄齡開口道,“越王到底是實幹之人啊!”

竇靜聽到房玄齡的話,不由連連點頭,經過去年論證,這小麥擁有足以比擬粟米的價值。

其中最激動的莫過於褚遂良了,在這裡熬了整整一年時間,那可真的是腰痠背痛。

至於最後用蒸汽機推動石磨,這蒸汽機推了了一陣子之後,整個竹子製作的機械臂直接就斷裂了,看得李泰目瞪口呆,而墨令更是忍不住捂住了臉,可謂是全丟光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自己放出糧票的時間也快到了,自己要開始回收糧票了。

如今見到這金燦燦的麥田收割,不由感覺這一年辛苦彷彿都值了。

潤麥效果倒是還可以,不過這工具也一樣有着很大的問題。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李世民也希望房玄齡不要阻止李泰的某些政策。

沒辦法,除了那他們,其他朝廷官員進行勸農頂多只是寫些勸農詩。

只不過,李泰出於謹慎,再種植了一年的小麥。

就在李泰此刻隨着這次的豐收在高陵大展拳腳時,李世民帶着大臣來到了高陵。

不過即使如此,趁着豐收時過來高陵一次,衆人還是對高陵的繁華感到了驚訝。

“越王爲了推廣小麥製作的麪食,讓這位食官長收集並且研發了麪食的一百種做法。

“我割,我割,我再割!”褚遂良手中的掠子來回切割,目光中瀰漫着濃郁的煞氣。

這三年的時間,一步一行的踏實幹活,處理着就算是自己看來也非常頭疼的政務,某種程度上就彷彿是看到了當初的自己一樣。

這可以說是最爲成熟的生產發明,還是被李泰打了回去,繼續去研發改進。

但經過三年沉澱,農業學府再次豐收,到底是證明了農業學府的作用,這纔是最重要的。

李泰深吸一口氣,露出一個大大的笑臉。

小二自吹自擂了幾句,不過動作也相當麻利,馬上就是通知後廚做準備了去了。

“青雀把這高陵的確治理得欣欣向榮啊!”李世民看着高陵的街道上車水馬龍忍不住感嘆到,“就算長安的東市與西市,白天也未必有這般的熱鬧啊!”

只不過,這東西現在還是處於試驗品的階段,想要把他送入到千家萬戶,李泰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行。

使用掠子時,左手拿着長杆,右手拽着方向繩的手柄,就這樣左右手來回控制,一放一拉就可以把一大片的小麥杆割斷,然後用力一抖把小麥從網兜中顛出來即可。

但去搗碎小麥的話,那就必然需要考慮到煤炭成本。

百姓們拿着糧票在購買着各種各樣的東西,讓人一眼便是能看出此地百姓的安康。

所以毫無疑問,這個墨科研究出來的潤麥機器又被李泰打回去,要進一步研究。

其中有儒家的原因,也有李泰自己的原因,更有李承乾的原因。

不過,墨令也毫不氣餒,懷着失敗是成功他媽的精神,掏出了蒸汽碾碎機。

這個東西最大的價值是割麥子不需要像是鐮刀一樣再彎腰進行割麥了。

沒辦法,糧食這種東西的儲蓄時間只有三年,這東西作爲保證金,理論上來說李泰也就只能儲蓄三年時間。

因爲已經到了中午,幾人便找了一家看起來頗是雅緻的客棧,便是在這裡先吃完飯再說。

房玄齡表示應該把魏徵也給叫上,但李世民表示,魏徵叫上了自己還怎麼體察民情。

“等到這次秋收結束,褚遂良他們要先去開分校了!”房玄齡心中再次堅定。

所以基本上拿着這本書學過的庖廚都能算是丁解的徒弟。”

換句話說,經過了一年的努力,蒸汽機運用到生產的計劃,篩麥機失敗,潤麥機失敗,碾碎機失敗,至於最後的研磨機,則還在研發中,繼續敬請期待。

不過李泰回神,雖然自己的蒸汽機生產計劃,還在繼續的醞釀中。

“聖……李二郎!”說實話,房玄齡是很反對李世民白龍魚服的。

“食官長丁解?”李世民聽到這話,倒有幾分疑惑,“這人很出名?”

