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李存:宋江,吾之陳平

一將無謀,累死千軍;一帥無謀,挫喪萬師。

李存現在其實已經不缺將才了,不論是李存親自帶出來的趙憨兒、二桿子等人,還是李存後來俘虜的韓世忠、吳玠等人,都是能獨擋一面的大將。

可當元帥嘛。

趙憨兒、二桿子等人能力不夠。

韓世忠、吳玠等人資歷和功勞又不夠。

這能力不夠,擢其高位,是真容易壞事,至少是難堪大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孔愣子。

去年年底,李存派孔愣子率兵去收復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

打沒有多少宋軍守衛的廣南東路,孔愣子倒是痛快,半個多月就把廣南東路給收復了。

然後孔愣子就率領三萬大軍(福建路留了一萬、廣南東路又留了一萬)一頭扎進了廣南西路這個泥潭裡再也拔不出來了。

如今,幾個月過去了,孔愣子就在宜州、撫水州、南丹州那一片打轉,空耗人力物力和財力,還折損了兩千多人馬。

關鍵,到現在蠻夷問題都還是一丁點進展都沒有。

不過話又說回來,那幫蠻夷也就是仗着孔愣子直,彎彎繞沒那麼多,他們那裡又險山惡水極多,欺負孔愣子他們不熟悉情況,要是拉出來堂堂正正的拼殺,孔愣子能讓這幾夥蠻夷滅族。

行。

你們不是欺負孔愣子不會玩陰的嗎?

那我李存就找個會玩陰的陪你們好好玩玩。

於是,李存就把宋江、吳用等人給了派過去。

宋江、吳用等人過去沒幾天,就從當地人那打聽到:

撫水州的這隻蠻夷,自成勢力,割據一方,屢服屢叛,宋廷不欲多事,僅羈縻政策維繫。

這隻蠻夷的居民主要有區、廖、潘、吳四姓,

首領皆出自上、中、下三房及北遐鎮蒙姓。

目前的首領酋帥蒙繼貴,出自上房,他是因爲在選頭領的當天將中房的蒙全安和下房的蒙漢偉給誆騙進山裡沒能及時參選才獲得了首領之位。

蒙全安和蒙漢偉因此一直都不服蒙繼貴,中房和下房的居民也因此跟上房的居民勢成水火。

也就是因爲要聯合對抗虎賁軍爲他們部族爭取利益,三家才暫時放下恩怨,聯手對付虎賁軍。

宋江、吳用等人又從孔愣子那裡聽說,前不久,蒙全安和蒙漢偉率領中房居民和下房居民偷襲虎賁軍,給虎賁軍造成了二三百人的傷亡,爲他們部族立下了大功。

得知這些,宋江用一百兩蒜頭金買通了北遐鎮吳姓兄弟,讓他們回去造謠,蒙全安和蒙漢偉居功自傲,對蒙繼貴不滿已久,欲率領中房居民和下房居民投降虎賁軍。

蒙繼貴果然中計,對蒙全安和蒙漢偉生出疑心。

鑑於自己內部可能有叛徒,而且虎賁軍確實不好惹,已經擊殺了他們部族近千人,蒙繼貴便想先跟虎賁軍議和,用個緩兵計先把虎賁軍給哄走,然後再做計較。

於是,蒙繼貴便派使者來見孔愣子。

宋江沒讓孔愣子見蒙繼貴派來的使者,而是叫吳用去見了此人。

吳用十分殷勤地準備好酒肉招待蒙繼貴的使者,但話裡話外都是在問使者:「全安首領身體可安好?他上次受的傷不要緊罷?」

蒙繼貴的使者聽得一頭霧水,糾正吳用道:「我乃蒙繼貴首領所派。」

吳用一聽,立刻變了臉色,澹澹地說:「爲何不早言。」

吳用毫不客氣的招呼人上來將好酒好肉給撤下去,然後不耐煩的說:「你回去告訴蒙繼貴,若不想身首異處全家被誅,即刻焚村燒寨,舉族搬去桂州居住,接受我家官吏管制,

不然我家大軍便踏平你寨,雞犬不留。」

使者回去以後如實稟報,蒙繼貴大怒,斷定蒙全安必定暗中投了虎賁軍,揚言要捉蒙全安治罪。

蒙全安也大怒,蒙繼貴以卑鄙的手段奪走他和蒙漢偉的首領之位不說,他和蒙漢偉上次立下的戰功也不賞,現在還懷疑他投敵,竟然還要捉他治罪。

蒙全安覺得他必須要先發制人才行。

於是蒙全安便找到了蒙漢偉,商量中房和下房聯手,打敗上房,奪回首領之位。

誰想,這事竟然被蒙繼貴給知道了。

蒙繼貴哪會坐以待斃,他立即率領上房居民下山去誅殺蒙全安和蒙漢偉。

蒙漢偉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跟蒙全安聯合,還有,誅殺了蒙繼貴以後,他和蒙全安誰當頭領?

