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趙佶頭上的又一道綠光

崔氏恨趙佶。

趙佶喜歡安妃,對於安妃年紀輕輕的就消香玉殞很傷心,崔氏能理解。

可趙佶卻不該降罪於她。

難道就因爲,安妃去世時,別的妃嬪都假惺惺的陪着趙佶哭泣,她哭不出來,就認爲是她和劉康孫用巫術害死了安妃?

——趙佶信奉道教,崔氏也投其所好,讓她的孃家人給趙佶找了一個善於占卜的名叫「劉康孫」的道士,可這個劉康孫喜歡妄言胡說吉凶善惡,趙佶因此覺得安妃的死與他有關,於是就將他逮捕入獄,也將引薦劉康孫的崔氏給貶爲了庶人。

在崔氏看來,趙佶根本就不顧念,她爲趙佶生下了一個兒子和五個女兒,共六個孩子,立功很大,又是趙佶四妃之首的正一品貴妃。

實在是太無情了。

沒有人知道崔氏這幾年的冷宮生涯是怎麼熬過來的。

不誇張的說,崔氏每天都在盼望着趙佶能想起她的好,將她從冷宮中接出去,不讓她在那苦寒的冷宮中繼續待下去。

可趙佶卻一次又一次的讓崔氏失望,最後讓崔氏絕望。

就在崔氏以爲她這輩子都沒希望了之際,不想卻發生了李存率兵伐宋一事,趙桓讓崔氏和她的女兒趙串珠來「睡服」李存千萬不要再攻打東京汴梁城了。

今年才三十四歲的崔氏,對她自己的相貌和身材絕對有自信——她要不是美到了極致,後宮中一兩萬個女人,根本就不缺女人的趙佶,能讓她生下了六個孩子?

而且崔氏還有她自己的底牌。

那就是,雖然崔氏給趙佶生下的兒子趙椿、女兒趙金仙和女兒趙三金已經去世了,可她還有趙香雲、趙佛寶和趙串珠這三個女兒。

來得路上,崔氏其實就已經想好了,既然趙佶無情,那就別壞她無義不擇手段的綠了趙佶。

基於這樣的想法,一見到李存,崔氏就表明了她是趙佶女人的身份,並開始勾引李存。

——崔氏很懂男人,

知道男人肯定喜歡睡敵人的妻女。

崔氏成功了。

一聽崔氏是趙佶的四妃之首,李存真的對她產生了性趣,當晚就讓她侍了寢。

老實說,崔氏的技術比起李師師和趙元奴來,其實還是要差了一點點。

但難得的是,崔氏更賣力氣。

而且,崔氏還主動表示,等趙串珠再大一些,她就拉上趙串珠一塊來服侍李存。

更要命的是,崔氏還很遺憾的跟李存說,可惜她的二女兒(也就是趙佶的第二十四女仁福帝姬趙香雲)和三女兒(也就是趙佶的第二十六女永福帝姬趙佛寶)跟去陝西找趙佶了,要不然,她們現在就服侍李存。

崔氏這番話把李存說得現在就想滅了趙宋王朝了。

李存甚至懷疑,崔氏這是在引導自己滅了趙宋王朝,然後去陝西將趙香雲和趙佛寶給捉來。

李存忍不住想:「若真是這樣,那這崔氏可就有些心術不正了啊。」

可能是猜到了李存所想,崔氏隨後就趴在李存的懷中將她不幸的遭遇向李存娓娓道來……

聽崔氏說完,趙佶用這麼荒唐的藉口把勞苦功高的昔日愛人給廢爲庶人,李存完全能夠理解崔氏爲什麼會這麼恨趙佶、這麼恨趙宋王朝了。

其實,崔氏不哭安妃,這很好理解。

趙佶的宮中這麼多嬪妃,以至於一兩萬個女人共侍一夫,平時免不了爭風吃醋,哪有那麼多姐妹情深?

更何況,安妃此前比崔氏還要低一個級別,現在卻成爲了皇后,還得崔氏哭祭,她實在是哭不出來,這不是很正常嘛。

所以哭不出來是情理之中,哪

怕是哭得最兇的妃嬪,可能也不過就是演技比較好,又能有多少真感情在?

