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

第128章 開啓的鄭白渠會議

“老師,長樂出宮已經回來了!”李承幹對李綱道:“看她高興的樣子,顯然是青雀已經答應了她什麼。”

“你既然決定了拉攏長孫家,你就不該心軟的!咳咳咳!”李綱看着李承乾咳嗽了幾聲,道,“你幫助長樂公主逃出皇宮,于越王報信,不過只是徒惹事端而已。”

“老師我……”李承幹聽到了李綱的話,不由想要解釋。

不過,此刻躺在了牀上的李綱則是開口說道,“我知道,你就是想要證明你不比越王差。

這件事,乃是聖上同意,皇后期許,甚至整個朝廷都期盼着這場婚姻的進行。

縱然長樂公主與越王說了些什麼,越王也解不開這個死結的。

所以,你希望越王主動跳入這個死節,讓越王受到聖人與皇后的疏遠。

只不過,你這麼做只是暴露了你在宮中的力量,不是暴露給了越王,而是暴露給了聖人!

咳咳咳咳!”

“唐鴻臚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着手安排此事,已經把人暫時安排在洛陽,只要越王您要用人,那就能隨時能夠派人過來!”裴道玄倒是恭敬的對着李泰道。

“正是!”馬周點點頭說道,“高陵的位置絕佳,不但與鄭白渠區域水路通行,更重要得是,高陵繁茂,以高陵作爲依仗,不論是農閒的時候進行招人,還是通常情況下進行物資的運轉,通過高陵都能夠輕鬆做到,以此爲契機,想來能耕出良田萬傾!”

更多的人只是安於現狀,隨波逐流罷了!”

裴道玄心中不由吐槽了一句,最後還是對着李泰說道,

尤其是這個人還是將來的領袖,那就更讓人感到迷茫與無所適從了。

而且更重要得是,你並不是要阻止分封,而是要拖延分封而已!”

李綱喘了一口氣,卻是鄭重的說道:

李綱說道這裡,卻是連連咳嗽。

畢竟對比起李泰靠着農業學府慢慢匯聚起來的人才,李承幹身爲太子只是單純流露出想要掌握力量時,就多得是人願意送錢送權,只是希望能幫到李承幹,等將來李承幹登基再以圖回報。

因爲他也想要繼承李世民的哪個位子,然後能夠讓李泰蹲着就蹲着,趴着就趴着,看他還哪裡來的傲氣!

他們一樣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負,如果太子是一個猶猶豫豫,朝三暮四的人,那對臣子來說,真因爲儒家那種君君臣臣的思想輔佐太子是不現實的。

“您無需擔心,您是太子,您只需要不反對分封,但只是希望能讓大唐變得更強的時候再進行分封就好了!”李綱從容道,

說實話自從李承幹旁聽朝政,甚至參加了修書後,擁簇在李承幹身邊的人開始多了起來。

相對來說,經過半年醞釀,這時候衆人卻也要開始幹活了。

“怎麼了?”李泰看到裴道玄的樣子,卻是不由帶上了幾分的疑惑。

畢竟說到底,長樂並不是不想要嫁給長孫衝,而是長樂不想要這麼早嫁人。

“嗯?招募這些人不順利?”李泰聽到了斐道玄的話,倒是有幾分的疑惑。

“越王,是這樣的,唐鴻臚希望您儘量省着點用,就算是用,最好也不要用死了!”

畢竟郡縣制從秦漢至今已經八百年了,不是誰都願意改變,去恢復那遠古的分封制的。

那接下來的到底是分封,還是郡縣,那就是您的事情了!

自己身爲他的老哥,目的也不是拆了這一次的婚姻,只不過是打算稍稍拖延個幾年而已。

畢竟考察了這麼久的時間,終於進入了正式幹活的階段了,那麼誰又能不興奮了。

畢竟在唐朝這個依舊還是皇帝與世家共治天下的末尾,世家可不是給太子做狗的。

而對跟李泰的這一次會面,這些被各個地方抽調過來的水都使者,倒也是相當的興奮。

“拖延分封!”李承幹聽到了李綱的話,不由帶着幾分的茫然。

畢竟只有把自己的目的放在大勢下,讓個人行動與國家大勢所符合,那自己的行動,便是猶如順水行舟,自然事半功倍。

說實話,雖然馬周對李泰還是相當有信心的,但真的計算了整個項目後,想讓李泰把整個鄭白渠工程的後勤全部安排好,說實話,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你糊塗啊!”李綱聽到李承乾的話,卻是有幾分的氣急,不由連連咳嗽了起來。

最重要得是,我們高陵本身,便是處於整個計劃的核心位置,通過高陵的船隻,能把物資輕鬆運送到三道水渠的指定位置,從而加速整個計劃的進行!”

