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

汪兆麟自然是不能殺的,小郡主也是要娶的,其實葉風也不是看不出來,這小郡主之所以要殺汪兆麟,其實只是緣於這家國鉅變之後對這叛徒的痛恨罷了。也許是之前信任太多,背叛的時候就痛恨的越多。

但自己哪裡能夠當真爲了這小郡主一時之氣就殺了汪兆麟呢?兩家並一家之後,還不是你的忠心下屬?

小郡主一鬆口,這婚事就已經算是定了,徐以顯汪兆麟那頭去忙活些禮節上的事情,劉僑的錦衣衛也開始在王府內張燈結綵,締造一個婚慶的樣子。雖是離五月廿五日還有六七天的工夫,但一來一江之隔的漢陽馬上就恐怕要打仗,二來這幾天之中,總要把楚王府的心安定下來,兼且也好給武昌城做個表率,所以,葉風也就由着他們忙活了。

一覺醒來之後,問了昨夜安排下去的大葬儀式,說是最快今日下午便可以進行,依照劉僑的意思,今天就把葬禮辦了,這樣也不與接着到來的喜事衝突。但考慮到這算是個做給人看的儀式,所以斟酌了一下之後,葉風還是決定明天上午再去辦這個事,當天便喚來將要出發的李定國,要他吃兩天再走,先把安民營這幾天抓扣着的人整理一下,等到明天葬禮時一併處斬,也好收攏武昌的民心。

當然,徐以顯那邊也不能停當,一個是要派麾下可靠的人去接收一下楚王府的嫁妝,趕緊的就要往漢陽運糧,二來也要出個告示城內四處張貼,把要辦的事情交代一下,詞句上斟酌一下。

“大王,如今是用大西王的印信呢?還是……”末了的時候,徐以顯請示這告示的名目,遲疑着問道。葉風明白他的意思,雖說自己這幾天一直在透口風說大西名義立得早了點,但畢竟對於下面這些人來說,如果立即就放棄了大西名號改用楚王府儀賓的名義的話,這檔次上就差的不知幾許,說不定遙遙影響軍心士氣。

想了片刻,便點頭道:“去問朱華奎要印信,大西王印與楚王印並用,楚王印列後。”看了看有些遲疑的徐以顯道:“如今是要兩面兼要討好的,朝廷那邊,畢竟還是要留條路,不管他們怎樣想,咱們的姿態先要做出來。”

徐以顯點頭應了一聲就要去,葉風又叫他回來,想起昨天說起的話題道:“漢陽那邊到底怎樣,徐軍師你走一趟?”

徐以顯皺了皺眉頭,嘆了口氣道:“大王也不是不曉得,若是以顯貿貿然去了,胡先生……”

這也是。已經派了人家去了,又叫個人去這算什麼呢?葉風搖了搖頭揮手道:“嗯,你說的也是在理,這麼的吧,吩咐汪先生來見我。唉,老徐啊,這麼說,這一遭漢陽說不定真有可能不保,這些天你且作好武昌的事,萬一真不行的時候,我們都是要跑一趟漢陽的,到時候武昌可不能出亂子啊!”

徐以顯躬身應了一聲,葉風又接着道:“九江那邊……”

“可以命黃州周本兵往下游動一動。”徐以顯點了點頭表示瞭解,說了個方案出來:“拓跋鴻基也無甚水軍,以顯的意思,是可以分三成水軍出來,着副都督王自羽領了東下,順便可充作個信使……一來送大王婚訊,二來也可以朱華奎的名義,給他左崑山透個意思。不管他轉不轉給崇禎老子,咱們總可以先搭上一條線。嗯——”想起來什麼似的,補充道:“呈給崇禎老子的奏表,以及給孫傳庭的信,昨夜以顯已與汪先生到章家會同潘軍師擬好,一會兒拿給大王過目。”

“不用了——”葉風一揮手,拿來幹嘛,那種東西我還未必看得懂呢,點頭微笑道:“辦得好,只是北上的信路可還通麼?”李自成在北面,要送信的話,要繞個圈子才行了。

徐以顯微笑着點頭:“給崇禎老子的不着急,轉給南京留守便是了。只是給孫傳庭的,可要辛苦三殿下了。三殿下就要去襄陽,可在那邊找尋人手送到老孫手裡。”

“也好。”葉風聽他安排的挺妥當,便點了點頭道:“那你且去忙着吧,知會一下朱華奎……嗯,還有小郡主,明日大葬賀逢聖崔文榮等,他們須得到場。對了——”想起李自成那封信來,說曹革左已死,老回回已降,他後世讀書的時候是知道的,這老回回並沒有與李自成會合,而是稱病不去的。如今卻是在哪?

