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花石

早春二月,風猶刺骨寒,但河開雁來,運河岸邊的柳枝上已經萌出點點新芽,在在都昭示着春天的來臨。

蘇州南門外的熱鬧去處,豎着一塊木牌,上面貼了一張告示,兩個軍士全副武裝左右把守,另有兩個胥吏在旁給不識字的百姓解說着:“衆百姓聽真!此番新任提舉東南應奉局高大人張榜公告,向兩浙百姓求名花奇石喬木,官紳軍民俱可進獻,進獻者可將自己所期望的價錢報於應奉局知曉,而後由知州大人率同高大人和本地名流士紳親自品評高下,將所評等級與自報價錢相結合,最終決定所選用的進獻花石。凡入選者,不但可依自己所報的價錢受賞,倘若所進獻的花石受官家喜愛而褒獎,有官者賜官階一級,白身者則授將仕郎。如此大好機會真是幾世修來的,衆百姓還不快快將自己田園山林湖泊中的奇花異石統統進獻上來?”

這兩個胥吏連說帶比劃,口沫星子亂飛,圍觀百姓聽的連連點頭,不過臉上就一片茫然,壓根沒明白什麼意思,就中一個扛着鋤頭的農民打扮的壯起膽子問道:“老爺,格個花石見的就多了,啥麼事才叫奇花異石?這進獻給官家的東西,可不是好耍的,萬一獻的不好,要殺頭的伐?”

那胥吏將肚子腆了腆,傲視一圈,正打算大發一通議論,卻聽身邊一個尖利的聲音笑道:“桀桀桀!泥腿子就是泥腿子,奇花異石都分不清楚,且聽小生與你細細道來!我大宋以武立國,藝祖皇帝一條軍棍打平四百軍州之後,這太平盛世不必干戈,便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君臣宴遊共享太平。這太平盛世可不是說說的,舉凡文學辭賦、宮室樓宇、衣食住行都得盡三代之盛方可,那名花可娛耳目,奇石可象山巒,若是經學問之士一加擺佈,小小庭院中便可陡現如畫江山,自然是太平盛世不可或缺之物。如今由新有文名的高大人來主持這等風雅之事,正是不做第二人想啊,官家聖明,於此可見!”

說罷便向西北汴京方向長揖作禮,一圈軍民也都跟着彎腰的彎腰,打拱的打拱,可這腰才直起來,那農民又問:“秀才老爺,儂說了介一大串,我也沒聽懂,到底什麼花纔算奇花,什麼石頭纔算奇石,我要是路邊撿一塊石頭獻上去,說不定治我個欺君之罪,格個伐是禍事咯?儂再解釋清爽一點好伐?”

那秀才一楞,把手裡的摺扇啪地打開,扇了兩下卻發現冷風颼颼,趕緊又合起來,點指那農漢道:“似這等風雅之事,你等泥腿子不讀聖賢之書,不識之無,又豈能慧眼識珠玉?跟爾等多說無益,且老實去種你的田去,此等事留給小生輩學問之士即可。”

一衆百姓聽了都一陣鬨笑,議論一番便各自散去了,沒走多遠就看見路邊大樹上又貼了這麼一張一模一樣的告示,同樣是兩個軍士看守,一個胥吏在旁解說,不禁又議論紛紛,都覺這事情動靜鬧的如此之大,看來並不是虛言,這奇花異石究竟是怎麼個奇異法倒要好好研究研究,自家屋後的那塊臥牛石從自己的爺爺輩就在上面爬來爬去了,也不知算不算異石……

衆說紛紜中漸漸散去,路邊大樹下一個茶攤上兩個人會了茶錢起身,一個是黝黑大漢,另一個四十上下年紀,中等身材,面貌樸實,一身灰撲撲的粗布衣裳,腳上的草鞋已經沾滿了污泥,顯然是剛走了段遠路,春日泥濘的道路給他添了不少麻煩。然而形容雖然狼狽,旅途雖然勞頓正是剛從杭州到此的方臘和石寶

他向前走了幾步,那大漢隨後緊緊跟上,忽然聽方臘沉聲道:“石護法,你看這高強如此做法,與朱緬在任時的廣徵強買迥然有異,其中有何考量?”

石寶想了一會道:“那高強這麼一來,免除了百姓原先的徵役,改成以官位來誘使有心於官場的人家自願進獻,其中的利弊雖看不清,對咱們貧民百姓可是一件好事。”

方臘哼了一聲,搖了搖頭道:“石護法,你是隻見其一,不見其二。這高強雖然年紀不大,然而心思深刻,不是等閒人能比的。我派你們送那宗澤的東南策進京,臨行再三叮囑務必要交到趙相公手上,誰知你們被這高強三言兩語給套住了,輕易就將這天大的秘密交給了他,從此後的京城變動來看,這人顯然是蔡京一黨,蔡京執政用法峻苛,上臺之後必定會重行各種刻剝之法,哪裡會放過我幫源銀礦?倘若因此毀了我教在幫源的聖地,我方臘九泉之下如何去見諸位會昌法難後嘔心瀝血維護聖火不熄的前教主,如何入光明界參見明尊善母?”說到後來時,語聲雖然不高,卻已是聲色俱厲。

石寶吃了一驚,低頭不敢再說,只聽方臘續道:“現在這高強來到蘇州應奉局,第一件事就是出榜求花石,雖然是免了些苦役,又怎知他暗裡沒有什麼鬼心腸?只看他到任之時蘇州文武官員換了一撥,可知這人是有所爲而來,決不可掉以輕心。”

一面說着,一面狠狠瞪了石寶一眼:“若不是你等將銀礦的秘密泄露了,我何至於要尋朱緬那廝合作,以求保住我幫源聖地?!”

