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宋江來了

自從童貫率領差不多全國一半的兵馬南下剿方臘和李存了之後,趙佶沒睡過一個好覺,每天都是提心吊膽的,生怕傳來了什麼不好的消息。

東南實在是不比趙宋的其它地方,那裡是趙宋的經濟命脈所在。

不誇張的說,趙宋差不多得有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來自東南那幾個路。

而財政收入還只是一方面,大宋北方的糧食,包括東京汴梁城的糧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靠着東南那幾個路尤其是兩浙路供應的。

沒錢,想想辦法,也許還能克服,可這要是沒糧了,該怎麼克服?

還有東南的絹帛,那對大宋北方的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行。

就算趙佶不再去想他那還只差一小部分就建完了的艮嶽萬歲山。

可即便是這樣,東南也萬萬不能丟啊。

偏偏,趙佶越是害怕什麼,就越來什麼。

趙佶派去揚州的蔡攸,突然給趙佶傳回來了一個讓好脾氣的趙佶都暴跳如雷的消息——童貫也吃了一個大敗仗。

關鍵,蔡攸還在密報中說,童貫這一敗,折損了萬餘寶貴的西軍不說,還喪失了前線所有的船,以至於五十萬大軍都被困在了長江以北,短時間內根本不用再考慮過江的事了。

趙佶對童貫很失望,童貫在西北的威名呢,怎麼到了江南就不管用了?

趙佶想將童貫撤了,換一位統帥。

可趙佶搜腸刮肚的找了一遍之後,卻愕然發現,偌大的大宋,竟然再也找不出一個人能頂替童貫的位置。

怎麼會這樣?!

我大宋不是人才濟濟嗎?怎麼上億人口竟然找不出一個能替代童貫的人?

其實——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趙佶培養的用來接替童貫的譚稹,也出了問題。

而趙佶還只給童貫安排了譚稹這一個接班人。

這才讓一心只想讓宦官統兵的趙佶,一時之間找不到能替代童貫的統帥。

好在——

緊隨其後,童貫就派人給趙佶送來密報,說此戰之所以會略微受挫,全因宇文黃中傳遞假消息誤他,否則他根本不可能吃這場敗仗。

然後,童貫又勸趙佶不用擔心,說他早就秘密安排了种師道和种師中作爲偏師走荊州進入兩浙地區,只是西軍匆匆調集需要時間,蜀中道路又極爲難走,种師道和种師中才慢了點,他已經派人去催促种師道和种師中快點進軍了。

趙佶這纔想起來,之前童貫跟他彙報過偏師這件事的。

現在看來,童貫做事還是很穩妥的。

趙佶隨後安慰他自己,戰爭不能以一戰勝負而論,還是得看最後的整體結果。

這麼一想了之後,趙佶就原諒了童貫。

又想了想,趙佶將已經寫好的令譚稹就地免職押解進京的詔書給銷燬了。….

——經歷了剛剛想要換帥一事,趙佶突然意識到,譚稹還不能撤職,否則萬一都快七十歲了的童貫有個閃失,那他手上連個能代替童貫統兵的人都沒有,這怎麼行?

……

這天,王黼興沖沖地來到延福宮中向趙佶稟報:「官家,大捷!巨寇濟州人宋江於二月攻取淮陽軍後,從沭陽乘船致海州,宋江率衆登岸後,海州知州張叔夜遣使探察宋江所向,及知宋江以十餘隻鉅舟徑趨海濱,乃募敢死士千餘人設伏近城,遣輕兵踞海誘戰,宋江率衆登岸後遭伏擊,船隻亦被焚,退路斷絕,宋江見大勢已去,受張叔夜招降,宋江一夥被我大宋一網打盡

,京東東路、京東西路這一帶匪患已基本清除。」

宣和元年,宋江聚衆三十六人在梁山濼起義,率衆攻打河朔、京東東路,轉戰京東西路的青州、齊州至濮州間,攻陷十餘州縣城池。

宋江一夥四處流竄,到處燒殺搶掠,歷時兩年多時間,爲害不小。

不過,宋江一夥屬於流寇,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這樣的流寇雖然也會給趙宋的統治帶來一定的危害,但因爲他們始終沒有割據一方,其實是成爲不了趙宋的心腹大患的。

因此,趙佶君臣雖然也對這夥逃竄了兩年多的寇匪很頭疼,但卻從來都沒有重視過他們,因爲他們跟準備割據東南的方臘和李存根本沒法相比。

可話又說回來,在這個大宋剛剛遭遇大敗的時期,宋江一夥被剿滅,也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趙佶緊張的情緒和振奮大宋的士氣。