聽他見問,徐以顯面現憂色,點頭道:“大王,老回回不是裝病,是真的不行了。月前您也曉得的,拓跋鴻基贈他永輔營英武將軍,不受。召他去襄陽也不去,想來也是看破了拓跋鴻基的嘴臉。這兩天聽湘中有傳言說老回回恐怕要歸天了。如今卻是在灃州到彝陵一帶。可惜三殿下要去襄陽,這會兒若是大王使人去一趟的話,說不準能有些收穫。”

無言嘆了一聲,可惜現在沒人手可派了啊。想起潘獨鰲,若是這小子不受傷的話,倒是可以多個人用用,可惜如今大敵當前,武昌又不穩,只好且放一放,着李定國搞定了襄陽的事情之後,再去夷陵走一遭了。路倒是沒多遠,但這年頭,哪裡都不穩當啊!

又跟徐以顯說了一會子話,便由着他去忙了。這幾天這傢伙着實是忙的不清,看他那黑眼圈便曉得。

“父王,喜事!喜事!”正遐思間,孫可望一臉喜色的撞了進來,手裡揮舞着一張麻布,正迷惑間,孫可望喊道:“袁時中反了!”

葉風不曉得這袁時中是誰,只好說了一句萬全的話道:“哪裡來的消息?”

“嶽州府有股杆子說要新入夥,帶了五六千號人,這消息便是從他那來的,說是給父王的見面禮!”說着,將那麻布承了過來,只見上面歪歪扭扭寫了幾行字:“大西王在上,小的湯志願入夥……”

接下來的字卻是歪七扭八,什麼也看不清楚,葉風看了一會,放棄了要認字的想法,搖頭問道:“人呢?帶我去見他!”孃的,這麼一股杆子看來窮得很,連個師爺都請不起,連張紙都找不着……要不是爲着你那消息,現在也着實是缺人,鬼才理你呢。

路上,藉着孫可望的解說,葉風也總算明白了這袁時中到底是什麼人。袁某是河南礦民,崇禎十三四年帶杆子入夥李自成,老李南下湖廣後,留他鎮守河南,但不曉得是怎麼回事,也許是分贓不均,也可能是聽了曹賀的下場後有點怕怕,受了什麼人的蠱惑,便跑去投了孫傳庭。受了孫傳庭的命令,起事去拉李自成回頭,興許這裡面還有什麼陰謀之類的,就不得而知了。

可不是好事嘛!這好消息還好過那五六千號人的杆子!興沖沖的,葉風在正殿見到了那位叫湯志的年輕人,嶽州奴變軍的頭領。

————————

注:1杆子,黑話,一股土匪的意思。

2潘獨鰲的傷,史載潘獨鰲武昌城破時由於叛徒告密被處死。

3湯志,應爲黃州奴變軍頭領之一,本文有改動。

4周本兵,本兵,即兵部尚書,明代對六部尚書的叫法。周本兵指麻城舉人周文江,降張後用爲兵部尚書,此時留守黃州。

第二十一章 金枝玉葉第六十三章 懷疑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萬曆年僞楚王案第三十二章 計中有計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一章 風波驟起農家樂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五十二章 窩邊草第三章 騎虎之難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三十七章 冒險應變第五十一章 東南事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五十一章 東南事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七十一章 決心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關於“舒憤懣”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九章 展露強勢第四十章 士子請願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四十五章 有使至第一十九章 黑吃黑第七十二章 傾巢而出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一章 東南事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二十三章 且自歸帳下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二十六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十六章 與官鬥第三十三章 算計總有差關於“舒憤懣”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六十三章 懷疑第九章 武昌微亂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四十八章 傷兄弟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三十五章 黃州之失第四章 李闖有信第五十章 顯手段第九章 武昌微亂第三十四章 一堆假話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三十章 終要戰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二十五章 兩路同傳佳訊第四十三章 襄京亂第五十六章 擇日再死第十四章 一朝坐楚府第六十章 好差事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五十四章 收禮第三十一章 捷報正是當時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四十章 士子請願第二十章 正是天命所歸第八章 嫁禍有計第七章 強渡鴨蛋洲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三十六章 迫你劃江而治第六十三章 懷疑第十一章 此是非凡主第六十四章 渡江第五十八章 閱兵第二十二章 臥龍鳳雛第十六章 需防備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二十四章 五個條件第六章 月夜終決破江城第六十六章 李自成第十八章 諸事艱難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五十七章 大決定第六十七章 誓言有用?第七十三章 攻山第二章 驚悉我爲誰第三十八章 恃寵生驕第十三章 書生造天命第五十三章 做交易第二十九章 帝王有別第四十三章 襄京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