李綱繼續道:“是否分封對於您來說,不過只是口號,您所需要的就是高舉這個口號。

“這些均是外族之人,若他們鬧事,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啊!”裴道玄說道。

所以,處理這件事情,李泰倒也並不慌張,而是從醫舍找來了劉神威,讓他製作一份醫學上如何增加幼兒生產概率的計劃書。

李承幹聽到這話不由一愣,略帶幾分猶豫道:

“但這件事情,已經被阿耶定下了調子,想要再推翻分封卻是有幾分的不現實啊!”

你既然已經認定了分封非良事,又豈可半途而廢,如此徒損威信,絕非良行。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聽到了李泰這般的話語,衆人倒也有幾分的愕然,這馬周倒是從容的回答道,“下次給你製作一個模型也就是了,這麼說越王是同意我們修建這三條水渠了!”

李綱說到這裡,喘了幾口氣,說道,

“近些天來,你爲何不再上書,反對分封之事!而是偃旗息鼓,彷彿放棄認命了一般。”

所以,李泰回到高陵不久,把時間集中在抄寫《蘭亭序》以外,終於馬周帶着衆人完成說整個鄭白渠區域的計劃書,然後帶着整個鄭白渠運轉使小組,來到了高陵。

“好叫越王知道,若不是真在本地混不下去,誰願意到千里之外混,至於歸附的異族,雖然嚮往我們大唐,但大唐纔打敗了異族多久,若說這些人心服口服也不現實啊!”

還是馬周先做了鄭白渠的詳細報告,比如說什麼段到什麼段需要疏通水渠,什麼地點到什麼地點需要重新挖掘水渠,比如什麼地方到什麼地方,河流改道了,需要進行重塑。

“嗯!咳咳咳咳!”李綱連連咳嗽,卻也強撐着把話全部都說完。

就在李綱忽悠着李承干時,李泰卻也開始幹活。

“大唐外敵未清,本身又剛剛從隋唐亂世之中恢復,人口距離極限人口卻是還遠得很。

反而會讓跟隨您的忠貞之士感覺到疑惑迷茫啊!”

太子,您最大的資本就是您年輕啊,您纔是將來大唐的繼承者,掌握全天下的權柄!”

總而言之,馬周倒是詳細的把需要施工的地點全部都詳細的說了出來,尤其是三個渠道需要重點攻克,馬周都單獨的列了出來,

畢竟接下來不是要增加人口的恢復,從而讓李世民實現分封嘛,那自然是要把計劃書製作得漂亮。

聽到李綱的話,李承幹不由苦澀的說道:

“老師可能不知道,朝廷分封之爭,隨着極限人口的提出慢慢已經沒有人再提了。

所以,李承幹雖然年齡並不大,但實際上身爲太子,他能用得力量卻並不是小。

另外想要獲得我們華夏戶籍,更是需要會說漢語,能明漢禮,若是誰能寫會兩百個漢字,那就優先獲得戶籍名額!”

畢竟連納采的第一步都還沒有走完,就算是走完之後,怕也需要等到後年再說。

“比拼破局與否,這是年輕人的意氣之爭,太子乃是將來君臨天下之人,若一直把目光放在這意氣之爭上,那麼就太狹隘了!”

“總之,現在我們整個工程缺少大匠,徭役人手不足,以及治理河水所需要的各種物資也都需要全面的準備起來,也就是說少人少錢。”馬周道,“這些問題,越王您應該都做好準備了吧?”

“也就是說,這次的鄭白渠按照你們的計劃是準備在原本鄭白渠的基礎上,繼續完成太白渠、中白渠和南白渠。

“很好把人調度過來吧,鄭白渠的工程啓動,在鄭白渠沒有完成之前,卻是需要他們來賣力氣了!”李泰倒是對着裴道玄說道,

“直接告訴這些外族人,想要融入我們華夏,就是需要努力幹活,爲我華夏做出貢獻。

“嗯!倒也不是不行!”李泰點頭道,“就是,以後別再用這個地圖了,能不能搭建一個更加直觀一點的模型,如果你們手上沒有人才,農業學府能夠出點墨科的人。”

等到下個月我入宮,我再向聖人討要一支駐軍,駐守也就是了!”

說實話,李承幹還太年輕,所以有些不瞭解政治上最令人討厭的就是那些朝秦暮楚的政治投機者。

畢竟大唐立國纔多久,哪裡來得那麼多對大唐忠心耿耿的大臣,更多的還是政治上的投資者,或者投機者。

李泰看着馬周的給自己的地圖,看了一會兒之後,總結了馬周的計劃!

但李泰倒也沒有馬上着手的意思,畢竟也不用這麼着急啊!

“我哪裡是擔心我們的安危,我是擔心他們的安危啊!”

