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清照:求官家見趙明誠

李存等李清照化妝等了將近一個時辰。

這事要是傳揚出去,估計應該能跟趙佶等李師師見面相提並論了。

李存有着與他看起來的年紀完全不一致的耐性。

而且,李存面前有李栘、李栐這兩個可愛的小傢伙,還有秦檜跟他大談海上貿易改革甚至是經濟改革來打發時間。

這使得時間過得很快。

終於,李清照梳妝打扮完畢,然後在王氏的陪同下,走了出來。

怎麼形容此時的李清照呢?

長相甜美,眼睛大大,睫毛翹翹,辨別不出她的具體年齡,但表面看起來,她人如花季少女般明豔動人。

整體來看,她說不上有多高挑兒,但身材比例極好,尤其是她那妖嬈的身段和飽滿的酥胸看起來就很誘惑撩人。

這樣的女人屬於典型的童顏少婦,活一輩子也不會顯老的類型。

再仔細看看,她今天很明顯從上到下無一處不精心裝扮過。

李存猜測,李清照怕不是將她所擁有的所有好東西都給武裝上了吧?

雖然看起來,因爲李清照太想化好她自己的妝容,把她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給李存,而把勁給使大了。

但李存完全能夠理解李清照的初衷,所以不會因此而不喜。

事實上,李存的後宮中經常有這樣的女人,對她們,李存通通都是很包容。

此時,時隔兩年多李存與李清照再見面,李清照很明顯有些拘謹,甚至有些手足無措。

秦檜的目的基本上已經達成。

——雖然李存並沒有立即就許諾給秦檜官職,但李存已經讓秦檜將剛剛兩人討論出來的內容總結歸納好,然後給自己上一份詳細的奏章。

此刻,

見李存和李清照這老情人再見面,秦檜立即給李迒、王氏等人使眼色,示意他們趕緊離開。

至於梁紅玉、晏貞姑、一丈青等李存的貼身侍衛,早已經習慣了李存辦事她們站崗。

李存走上去,攬住了李清照的腰,然後給她信心道:“你今日很漂亮。”

李存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動作,一句簡簡單單的話,卻讓李清照前所未有的開心!

而李存接下來的動作,就讓李清照更開心了!

李存竟然直接就摟着李清照往房中走去。

雖說李清照心花怒放,但表面上,李清照還在矜持道:“陛下要作甚?”

李存笑着說:“朕要對你今日精心的準備給於最大的尊重。”

說話間,李存就將半推半就的李清照給帶入房中……

……

次日一大早,天還沒亮,李存就起來了。

李清照見此,趕緊拖着疲憊不堪的身體爬起來伺候李存洗漱。

突然!

李存說了一句:“你昨晚好騷啊。”

李清照的動作戛然而止,臉也一下子就變得滾燙!

李清照想跟李存解釋,她以前不是這樣的,真不是這樣的。

可李清照又不想讓李存想起她過往的經歷。

如此一來,左右爲難的李清照,一下子就又變得不知所措起來!

李存見此,捏着李清照的小臉蛋,笑着說:“朕喜歡,這讓朕很有成就感,以後再接再厲……”

李清照讓李存說得春心蕩漾,但她又不好意思表現出來,她只能羞答答地繼續幫李存穿着衣服。

李存就喜歡李清照。

所以,看着李清照扭扭捏捏的小樣子

等李存和李清照真正起牀時,天都已經亮了。

李存對李清照說:“你收拾收拾,一會跟朕走。”

李清照聽言,吞吞吐吐的說:“官家,臣妾可否不進宮?”

李存問:“嗯?怎麼?你不願成爲朕的妃嬪嗎?”

李清照沒說,她因爲自己的年紀有些大了,而有些自卑,不敢進宮跟李存的那數之不盡的美人公平競爭;她也沒說,她不想別人知道她這個有夫之婦出軌李存,壞了她自己和李存的名聲;她更沒說,她不想跟李存的其她女人一樣,被李存當成金絲雀養在宮中。她只是將自己的頭低下,問李存:“行嗎,官家?”

李存這纔剛入主中原,屁股還沒坐穩呢,當然也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偷有夫之婦,雖然他玩過的有夫之婦也已經不在少數了。

當然,如果李清照想跟李存進宮,李存也不可能這點擔當都沒有。

如今,李清照主動表示不願意進宮,李存自然樂得皆大歡喜。

所以李存對李清照說:“好好好,都依你。”

李清照一聽,立即喜笑顏開!

