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偷襲

案情是審明瞭,接下來就是斷案。高強故作無知狀,向兩旁的楊戩和程萬里道:“此案前後因果已明,史進傷人是實,卻事出有因。本帥想請教一下,此案到底是照軍法判呢,還是照民法?”

程萬里當了幾十年官,資格老眼神精,哪還看不出這裡頭苗頭不對?嘴裡嘰裡咕嚕也不知道說什麼,高強也不去理,眼睛只盯着楊戩。

楊戩這時心裡也發虛了,他也是天明才曉得這件事,那隨從都沒來得及告訴他到底抓了什麼人,只說和招討司軍中起了小小紛爭,人已經抓到衙門來了。楊戩作這監軍委實憋氣,以他的身份地位,軍中卻絲毫不將他放在眼裡,心中早已將高強恨了碗口大一個窟窿,一聽說自己的手下佔了上風,興沖沖就來聽審,準擬要弄得高強上下不得,再吃個悶虧,誰曉得居然捉了招討司六大將之一的史進,而事情的起因卻是爭風!

此刻見高強問到自己頭上,楊戩權衡再三,還是看在自己身上擔負着抓高強小辮子的任務份上,權且忍讓一遭。便道:“相公明斷,此案依軍法也可,依民法也可,既然案情查明,自有國家法度,全在相公方寸。”

高強哈哈一笑:“如此,本帥就不客氣了。史進身入民宅系受人之邀,並未擾民,毆傷人身系自衛傷人,合以無罪論,左右,與我鬆了史進綁縛,站在一旁。”有衙役上前將史進身上繩索鬆開了,史進摩拳擦掌,站到一旁。

高強又道:“李老漢告官不實,該打四十大板,故念你受人之迫,免去杖責,罰錢十貫入官。”李老漢聽說不用打,立時什麼傷病都沒有了。趕緊向高強磕頭,那李虔婆卻還想說什麼,大概是嫌十貫錢太多,想還還價,被李老漢死命扯在一旁。

斷了這倆人,高強猛然把臉一沉:“今有招討司監軍帳下行走虞候數員,無端毆傷同僚,且勒逼民李老漢首告。諉過於人,膽大包天!左右,與我帶上來!”

楊戩聽到這裡,知道不好,見堂下高強的親兵兩個服侍一個,將自己的幾名隨從盡數押了上來,忙搶出去站到當間,向堂上道:“且慢!高招討,此輩確實可惡,本監向招討相公討個情。要將他們帶回嚴懲。望相公情準。”

高強心說你現在知道厲害了?不好意思,我原本就嫌你麻煩,還想抓我的把柄。今天把你這些手下都給收拾了,看你孤家寡人,憑什麼來抓我的把柄!努力擺出黑臉來,陰森森地道:“不知楊監軍要如何嚴懲這幾個男女?”

“這……”楊戩這個恨啊,你就坡下驢也就罷了,問什麼如何嚴懲?“某家命人重重責打於他們,叫他們今後長點記性,學些規矩。”

高強拍案而起:“要長記性的,可不止這幾個男女!”他離座來到堂前,向堂下聽審的衆士紳唱了個喏。道:“列公,如今梁山賊氛方熾,我大軍暴露於野,將士辛勞,孜孜以保境安民爲務,竟有這幾個男女不守軍紀,打傷同僚,還妄圖栽贓嫁禍,如此跋扈。傳揚出去的話,豈不壞了我王師的美名?本帥就請列公作個見證,看看我招討司對於干犯軍法者是如何處置地!”

說完,也不等那些士紳發話,向曹正一揮手:“給我押到衙門前,每人杖責八十軍棍,再戴上三十斤枷,示衆一日!”而後幾步搶到楊戩面前,一把攥住楊戩的手,笑道:“楊監軍,本帥如此處置,全是秉承監軍的意旨,只要嚴懲於他,楊監軍看來還使得麼?”

