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佶禪位

李存要卸磨殺驢?

李存不承認。

常勝軍可沒爲李存效過犬馬之勞。

李存只不過就是將計就計,利用常勝軍的不忠,兵不血刃的解決常勝軍這個巨大的麻煩,和奪取由常勝軍控制的河北北部地區的幾個險要關卡。

好吧。

李存其實也知道,自己如此對待常勝軍,敗壞了自己的人品,以後再有人來投自己,肯定會多一層顧慮的。

可即便李存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李存也必須得這麼幹。

沒辦法。

誰讓常勝軍的勢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強大到李存都忌憚的地步。

四五萬騎兵,再加上十幾萬受常勝軍控制的鄉軍。

這可是一支足可扭轉兩國命運的巨大軍團。

關鍵,常勝軍可是有叛變的傳統,一丁點都不可靠。

所以,這常勝軍要是不處理好,那麼肯定就會成爲李存的心腹大患。

李存不是趙佶,絕不可能留着常勝軍這個心腹大患威脅到自己的統治。

事實上,從郭藥師向李存遞交出降表的那一刻,就已經註定了常勝軍的命運。

手無寸鐵的常勝軍很輕易的就被趙立所率領的數萬人馬給控制住了。

很快,宋江和吳用就在雄州城中對常勝軍進行公審。

——隨後,宋江和吳用還會在霸州、滄州、莫州、信安軍、保定軍、安肅軍、順安軍也公審常勝軍,將此事做得人盡皆知,用常勝軍將士的腦袋換足河北北部民衆的人心。

公審這種東西,別說你有罪惡,必死無疑,就是你人品稍稍有點不行,都難以活下來。

更何況,這幾年常勝軍仗着趙宋朝廷自趙佶往下全都慣着常勝軍,甚至是哄着常勝軍,

驕橫跋扈,巧取豪奪,恃強凌弱,發生了不知多少起霸凌事件,因而其轄區的百姓益不聊生。

更爲悲慘的是,很多原本有權有勢的人,因爲受到常勝軍剝削和搶奪而變成了乞丐,他們處處遭受困辱,甚至於無辜被常勝軍殺戮,而又狀告無門。

關鍵還是上次,常勝軍以爲他們投了大幹王朝,就可以肆意的對宋民燒殺搶掠了,進而在一夜之間造成了數萬起燒殺搶掠,甚至是女幹Yin擄掠,讓河北北部地區的民衆恨死了常勝軍的將士。

誰想,李存這麼快就讓河北北部的民衆有報仇的機會,竟然將四萬三千多常勝軍全都給捉了起來搞公審。

那被常勝軍迫害的河北北部民衆還不趁機有冤報冤有仇報仇?

而宋江和吳用是什麼人,他們就是李存御用的白手套,太瞭解李存讓他們來負責公審,是什麼意思了。

所以,由於郭藥師上次沒有參與搶劫,加上把郭藥師也推上公審臺就顯得李存的吃相實在是太難看了,公審便從張令徽和劉舜仁開始。

宋江和吳用還在公審臺的兩旁豎了兩面李存親手所寫的大旗:….一面上書: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另一面上書: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張令徽和劉舜仁剛被推上公審臺,就有無數被張令徽和劉舜仁迫害過的人,哭着喊着求宋江和吳用幫他們報仇。

宋江走到公審臺邊上抱拳:「我大幹皇帝陛下向來愛民如子,絕不會使陛下良善子民叫人欺辱,諸位父老鄉親但請放心,陛下已下嚴令,所有常勝軍將士,不論是誰,只要諸位中有人認爲其有罪,就必殺之,全部認爲其無罪,就升官加餉。」

張令徽和劉舜仁一聽宋江要動真格的,大喊宋江矯詔,他們要見李存,他們爲大幹立過功。

可宋江連眼皮都沒擡一下,就將張令徽和劉舜仁給砍了。

見大幹王朝是真幫他們報仇,甚至連張令徽和劉舜仁這個常勝軍的二號人物和三號人物都說砍就砍了,那民衆還有什麼好收斂的。

殺殺殺殺殺殺殺……

殺殺殺殺殺殺殺……

殺殺殺殺殺殺殺……

在民衆紅着眼睛的叫喊聲下,上去一個常勝軍的將士,就砍一個;上去兩個常勝軍的將士,就砍一雙;上去一百個常勝軍的將士,可能連一個都下不來……

見到這一幕,郭藥師的腸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李存這麼狠,郭藥師鐵定率領常勝軍跟大幹王朝血拼到底,說什麼也不會幹這種名命兩失的蠢事。