可讓李清照沒想到的是,李存又說:“不過,就算你不進宮,也還得跟朕走一趟……”

……

半個多時辰後。

李清照跟着李存來到了龍德宮。

當李清照看見了趙佶那堆積如山的文物和書籍以後,立即就露出瞭如同孩童一般的驚喜表情。

看着那一本又一本的孤本和外面已經失傳的書籍,李清照無不如獲至寶,愛不釋手。

這一刻,李清照很想對李存說:“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黃,卻對菱花澹澹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讓李存晚上再來疼愛她一次。

可李清照到底不是小姑娘了,知道李存給她的已經夠多了,她不能再貪心了。

而李存則對李清照說:“朕欲修纂一部《洪武大典》,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爲一書,母厭浩繁!以此來彰顯我大幹國威,造福萬代……”

歷史上,中國封建王朝發展到明清時代,不但中央集權的體制發展到了極致,而且經濟水平以及文化造詣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經濟與文化上的長足發展,正是集權體制的成果之一。

經濟方面的發展與成就,就先不說了。

文化方面取得長足發展的標誌之一,就是明清兩朝各自編纂完成了一部宏偉巨着——《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

因爲有這兩個成功的先例,李存也準備搞一套內容包括經、史、子、集,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的百科全書,如果有條件,李存甚至準備搞一部世界百科全書,爲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乃至爲整個人類的文化傳承貢獻出一份強有力的力量。

李清照越聽眼睛越亮!

她覺得,李存的這個新穎的想法,簡直太偉大了,一旦做成了,那必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不過,李清照還有些疑慮,所以她喏喏的問:“陛下修纂《洪武大典》時,可會對經典書籍做刪減,亦或是品評?”

雖說《永樂大典》和《四庫全書》都是宏偉巨着,但二者其實是有高下之分的。

《永樂大典》其內容注重的是對所收錄各類資料的客觀記錄,只是對涉及到的各類知識文獻做了必要的糾錯和必要的註解而已,並沒有過多的品評。

而《四庫全書》則在收錄原文集的同時,不但人爲做了刪減與更改,更是增加了很多的品評。

《四庫全書》之所以對原文更改,則是爲了不與忠君愛國的基本意識相違背。

而品評則是以正統儒家思想文化爲基本出發點,教誨人們,尤其是知識分子要忠君愛國,說教成分很大。

雖然這種說教式品評的文章也出自大家之手,也不乏直切要義,文筆優秀的好文,但教條的東西往往是乏善可陳,甚至是矯枉過正。

而這種對原文典籍的人爲更刪,更是對原着的偏頗曲解,甚至是一種褻瀆。

基於這兩點,最後的結果就是,《永樂大典》相對客觀且包羅萬象,而《四庫全書》則摻雜了太多的主觀因素,不免會犯了矯揉造作的大忌。

李存從不覺得,靠一部百科全書,就能教導人忠君愛國。

再者說了,儒家思想雖說能教導人忠君愛國,但隨着時代的變遷,這類刻板的忠君思想肯定會過時的。

到那時,就會讓摻雜了太多的主觀因素的大典的缺點凸顯。

也正是因爲如此,《四庫全書》的評價比《永樂大典》低了不少。

所以,李存連猶豫都沒猶豫,就說:“朕哪有時間品評這麼多書籍,且兼聽則明、偏聽則暗,還是對所收錄各類資料進行客觀記錄,對涉及到的各類知識文獻只做必要的糾錯和必要的註解,至於品評一事,誰都可爲之,但不要出現在《洪武大典》上,《洪武大典》只供人查閱之。”

聽了李存定下的基調,李清照一下子就放心了。

其實——

之前李清照還在擔心,李存要修纂《洪武大典》,是爲了彰顯在其英明地領導下,國力之昌盛以及文化水平之高超,甚至是爲了滿足李存帝王的虛榮感和爲了能夠青史留名。

如今看來,就算李存因爲好大喜功,才修纂《洪武大典》,但因爲李存懂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不是不能接受李存的這點私心。

平心而論,作爲一代帝王,要是沒點不甘於人後的決心與上進心,那無異於“平庸”,甚至是“無能”,因此,李清照覺得,對於李存這位皇帝的“私心”,並不應該有太多指摘。

關鍵,要想幹成這麼大的事,唯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才能做到。

要知道,這個工程量之大,簡直不可想象,甚至於其所動用的文人,得有數千之多,並且說不定要花上多少年才能修纂完成。

這還不算後期的繕書人進行描欄、清抄、繪圖和圈點工作。

如果將這些人也算上,所需要的人,而且是文人和各種專業人士,不可計數。

而動員這麼多人力、物力,又不知道要修纂多少年,才能修纂成的《洪武大典》,其花費必定不小。

另外,除了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財力的支持以外,還要有強大的號召力。

李存想要的《洪武大典》,可是一部囊括天下經史子集的百科全書,因此編纂的素材就不能夠侷限於所謂的皇家藏書,民間藏書更是汗牛充棟,浩如煙海,徵集年間藏書乃是必要作爲。

只有李存頒佈諭旨,廣佈天下,態度極其誠懇地,而且以伴有獎勵的形式來徵收民間藏書,聲稱其目的就是單純地完成一部前無古人的宏偉巨着,才能讓天下讀書之人,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將自家祖傳“壓箱底”的珍貴書籍都捐獻出來。

——說老實話,這個時代能讀得起書的人,大多數都是有錢人,他們之所以會將自己的藏書拿出來,大多並不是爲了朝廷賞賜的那三瓜兩棗的物質獎勵,更多的是能夠爲國家文化事業之發展,進獻綿薄之力的赤誠初衷。

接下來,李清照非常熱心的跟李存討論修纂《洪武大典》一事。

而李存則一直耐着性子解答李清照的所有疑問。

這使得李清照更加興致勃勃。

等到李清照沒有問題了之後,李存說:“朕欲組織設監修、總裁、副總裁、都總裁等職,負責修纂《洪武大典》各方面工作。”

說到這裡,李存看着李清照,微笑道:“朕叫你當監修,找誰來修纂《洪武大典》,也讓你說得算,如何?”

