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屠光罷

原本準備大殺四方的韓別、姚興和趙秉淵,殺進城門才愕然的發現,已經沒有敵人需要他們殺了。

——岳飛他們不僅已經將城門給奪了下來,甚至就連守軍都已經被岳飛他們給殺光了。

至於其他守軍?

根本就沒有好不好。

這使得擼胳膊挽袖子準備大幹一場的韓別、姚興和趙秉淵,就像是用足了十二分力氣掄出去一拳,結果卻捶到了棉花上。

沒辦法,韓別、姚興、趙秉淵等人只能按照事先制定好的計劃,分開去奪取另外七個城門。

不久,李存就率領大部隊進了燕京城。

李存下令,八千子弟兵每門一千守住燕京城的八個城門。

下完這個命令了之後,李存並沒有着急去攻打皇宮,而是先下嚴令,不論任何人,都不準私自入城,更不準擾民,有敢違命者,立斬不赦。

其他軍隊李存其實都不擔心,因爲他們都是大幹王朝的正規軍,紀律嚴明,絕不會去拿民衆的一針一線,因爲他們知道,他們要是拿了,李存真會殺他們,李存最擔心的是趙秉淵手下還沒有經過整編的勝捷軍。

所以,爲了安穩起見,李存將勝捷軍叫到自己身邊駐紮。

接着,李存命陳箍桶率領一衆隨軍文官帶着自己的親衛和事先準備的翻譯沿大街小巷張貼告示,並用漢語和契丹語向燕京城內的人喊話:不論番漢,不論軍民,拜降不拒王師,我大幹天軍不殺一人,若有負隅頑抗之輩,格殺勿論。

李存又特意囑咐陳箍桶去買些吃的給將士們,並叮囑他一定要先付錢。

陳箍桶追隨李存南征北戰,還能不瞭解李存的意思?

未幾,陳箍桶便一邊令人張貼大幹王朝的告示、一邊派人沿着大街小巷喊話,同時安排面相和善辦事穩妥的人去敲各大酒樓、小吃攤的門。

這些負責尋找吃的東西的人,都是先拿出一錠銀子(店大的甚至先直接拿出一錠金子),然後才極爲和氣的說:“今我大幹天軍入城,

還未進食,老闆但請叫夥計們多做吃食送去憫忠寺,做甚麼,做好做孬,我大幹天軍皆不挑,只求量大暖胃即可,若錢財不夠,老闆莫慌,送去憫忠寺後,自有人與你結欠款,若你家做得好,我家皇帝興許還會有賞。”