現在郭藥師回頭再想想趙佶是如何對他的:

短短几年時間,就讓他郭藥師做到了趙宋王朝武官的極限——太尉,賜給他郭藥師東京汴梁城的豪宅、上百個美人、一大堆金銀珠寶,允許他郭藥師和常勝軍繼續穿胡服,又在短短几年時間內就讓他郭藥師手上的常勝軍從八千擴張到了五萬,還讓他郭藥師管理河北北邊的所有鄉軍,使得他郭藥師成爲趙宋王朝軍方舉足輕重的大人物,而且他郭藥師還有望成爲趙宋王朝的統兵元帥。

天堂啊!

再看李存。

上來就屠殺常勝軍,擺明了是要剪除他郭藥師的倚仗。

而且,也就是他郭藥師上次沒有像張令徽和劉舜仁那樣,親自帶人蔘與燒殺搶掠,否則他郭藥師也鐵定要上這斷頭臺。

郭藥師知道,雖然他僥倖暫時撿了一命,可是隻看李存對常勝軍的態度,就知道他以後的日子肯定不會好過。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郭藥師一定會選擇做一個鐵骨錚錚的忠臣,一定會爲趙宋王朝浴血疆場,幫趙宋王朝抵禦大幹王朝的入侵。

只可惜,這個世界沒有如果。

宋江和吳用別提有多狠了。

凡是民衆要殺的常勝軍將士,宋江和吳用無一例外全都殺了不說。

那些可殺可不殺的常勝軍將士,宋江和吳用也無一例外全都選擇殺了。

殺到最後,人頭滾滾,血流成河不說,數百個劊子手,刀全都砍得捲刃了。….結果,四萬三千常勝軍,被宋江和吳用殺得只剩不到一千。

剩下的這不到一千個常勝軍的將士,不敢說都是聖人,但絕對全都是好人,半點罪惡都沒有過,否則他們根本不可能從宋江和吳用主持的公審臺上走下來。

要問這些被宋江和吳用以及河北北部民衆殺死的常勝軍將士有沒有被冤殺的?

實話實說,肯定有罪不至死的。

但僅憑宋江和吳用在這些常勝軍的將士的屍體上和營房中繳獲到了上千萬緡的財物和金銀珠寶,以及上千營妓,他們中的大多數死得都不冤。

——他們要不是作惡多端,怎麼可能斂下如此多的財物?搞到如此多的女人?

面對常勝軍幾乎被殺光了這樣的結果,所有人都知道,常勝軍徹徹底底的成爲歷史了,以後再也不會有常勝軍了。

那些飽受常勝軍欺辱的民衆,無不對李存歌功頌德。

更讓河北北部的民衆對李存歌功頌德的是,李存隨後從燕地調來了三百萬石糧食救濟河北北部地區的災民,同時沒收河北北部地區的豪紳貴胃的田地用以工代賑的方式分給河北北部地區的民衆。

需要說明的是,河北北部的那些爲富不仁的達官貴胃豪紳,也統統被宋江和吳用給送上了公審臺。

另外,鑑於河北北部這裡還有十多萬鄉軍,不妥善處理,也將會是一大後患,李存特意在河北北部地區搞了一次招兵,招募五萬敢勇,先充當民夫,以後再作爲正規軍的補充兵力。

李存的這套組合拳打完,河北北部地區徹底被李存收復。

這時,李存才率兵繼續南下……

其實——

早在十月份李存剛回到燕京時,一直在留意燕雲地區形勢變化的中山府知府詹度,就多次給趙宋朝廷上奏報警,說大幹王朝有南下入侵的跡象,提醒趙佶君臣趕緊做迎敵的準備。

可詹度的努力全都白費了,趙佶君臣對於詹度的提醒,根本就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事實上,蔡靖也曾多次向趙宋朝廷密奏,說大幹王朝有南下攻宋的跡象,他還曾使用銀牌馬緊急向趙宋朝廷奏報,並且蔡靖還通告過各關口要隘要做好防範幹軍南下的準備。