趙佶下令,張叔夜加任爲徽猷閣直學士,改任濟南府知府。

王黼趁機說道:「宋江一夥本爲梁山濼漁民,因不滿朝廷將梁山濼收爲朝廷所有,而聚衆造反,其賊皆擅水戰,童宣撫爲大江所困數月,一籌莫展,不若派宋江一夥去助童宣撫一臂之力?」

童貫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在蔡京還在位的時候,時稱蔡京爲「公相」,稱童貫爲「媼相」,稱樑師成爲「隱相」。

如今「公相」已經致仕,樑師成的政敵就只剩下「媼相」童貫。

話說,樑師成和童貫鬥了已經不知多少年,兩人代表一文一武,可以說是宦官的巔峰對決,至於真正逼反宋江那夥梁山濼漁民的原大內總管楊戩和繼楊戩大內總管之位的李彥以及趙佶的貼身太監張迪等,其實都還要稍遜樑師成和童貫一籌。

而王黼先不說需要樑師成爲他提供趙佶的種種信息,以便王黼能開卷考試,坐穩他這個宰相之位,必須得幫樑師成對付童貫,他本人其實也看不貫童貫那副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的神態,除此之外,他也記恨童貫不讓他把手伸向軍隊。

不過,王黼也知道,現在的趙宋離不開童貫,尤其是目前這個動盪的時期。….

因此王黼不敢正面與童貫作對。

——因爲這容易給趙佶留下他這個宰相不知顧全大局的印象。

可話又說回來,要是不給童貫找點麻煩,那王黼也就不是王黼了。

所以,王黼提議讓宋江一夥去增援童貫,這哪裡是想幫童貫,其實就是想借着此事給童貫上一上眼藥。

只可惜,趙佶已經原諒了童貫,王黼這次枉做小人了。

一計不成,王黼又生二計。

在趙佶同意了讓宋江一夥去找童貫報道了之後,王黼又道:「今東南匪患已迫在眉睫,值此關鍵時刻,萬不可叫樞密院雜事分散了童宣撫精力,以至戰敗,不若由崇國公復領樞密院,官家以爲如何?」

崇國公鄭居中,是趙宋的老臣了,早在大觀元年至大觀四年,鄭居中就官拜同知樞密院事和知樞密院事,政和三年至政和七年他再拜知樞密院事,他甚至還當過一段時間太宰。

早年,鄭居中曾幫過蔡京復相,但他後來爲了爭權,又與蔡京鬧得水火不容,事事都與蔡京作對,然後他被蔡京給趕出了朝堂。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鄭居中自稱是趙佶的皇后鄭氏的叔伯兄弟,恰巧那時鄭氏剛從藩王官邸進入後宮,因家世微賤,也想依靠鄭居中以自重,便默認了兩人的「親戚」關係。

也正是因爲如此,鄭居中連連被提升。

總結一下,鄭居中這個人喜歡迎合皇帝以及爭奪權力,真算不得什麼肱骨之臣。

在這個時候,王黼將鄭居中給搬出來,不是爲趙佶分憂

,純粹是想借鄭居中的老資格鬥童貫和不讓他最不放心的蔡京有復仕的機會。

趙佶覺得王黼說得很對,就同意了王黼的提議。

鄭居中三任樞密使後,遇到的第一件政事就是,登州知州王師中快馬加鞭上奏,說:他已經攔不住金使曷魯與大迪烏了,曷魯說他們就是走也得走到東京汴梁城去,他現在正在派人護送曷魯與大迪烏來東京汴梁城,朝廷早做準備。

鄭居中聞訊,急忙來見趙佶,然後對趙佶說:「官家,莫要再對燕京有非分之想了,社稷穩固,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民,足矣。且東南動盪不安,我大宋半數軍隊皆在東南平叛,若此時惹怒契丹,一旦契丹趁我大宋空虛率軍南下,我大宋該如何抵擋?聯金滅遼絕非明智之舉,莫要再提此事矣。」

現在對於聯金滅遼收復燕雲十六州一事,趙佶也有些後悔。

也正是因爲如此,二月份的時候,趙佶才讓王師中將曷魯與大迪烏留在登州,不要讓他們來東京汴梁城。

當然,趙佶之所以這麼做,也是想要隱瞞東南那裡正有一場大叛亂的事——這樣的事一旦被鄰國知道了,沒準就會遭遇滅頂之災。

另外,趙佶也怕遼國的細作發現他們大宋跟金國聯繫,然後以此爲藉口打他們大宋。

試想一下,如果遼國趁着宋軍大量南移之際,突然大舉南下,那趙宋不就危險了嗎?

