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幹部

“天上佈滿星月兒亮晶晶,我大乾朝開大會訴苦把冤伸,萬惡的趙宋社會窮人的血淚仇,千頭萬緒千頭萬緒涌上了我的心,止不住的辛酸淚掛在胸,不忘那一年爹爹病在牀……”

這首由李存在八年前創作的《我把苦來訴》,歌聲彷彿有一種魔力,讓人聽了之後,就忍不住去傾訴。

而現在演唱這首歌曲的人,正是李存早期的大將之一、擁有御前五虎之稱、最擅長搞政工工作、對李存最忠誠的將領之一、現在其實已經是一方大帥的孫岱,也就是孫三呆。

在李存看來,精英小隊這次最艱難的任務,不是招降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士,也不是奪取已經在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士控制下的臨安城,而是怎麼讓臨安城這一城原本屬於西宋的軍民變得由內而外的親近大乾王朝,願意服從大乾王朝的精英小隊的指揮跟前來勤王救駕的宋軍交戰。

所以,李存想找幾個政工高手跟陳箍桶、李彥仙、詹度等一塊去興元府,因爲只有政工高手去大搞訴苦大會,才能做到讓臨安城這一城原本屬於西宋的軍民變得由內而外的親近大乾王朝,才能做到服從大乾王朝的精英小隊的指揮跟前來勤王救駕的宋軍交戰。

歷史上。

抗戰勝利的時候,果軍擁有正規軍二百萬,加上其他軍事力量共計四百三十萬,而我軍只有六十一萬,加上地方部隊和後方軍事機關人員,也不過才一百二十七萬,雙方的兵力之比是三點四比一。

武力對比:果軍當時得到美國大量軍事援助,約有四分之一成爲美械或半美械部隊,又在受降中接收了侵華日軍一百多萬人的武器裝備,擁有我軍所沒有的坦克、重炮、作戰飛機和海軍艦艇等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另外,果軍還控制着幾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線,控制着幾乎全部的現代工業。

可取得最後勝利的卻是我軍。

之所以會是這樣,那是因爲,三年解放戰爭,我軍一共消滅了果軍五百六十九萬人,其中俘獲四百一十五萬,而俘虜中二百八十萬人成爲我軍,佔到當時我軍總人數的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換而言之,果軍的所有優勢最後都變成了我軍的優勢。

這是世界戰史上不可思議的奇蹟。

而產生這一偉大奇蹟的最重要的一個法寶就是,我方優秀的政工幹部搞得訴苦大會。

到了解放戰爭後期,訴苦運動的巨大威力甚至發展到“即俘即補”的程度。

在淮海戰役中,我軍傷亡很大,很多俘虜兵經過短暫但觸及靈魂的戰壕訴苦,立刻被編入解放軍部隊參加戰鬥,甚至姓名都還沒被本連戰友記牢,就在戰鬥中犧牲了。

一個被俘的果軍師長看到許多還沒來得及換下果軍衣服的戰士已經站在解放軍隊伍中參戰,無可奈何地說:“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嗎?!”

有人回憶,我軍轉入大反攻以後,部隊中俘虜兵的數量越來越大,在連隊戰士中約佔百分之八十以上。當時真是前兩個小時還是果軍士兵,過兩個小時就成了我軍戰士。有的甚至還未來得及上連隊的花名冊,就在戰鬥中犧牲了,成了無名烈士,這是常有的事。

李存要得就是這樣的效果。

所以李存準備將最好的政工幹部派到興元府去。

當時,孫三呆也在東京汴梁城參加劃分軍區的大會。

無疑,有“第一政工幹部”之稱的孫三呆肯定符合李存想要的最好的政工幹部這個條件。

可起初李存並沒有想過讓孫三呆來興元府。

這主要是因爲當時的精英小隊的幾個頭腦已經選定了,而讓已經成爲都統制(軍區司令)的孫三呆去給李彥仙、詹度當下屬,顯然是不合適的。

可讓李存沒想到的是,聽說李存要找最好的政工幹部,孫三呆竟然主動請纓,並表示他願意服從陳箍桶、李彥仙甚至是詹度的指揮。

爲了說服李存,孫三呆還對李存說:“孫三呆永遠都是官家手中的一塊磚,官家哪裡需要孫三呆,孫三呆就往哪裡搬。”