然而,趙佶卻因此歇斯底里地勃然大怒,他當下痛斥勞苦功高的崔氏的無情,而且下了一道令人震驚的聖旨:崔貴妃無德,即日廢爲庶人,打入冷宮。

還一直都沒有將崔氏復妃。

這其實就太過了。

李存聽崔氏說,她這一路走過來,並不容易。

她出身十分貧寒,是被父母親賣入宮中的。

幸好,她長得十分明豔動人吸引了趙佶,肚子也爭氣,接連爲趙佶生下了六個孩子,成爲爲趙佶生下孩子最多的女人,才一步一步升爲德妃,最後在政和六年時升爲貴妃。

然而,崔氏給趙佶生下這麼多孩子,地位又如此之高,顯然也是寵妃,但就因爲安妃去世時,崔氏的表現差了一點,就激起了趙佶的不理智行爲,做出如此絕情的決定。

即便是過去了這麼多年,趙佶依然沒有改變心意,甚至逐漸忘記了與崔氏往日的恩愛,忘記了崔氏當年的好,讓崔氏一直住在冷宮之中。

當皇帝的,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冷宮對於一個宮中的女人尤其是曾經有過輝煌的宮中女人意味着什麼。

別的先不說。

只說,要不是趙佶將崔氏打入冷宮,張邦昌敢打將崔氏和崔氏都未成年的女兒趙串珠送給李存的主意嗎?

所以說,崔氏真的很可憐。

不過李存並沒有過多的安慰崔氏,女人也不少的他,實在沒有這個時間和心情,他只是對崔氏承諾:「只要是趙氏之女,朕皆會幫其安養之,你已無憂矣。」

……

對於趙宋王朝撕毀和約派兵來襲自己的大營一事,李存並沒有輕易放過趙桓君臣。

在趙桓君臣的不懈努力之下,最後李存將戰爭賠款提到了:一千萬兩黃金,一億萬兩白銀,牛馬各兩萬匹,表緞兩百萬匹。

換而言之,李存藉此機會,將戰爭賠款給趙宋王朝翻了整整一倍。

李存如此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要是李存不趁此機會狠狠敲詐趙宋王朝一筆,趙桓君臣肯定會多想,進而沒準會壞了李存放長線釣大魚的大計。

所以,這個竹槓,李存必須得狠狠的敲趙宋王朝。

對於李存敲趙宋王朝的竹槓,以李邦彥爲首的一衆主和的趙宋王朝的大臣,不以爲憂,反以爲喜。

因爲李存多要戰爭賠款,給了李邦彥他們這些主和的趙宋王朝的大臣創造了一個打敗主戰的趙宋王朝的大臣的契機,他們藉此機會,將一直反對議和的种師道給趕下臺去,還重創了軍方勢力,保住了他們趙宋王朝文貴武賤的傳統。

陰謀得逞了之後,李邦彥等主和的趙宋王朝的大臣,興致勃勃地在都堂裡喝酒,公開慶祝他們這些文人所取得的重大勝利。

然而,趙宋王朝中的一些忠直有識之士,不僅對於种師道的遭遇感到同情,也對於李邦彥他們的做法也感到憂心忡忡。

很快,開封府儀曹孟鉞就頂住壓力上奏,請求恢復种師道的宣撫使之職。

他在奏疏中說:

「臣聞老將种師道,推孤忠自許之誠,首決天下之大事。蒙陛下處以股肱之任,雖愚懵無知之人,亦皆鼓舞欣忙,況忠直有識之士哉!今日忽聞种師道緣用兵少挫,已蒙加罪,以常情論之,固當如此;以大事論之,則臣別有愚見……」

緊接着,种師道被罷免一事,便在太學生中引起了強烈的反應。

不久之後,陳東又率領數百個太學生,來到宣德門上書,請求罷免李邦彥,重新啓用种師道。

陳東在奏疏上說:

「臣等聞任賢勿貳,去邪勿疑者,社稷之主也。奮不顧身,死生以之者,社稷之臣也。妒賢嫉善,妨功害能者,社稷之賊也。

恭惟皇帝陛下,聰明英睿,獨智旁燭,賢邪之分,辰衷默判,天下戴以爲社稷之主。

而在廷之臣,奮不顧身,以任天下之重者,師道是也,所謂社稷之臣也。

其庸謬不才,忌嫉賢能,動爲身謀,不恤國計者,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趙野、王孝迪、蔡懋、李梲之徒是也,所謂社稷之賊也。

陛下斷然拔師道於將老之中,不一二日,任爲宣撫使,中外相慶,知陛下之能任賢矣。斥時中而不用,知陛下之能去邪矣。然師道任而未專,時中斥而未去,復相邦彥,復相邦昌,其餘又皆擢用,何陛下任賢猶未能勿貳,去邪猶未能勿疑乎?