然而,主管樞密院的蔡攸,在接到這些急報了之後,以爲這只是邊境上的局部衝突,他覺得等郊禮舉辦完畢了之後再去處理也來得及,就把這些奏報全都隱匿沒有上報,導致趙佶根本就不知道大幹王朝已經伐宋的事。

所謂的郊禮,其實就是趙宋王朝的皇帝祭拜天地的大禮,這是皇帝身份地位的象徵,也是皇帝政權合法化的標誌。

冬至日祭天,是歷代統治者都很重視的活動,是一項國家大典。

趙宋王朝的祭天禮儀主要表現爲「三歲一親郊制」,即每三年一次,於冬至日這天,在東京城南郊圜丘,由皇帝親自主持祭祀昊天。….這既與西周天子每年親自舉行祭天禮儀有別,也與後代有司攝事祭天不同。

「三歲一親郊制」,據說始於秦始皇,但在趙宋王朝以前似乎並未真正得以實施。

趙宋王朝的「三歲一親郊制」,其實是從宋仁宗時期開始的,此後一直被歷代的趙宋皇帝嚴格奉行。

喜歡熱鬧奢華的趙佶,向來對舉行大禮格外重視,他在位的這二十五年間,親自主持的大禮達十八次之多,包括南郊大禮和明堂大禮。

祭天的儀式很隆重,也很煩瑣,往往需要準備很長時間。

就在這期間,北邊的關報,像雪花一樣涌向樞密院。

蔡攸認爲,若此時上奏這些關報,會破壞郊禮喜慶的氣氛不說,沒準還會破壞趙宋王朝的祭祀,將對趙宋王朝的統治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蔡攸將這些關報全都給隱瞞未報。

而且,蔡攸不僅沒把這些關報報告給趙佶,甚至都沒有跟宰相白時中和李邦彥說。

其實——

蔡攸之所以膽子這麼大,主要是因爲蔡攸覺得,河東地區有童貫親自坐鎮,河北地區有兵強馬壯的常勝軍守衛,就算大幹王朝真的入侵趙宋王朝,短時間內也不會打到東京汴梁城的,再急,也不差郊禮這幾天,不能因此破壞了趙佶的好心情和趙佶特別重視的郊禮,等郊禮舉辦完畢了,再將這些事奏稟給趙佶也沒有多大的影響。

可接下來,關報一天比一天急,也一天比一天多。

終於,白時中和李邦彥也聽到風聲了。

白時中和李邦彥趕緊找到蔡攸,問明此事。

蔡攸見瞞不住了,纔跟白時中和李邦彥說了實話。

白時中和李邦彥在得知了此事之後,擔心一旦公開這些關報,將會引起東京汴梁城中的人的恐慌。

於是,白時中和李邦彥便跟蔡攸一塊壓下這些關報,不報給趙佶。

在這段時間,蔡攸、白時中和李邦彥每天都會去都堂偷偷摸摸的商量怎麼處理大幹王朝入侵的事,而且每天都會商量到很晚。

可這三個除了會熘須拍馬什麼都不會的傢伙,哪能商量出來這麼大的事的解決辦法?

所以,蔡攸、白時中和李邦彥只是在白白的浪費趙宋王朝寶貴的時間罷了。

一直拖到童貫都從太原跑回東京汴梁城

了,大幹王朝已經大舉南下伐宋一事,纔在東京汴梁城中傳開。

而直到此時,趙佶還仍然被矇在鼓裡。

趙佶破格將童貫這個太監封爲王,目的就是讓童貫坐鎮河東和河北,幫趙宋王朝擋住大幹王朝南下,可以說趙佶對童貫是寄予了厚望甚至是重託。

可童貫卻一戰未打,就扔下了前線的戰事,跑回東京汴梁城。

從行爲上來說,童貫這已經不只是辜負了趙佶的厚望和重託,還已經構成了嚴重的瀆職。.c

然而,神奇的是,蔡攸、白時中、李邦彥等趙宋王朝的宰執,不僅沒有追究童貫的瀆職,還將童貫請到都堂一同商量怎麼應對大幹王朝的入侵。….歸根究底,還是趙佶親自任命的蔡攸、白時中、李邦彥等趙宋王朝的宰執實在是太無能了,面對大幹王朝的「突然」入侵,他們真是一籌莫展,半點應對之法都沒有,只能將希望寄託於童貫這個統了一輩子兵的人的身上。