孫三呆都說出這樣的話了,李存怎麼還可能矯情?關鍵,縱觀整個大乾王朝,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個比孫三呆更好的政工幹部了。

於是,李存就同意讓孫三呆以都監的身份加入精英小隊,讓孫三呆去跟李彥仙搭檔。

可孫三呆到了興元府以後,根本就沒去搶李彥仙的任務,他甚至都沒有去參與臨安城的佈防,而是一頭就扎進了教導臨安城的軍民的工作當中。

孫三呆不愧是大乾王朝的第一政工幹部。

他和跟他一塊來的優秀政工幹部,組織臨安城的軍民回憶自己遭受的苦難,並當衆把苦難說出來。

以孫三呆爲首的一衆優秀的政工幹部,通過充分動員醞釀,打破訴苦的思想障礙。在這個過程當中,發現和培養訴苦典型,用以帶動一般軍民。然後全面開展訴苦運動——吐苦水,挖苦根;吐甜水,抓甜根;吐髒物,扔髒物。之後,把運動引向棄宋投乾的政治目的,把階級仇恨變成有生力量。最後,通過發動擬訂計劃和組織宣誓競賽,將臨安城中的軍民往大乾王朝的軍民轉變。

這一套經過反覆錘鍊過不知多少次的經典訴苦套路一經使出,立竿見影的就讓臨安城中的軍民確立中心,認爲他們和大乾王朝的政工幹部都是窮苦的一羣人,本質上都是一樣的。他們通過本人訴苦,否定了原來西宋的合法性,通過他人訴苦,完成對大乾王朝的價值認同,然後孫三呆等政工幹部開始給他們灌輸大乾王朝的思想,使他們對大乾王朝的價值觀獲得認可,隨後引導他們意識到他們真正的敵人是西宋,他們的未來和希望是大乾王朝。

在這個過程當中,政工經驗豐富的孫三呆等政工幹部,還因人而異,給於不同的人不同的引導。

對於那些窮苦人,

孫三呆等政工幹部就談趙宋王朝的土地政策,由於趙宋王朝錯誤的土地政策,窮苦人的土地都被趙宋王朝的達官貴胃用各種各樣的手段給騙去了,窮苦人只能淪爲趙宋王朝的達官貴胃長工甚至是奴僕,妻女任由趙宋王朝的達官貴胃奪取,自己也淪爲趙宋王朝的達官貴胃的私有財產,任由趙宋王朝的達官貴胃買賣;

就談趙宋王朝的達官貴胃對窮人的掠奪和壓迫,趙宋王朝的達官貴胃利用趙宋朝廷賦予他們的權力地位享受嬌妻美妾、頓頓珍饈美味、穿金戴銀,窮苦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想要活下去都艱難無比,生了孩子都因爲養不活而不得不親手溺死;

就談趙宋王朝對胡虜的軟弱政策,明明他們這些窮苦人的生活都已經很艱難了,可趙宋朝廷卻還要拿他們這些窮苦人的民脂民膏去討好遼、夏兩國的胡虜,結果遼、夏兩國的胡虜反而用他們這些窮苦人的民脂民膏武裝,然後再來攻打侵略他們這些窮苦人;

等等……

對於那些宋軍將士,

孫三呆等政工幹部就談趙宋王朝的軍門世家擋住了普通將士上升的通道,普通將士不論多努力拼殺,也得不到出人頭地的機會,普通將士就算立下了戰功,功勞也會被軍門世家子弟奪取;