今又聞復罷師道職事,臣等驚疑,莫知所以,此必爲邦彥等擠陷。臣等聞師道比日用兵,偶然小有不利,邦彥等遂得乘間投隙,歸罪於師道。然一勝一負,兵家之常,小勝固未足爲喜,而小挫亦未足爲辱。況示怯示弱,奇謀秘計,豈可遽以此傾動任事之臣……」

陳東等太學生在宣德門上書一事,愈演愈烈,很快便引起了全城轟動,大量的民衆從四面八方涌來,最後竟然有數萬之衆集結在宣德門前,其聲勢浩大,無不大喊:「非見種宣撫複用,母得歸!見種宣撫複用,乃退!」

不久之後,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退潮,魚貫從宣德門中走了出來,李邦彥也在其中。

結果,李邦彥很快就被人給認了出來。

然後,衆人一擁而上,將李邦彥給包圍了起來,紛紛指責李邦彥:

有人歷數李邦彥過往的罪過;

有人大聲罵李邦彥:「汝乃浪子,安能做宰相?!」;

還有人拖下鞋,用鞋去打李邦彥;

甚至有人拾起地上的瓦礫,去打李邦彥。

幸虧李邦彥機靈,見勢不好,李邦彥仗着身體靈活、速度快,扭頭就跑進了皇宮之中。

這才能僥倖撿回來一命。

與李邦彥相比,內侍朱拱之就慘多了,他只因爲去找种師道拖拖拉拉的(民衆認爲的),就被太學生和民衆給拽下馬,然後被活剮,割肉離骨,斷其肢體。

後來,有鬧事的人散佈謠言,說趙桓有詔令:「殺內臣者無罪。」

結果,瘋狂的人們見到內侍便毆打,竟然有十幾名內侍被活活打死,他們的肝臟還被暴民們給挖出來,掛在竹竿頂端。

這些暴徒一邊炫耀着這些肝臟、一邊對遇到的人說:「此逆賊也!」

趙桓得知了這些事以後,先是派內侍去安撫民衆,然後又派吳敏出去跟民衆說:「种師道用兵未利,朝廷不得已罷之。俟幹軍稍退,令復職。」

可民衆不幹,非讓趙桓立即給种師道復職。

這些人還去登聞鼓院搶了登聞鼓,將之擡到了東華門,勐烈擊鼓,震天動地,聲徹九重。

後來,由於錘鼓的人太多也太用力了,竟然將登聞鼓都給錘碎了。

很顯然,一場愛國***,就這樣逐漸演變成了一場血腥暴亂,有些人在這樣的氛圍下情緒失控,有些人在這樣的氛圍下喪失了理性,有些人則是趁機作亂,這些人變得越來越瘋狂。

趙桓怕事態失控,使得這羣暴民衝入皇宮,派趙構帶着宮廷侍衛前來控制局面。

因此,趙構得以見識到了暴民的可怕。

這給趙構帶來了巨大的心理陰影,讓趙構從此以後再也不敢相信民衆。

再說李邦彥。

爲了躲避太學生和民衆的追打,李邦彥跑進了皇宮之中,然後躲藏在內西角樓以西的啓聖院

裡瑟瑟發抖,久久不敢出來。

直到後來,李邦彥聽說太學生和民衆已經散去,李邦彥纔敢走出啓聖院。

李邦彥越想越是後怕,也越想越生氣。

所以,李邦彥來到了福寧殿,然後對趙桓說:「陳東等太學生以布衣脅天子,又多造殺戮,不殺不足以正皇權!」

對於陳東等挑起***的太學生,李邦彥可謂恨之入骨,因此,李邦彥很想借趙桓之手除掉這些差點沒殺死他還瘋狂擁戴主戰派的太學生。

儘管發生了讓趙桓也後怕不已的暴亂,但趙桓還記得他們趙宋王朝刑不上大夫的宗旨,而且趙桓心裡有數知道他還是這場暴亂的元兇,所以他不同意屠殺太學生。

趙桓的決定讓李邦彥很失望。

李邦彥知道,趙桓怕了這些太學生和暴民,肯定會讓他們好不容易纔打敗的主戰派重新掌權。

再加上,這麼一搞,李邦彥的名聲已經徹底臭了。

李邦彥沒辦法,只能向趙桓請求致仕。

不想,趙桓卻不同意李邦彥致仕,只批准李邦彥辭去宰相的職務,讓李邦彥去擔任觀文殿大學士、太一宮使。

——趙桓是迫於太學生和民衆的壓力,纔不得不讓种師道等主戰派復職,但這並不意味着趙桓敢再跟李存開戰,恰恰相反,已經被李存給打破了膽又見識到了暴民可怕的趙桓,決定答應李存的勒索,繼續向李存交付戰爭賠款,以議和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

對此,儘管趙桓沒有明說,但李邦彥還是心領神會了。

這天夜裡,忽然又有一羣人鬧事,他們衝入不少內侍的家,燒殺搶掠。

趙桓獲悉後,趕緊讓种師道等主戰派復職。

种師道一復職了之後, 立即就向趙桓請旨,誅殺所有膽敢鬧事的暴徒。

在種師道的雷霆手段之下,大量的暴徒被誅殺。

此事才得以平息。

不久之後,趙桓又開始命人繳納戰爭賠款了。

爲了能夠儘早打發走幹軍,也是因爲李存索要得戰爭賠款實在是太多了,趙桓只能打開封椿庫,開始用封椿庫中的財物交割戰爭賠款。

由於封椿庫中有趙宋王朝近二百年的積累。

又由於趙桓君臣這次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快點將這戰爭賠款交齊。

所以,各種金銀絹帛,珍惜物品,成車成車的往城外運,又成船成船的運往應天府……

……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時候了第七十九章 新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豐收了(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三章 妻憑夫貴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橫掃草原,二十年橫掃世界(求月票!)第三百零九章 金人:這是奇恥大辱!(求月票!)