誰想,蒙繼貴就率領上房居民殺來了。

沒辦法,蒙漢偉只能率領下房居民和蒙全安率領的中房居民聯合起來,跟蒙繼貴率領的上房居民大打出手。

蒙繼貴以一打二不敵,最後被蒙全安和蒙漢偉給打出寨子。

蒙繼貴越想越不甘心,索性就率領上房的人投了虎賁軍,聲稱,只要虎賁軍幫他報仇,奪回首領之位,他就舉族歸順,聽從虎賁軍的安排。

有蒙繼貴他們這些熟門熟路的人帶領,孔愣子一舉就活捉了蒙全安和蒙漢偉。

蒙繼貴想要處死蒙全安和蒙漢偉,但是卻被宋江給阻止了。

在接下來的遷族一事上,三家配合,就什麼事都沒有。

只要有所不配合,宋江也不催促他們,但與此同時,不是蒙繼貴的獨子讓蒙全安的侄子不小心給弄死了,就是蒙漢偉的老婆被蒙繼貴的弟弟給睡了,總之,宋江總有辦法挑起三家的戰火,給三家同時放血。

北遐鎮蒙氏見宋江做人做事一點底線都沒有,頭皮發麻,主動找上宋江,表示北遐鎮的居民願意聽從虎賁軍的安排。

宋江按照呂將他們制定的政策,將北遐鎮的居民遷到了桂州新建的歸化城去。

慢慢的,蒙繼貴、蒙全安和蒙漢偉也反應過來了,所有的事情都是宋江搞出來的。

可蒙繼貴、蒙全安和蒙漢偉知道了真相又能如何,虎賁軍已經在他們的寨子裡駐紮了,他們打又打不過,玩陰謀詭計又不是宋江的對手。

到頭來,上房、中房和下房也只能是按照宋江的安排搬去桂州歸化城居住。

沒等這個結果出來,孔愣子就主動給李存上奏章,表示他願意聽從宋江的安排。

李存也沒等這個結果出來,就任命宋江爲宜、撫水、南丹等州安置使,讓他全權負責解決這幾州的蠻夷不服從虎賁軍管束的問題,孔愣子暫時歸他指揮。

而除了能力不夠,資歷和功勞不夠,也難以擔任統帥之職。

要知道,軍隊這種地方,可是很看威望的,真不是說,把你放在統帥這個位置上,你就能指揮得動幾萬甚至是幾十萬大軍。

之前,李存強行提拔了韓世忠幾次,其實就已經惹出來了非議。

也就是,李存的威望太盛,別人就是有想法也不敢大聲說出來。

再加上,那幾次都是在李存的眼皮子底下,誰也不敢鬧事。

否則,肯定有人會問:「一手下敗將憑甚麼統帥我等?」

所以,考慮剿匪的統帥時,李存猶豫再三,沒有強行把韓世忠給提爲統帥,而是把蘇東調回來擔任了這個統帥。

考慮到蘇東實在是太年輕了,李存怕蘇東壓不住陣,便把老將樑錦調回來擔任都監。

當然,李存也沒有忘記繼續給韓世忠鋪路。

——李存任命韓世忠爲副都統,

並獨領一軍,讓韓世忠既能參與到高層決策,又能統兵打仗,算是給足了韓世忠刷軍功和刷資歷的機會。

就這,李存都沒有完全放心。

——在宋江治理蠻夷的同時,李存一直沒有率軍南下,而是就在杭州遙望蘇東、樑錦、韓世忠這個組合的剿匪進展。

直到李存覺得蘇東他們肯定沒問題了,李存才率軍南下去收拾安南和占城這兩個小國……

……

得知李存南下了,王黼立即跑到崇政殿跟趙佶報告:「官家,李賊南下了!」

趙佶忙問:「可確認了?」

王黼信誓旦旦的說:「臣已反覆確認過,爲防不測,臣還讓人去泉州確認過一次,李賊確實親自率軍南下去攻打安南和占城了。」

趙佶心道:「天助我也。」

王黼舊事重提:「官家,據和知州所報,女真攻勢凌厲,所向披靡,我大宋若再不出兵,燕京必被女真所佔。」

趙佶問:「任地迫在眉睫?」

王黼答:「時機已經成熟,我大宋若再不出手,悔之晚矣。」

趙佶依舊沒有鬆口,而是又問:「若北伐,宜由誰來統兵?」

王黼答:「縱觀朝中大臣,有統制數十萬大軍經驗者,唯有童太傅一人耳。」

王黼這話算是戳中了趙佶的無奈。

趙宋王朝有數萬官員,可有統制數十萬大軍經驗的,竟然只有童貫一人而已。

——趙佶很自然的就將种師道他們這些武將給排除了。