就談趙宋王朝的崇文抑武國策,趙宋朝廷經常派遣不懂軍事的文人來領導他們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士,結果,明明是那些文人亂指揮致使仗打輸了,卻還要怪他們不賣力,責罰他們,甚至砍他們的腦袋;

就談趙宋王朝往爲國征戰的將士的臉上刺青,將保家衛國的將士與犯人和奴隸同等看待;

等等……

“訴苦大會”一開,臨安城中的軍民都有了傾吐和宣泄的渠道,對一系列問題有了新的認識,彷彿黑暗中看到了一絲光明。

很快,臨安城中就出現了大批擁護大乾王朝的軍民,他們準備爲大乾王朝跟西宋鬥爭到底。

而且,這樣的人,就跟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多,愈演愈烈……

值得一提的是,爲了配合孫三呆他們這些政工幹部引導臨安城中的軍民,李存派來的大乾王朝的宣傳精英,在那些投效大乾王朝的西宋官吏的幫助下,周到又詳細的宣傳大乾王朝的基本國策和給臨安城軍民的優惠政策:

像,大乾王朝比西宋強出不知多少倍的軍人待遇,而且強調全都是實發;

像,軍人在大乾王朝崇高的社會地位。

像,大乾王朝給民衆分封土地,並明確,只要臨安城能夠守住,屆時,只要是臨安城中的人,不論男女老幼,最少都可以分到二十畝良田,而立有功勞之人,則會得到更多的封賞,升官,田地,美人,金錢,應有盡有,而且上不封頂;

像,只要臨安城守住了,就會給臨安城的軍民免稅三年。

等等等等等等……

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一直都以爲,陳箍桶、李彥仙、詹度、孫三呆等大乾王朝的人必須得靠他們才能控制住臨安城中的軍民。

可沒過多久,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就駭然的發現,別說臨安城中的民衆了,就是原本追隨他們的宋軍將士竟然都失控了——他們竟然對大乾王朝的人的話言聽計從,而且是欣然接受的那種。

這讓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變得非常慌張——他們以爲大乾王朝的人要架空他們,然後卸磨殺驢。

一直派人盯着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的陳箍桶,見這個苗頭出現,立即就找到苗傅、劉正彥等人,跟他們說,他們之所以跟他們手下的將士脫節,是因爲他們沒有參加訴苦大會,建議他們也參加一下孫三呆爲他們準備的訴苦大會。

懷着懷疑、警惕、甚至是隨時準備跟大乾王朝的人翻臉的心思,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找到了孫三呆,想要看看孫三呆到底怎麼給他們洗腦?

——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還以爲孫三呆要用對付臨安城中的那些普通軍民的方法對付他們。

誰想,孫三呆就只是跟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閒聊,聊他跟李存起義的過程,聊他眼中的李存,聊韓世忠、吳玠、吳璘、劉錡、李彥仙、詹度、王稟等原本屬於趙宋王朝的將領投降大乾王朝的經過和在大乾王朝所受到的對待,並適時宜的透漏消息給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劉錡將會是這次伐宋大軍的總指揮。

隨着跟孫三呆聊天的深入,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自己就腦補了,李存雖起自田裡,但英謨睿略,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人樂爲用,數年之間算無遺策,兵無留行,底定大業,是一位數百年都難得一遇的明主聖君,更難得的是,李存還不嫌棄降將,唯才而用。

這與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想象當中的李存比較吻合,關鍵,有韓世忠等實實在在的例子在前,這比什麼都有說服力。

慢慢的,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緊張的心放了下來,後來在孫三呆的建議下,他們也積極參與大乾王朝的人組織的所有活動。

而大乾王朝的人在陳箍桶的指示之下,完全不尋求架空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而是連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一塊吸納。