同時,這次因爲自己完成了煤炭產業的統一,所以這一次不僅發糧票,而且還發炭票,甚至比較起糧食,炭票自己更加有底氣,這就使得自己的信譽貨幣變得更穩定了。

小二看着這片金葉子,知道自己遇到貴人了,二話不說便是答應了下來,馬上便是說道,

而如果要進一步推廣小麥,那從農業學府出來的農官,便成爲了必然的選擇。

不得不說,比較起去年,高陵的道路變得更加的開拓,人們的精神勁頭也更高昂了。

至於隨行的大臣除了房玄齡,還有長孫無忌,保鏢李君羨,以及玄甲軍。

只不過想要讓生產力進行跨越發展是不現實的。

同時,墨科在李泰的強烈要求下,把那隻能在煤場搗煤的蒸汽機進一步研發。

在小麥經過曬乾、篩選後的第三道工序就是潤麥,潤麥也是研磨前的必備工序。

而李泰提出的農官政策,某種程度來說,就算是增加了李泰的根基。

而接下來的這些天,李泰開始了繁忙的豐收生活,呂才帶領農業學府的學生們加入進來。

但事實來說,這東西的本質是債券,直接跟自己的糧食掛鉤,所以李泰肯定是要把這些債券給處理好。

畢竟這東西把煤礦石都能慢慢敲成煤粉,區區小麥自然也能敲成渣渣!

因爲小麥水分含量的高低是影響麪粉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小麥粉研磨製作過程中,小麥水分調節是制粉工藝中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

所以沒有辦法,這東西實驗了一次後,只能打回去,繼續想辦法壓縮成本,實驗機型怎麼也要用上一年吧。

看着這煤炭洶洶燃燒,這錘頭不緊不慢的錘着,雖然依舊堅持不解的工作,但這火耗除了李泰,其他人也用不起啊!

很快的,他們研究出了一系列的生產型蒸汽機,首先就是蒸汽篩麥機了。

“幾位是開咥,還是住店!”小二倒是很勤快的跑出來。

沒有辦法,房玄齡便被李世民拉了過來。

否則時間若多了,李泰很容易就會造成超額發售。

如果這東西真的是貨幣,超額發售那就超額發售了,頂多造成通貨膨脹,只要控制的好,適度通貨膨脹自己也不是不能消化掉。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東西不知疲倦,只需要往這極其裡面加水加煤炭就好。

李世民看了一眼李君羨,畢竟自己這個做皇帝的,身上肯定沒帶錢。

小麥水分過高,會使制粉過程中在製品流動性下降,造成篩理料流堵塞,影響正常制粉,另外麩皮上胚乳也不易剝刮乾淨。

人工成本比這東西可是要少得多,這投入比只能說誰買這東西誰傻。

但歸根結底,這東西至少需要四個人才能操作得過來,對比起來正常農戶只要根據以往經驗往這些小麥上灑點水,就能完成潤麥工作,兩相比較,那省事可不只是一點兩點。

“好嘞,郎君,好酒好菜馬上上!”

至於讓他們教導種植技術,還是別奢望了,從上到下又有幾個是拿起過鋤頭耕種過的。

他將其整理成冊,成爲一本庖廚之書,被奉爲麪食之師。

當然,李世民與幾位文官一桌,保護他們的侍衛有兩桌,畢竟人是要吃飯的。

是的,李泰弄出來的糧票,更像是一種一年期的無息債券,頂多這債券能夠交易。

因爲這東西需要多人配合,一個管煤爐,一個管小麥,還要至少配置兩人進行小麥的運送,這其間也出現過什麼小麥直接被蒸熟了,小麥水分不夠的等等問題。

別的人不說,就說房玄齡本人,房家雖不是什麼名門大戶,但從他七世祖房諶南燕太尉掾開始,一路下來都是當官的,妥妥得士族中堅力量。

而現在已徹底證明了小麥的價值,進一步推廣小麥成爲了理所當然。

只不過,自己更多的是軍事上的無人能敵,而李泰則是內政上的驚才絕豔。

但是沒有關係,雖然蒸汽機生產幾乎全面潰敗,不過這條道路的未來肯定是光明的。

而李泰則把這票據的時間定到八月份爲止,告訴百姓,每年八月份前,需要拿着那些小麥多少的債券去換取糧食,當然也可以去換取第二年的新的糧票。

在機械的割麥機出現前,算是最先進的割麥工具,在割麥效率上便比鐮刀提升了數倍。

問題是,這東西在礦場上用是因爲這東西直接用礦場被棄用的煤礦石,成本幾近於無。

除非工作的事情房玄齡能夠公事公辦,但如果某些政策太過於偏向李泰,房玄齡肯定是會出面阻止的。

小麥水分過低,會使小麥皮層易破碎,細小麩屑混入麪粉,使麪粉粉色下降,質量變次。

因爲房玄齡一直以來的表現,對於李泰多少是有幾分的成見。

然後到了潤麥的環節,墨令又拿出了潤麥的蒸汽機。

就李世民來說,李泰只要不碰軍事,那李泰做什麼事情,自己縱容一下又怎麼了。

武將多是從豪強中出來,而文臣多是出自世家,這一種局面,哪怕到了唐初也並沒改變。

“幾位爺可是有眼光,我們小店可是師承越王府的食官長丁解,最拿手的就是制面,保證讓諸位滿意!”