所以,趙佶也覺得,要想收復燕雲十六州,還得讓童貫回來。

——去年,童貫議和回來不久,趙佶就讓童貫致仕了。

只是,趙佶有些沒有想到,王黼竟然會舉薦童貫,他暗道:「王黼與童貫不是政敵嗎?」

趙佶哪裡知道,王黼向他推薦童貫,乃是迫不得已。

童貫一直記得王黼在他背後捅刀子的事,也就是王黼用鄭居中搶走他樞密使一事。

由於致仕,沒事情可做了,童貫便開始着手對付王黼。

童貫其實也沒幹什麼,他就是去拜訪了蔡京一次,然後王黼就急不可待的找上了童貫,警告道:「太傅既已致仕,自當安享晚年,何必再生事端?」

童貫毫不留情的說:「老夫是沒你王相公年輕,但比蔡太師還要年輕不少,蔡太師都不覺自己老矣,老夫又哪敢偷閒?」

雖然童貫一句都沒有提他要幫蔡京復相,但王黼回去以後,還是連着失眠了好幾宿。

蔡京三起三落三度爲相,給王黼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所以,雖然蔡京已經快八十了,但王黼真不敢確定,蔡京會不會第四次捲土重來。

而王黼最怕的就是失去相位,就是失去眼前的富貴。

因此,想了幾天之後,王黼決定向童貫妥協。

王黼找到童貫,承諾會幫童貫重新出山。

而童貫也識趣的承諾,不會再幫蔡京運作復相一事。

在王黼的幫助下,童貫落致仕,擔任陝西以及河東河北宣撫使。

遼國即將滅亡,李存又跑到遙遠的安南和占城去了,並且李存的地盤內到處都是叛亂,要不趁此機會收復燕雲十六州,趙佶覺得自己將成爲趙宋王朝的罪人,成爲歷史的罪人。

趙佶真是怎麼想,都覺得,這是收復燕雲十六州唯一也是最好的機會,所以自己必須出手。

浪漫主義的政治火花,本來已經在趙佶心中沉寂熄滅,現在又重新點燃並越燒越旺,讓趙佶熱血沸騰。

也就在這時,銀臺司忽然向趙佶呈來了一份緊急奏報。

這是代州知州的一封奏章,奏章後面還附有一份金人的邊牒:

近來,本國兵馬馳奔白水泊,一戰擊散契丹皇上放鵝行帳,契丹皇上脫身北逃。本***馬已到達山後,諸州縣現已平定,兵馬已駐守完畢,請大宋代州告戒守邊人員,不得趁機引領收留逃去之民,以免爲國生事。

看到這個消息,童貫不禁就是一嘆,遺憾之情,溢於言表。

——一直以來,童貫都想先收復雲地九州,然後再去收復燕地七州,誰想,金人已經先一步把雲地給攻佔了。

樑師成拿來了一張地圖,然後幫趙佶找到白水泊的位置。

趙佶一看白水泊就在遼西京的邊上,也暗道可惜,這麼大一塊地盤,就這麼被金人給搶走了。

王黼說:「兼弱攻昧,武之善經也,我大宋若不趕快出兵北上攻取燕京,燕京必被女真所佔,中原故地將不復爲我大宋所有。」

童貫說:「胡虜皆不可信,其不擅生產,只擅掠奪,女真若佔燕京,待其貧困之時,難保不會動南下攻打我國之心也。」

趙佶覺得童貫說得非常有道理。

趙佶又樂觀的想:「今燕京混亂不堪,大軍北上壓境,說不定燕京百姓真會像和詵所說的,簞食壺漿,喜迎王師救其於水火之中。」

念及至此,趙佶道:「朕決定,北上巡邊,三日後大軍出征!」

王黼主動對童貫說:「童宣撫但請率軍北行,糧草緇重,某必鼎力支持!」

話王黼說得很敞亮,但前腳童貫剛離開,後腳王黼又獨自一人回來。

見王黼去而復返,趙佶不解:「愛卿可是忘記甚麼事了?」

王黼順着趙佶的話說:「臣忘記提醒官家,童宣撫快七十矣,又統陝西河北河東數十萬大軍,不可不慎也。」

王黼的提醒,讓趙佶心中一緊,但他口是心非的說:「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頓了頓,趙佶又說:「然誠如愛卿所言,童愛卿已六十有八,確應給童愛卿找一副手以防不測,愛卿覺得誰比較合適?」

