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羽翼(上)

春闈放榜之後,再經殿試,新鮮出爐的一批官員就堂而皇之地各自履新上任了。這其中,最顯眼的便是高強,甫一登第出仕,便外放一州知府,而且趙佶對他格外推恩,又轉了一階官,如果不是高強自己的學識實在拿不出手,恐怕加個館閣的銜頭也是可能的。

另外,燕青三年上舍登第,也授了進士出身,御封提舉東南應奉局,正式接替了高強的位子。要說起來,想做這個位子的人不少,不想做的人卻也不少,但說到能做應奉局提舉的人,那就少之又少了,既要花樣翻新地進獻稀罕物事,討取皇帝的歡心,又得安然於應奉局這個正常行政體系之外的衙門,忍受不得升遷之苦,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來的。如果不是燕青這三年裡趁着趙佶多次駕臨豐樂樓“御嫖”白沉香的近水樓臺,其表現甚獲聖躬之喜,而高強這位前任提舉又大力推薦,這應奉局提舉的位子還真是難定歸屬。

燕青去往東南,不但應奉局的擔子要他接下,東南大通錢莊和東瀛船隊的差事也得擔負起來,正好讓許貫忠交卸了差事,替換回高強身邊來依舊作他的智囊,身邊要是沒了這麼個軍師人物,高強還真有點沒底。剛好隨着謀取梁山計劃的深入,錢莊和船隊的業務也得向山東河北擴展,許貫忠來到青州也大有勇武之地。

不過燕青辭京之時,將原先豐樂樓諸事都交給了鐵叫子樂和辦理,這倒罷了,有一個人實在難辦,卻是何人?正是那天殺星黑旋風李逵。

打住,李逵在這時候,可還沒闖下偌大的兇名。只不過是燕青身邊的一個跟班而已。自從青州道上被燕青起手顛了十七八跤,這黑旋風對燕青服服帖帖,高強一行回到京城,順便把他也帶了回來。李逵自小在沂州山中長大,見過最繁華的去處也就是青州城了。這一來到東京開封府,傻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就覺得不夠使,在京城裡很是鬧了些鄉下人初次進城的老套笑話。

他的性子剛暴。爲此惹出地事端可也不少,仗着燕青八面玲瓏的手腕,還有太尉府眼下的滔天權勢,好歹沒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卻也讓高強很有些頭痛。此番他和燕青都登第外放做官,京城中無人能治他。按照高強的意思,怎麼地也得讓燕青把他帶去杭州看着。這人眼下是沒什麼大用處,可既然碰上了,高強家裡又不是養不起這一張嘴,帶着就帶着吧。

可沒料到的是。燕青沒說什麼,李逵自己倒不樂意了,聽說高強是去青州做知府,李逵心裡樂開了花,別看這孩子心眼實誠,也不知聽誰說了“衣錦還鄉”的道理,雖然他現在沒官沒錢,好歹沾光穿了一身好衣裳,兜裡揣着燕青和高強平時給地零用錢,街坊裡賭博起來那也是一輸十幾貫都不帶眨眼的。比起當日在沂州沂水縣老家砍柴爲生的窘迫,大有上下牀之別。

因此上李逵打滾哭鬧,發了無數血盆願心,定要隨着高強去青州耍←也不求什麼官職,只要高強安排他在青州府衙裡落個職司。城裡城外大約也可以橫着走了。李逵心裡還打着小九九:若是在青州城裡安了身,便可把沂水縣老孃也接來同住,一家人過上好日子。

高強念着他是個闖禍的祖宗,本來是不願意帶他的,不想這次李逵吃了秤砣鐵了心,居然連燕青的話都不聽,死活要回山東。無奈之下,念着帶着他去,青州任上也多個體己的人,高強勉強捏着鼻子就答應了,好在李逵這樣孩子雖然脾氣暴躁殺人不眨眼,只要摸準了他的順毛,也不是那麼難侍弄的,起碼回到京城之後,高強爲他還還了幾次賭債,就博得了他的另眼相看,想來只要管束得法,黑旋風也掀不起多大風浪。

這一天,高強諸事安排妥當,來向父親高俅辭行,哪知到了書房,面前的情景卻叫他一愣:怎麼這麼滿滿一屋子的人?