石寶一震,腳下差點絆了一跤,一張臉漲的通紅,還好皮膚本黑,看不太出來。只是方臘一面口說一面腳下不停,這又是通衢大道,跪下謝罪也覺不妥,只得把頭再放低些跟着,一個高大的身子幾乎佝僂了起來。

方臘陡地一停,輕嘆了口氣道:“石護法,你是本教的棟樑,文武都是教中的翹楚,又對本教忠心不二,我是倚你爲干城的。只是你於這人心鬼蜮上頭還欠了些,現在是本教根本重地危急存亡的關頭,切不可以忠厚待人,還要多長几個心眼纔是啊。”

石寶羞愧的無地自容,腳下一軟就要跪倒,卻被方臘一伸手給拉住了,微微一笑道:“你既有了覺悟,那便很好,同是明尊座下弟子,無須弄這些虛文,依舊同心協力本教出力便了。”

石寶感激涕零,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握緊了拳頭,重重地點了點頭,倆人一前一後,大步向蘇州城中而去。

與此同時,高強在應奉局後廳中坐着,正與許貫忠議論自己這出榜求花石的法子利弊如何,許貫忠是大爲讚賞,說此法一不擾民二不費錢,坐等四方求官心切者送花石上門,乃是以仁政行雅事,“衙內真奇才也”!

高強連連擺手道:“貫忠過譽了,此法是飲鴆止渴,只能行於一時而已,可不是長久之計啊。”

許貫忠楞了一下,低頭思忖了一會,擡頭道:“衙內的意思,可是此法派官過甚,而本朝對士大夫向來優裕,這般做法會給朝廷增加負擔?”

高強搖了搖頭道:“每年添上幾十個小官,最多不過多千貫官俸而已,朝廷還負擔的起。只是這麼一來,必然令奢靡成風,多少人力物力要用在尋花覓石上,我這裡收十幾本花石,外間起碼要獻上來千百本,這其中的耗費可就大了,民力蓄積不易,這等濫用法怎是長久之計?”

許貫忠愕然片刻,卻笑道:“衙內這可過慮了。以貫忠看來,本朝奢靡之風非從今日始,也不會因這一件花石政而興廢,就算民力不用於花石,難說不用於其他,何況官民都知爲自己打算,衙內這般令彼等自負搜尋培育花石的花費,一索之後便可明瞭其中所得幾何所費幾何,不能承擔者自然退卻,民力何濫用之有?”

高強一楞,隨即大笑:“貫忠所言極是,極精到!”心中暗自慚愧:這樣的微觀經濟觀點本來是古典經濟學裡最常見不過了,經濟人假設本來就是古典經濟學的基礎,自己一個來自現代的大學生居然還要古代人分析後才能醒悟,真是“白長了九百歲”!不過回頭一想,倒也不是自己太笨,只因回到大宋這一年來滿眼只見文恬武嬉歌舞昇平,個個都以爲這太平盛世能一直這麼持續下去似的,心中焦慮日甚一日,便事事都往這上頭動腦筋,花石綱又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惡政,自己會把事情想的過於嚴重也是難怪。

倆人正在談論間,忽聽廊道上一陣腳步響,跟着兩個人一前一後撞進來,高強定睛看時,卻見是魯智深和那自己在運河裡撈上來的病人,自己這幾天忙着交接事務,又要與黨世英、陸謙、楊志等人點閱蘇州軍力,忙的是暈頭轉向,幾乎忘了還有這人,現在見他居然已經下地行走自如了,不由一陣驚喜,忙上前攔着道:“這位壯士,病體可大好了?”

第六十八章第六十九章第50章 神兵第七十章第63章 參議第六十一章第4章 賊星第六十三章第11章 連環馬(上)第31章 河工(下)第22章 無聲(上)第39章 嫁禍(上)第31章 事後覺第8章 東瀛(上)第十三章第五章 上第35章 動員(下)第六章第17章 復仇(上)第16章 演武(下)第三十三章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上)第三章第36章 泯恩仇(上)第21章 驚變第26章 對箭(下)第五十章第八十七章第3章 林沖第六十三章第六十二章第67章 相撲第六章第19章 殺巧第7章 大名第33章 董平(下)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七章第1章 放榜(上)第五十八章第69章 清照第十二章第18章 論棒第23章 錢荒(下)第八十章第七十一章第38章 御筆(下)第四十七章第3章 豪奪第4章 太學第33章 再見宋江第三十九章第21章 幫閒第14章 狹路(上)第22章 無聲(上)第16章 遺篇(上)第6章 面斥第39章 脫困(上)第6章 意外(上)第五十九章第9章 索索(下)第32章 奔襲(下)第九章 上第22章 棒喝(下)第三十四章第28章 宋江第25章 無情第30章 練兵第19章 料敵(下)第11章 衆僧第26章 點將第六十五章第12章 燕京(下)第九十四章第16章 要務第十一章第38章 遇險(上)第16章 入城第3章 籠絡(下)第三十二章第14章 二李第三十八章第五十七章第60章 賭箭第三十二章第12章 審李(上)第17章 復仇(上)第六十五章第20章 歸去第四十五章第16章 入城第六十一章第14章 二帝(下)第十八章第32章 釘子戶(上)第17章 拔刀(上)第六十一章第2章 交易(下)第38章 遇險(下)第6章 建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