王黼直截了當的推薦:「蔡少保上次剿匪時立功不小,可見其在統兵方面頗有天賦,人也忠心可靠,給童宣撫擔任副職最合適。」

王黼知道, 蔡攸是趙佶最信任的人。

深入揣摩趙佶的心裡,並及時提出建議,這是王黼快速升官的一個秘訣。

王黼的提議,很對趙佶的心思。

於是,趙佶下詔書任命蔡攸爲陝西河東河北宣撫副使。

蔡攸得知此事以後,既興奮,又有點擔心,他連夜跑進皇宮對趙佶說:「臣願爲官家赴湯蹈火,然臣卻不知該如何做好這副宣撫使?」

趙佶直言不諱的對蔡攸說:「童愛卿年老昏耄,行爲時有乖謬,真相常常隱匿不聞,一旦邊事有變,朝廷害莫大焉。愛卿乃朕肱骨之臣,無人可比,故而,愛卿名爲副宣撫使,實則監軍也。」

蔡攸恍然大悟,接下了這個差使……

……

第三百一十二章 三年(求月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存:準備火力覆蓋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八十五章 我不服第二百七十二章 趙氏之女全入李存後宮第二百一十九章 天祚在海上築宮室待陛下久矣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存離古一帝又進了一步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知朱皇后今宵願與朕同席共枕否(求月票!)第三百一十六章 約爲父子之國(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姬姐妹的交流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桓覺得自己又行了第五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三百二十二章 鑽進玉米地(求月票!)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貫:官家,快做決定吧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這麼亡了?(求月票!)第四百零八章 李存對完顏宗翰的報復第三百九十五章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來了第九十六章 方臘:我擁兵萬第一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決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橫掃河北、河東第一百六十五章 女海盜第三百六十二章 當皇帝的福利第二百五十一章 李清照的情夫恁地豪傑?!第二百二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四十八章 雪藏岳飛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溫也第一百六十二章 好漢們的近況第七十三章 虎賁軍過江北上了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存安敢如此欺我?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三百一十八章 一路上見聞(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乾太子李標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屠光罷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二百七十六章 李存:盤絲洞,朕來了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中原(求月票!)第九十三章 譚稹:我有破敵之計第四十章 我代你調教一十二日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三百零七章 全都千刀萬剮(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五章 盤絲洞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幹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國號第二百一十二章 徹底撕破臉第二百一十五章 朕幫你把他綠了第一百八十章 出兵條件第一百三十七章 勝負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賢后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存斬蛇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二十四章 埋伏第一百五十五章 封王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佶:我大宋已立於不敗之地第九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這麼亡了?(求月票!)第六十一章 規矩奴家懂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桓“進大觀園”第三十八章 二害相權取其輕第一百七十八章 我家大都督比你家皇帝如何?第二百七十章 李存入主東京汴梁城第五十三章 日日當新郎夜夜換新娘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後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奸第三百三十四章 趙明誠教秦檜(求月票!)第七章 君無戲言第五十八章 金買骨第百七十六章 岳雲:長公主的腚大不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地道的趙構(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存安敢如此欺我?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貫:官家,快做決定吧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童貫:別打,有事好商量第二百一十八章 李清照:你去看看病第一百一十七章 宋江:投李存?第六十七章 趙家世界朱家壞第六十七章 趙家世界朱家壞第二百一十五章 朕幫你把他綠了第二百二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零四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一百八十章 出兵條件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幹者,雖遠必誅第六十二章 無間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一百零二章 驚蟄,微風再衝一波!!!第二百四十一章 帝姬姐妹的交流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世忠:士爲知己者死第三十章 大將趙憨兒第一十三章 這便是我李存的仁慈第四百一十三章 尼姑?那更好玩了第一百七十二章 威震中南半島第九十八章 隊伍大了不好帶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從戰火當中崛起的兩員大將(求月票!)第三百六十章 一個時代落幕了第二百一十四章 從戰火當中崛起的兩員大將(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