陳箍桶派去的人,全都是先給錢,而且是多給錢,根本就不存在不夠的情況,再說了,還有吃好了有賞這個大餅存在。

更爲重要的是,燕京城中的大部分酒樓、小吃攤位都是漢人開的。

所以,很快原本冷冷清清的燕京大街上就熱鬧起來,那些還沉浸在睡夢之中的燕民,也被幹軍的喊話聲和各家酒樓小攤的叫嚷聲給吵醒。

這時,燕京城中的人才知道,之前的爆炸聲不是誰在大早上放爆竹,而是漢人軍隊打進來了。

在趙秉淵的帶領下,所有入城的幹軍將士,都在憫忠寺暫時歇腳,等着吃飽喝足了,再去攻打皇城。

憫忠寺是李世民爲了紀念在跨海東征中殉國的大唐王朝的將士而建的。

可不等憫忠寺建完,李世民就死了,直到武則天時期才建造完畢。

後來,憫忠寺曾毀於大火之中。

遼道宗耶律洪基信佛,因此下令重建憫忠寺,並對憫忠寺進行了擴建,使得憫忠寺佔地極廣。

李存率領幹軍將士剛剛在憫忠寺入駐沒多久,就有第一波商販送來了炊餅和熱乎乎的肉湯。

隨軍的文武大成趕緊拿來,想讓李存先吃。

可李存卻下令,拿去給岳飛等奪城門有功的將士們先吃。

後來又有商販送來吃的東西,李存又令踏白軍和背嵬軍的將士先吃。

等踏白軍和背嵬軍的將士吃完,李存讓趙秉淵派人帶着踏白軍和背嵬軍的將士前去將北遼的皇城給圍起來,先給蕭普賢女和北遼的文武大臣一些壓力。

第三波商販送來吃的東西,李存下令給守城的八千子弟兵送去。

直到第四波商販送來吃的東西,李存纔跟文武大臣以及一衆將士一塊吃了起來。

而不管是誰來送吃的,李存都讓人給賞,多送多賞,越好越賞。

——李存此舉,一來是爲了激發燕民給他們送吃的東西的熱情,省得他還得爲糧食操心,二來也是爲了安撫燕民的心。

不少機靈的燕民,聽說只要往憫忠寺送吃的東西,就有賞賜,而且賞賜金銀,便在自己家裡做些吃的東西送過來。

讓這些燕民高興的是,幹軍的將士,並沒有因爲他們做的東西少和簡陋就不收,而是照樣收,照樣賞。

另外,李存的賞賜,不是隻給漢人,契丹族、奚族、阻卜、渤海族、女真、室韋等族的人來送吃的東西,也都一視同仁。

需要說明的是,因爲燕民送來的東西有好有壞,李存特意下令,將士們,包括一衆文官,全部排隊領取,碰到了什麼,就吃什麼,全看個人運氣。

到了辰時左右,幹軍的將士們差不多全都吃飽了。

可這時,還有大量的酒樓和燕民往憫忠寺這裡送吃的。

李存也不在意,叫人繼續收,然後叫憫忠寺的和尚帶着幹軍的將士轉送給燕京城中的那些難民。

這是幹軍和燕京城中的民衆的第一次接觸。

燕京城中的民衆全都發現,幹軍的將士非常和善,而且大氣,白送他們吃的東西,他們都不收,必須給錢,而且一丁點都不恃強凌弱。

這使得跟幹軍有過接觸的燕民沒有了最初的緊張,並將他們的發現傳遞出去。

在幹軍將士吃飯的這個過程當中,有好多漢人跑到憫忠寺來拜見李存。

其中一個叫馬賢良的中年男人,見到李存了之後,無筆激動地說:“聞得王師入城,我漢民皆歡欣鼓舞,爲賀陛下爲我漢人收復燕雲十六州,小人特獻詩一首:破虜萬歲曉入燕,滿城和氣接堯天。油然靉靆三千里,洗盡腥羶二百年。”

李存很高興,又見這馬賢良有點急才,還是燕京本地人,就賞了馬賢良一個機宜文字的職務,留他在身邊寫寫畫畫,也算是千金買馬骨了。

後來,又來了一個有點能量的人。

這個人就是李處溫的族弟李處能。

當初,李處溫擁立耶律淳爲北遼皇帝時,以族弟李處能直樞密院,實掌樞密院之權。

李處溫和李奭父子謀劃捉蕭普賢女、獻燕京城給趙宋王朝時,李處能是共同參與之人。

後來事情敗露,李處能逃去光明寺出家當了和尚。

跟李處能一塊逃去光明寺當和尚的,還有不少李家的餘黨。

得知“大宋王朝”入城了,李處能立即就帶着一大羣和尚跑過來助戰。

而在來的路上,李處能其實就已經從那些商販的口中得知,入城的並不是大宋王朝的軍隊,而是大幹王朝的軍隊,並且知道了,這大幹王朝是在大宋王朝南邊新崛起的王朝,擁有十四路疆土,比大宋王朝還多一路疆土,軍事實力比大宋王朝強,也比大宋王朝富饒,更爲關鍵的是,這大幹王朝也是漢人王朝。

對李處能來說,這並不能算是一個好消息,因爲他哥李處溫、他侄子李奭、以及他們燕京李氏一族,是爲大宋王朝犧牲的,不是爲大幹王朝犧牲的,來得如果是大宋王朝的皇帝,肯定能重用他,可來得卻是大幹王朝的皇帝……那就不好說了。