但李世民更是清楚,李泰內政的能力爭的是太強了。

一排排麥子全部都落入到這掠子的籮筐中,比較起鐮刀省力多了。

這樣自己方面控制這債券的規模,以及維持這債券的價值。

在這點上,李世民也明白,李泰一點一點的對李承乾產生了影響,甚至是威脅。

李君羨倒是摸出了一片金葉子,對着小二說道,

墨令直接便用水蒸氣進行快速穿透小麥,這些被水蒸氣蒸騰過的麥粒送到去研磨去了。

房玄齡明白,實際上李世民拉自己過來,就是希望自己能夠通過農官制度。

“吃飯,上三桌高陵特色的好酒好菜,多出來的就當做是打賞你的!”

而且自己也給了兩條路,一是直接換取實物小麥,二是等價繼續換取新一年債券。

最重要的是,使用了七天之後,這東西就報廢掉了。

但無論怎麼說,一個內政版的自己一步一步努力,並且攻克一個又一個的難題,李世民還是非常有帶入感也非常認可的。

現在只是略微有幾分的曲折而已,自己現在還是繼續用水利和牲畜頂着用用吧。

掠子是個帶網兜的大簸箕,直徑約1.2米,然後在邊緣處還要放置一把鋒利的割刀。

這墨科研製的潤麥機,看起來就是個大鍋爐配上大蒸籠。

不論是人來人往,還是車水馬龍,哪怕是長安,也很少感受過這般景象。

這些東西的作用就是能借用蒸汽力量,然後把由上下兩個簸箕組成的工具不斷翻轉,通過翻轉,進行篩選合適大小的小麥。

因爲這東西不論用到的鐵,還是煤炭消耗都太多了,而產生的力卻只能用來篩麥。

說到底,李泰到現在爲止又沒有涉及什麼軍事,也不過只是處理一下內政而已。

不得不說,這東西倒是比前面兩個機器要成熟的多了,畢竟這東西在礦場已經開始普及。

長孫無忌對李世民解釋道。

李世民倒是意外的看着長孫無忌道,“輔機,你很瞭解青雀府邸啊!”

“嗯嗯!”長孫無忌不動聲色且理所當然的說道,

“他借了我們家的錢糧在修鄭白渠呢!不盯得緊一點,再向我借怎麼辦!”

“哈哈哈哈哈!”李世民聽到了這話,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起來。

(本章完)

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544章 兵議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341章 賭狗拯救計劃第81章 大豐收第518章 軍功經濟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357章 將起的戰爭第119章 衆裡尋他千百度第56章 玩真的第230章 李世民很頭疼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169章 順水推舟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261章 軍隊的默契第240章 李世民努力中第181章 河東衛家第173章 封燕王第300章 閻婉第309章 破碎的計劃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232章 時光的殘忍第197章 過完年就不消停了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507章 埋伏李世績第210章 糧食入河南第303章 順水推舟第342章 卑路斯的告辭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356章 明心見性第492章 戰爭會議第65章 戰報第264章 機會第281章 閻家第156章 冬日第30章 世家的根基第220章 高句麗的特產第294章 面見李靖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208章 貞觀的年常第488章 房玄齡很饞第136章 幽州的交換生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23章 匯聚學府第56章 玩真的第200章 杜如晦的觀察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90章 方便之門第175章 曬鹽法第519章 李淳風的推薦(今天一更)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514章 被劫掠的遼東城第31章 火種計劃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258章 覆滅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第84章 帝國的執行力第195章 火之法則第45章 難民出現第256章 李靖的碾壓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238章 吐谷渾來襲第16章 鄭鳳熾第171章 殿中對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222章 滄州的高速發展第153章 囂張第376章 草種計劃的後續第159章 棉布第19章 製作手套第194章 證道法第442章 萬象神宮第235章 李世民的詢問第479章 親自動手第296章 偶遇第57章 不能笑第145章 僚人叛亂第500章 出人意料的運兵速度第64章 勝利第319章 南市第547章 春風化雨第114章 建議第538章 安東都護府第141章 馮盎第449章 考成法第288章 醫行走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16章 鄭鳳熾第502章 軍隊伙食第178章 杜楚客的專權第369章 戰後的封賞第295章 自適應的發展第103章 褚遂良與劉仁軌第344章 翻天去吧第49章 孔雀的嘗試第125章 李泰的目的第286章 疫病部署第437章 陰謀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