楊戩見罰的如此之衆,幾個親隨嚇的面如土色,如何不惱?正要發作時,猛然堂下有幾個士紳叫了起來:“高相公軍紀嚴明,愛惜百姓,真乃我黎庶之福也!”一呼百應,衆士紳好容易逮着拍馬屁的機會,一時都嚷了起來。

見楊戩一肚子話被堵住了說不出來,高強肚子裡笑,面上卻現出悲悽之色:“唉,將士平素操練,只盼上陣殺賊,卻將大好時光都用來吃軍棍,真是叫人惋惜!”說罷頭也不回,走入後堂去了。

到了後堂,高強笑了一會,便叫燕青將史進叫了進來。史進一進來就嚷:“衙內,怎不容我看了那幾個男女吃軍棍?恁地解氣!”

高強呸了一聲,罵道:“史大郎啊史大郎,虧你有臉說,身爲我招討司六軍將之一,大軍之中你居然被人打了,你是吃什麼的?”

史進一聽,腦袋頓時耷拉了下來。當着高強的面,他可沒什麼話好說,不管找什麼理由,總之他被人打了又捆上,這是事實,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了。想想實在說不過去,史進一咬牙,跪倒道:“史進無能,給衙內丟臉了,來日願爲大軍先鋒,好歹爭個頭功回來,重立我前軍聲威。”

“這便是了。”高強點頭,上前將他拉了起來:“適才在外面我不打你,那是不肯在楊戩這等外人面前失了臉面,招討司從上到下都是我地心血,怎容你們受人的欺負?只是你們也得給本衙內爭氣纔是,尤其你從我的牙兵出去,一躍做到前軍主將,人家當面不說,背後也要說本衙內任人唯親,你總要拿出點心力來,叫人無話可說纔好。”

史進又是感激,又是羞愧,點頭應了,迴心一想,忽然發狠:“小人今番乃是吃了女人的苦,方知古人兵法,軍中不得有女眷的道理,果然害人!自今決意以身作範,全軍上下都不許犯這婦女之戒。”

被他這麼一說,高強倒想起來了:“慢着,我適才看那李睡蘭對你頗爲關切,好似大有情意。人道婊子無情,不過一旦動情,卻又更真,大郎你若有意,不如本衙內作主,爲你討了這房親事,豈不是好?”

史進措手不及,鬧了個大紅臉,吭哧吭哧地道:“衙內。婊子無情,這話是不錯,但小人昔日也是江湖上打過滾來,豈有不知?與這李睡蘭雖是投契,卻也不曾用多少真心,想我史進本是華州良家子,雖然一時落草,今隨衙內作了軍將。也想爲國家立功,博個封妻廕子,若他日朝廷誥命封了小人的渾家,卻是個小姐出身,豈不惹人笑話?不可不可!”把手只搖。

高強大爲意外,心說看你不出,居然野心不小,門第觀念也不小,比人家韓世忠差遠了!既然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也就不好勉強。高強可沒興趣在這事上面給史進洗腦。看史進的模樣,只是嫌這李睡蘭出身不好,久後作不得誥命夫人。卻也不是全然無情,大約若只是納妾的話,他就很願意了。不過若只是納妾,用得着本衙內出面麼?

當下史進告辭去了,過了盞茶光景,曹正進來,說已經打完了軍棍,正將那幾個人號在衙門前示衆,楊戩身邊的隨從被一網打盡,猶如沒毛的野雞。撲騰不起來,想救也無從救起,在一旁急地團團轉。

高強心說我要地正是這個效果,便向燕青說起:“須得派幾個軍士去這楊戩身邊使喚,順便看覷於他。”燕青說起自己已經吩咐金槍班的班直衛士留神楊戩,高強轉了個念頭,卻搖了搖頭:“不大妥當,這些金槍班地衛士都是御前班直,個個家裡非富即貴。可不要叫楊戩拉了過去,反而拿些瞎話來糊弄我。如今水師並無船隻,就叫李俊派一張順都人馬去給楊戩作護衛。”燕青答應了,自去尋李俊。