經過充分的瞭解和溝通,苗傅、劉正彥等參與兵變的宋軍將領漸漸明白,大乾王朝的人之所以能夠快速得到臨安城的軍民的擁戴,首先是當然是孫三呆他們所搞的訴苦大會能引起臨安城中軍民的共鳴,但更主要的還是,大乾王朝的人,從來不指揮臨安城中的軍民做事,而是帶領臨安城中的軍民做事。

而且大乾王朝的人做得肯定要比臨安城中的軍民多。

比如,往城牆上運送滾木雷石,臨安城中的軍民拿一塊、一根,大乾王朝的人肯定最少拿兩塊、兩根。

套用訓練臨安城中的軍民的一個教頭的話來說就是:“我等做不到之事,絕不會要求你等去做,打仗之時亦是如此,哪裡危險,我等定然就會出現在哪裡。”

大乾王朝的人所做的一切,都被臨安城中的人看在眼裡。

很多人,尤其是西宋小朝廷的人,這時候才明白,趙宋王朝輸給大乾王朝不冤枉,進而更加堅定了他們投效大乾王朝和幫大乾王朝打贏這場至關重要的臨安保衛戰的決心……

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來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劉錡和李彥仙好了(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二章 三年(求月票!)第二百五十四章 二次伐宋第二十四章 埋伏第二百六十章 如有神助的趙跑跑第一百六十五章 女海盜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一位戰死的皇子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檜: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臘:包康,你罵誰?!第一百四十三章 一路向東第九十九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劉錡和李彥仙好了(求月票!)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個第一百零七章 反思第三百零四章 真正的皇后駕到(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劉錡和李彥仙好了(求月票!)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佈下的棋子第二百六十九章 趙桓跪了第五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中的那個女人是誰?!(求月票!)第二百九十六章 將靖康恥還給金人(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個時代的日本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構:李賊,你不講武德!第八十三章 大都督的日常第一百三十章 我錯了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當此事並未發生過(求月票!)第四章 大勢已成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喪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始幹金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紅玉?!第三百九十三章 要想學得會,就得跟師傅睡第四百零四章 米已成粥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喪子第二百零三章 怨婦李清照第七十一章 童貫,大宋就靠你了第四百零五章 李存的女人政治第四十六章 杭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宋江:投李存?第四十一章 能當個妾就不錯了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趙明誠再相見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送帝姬(新年快樂!)第九十一章 功績碑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藥師的下場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開啓的工業革命第八十一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二百六十二章 六甲神兵第一百零八章 衣錦還鄉第三百五十八章 狗咬狗第二百八十三章 趙明誠: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三百七十二章 岳飛的大膽戰略第一百四十一章 交手第五十七章 可怕又可敬的敵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完顏仙兒:李存,你如何征服我?第二百一十章 趙佶最後的掙扎第三百四十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求月票!)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過去的新皇帝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樂一秒是一秒第一百三十九章 坑爹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須有(求月票!)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適合當義軍領袖第三百零一章 李存:朕和趙構不是外人(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五章 耶律大石:李存就沒想過讓你我活着離開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藥師的下場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皇帝的福利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軍全面壓境第四百零三章 文貞王后:陛下隨便吃第二百九十九章 兒子多到氾濫成災(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個時代的日本第二百八十四章 孤勇者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存離古一帝又進了一步第三百五十章 李存與趙構見面第八十八章 招降第二百七十二章 趙氏之女全入李存後宮第六十章 二浙第一世家第三百六十四章 當世第一強軍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四十二章 聞戰則喜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師道:仗,是這麼打的第一百零八章 衣錦還鄉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存:朱皇后,久仰大名第一百八十章 出兵條件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漢們的近況第二百零七章 蕭普賢女的報復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存安敢如此欺我?第一百四十五章 矛與盾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也就比皇后差一點點第三百八十一章 金國前線告急第一百零五章 幸災樂禍第一百九十七章 半老徐娘李清照第二百二十七章 包圍東京汴梁城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一百一十八章 方臘:追悔莫及第二百五十四章 二次伐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