第三百六十七章 顯肅皇后鄭氏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構:李賊,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趙明誠再相見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六十三章 明礬密信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明誠:我願意當接盤俠第三十章 大將趙憨兒第三百八十六章 李存的後宮生活多姿多彩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世忠:士爲知己者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趙桓: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停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李師師第九十八章 隊伍大了不好帶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心未改第一百九十章 換成了真男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清照:求官家見趙明誠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中原(求月票!)第七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漢們的近況第二百七十二章 趙氏之女全入李存後宮第二百四十八章 雪藏岳飛第八十章 年富力強步穿楊第四百一十三章 尼姑?那更好玩了第一百七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第二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亡趙宋第一百零二章 驚蟄,微風第三十章 大將趙憨兒第三百五十章 李存與趙構見面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二百零三章 怨婦李清照第三百九十章 讓契丹人看管女真戰俘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貫:別打,有事好商量第一百一十一章 迎接姑爺歸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存很爽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貫:大都督你不擇手段第八十四章 如出一轍第三百六十八章 寧殺錯,不放過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存:我吃瓜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存對趙構的報復(求月票!)第四百章 給天下美人一個家第二百一十四章 割地賠款嫁帝姬還有用嗎?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佶禪位第三百七十章 伐金統帥——岳飛!第一百八十章 出兵條件第一百三十二章 陳妙真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妃陳妙貞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存:朱皇后,久仰大名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古第一反間計第二百四十章 帝姬母女第二百八十三章 趙明誠: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九十四章 宋軍在行動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一十一章 虎賁軍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個帝姬求和第二百零四章 逐鹿雲地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溫也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對完顏宗翰的報復第八十一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會玩了第五章 招募敢勇第三百零二章 趙佶的眼淚(求月票!)第七十四章 譚稹的忠告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三百零五章 捉到完顏宗望了(求月票!)第九章 好伙食能頂半個指導員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一位戰死的皇子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來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優柔寡斷的皇帝第三百三十九章 滅掉西宋!(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見李清照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見李清照第一百五十八章 快樂一秒是一秒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三十六章 三分之勢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三十一章 英雄就該享用美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理萬機,時間有限第八十六章 童貫來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優柔寡斷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