童貫回到東京汴梁城的次日,李存派遣的使臣王介儒和蕭容也來到了東京汴梁城。

王介儒和蕭容到了東京汴梁城之後,要求面見趙佶,遞交戰書。

可所有大臣都不敢向趙佶引見王介儒和蕭容。

後來,趙佶也不知道從哪聽說大幹王朝派遣使臣來出使趙宋王朝,下令白時中和李邦彥以大使之禮接見王介儒和蕭容。

見面後,王介儒說:「去歲你家與金國聯合攻打我大幹燕雲地區,我家皇帝仁慈,叫你家割讓河東、河北給我家,兩家以大河爲界,再賠償我家金一千萬錠、銀兩千萬錠、絹帛一千萬匹,便饒恕你家所犯大罪,可你家卻始終沒有解決問題的態度,今我家皇帝已下聖旨,必報此仇及弔民伐罪,今我家大軍已發,特來告之。」

白時中、李邦彥、蔡攸等趙宋王朝的宰執大臣,聽完王介儒的話,全都大驚失色,喏喏不敢言。

白時中小心翼翼地問:「如何才能緩師?」

蕭容回答說:「割地賠款稱臣耳。」

白時中、李邦彥、蔡攸等趙宋王朝的宰執大臣一聽蕭容所轉述的條件,全都嚇得神色大變,不敢答覆。

白時中、李邦彥、蔡攸等趙宋王朝的宰執大臣在都堂裡商議了很久,最後送給王介儒和蕭容一大堆禮物,讓王介儒和蕭容先回去,他們商量好了怎麼辦之後,再遣使去面見李存。

幾日後,郊禮終於舉行完了。

與此同時,樞密院接到了張孝純發來的急奏,請朝廷速發大軍去救援太原城。

就是這時,白時中、李邦彥、蔡攸等趙宋王朝的宰執大臣還想隱瞞趙佶,不報前線的戰事。

可緊接着,詹度的八百里加急就送到了東京汴梁城。

詹度在奏章裡說:「大幹已分道入寇,常勝軍自郭藥師以下皆降。」

這一天,詹度連發三道八百里加急,說明前線的緊急情況。

白時中、李邦彥、蔡攸等趙宋王朝的宰執大臣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知道不能再繼續瞞着趙佶了,最後他們相互推諉了一番,讓童貫和蔡攸去跟趙佶稟報此事。

可童貫和蔡攸上報給趙佶了倒是上報給趙佶了,但是他們卻沒敢說實話,也就是沒敢告訴趙佶郭藥師已經率領常勝軍投降了,因爲當初正是因爲童貫和蔡攸主張重用郭藥師的,童貫和蔡攸深怕趙佶會因此追究他們的責任。

童貫和蔡攸對趙佶說:「李賊已親率大軍南下,常勝軍被賊軍包圍,前線告急。」

趙佶聽言,嚇得驚慌失措。….反應過來了之後,趙佶趕緊召集趙宋王朝的一衆宰執,讓他們商量對策,還說實在不行,就下旨任命郭藥師爲永清軍節度使,封冀王;張令徽封郡王,割河北給郭藥師

、張令徽等常勝軍的將領,讓他們世代鎮守。

接着,趙佶緊急下詔書,要求趙宋王朝的文武百官上書陳獻利害關係,想辦法解決大幹王朝入侵一事。

自從趙佶發現了王黼和樑師成的秘密了之後,樑師成就已經受趙佶冷落了。

可樑師成跟想要廢掉太子趙桓的王黼有一個不同的地方,那就是樑師成始終將寶押在趙桓的身上,處處都護着趙桓,數次救趙桓出險境。

趙佶念此,只是冷落樑師成,並沒有讓樑師成下馬。

如今,形勢崩壞至此,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纔好的趙佶,便將樑師成找來,說:「北事之起,他人皆誤朕,獨太傅首尾道不可聯金攻幹,今至此,太傅可有教朕?」