可李處能也不能等大宋王朝再來打一次燕京城啊。

而且,說老實話,李處能對大宋王朝挺失望的,他覺得,要不是大宋王朝做事磨磨唧唧的,燕京城早就是大宋王朝的了,他們燕京李氏一族也不會白白犧牲了那麼多人。

所以,李處能還是來拜見了李存,並報上了他的跟腳,爲了增加說服力,他還報出了他父親是原遼國的宰相李儼。

讓李處能欣喜無比的是,一見面,李存就說:“燕京李氏一族高義,乃漢人楷模,雖非爲我朝而死,亦爲漢人而亡,實屬英烈。”

雖然李存並沒有封賞李處溫和李奭父子及燕京李氏,但是能得李存這位佔領了燕京城的皇帝金口玉言的正面評價,那也是極好的。

李處能謝道:“貧僧代我李氏亡人謝陛下。”

李存看了看李處能,說道:“朕看大師也就五旬上下,今燕京新復,亟需人才,大師不如還俗與朕做個樞密直學士,爲我漢人再盡一份力,如何?”

李處能要是真能老老實實的當和尚,又怎麼可能,李存前腳剛攻進燕京城,後腳他就巴巴的帶人來投李存?

關鍵,李存會說話,不僅沒點破李處能的心思,還以皇帝的身份奪了李處能的和尚身份,並且給了李處能還俗的大義。

李處能心想:“這位小皇帝,年紀雖不大,但做事卻老練大氣,真叫人敬服。”

李處能隨後“勉爲其難”的應道:“諾!”

剛應聘成功,李處能就很自覺得立即上崗,提醒李存:“燕京城內多契丹、奚、阻卜、女真、渤海、室韋等番族,其人大多善戰,若處理不好,使得番民團結起來與我大幹天軍巷戰,便麻煩了。”

李存知道李處能說得沒錯。

歷史上,楊可世、郭藥師等人進入燕京城以後,就沒有處理好與契丹人的關係。

——其手下宋軍將士,毫無軍紀,飲酒恣淫,劫掠財物,還殺死了一個契丹族的飯館老闆,盡失燕京城內的番民之心。

結果導致,契丹人和奚族人不分男女老少,潮水一般地朝宋軍涌去,不要命一般與宋軍巷戰,使得楊可世和郭藥師手下的宋軍,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後來,楊可世他們帶領燕京的漢人殺了大量的契丹人和奚人,纔好不容易殺出來了一條通往皇宮的血路。

可楊可世他們雖然取得了短暫的勝利,但自身的傷亡也非常大。

進而導致,耶律大石回援了之後,差點沒帶着契丹人和奚人把他們全殲了。

加上劉光世所率領的援軍遲遲不到。

楊可世、郭藥師所率領的數千精銳人馬,被殺得只剩幾百人縋城而下,其餘全部陣亡。

——還陣亡了大量自發的幫助宋軍奪城殺番民的燕地漢民。

耶律大石繳獲了宋軍戰馬五千匹,鎧甲四千具,楊可世坐下的寶馬,因爲找不到主人而目光迷茫,獨自在燕京大街上狂奔……

雖然李存心中早已有了計策,但他還是給了李處能一個表現他自己的機會:“那依愛卿來看,朕當如何?”

李處能抓住機會說道:“擒賊先擒王,只要捉了契丹太后,番人定然臣服。”

李存微微一笑:“正合朕意。”

隨後,李存就騎着自己的那匹超級拉風的照夜玉獅子,在數萬動作整齊劃一的親衛的護衛下前往北遼皇宮。

此時,太陽已經高高升起,那片早上從南邊滾滾而來的烏雲已經散去,陽光灑滿整座燕京城,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漢人的軍隊進城的消息,現在已經人盡皆知。

不少人都在傳,來得這夥漢人,不是卑鄙無恥的大宋王朝的人,而是大幹王朝的人,他們講禮數,吃東西給錢,並且多給,一點都不擾民。

由於大幹王朝有這樣的口碑,不少膽子大的燕民,便跑出家門,站在大街兩旁看着熱鬧。

對於這部分人,李存一邊繼續讓人用漢語和契丹語喊話,一邊揮手向這些民衆致意。

當然,更多的還是膽小也可以說是謹慎的燕民,他們藏在家裡,堵窗關門,然後順着窗縫或者門縫向外窺視。

突然!