諸將絡繹回來奏報,說道大軍都已安置妥當,本州也供應了糧秣草料等物,只是不知何時就要出戰,人不得解甲,搞地很是緊張。這一點高強也沒辦法,眼下敵情不明,此地到李家莊雖然只有二十多裡地,但對方的兵力其實是佔了上風的,更不知武松的一支兵藏在哪裡,總不能蒙着腦袋望上衝吧。

正在焦急間,楊志火急火燎地竄了進來,剛一進門就在那裡叫:“衙內,啊不,招討相公,我軍遇敵,賊衆不下萬人,打正,武,字旗號。”

高強騰的跳了起來:“何時?何處?消息可確實?”

楊志喘了幾口氣,從門外又拉進一個人來,高強一看卻是認識的,前任祝家莊教師,鐵棒欒廷玉,見今在楊志麾下作個都頭。此人道路熟悉,楊志命他偵察算是用對了人。

欒廷玉氣度沉着,見了高強和一衆統兵將,團團剪拂了(北宋軍中下拜不叫下拜,避“敗”“拜”同音,叫做剪拂),洪聲道:“小將奉了將令,天明出兵,往李家莊方向哨探。小人在此祝家莊作了數年教師,道路熟悉,身邊也有小校是這獨龍崗人氏,因此不循大路,覓小道向那李家莊前行。”

“待進至獨龍崗西南五里處,一座山坳中發現賊情,只因樹木掩映,看不清賊衆幾何,亦不見旗幟。爲是白日時光,小人不敢迫近,等到正午時分,捉了兩個巡哨的嘍兵來問話,只不慎被賊人驚覺,大隊前來追襲。僥倖賊人無有多少軍馬,零星幾騎追來,都叫小人射倒了,而後仗着馬快得脫,小人一都退到扈家莊原址處,又遇見一隊賊兵,押着十來名官兵,一時殺散了,救得那些官兵,原是本州東平府駐守軍馬,與兵馬都監扈成兄妹前往李家莊應援地,昨日在扈家莊歇宿時被賊人夜襲,黑夜中都失散了,只是不曾聽說扈成兄妹被賊人害了的消息,料來已經脫身。”

欒廷玉言辭簡潔,三言兩語將前後經過都說了,高強聽的很是讚賞,心說這倒是個作武將地材料:“既然如此,適才怎說見到‘武’字旗幟?”

楊志忙道:“乃是欒都頭從扈家莊一帶殺回來時,末將聞訊前去接應,賊人大隊殺出,卻奈何不得我軍盡是馬軍,彼時曾見到許多旗幟,大旗上寫正‘武’字。”

高強點了點頭,見欒廷玉在一旁張了張嘴,又不敢說,便笑道:“我軍中當上下齊心,言者無罪,你若有什麼見解,不妨都一發說出來。你既親身去探敵情,又久在此間生長,必知進退。”

欒廷玉見說,俯身又剪拂了,道:“相公用兵,寬嚴相濟,真得麾下之心也!小人探了敵情時,逆料賊意,多半是用一軍圍李家莊,用一軍截中道,再用一軍騷擾鄆州城,令官兵首尾不能相應,遷延不敢進,趁機攻陷李家莊。”

高強點頭:“不錯,我也如是想,賊人用的這是圍點打援之法。”他心裡那叫一個鬱悶,這本來是他在寫天書的時候順手寫上去的,此乃運動戰的不二法門,最適合梁山這樣的軍隊使用,大概是宋江邀請吳用同看天書的時候,被這個智多星給學了去,反回頭用在本衙內身上了!