而以儒家爲代表的修書清流,以及在宮內盤踞的內侍都自然而然的在李承幹身邊匯聚起來,成爲李承幹手中的力量,甚至這種情況是李世民默許的。

“這……”聽到李泰的話,這時候的裴道玄臉上多少有着幾分的猶豫之色。

所以,還是弄出一個圓桌,每人桌子上放上資料,李泰坐在中間說話,這樣前後左右,不論是哪裡都能聽到。

“我……嗎!”李承幹聽到了李綱的話,目光卻也變得有幾分的憧憬。

“沒事,高陵這裡接待難民的經驗還是很豐富的,你先把人調度過來,暫時先用魏旭等退伍老兵組成巡邏隊伍。

“把這一件事情拖延下來就好了,拖延到您成爲新的聖人。

而李泰也沒任何遲疑,便把劉神威、杜楚客,以及呂才幾人一起叫回來參加這次會議。

“修吧,錢糧人力的事情本來就是應該我去處理籌集。”李泰按了按太陽穴,卻是看着了鴻臚寺丞裴道玄,說道,“鴻臚寺什麼時候能夠把外族人送過來,我們需要勞力了!”

李泰讓人弄了一個大的圓桌,倒不是爲了什麼公平不公平的,而是這麼多的人,如果按照正常的那種座位,往往導致後面的人聽不到李泰再說什麼。

這件事情已被聖人定了下來,這又有什麼好好提的!”

雖然古代人均禽獸,但也不會對十歲小女孩下手,怎麼也要等到這小女孩到十二十三歲。

李泰聽到了裴道玄的話,說道,“在正常情況下,你不需要擔心我們的安危!”

這件小事,李泰隨手處理了,等到了下個月在把信送給李世民就好。

“老師您別急!”李承干連忙遞上水,讓李綱喝下,然後才說道:“還請老師教誨。”

“那聖人呢,他並不喜歡郡縣制啊!”李承幹聽到李綱的話,不由開口說道。

你要把朝廷中,那些中立的甚至反對分封的人拉攏到您的麾下。

若再進行分封,至少外有強敵的情況下並不合適,朝堂重臣不可能會支持的。

至於長樂來這裡的事情,對於李泰來說,的確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這不是什麼難事,朝廷的大臣至少現在是不會主推分封的!”李綱咳嗽了幾聲,進行一步的解釋說道,

斐道玄對着李泰繼續道,“畢竟這批異族多是來自東突厥。

而突厥若非分裂,卻也是威逼大隋的草原豪雄。

所以鴻臚寺雖然能讓異族過來,但若是都用死了,以後再想要讓人過來就不容易了。”

“我知道了!”李泰聽到了斐道玄的話,卻說道,“先送過來,我會用得節約點的!”

斐道玄聽到李泰這麼保證,倒也微微鬆了一口氣,畢竟招募異族人來充當徭役,鴻臚寺也是第一次幹,上上下下都還有些放不開啊!

(本章完)

第477章 被盯上的高句麗第373章 年節禮物第398章 征討高昌第509章 反向伏擊第461章 對質太子第64章 勝利第32章 邀請孔家第102章 各自的羨慕第521章 各自的應對第464章 爲大唐崛起而奮鬥第257章 李泰的戰爭模式第76章 流外官第158章 張玄素的見聞第348章 宮裡見聞第389章 農學社的無奈第24章 學府內的會議第385章 與高季輔的會面第52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67章 李泰的提議第19章 製作手套第154章 恥度第215章 掌握幽州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544章 兵議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443章 口無遮攔第371章 李泰的仁慈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333章 吐蕃的到來第77章 與顏勤禮的對話第523章 決戰第334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335章 洛水之弈開始第485章 分封第23章 匯聚學府第76章 流外官第410章 張玄素被刺第290章 保護第226章 錦衣衛第254章 慕容伏允的決策第188章 興修運河第241章 理所當然第419章 杜荷第476章 進擊的吐蕃第155章 學員入嶺南第212章 學子們的安排第82章 李泰的請求第429章 卑路斯再臨第237章 勝之不武第70章 馬周的奏章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312章 王珪的直爽第481章 步步推進第137章 研發中的蒸汽機第285章 你說了,我便相信第113章 與太僕寺的合作第231章 準備離開第346章 接收物資第407章 收下武媚第525章 唐軍的伏擊(今天一更)第120章 失敗的蒸汽機第80章 達成一致第170章 謀劃高句麗第37章 規劃高陵第504章 高句麗的應對第330章 寺廟第5章 鴨蛋王第34章 逐漸繁榮的高陵第183章 見遣唐使第132章 李泰的喜好第440章 各自謀劃中第402章 覆滅高昌第186章 偶然的發現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316章 不可能的任務第196章 吃火鍋第424章 第四百二十一 李承乾的覺悟第244章 衆人商議第187章 杜如晦的到來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503章 出發前的準備第536章 拿下平壤城第435章 新的馳道第252章 圍城打援第281章 閻家第360章 各顯神通第194章 證道法第110章 李泰的小實驗第199章 第一百九十九 專業畫大餅第304章 尚公主的條件第217章 第二百一十六 任雅相的任務第62章 突襲第205章 錢糧的問題我來解決第75章 分校第143章 邀請馮盎第520章 神通難敵天數第379章 人事安排第104章 李泰的安排第16章 鄭鳳熾第411章 李世民的無奈(今天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