有一羣契丹族和奚族的燕民攔在幹軍的前面,你一言我一語的指責着什麼。

隨着這段時間的刻意學習,李存多少也能聽懂幾句契丹語了,知道他們說得是“檀淵之盟”、“背信棄義”什麼的。

李存讓李處溫派個性格好的和尚過去耐心的跟這些契丹族和奚族的燕民解釋一下。

李處溫派去的和尚過去和聲細語的解釋:“我家乃大幹王朝王師,非是與你家簽訂檀淵之盟的大宋王朝,我家皇帝陛下御駕親征至此乃是收復我漢人故地,與你等民衆無關,以後不論契丹族、奚族、阻卜、女真族、渤海族、室韋皆我大幹王朝民衆,我大幹王朝將一視同仁……”

李存沒有在幾個契丹和奚族的燕民這裡浪費時間,而是讓大軍繞過他們,繼續前進。

路上再遇到有人攔路,李存都讓李處溫派和尚去跟這些燕民解釋。

——過來攔路的都是契丹族和奚族的燕民,不僅沒有漢族的燕民,甚至就連其他種族的燕民也沒有。

很快,李存就率領大軍來到了皇城外。

北遼的皇城,佔地面積其實並不算特別大,但其宮牆高聳,雉堞相連,看起來十分堅固。

此時,皇城大門已經被遼人在裡面給封死了,而遼軍全都躲在牆後,向膽敢靠近皇城的幹軍將士射擊,使得早已經來到皇城前多時的踏白軍和背嵬軍將士根本不敢靠前。

——這也是因爲,韓別和姚興接到的命令是,鎖住皇城,不要輕舉妄動。

李處溫見此,建議李存可以給蕭普賢女寫招降信。

李存笑道:“何需任地麻煩。”

然後李存叫十個嗓門大的將士拿着大聲公出列。

接着,李存說出一句,這十個將士就學一句:

“蕭普賢女,你聽着,你應該已經知曉,朕並非宋皇趙佶,乃大幹皇帝李存,今你契丹,欲投女真,女真不容,又不欲投趙宋,正適合投朕,朕向你承諾,待你遼民,不論漢人,亦或契丹、奚、阻卜、女真、渤海、室韋,皆一視同仁,你莫要冥頑不靈,逼朕大開殺戒……”

聽見李存的喊話,蕭普賢女其實就已經有些動心了。

正像李存所說的那樣,李存不是讓她蕭普賢女噁心的趙宋王朝的皇帝,而是剛剛奪取了趙宋王朝半壁江山的大幹王朝的皇帝。

蕭普賢女覺得,李存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就吞併了趙宋王朝的半壁江山,肯定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她崇拜英雄。

關鍵,不論是大遼帝國,還是她蕭普賢女,現在都已經走投無路了,也是真沒有比投李存更好的選擇了。

而且,蕭普賢女已經聽說了,幹軍的軍紀極好,一丁點擾民的行爲都沒有,並且對待契丹人和奚人也很有耐心,這更說明將大遼交到大幹王朝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可蕭普賢女又很不甘心這麼就淪爲亡國奴。

事實上,蕭普賢女已經派人去調耶律大石和蕭幹回來救駕了。

所以向來不服輸的蕭普賢女還想再搏一搏。

左企弓也是一個老頑固,就認準了投金,因此他給蕭普賢女出了一個緩兵之計。

蕭普賢女按照左企弓所出之計,給李存射來了一封求和信。

大概意思是,她想再考慮一下,並且懇求李存承認耶律定的皇帝之位,其它要求,她都可以答應。

李存看罷,隨手丟到一旁,接着用馬鞭指着一塊兩丈多高的巨大石碑,說道:“蕭普賢女,你來看。”