他只道高俅在弄什麼軍務,腦袋伸了伸就縮回去,卻已經被人看見了,那人趕緊跑出來拉住高強道:“衙內來得正好,太尉大人正在相候。”

看那人卻是認得的,乃是高俅身邊的參謀聞渙章。這人自從三年多前得高俅賞識,一直在幕府中供職,出了不少主意,早就被高俅引爲心腹,高強自也與他相熟。

被聞渙章拉進書房之後,高強見過父親,卻聽高俅道:“我兒,你這次前去青州上任,聞說那京東兩路盜匪羣起,前任知府慕容彥達治軍不力,就栽在這上頭了,因此爲父想方設法,調了些兵馬也去你那青州左近屯駐,這幾位都是能征慣戰之將,今日來與你見過了,剋日便當起行。”

一面說,高俅一面拉着高強來見這幾個武將。那幾人都是太尉府該管的下屬,見高俅親自來介紹,都連說不敢當,紛紛自報家門。

頭一個來頭不小:“末將呼延灼,汝州兵馬統制,鐵鷂子軍指揮,現奉調青州駐泊就糧。”

“嘿喲,連環馬?”高強大感興趣,忙問起這事,哪知呼延灼帶的還真就是三千連環馬,不過名字叫做鐵鷂子軍。這隊騎兵乃是宋廷的一個軍事實驗品,當初西夏元昊作亂,宋軍在西夏精兵鐵鷂子面前很吃了大虧,便也仿着打造了這麼一支連環馬,不過費了無數錢糧,才練了這麼三千騎兵,大宋朝廷一計算其中的耗費和得失,都嚇了一跳,訓練這麼一支部隊的花費,足夠供養大宋正規軍三萬之數,這還不算連環馬部隊的訓練週期之長。

要知道,騎兵這玩意不是靠練就能練出來地,北方異族之所以鐵騎強悍,人家平時的生產生活就和畜牧離不開關係,那叫做馬背上的民族,不練騎兵,難道叫契丹人,女真人乃至蒙古人學大宋玩騎兵?而宋人這樣的農耕民族要練騎兵,兵源,馬源,訓練,後勤等等都得從頭練起,光是馬政一項,大宋如今每年花費近千萬貫,全國地軍馬也不過幾萬匹,這哪裡吃得消?

因此這隻連環馬部隊練成之後,朝廷就沒有打算建立大規模地部隊。這麼一支軍隊差不多是靠銅錢堆出來的,又不捨得拿去西北戰場和西夏人玩命,因此就一直放在汝州投閒置散。呼延灼這河東名將之後帶領這麼一支精銳,卻撈不到上陣殺敵的機會,都快悶出鳥來,聽說高太尉調他去山東剿匪,只要有仗打,他哪裡顧得上許多,樂呵呵地就來了。

第2章 買賣(下)第八十九章第五十一章第17章 復仇(上)第8章 東瀛(下)第六十七章第21章 詐病第8章 東瀛(上)第二十三章第八章 下第23章 花榮(上)第17章 翠屏第27章 結盟(下)第六十四章第34章 戰敗第一章第8章 奪權(下)第13章 夜話(二)第7章 變起第35章 最長的一夜之朱氏父子(下)第37章 擒王第29章 最長的一夜之石秀與石寶(上)第十三章第15章 夜探(下)第五十六章第八章 下第三十三章第16章 試軍(下)第34章 下第39章 脫困(上)第19章 獻甲第九章 上第7章 錢法(下)第1章 燕青(上)第十二章 上第14章 二李第8章 龜頭(下)第二十九章第36章 關撲(上)第17章 三問(上)第14章 算帳(上)第37章 圍攻第四十二章第10章 來歷第9章 到任(上)第19章 個唱第八十八章第18章 李逵(下)第十三章第38章 說親第十一章第六章 下第三章第11章 閱軍第二十五章第37章 包裝(下)第14章 算帳(上)第八十二章第九章 上第6章 意外(下)第9章 浪子第二十四章第17章 復仇(下)第10章 赤佬第二十四章第2章 風起第3章 林沖第六十一章第三十七章第23章 錢荒(上)第17章 拔刀(下)第23章 歸來第13章 街鬥(上)第23章 災起(上)第八十八章第八十七章第十八章第九章 下第二十三章第十八章第七十四章第5章 刑訊(上)第29章 東溪村第14章 結黨(上)第13章 一上(上)第七十四章第三十五章第64章 張叔夜第二十六章第79章 鴻門第11章 計賺第4章 祭掃(上)第34章 反目(下)第33章 奔襲第14章 算帳(下)第四十五章第23章 花榮(上)第20章 楊戩(上)第七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