“以前看革命電影,光知道圍點打援這招厲害,就沒留意怎麼去破了,現在如何是好?”高強悶頭想了一會,擡頭看見欒廷玉還站在自己面前,這才意識到人家話還沒說完,忙道:“你說,你說。”

欒廷玉叉手道:“相公明鑑,這圍點打援四字,確實深中其要。小將想來,前次若非我大軍及時趕到,這鄆州城怕不早已爲賊人攻陷了。但賊衆公孫勝部安然退卻,未傷元氣,若是乘船從水路轉赴獨龍崗,與武松部合流以待我師,以花榮部繼續圍攻李家莊,則我兵不及敵兵,賊人在兩處戰場都握有相當優勢,委實難制。”

高強大爲失望,敢情你說了半天,就是“委實難制”四個字?忍不住沉下臉來道:“欒都頭,賊人自是難制,否則本帥手握重兵,爲何不敢應援?正要你一個制敵之策!”

欒廷玉見高強作色,不敢再賣關子,忙道:“相公明鑑,賊人雖是狡狠,這分兵卻也是他們地弱處,小人熟知地理,有一條小路,蜿蜒難行,自來少人跡,卻可潛至獨龍崗後山李家莊外……”

他剛說到這裡,李孝忠已經動容道:“果有此事?可能行馬麼?”

“只容匹馬前行,若循此道前往李家莊,路行須一日光景。此路前面半段,便是小人前往哨探之路,後面路途更爲隱蔽難行,並未發現賊人把守痕跡。這條小路縱是本地老人,等閒亦不得知,小人昔日出獵時從一老獵戶口中得知此道,循此可直出賊兵花榮之後,到時與李家莊內外夾擊,可策必勝!花榮部既破,餘衆亦必膽落,相公以大軍臨之,自然一一敗散。”欒廷玉一口氣說完,面有得色。

李孝忠又問了幾個問題,都是些道路狀況,賊人分佈等情形,尤其對欒廷玉武裝偵察地前後經過問地尤爲細緻。問完之後,擡頭想了半天,卻搖了搖頭,向高強道:“相公,此計過於行險,請相公三思。”

“何以見得?”

“此路只容匹馬,我軍馬隊五千,縱然首尾相接而行,一路也要拉出二十里路去,是前軍已到李家莊外,後軍卻還剛剛出城,如此行軍,焉得不敗?”

第34章 最長的一夜之高強與朱勔(上)第十九章第十七章第六十三章第22章 平匪(上)第35章 受降(上)第10章 捉姦第三十五章第23章 混沌第3章 星變第12章 審李(下)第36章 泯恩仇(上)第二十五章第11章 出使(下)第11章 待發第2章 言政第14章 行路第22章 平匪(下)第五章 上第9章 索索(上)第四十章第34章 反目(下)第7章 授書(上)第6章 面斥第四十五章第二章第九十六章第28章 不見第15章 梁山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12章 審李(下)第3章 星變第21章 究問(下)第六十三章第九章第9章 傑肯(上)第31章 河工(上)第18章 召見(下)第57章 陳規第74章 無間第11章 計賺第九章 上第五十一章第四十四章第35章 動員(下)第十一章第七十二章第十一章第3章 上第28章 解勸(上)第19章 內審第六十五章第33章 董平(上)第22章 無聲(上)第26章 對箭(上)第29章 佈局(下)第二十五章第27章 心痛(下)第5章 圖謀第1章 清溪銀(下)第八十一章第五章 上第36章 泯恩仇(下)第六十四章第19章 料敵(上)第38章 御筆(上)第1章 醒覺第29章 佈局(下)第八十九章第四十六章第28章 最長的一夜之韓世忠(下)第七章 下第2章 交易(下)第20章 至尊第18章 東坡第二十章第1章 放榜(下)第15章 轉仕第五十四章第14章 夜探(中)第6章 建策(下)第19章 獻甲第30章 思變(上)第19章 內審第九章 上第7章 射殺(上)第20章 楊戩(下)第五章 上第19章 藥師第36章 反掌(下)第26章 絕情第14章 算帳(下)第六十四章第17章 降服第2章 言政第33章 詭譎(上)第2章 父子第20章 北望第24章 理財(上)第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