隨着那十個傳話的幹軍士卒的話音一落,只聽“轟”的一聲炸響,那塊看起來比北遼宮城不知堅固多少倍的巨型石碑,頓時就被夷爲平地。

看見這一幕的遼國軍臣,臉色全都嚇得慘白,看熱鬧的燕民也才意識到,這知看起來挺和善的軍隊,可不只是和善,還有點東西。

籤書樞密院事劉彥宗見此,忙對蕭普賢女說:“太后,大幹國皇帝這是在說,他想攻破皇宮易如反掌,只是不願多造殺戮。 ”

劉彥宗隨後勸道:“今我城已被幹軍所佔,宮城亦被幹軍包圍,我大遼氣數已盡,唯有開城迎降,纔是唯一當選之擇,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大幹皇帝屠光罷,望太后明察決斷,切莫錯失良機,追悔莫及。”

蕭普賢女既不瞎,也不蠢,怎麼會不明白李存的意思,又怎麼會不明白現在的形勢?

眼角的餘光看見不少文武大臣和遼軍將士目光閃爍,蕭普賢女心知,她要是再“冥頑不靈”,就會有人幫她投降了。

“唉!”

重重的嘆了一口氣之後,蕭普賢女下令道:“開門罷。”

……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第四百一十二章 日本母女第三百二十八章 李存:朕要竊玉偷香(求月票!)第八十六章 童貫來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戰爭要結束了(求月票!)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震中南半島第五章 招募敢勇第二百一十四章 從戰火當中崛起的兩員大將(求月票!)第二十二章 見過弟妹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紅玉?!第九十五章 警告第一百八十三章 李存:岳飛是我的了第三十七章 陽謀第四百零六章 神炮?!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幹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師道:仗,是這麼打的第二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百一十四章 割地賠款嫁帝姬還有用嗎?第二百五十八章 趙桓: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六十五章 鎖城?再衝一波!!!第五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九章 公審再衝一波!!!第二百四十七章 名聲大噪的岳飛第四百零三章 文貞王后:陛下隨便吃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奸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子五女第三百四十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決戰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地道的趙構(求月票!)第三百四十六章 猛將如雲也沒用第三晨六十五章 “血洗”鄆王宮第二百一十五章 朕幫你把他綠了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豐收了(求月票!)第一十四章 訴苦大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兒子多到氾濫成災(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一章 李存有子初長成第五十八章 金買骨第二百五十三章 他的孩子你不配養第三百三十三章 窩囊至極的秦檜(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五章 太后,朕來了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皇帝的福利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傑?!第二十五章 大勝第一百八十八章 讓朕做你的英雄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理萬機,時間有限第二百五十七章 橫掃河北、河東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停了第十章 榜樣的力量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存:準備火力覆蓋第一百二十一章 种師道:仗,是這麼打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宋皇后嫁給大幹皇帝第一百四十一章 交手第四十四章 解渴纔是最重要的第一百三十二章 陳妙真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世忠:士爲知己者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果第五十章 嬪妃第七十二章 方臘:我不信!第七十八章 總是棋差一招第三百五十三章 吳皇后第二百八十七章 抱得美人歸第九十一章 功績碑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臘:包康,你罵誰?!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豐收了(求月票!)第一百零五章 幸災樂禍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皇帝的福利第四百零七章 靖康恥罪魁禍首的末路第二百五十章 李清照和趙明誠再相見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橫掃草原,二十年橫掃世界(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九章 再見李清照第二十三章 出征第六十三章 明礬密信第一百三十章 我錯了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消彼長(求月票!)第五章 招募敢勇第四十五章 你是梁紅玉?!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決戰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存安敢如此欺我?第七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三十五章 大乾大豐收了(求月票!)第二百二十八章 優柔寡斷的皇帝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來了第二百二十七章 包圍東京汴梁城第一十一章 虎賁軍第五十二章 今晚我要打十個第二百七十章 李存入主東京汴梁城第一百八十章 出兵條件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二章 無間道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存離古一帝又進了一步第一百九十四章 別怪朕狠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劉錡和李彥仙好了(求月票!)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