如今,東南這場叛亂,已經持續了半年多,都還沒有被剿滅。

趙佶當然更不希望曷魯與大迪烏來東京汴梁城了。

可曷魯與大迪烏已經收拾好行李走出了驛館,並執意要步行去東京汴梁城。

王師中實在是再也留不住曷魯和大迪烏了, 沒有辦法,王師中只能是派出一輛馬車載着曷魯和大迪烏繞路前往東京汴梁城,同時派人快馬加鞭去東京汴梁城報告朝廷,讓朝廷做好接待金使的準備。

在鄭居中的提議下,趙佶令國子司業權彥邦負責接待曷魯和大迪烏。

半個多月後,繞了一大圈的曷魯與大迪烏終於來到了東京汴梁城。

權彥邦按照以前接待金使習魯的規格,安排曷魯與大迪烏住進同文館,然後將曷魯和大迪烏軟禁在了同文館裡……

……

第二十九章 二桿子的新名字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明誠: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第三百二十三章 李存最寵愛的女人(求月票!)第一百零七章 反思第四十六章 杭州!杭州!第三百一十五章 李存:ban掉劉錡和李彥仙好了(求月票!)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屠光罷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構:我有百萬大軍!(求月票!)第六十五章 鎖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議和條件第一百零三章 任重道遠第二百二十四章 趙佶禪位第五十四章 羨慕嫉妒恨第七十二章 方臘:我不信!第一百一十五章 二種入浙第二百八十三章 趙明誠: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存很爽第三百二十五章 錢貴妃:官家,臣妾真不能再懷孕了第二十二章 見過弟妹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後第二百三十九章 再送帝姬(新年快樂!)第一百一十四章 賢后第一百七十九章 李存:小孩子才做選擇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貫:官家,快做決定吧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二十八章 忠奸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臘:包康,你罵誰?!第一百五十一章 趙桓:龍女焉能嫁犬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子五女第三百五十二章 李存很爽第一百七十六章 定都國號第二百六十二章 六甲神兵第十章 榜樣的力量第三百八十三章 千古第一反間計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四百一十一章 這個時代的日本第三百一十章 金人:我忍?!(求月票!)第一百六十章 皆大歡喜第四百零一章 完顏仙兒:官家還真老實不客氣啊第一十二章 首重紀律第一百四十二章 穩賺不虧第八章 你太保守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穩賺不虧第四百零二章 天賦異稟的文貞王后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佶:我大宋已立於不敗之地第二百零一章 李清照來了第一十九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乾太子李標第三百七十九章 中年喪子第一百二十七章 風停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兩個想要刺殺李存的癡情女人第二百章 趙佶:我大宋不是軟柿子第七十一章 童貫,大宋就靠你了第三百二十二章 鑽進玉米地(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明誠: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第一百五十三章 童貫:大都督你不擇手段第三百六十八章 寧殺錯,不放過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子五女第二百零六章 幹宋的藉口有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大國的優勢第四十九章 公審第二百一十四章 從戰火當中崛起的兩員大將(求月票!)第二百零八章 屬於我李存獨領風騷的時代來臨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秦檜:你腹中的孽種是誰的?!(求月票!)第六章 心生嫌隙第四百零六章 神炮?!第二百八十五章 李存:朱皇后,久仰大名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一十二章 首重紀律第二十五章 大勝第一百八十六章 性格剛烈的蕭太后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后也不想契丹人被屠光罷第三百二十七章 靜水深流(求月票!)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三百四十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求月票!)第二百一十六章 登科後第二百五十七章 橫掃河北、河東第二百八十七章 抱得美人歸第四十九章 公審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炮射程內全部碾壓第三百一十三章 戰爭要結束了(求月票!)第八十八章 招降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一位戰死的皇子第一百零四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步天王一步死亡第六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三百零四章 真正的皇后駕到(求月票!)第二百九十七章 以另一種方式壯大的金國(求月票!)第二十章 你快放開我第三百六十三章 已然開啓的工業革命第二百九十五章 一戰定中原(求月票!)第二百一十三章 犯我大幹者,雖遠必誅第一百四十七章 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