李清照聽言,小嘴頓時就張得可以吞進一個雞蛋。

主持修纂《洪武大典》一事,如果幹好了,肯定會伴隨着《洪武大典》這部宏偉巨着名垂青史。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實在是太有意義了!

輯佚之淵藪,在其中爬梳整理,把分散在各卷中的典籍彙總起來,使許多佚書得以重現人世。

這絕對是真正的讀書人全都極爲願意做的事情,李清照也不例外。

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李清照是一個女人,而這個時代,男尊女卑,李存將這麼重大、這麼露臉、競爭力肯定極大的事交給她這個女人去負責,真沒問題嗎?

所以李清照不免有些遲疑的問:“官家爲何……叫臣妾主持修纂?”

李存沒說:“我相信氣節高尚、性格剛毅、知識淵博的你肯定能修纂好《洪武大典》。”,只是反問了她一句:“你知道老子爲何會寫道德經嗎?”

李清照想了很久,都沒有想出答桉。

李存對李清照說:“因爲老子願意。”

李清照反應了一下, 然後掩嘴偷笑不已。

這時,李存纔對李清照說:“你放心修纂《洪武大典》便是,缺人,朕給你人,缺錢,朕給你錢,缺甚麼,朕給你甚麼,你只要幫朕將《洪武大典》修纂好即可,至於其它,一切皆有朕。”

聽了李存這話,李清照的心裡別提有多火熱了,她甚至差一點點就逆推了李存。

但最後,李清照還是迫於女人的羞澀,沒有幹出來這麼瘋狂的事。

緩和了好一會,李清照才說:“官家若叫臣妾修纂《洪武大典》,臣妾定然竭盡全力修纂《洪武大典》,不過臣妾尚得先求官家一事。”

李存問:“何事?”

李清照組織了好一會語言,才說:“求官家見趙明誠……”

第一百一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四十八章 趙宋亡了!!!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三百八十章 李存安慰女人的方式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存:岳飛是我的了第四百零四章 米已成粥第九十五章 警告第三百六十四章 當世第一強軍第二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四十章 我代你調教一十二日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時候了第三十二章 風光大嫁第八十八章 招降第四十二章 聞戰則喜第三百零四章 真正的皇后駕到(求月票!)第一百零四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六十五章 鎖城?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統帥——岳飛!第三百八十二章 李存十一年前佈下的棋子第二百一十四章 割地賠款嫁帝姬還有用嗎?第五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路上見聞(求月票!)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五章 李師師第二百零四章 逐鹿雲地第三百二十七章 靜水深流(求月票!)第二百七十四章 處境艱難的朱皇后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歡喜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二百八十八章 韋氏、刑秉懿婆媳(求月票!)第三百一十七章 莫須有(求月票!)第七十四章 譚稹的忠告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傑?!第二百八十九章 幹都幹了(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祚在海上築宮室待陛下久矣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改名爲“李構”(求月票!)第六十二章 無間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豐收了(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七章 半老徐娘李清照第一百八十一章 登個基稱個帝第二百二十章 幹宋正式拉開了帷幕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一統第三十九章 樑小娘子第四十九章 公審第一章 造反大會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過去的新皇帝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第一百八十五章 收復燕雲竟如此簡單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存:我吃瓜第三百二十四章 這個真正能幫上李存的女人(求月票!)第八十三章 大都督的日常第一百一十七章 宋江:投李存?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幹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子五女第四十章 我代你調教一十二日第二百五十四章 二次伐宋第三百九十三章 要想學得會,就得跟師傅睡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樂一秒是一秒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憑夫貴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憑夫貴第一百六十九章 皇后、皇妃和公主第三百九十三章 要想學得會,就得跟師傅睡第四百零三章 文貞王后:陛下隨便吃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寵愛的女人(求月票!)再衝一波!!!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貫:別打,有事好商量第三百九十七章 用王后換苟安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第二高手太子李標第二百四十九章 岳飛,朕的衛青、霍去病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一十章 我家大小姐尚紅第二百二十三章 郭藥師:李存你卸磨殺驢!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三百八十章 李存安慰女人的方式第八十六章 童貫來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一十三章 戰爭要結束了(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構的新妃嬪也歸李存了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後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歡喜第三百二十七章 靜水深流(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明礬密信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貫:別打,有事好商量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後第四百章 給天下美人一個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改名爲“李構”(求月票!)第三百零二章 趙佶的眼淚(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一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三十四章 整軍和監軍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妃陳妙貞第三百六十八章 寧殺錯,不放過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檜: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求月票!)第二百八十三章 趙明誠: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十九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