樑師成聽言,請趙佶附耳過來。

趙佶依之。

樑師成在趙佶耳邊小聲說:「今李賊以弔民伐罪爲出兵藉口,官家不如禪位於太子,使李賊再無南侵藉口,此事或可迎刃而解。」

趙佶當然不能聽樑師成的一面之詞。

但樑師成的話卻給趙佶提供了一個思路。

數日後,趙佶聽聞,李存已親率大軍過了高陽。

趙佶急忙下詔任命皇太子趙桓爲開封牧。

開封牧在趙宋王朝並不常置。

——宋太宗趙光義和宋真宗趙恆都是先當開封牧,然後才當皇帝的。

趙佶此時讓趙桓當開封牧,目的其實就是想讓趙桓留守在東京汴梁城抵禦幹軍的入侵,而趙佶此時其實就已經有逃去長安的想法了。

緊接着,趙佶將趙桓召來,賜給趙桓排方玉帶。

按照趙宋王朝的禮儀規定,排方玉帶只有皇帝才能使用。

趙佶此時賜給趙恆排方玉帶,其實是在向大臣表明,趙桓在留守東京汴梁城期間,可以以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

在這之後,趙佶又賜給趙恆兩位宮嬪,即才人鄭慶雲和夫人鄭鑰恭。

——此二女皆是鄭皇后的親族。

當初,趙佶即位時,向太后就曾以兩位侍女賜之。

趙佶這是效彷向太后。

當然,這也是趙佶在安撫趙桓的心,讓趙桓安心在東京汴梁城抵禦幹軍的入侵。

趙佶這甚至是在暗示趙桓:「朕的好大兒,你若是表現得夠好,朕就將皇位傳給你。」

第三十九章 樑小娘子第四百零七章 靖康恥罪魁禍首的末路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一百二十六章 初心未改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桓“進大觀園”第五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三百五十九章 女婿不錯,就是有點費丈母孃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一百一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第二高手太子李標第二百九十八章 李存對趙構的報復(求月票!)第一百六十一章 吳國公真風流也第三十一章 英雄就該享用美人第二百七十四章 處境艱難的朱皇后第三百四十四章 趙構的新妃嬪與李存的初磨合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二章 方花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陳箍桶:苗傅、劉正彥聽封(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中原(求月票!)第四百零三章 文貞王后:陛下隨便吃第四十八章 可惡至極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第二十五章 大勝第三十六章 三分之勢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劉錡和李彥仙好了(求月票!)第三百三十九章 滅掉西宋!(求月票!)第二百八十四章 孤勇者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來了第三百一十章 金人:我忍?!(求月票!)第三百四十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九章 沒有白辛苦第二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章 二浙第一世家第二百九十章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求月票!)第三百八十章 李存安慰女人的方式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一統第一百四十二章 穩賺不虧第二百六十章 如有神助的趙跑跑第六章 心生嫌隙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幹者,雖遠必誅第三百六十八章 寧殺錯,不放過第一百四十五章 矛與盾之戰第一百九十章 換成了真男人第三百四十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求月票!)第一百四十二章 穩賺不虧第一百六十七章 石紅姑:他纔是魔鬼第五十三章 日日當新郎夜夜換新娘第一百一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存: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二百九十九章 兒子多到氾濫成災(求月票!)第四十一章 能當個妾就不錯了第一百二十章 李存的兵力第六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存:盤絲洞,朕來了第二十五章 大勝第二百八十六章 朱璉:引狼入室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存:岳飛是我的了第三十六章 三分之勢第一百九十七章 半老徐娘李清照第三百六十八章 寧殺錯,不放過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國號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見李清照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猛將如雲也沒用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二百四十九章 岳飛,朕的衛青、霍去病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佶禪位第一百三十七章 勝負第二百零六章 被捉的遼妃和遼國公主們第二百零九章 六賊之首第一百四十八章 蒼天饒過誰第一百零四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感謝大佬們大力支持!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清照:你去看看病第二百五十四章 二次伐宋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對完顏宗翰的報復第一百二十九章 疾風知勁草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後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存離古一帝又進了一步第二百零三章 怨婦李清照第一百零二章 驚蟄,微風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佶禪位第一百零九章 老情人第八十八章 招降第六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一百六十四章 李存:我就要玩這麼大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會玩了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妃陳妙貞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決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到李存享受的時候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存:我娘說,落袋爲安第三百四十四章 趙構的新妃嬪與李存的初磨合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宋皇后嫁給大幹皇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種入浙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劉錡和李彥仙好了(求月票!)第四百一十章 拆長城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紅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