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二章 首重紀律

因爲在李存這裡當兵,給軍餉,頓頓吃肉,還可以領全家來混吃混喝,結果,僅僅只是第二天,竟然就有二百多青壯來投李存。

加上原來的七十多青壯。

李存已經有兵二百八十多人。

這要是放在二十一世紀,李存差不多就可以當營長了。

這當然是好事。

不過——

這也給李存帶來了兩個很大的麻煩。

首先就是,這近三百個新兵給李存帶來了千餘老弱婦孺。

這可是一個很沉重的負擔。

不說別的,這一千三百多人每天消耗的糧食就高達二十石,而且這還不算肉食、蔬菜等。

說老實話,如果可以,李存肯定不願意背上這麼沉重的包袱。

可一來,相比方臘這個青溪本地的大名人,李存這個外地的無名之輩,實在是太沒有招兵的優勢了,因此,不如此,李存肯定發展不過方臘。

而一旦李存發展不過方臘,就會被方臘吞併,更有甚者,李存還有可能會被他已經得罪了的方臘誅殺。

二來,青溪可以當作方臘的大本營,卻不能當作李存的大本營。

要知道,歷史上,青溪可是比較早被宋軍攻打下來的地方。

就算李存出手干預,青溪能保下來的可能性也不大。

關鍵,保下青溪也沒有什麼意義——青溪地處於北宋的腹地,若是無法將宋軍擋在長江以北,這裡肯定就成了死地,歷史上方臘的結局就是最好的證明。

而且,李存在青溪也肯定不會有政治、民心基礎——方臘他們這些青溪本地人,絕不會給李存在青溪發展壯大的機會的。

所以,李存勢必要選擇揚州、鎮江、杭州這樣進可攻退可守又沒有人限制他發展的地方當作自己的大本營。

另外,選擇揚州、鎮江、杭州這樣的地方當作李存的大本營,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如果將來發展不順利,李存還可以走水路退守臺灣,然後慢慢發展,等發展起來了,再捲土重來逐鹿中原。

總之,李存是肯定不會留在青溪的。

而要讓這些青溪兵心甘情願的跟李存走,將來不再想回青溪,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們的一家老小全都帶上。

三來,李存也需要輔兵。

這個時期打仗,運送物資什麼的,很大程度都得靠人堆,不像後世,可以用卡車、火車甚至是飛機運送。

而且,打仗的時候,尤其是守城戰的時候,必須有輔兵幫忙。

所以這些家屬也並不是無用之人。

四來,李存將來不論選擇哪裡當作自己的大本營,都需要政治基礎和民心基礎,而這些最後肯跟李存走的人,肯定就是李存最大的政治基礎和民心基礎。

有這麼多理由,這個包袱就是再沉重,李存也必須得背上。

即將到達辰時,李存讓張世將所有登記在冊的虎賁軍的新兵召集到曬穀場上。

等新兵集結完畢,李存來到曬穀場上,開門見山的說:“給你們一柱香時間,自己分組,十二人一組,選出一臨時什長、一臨時伍長,時間一到,沒有組的人罰三鞭,選不出伍長、什長的組,全組人員各打五鞭,現在開始計時。”

李存話音一落,給李存跑腿的親兵,就點燃了一柱香,插在了一旁的香爐裡。

在這之後,李存一聲不吱,更沒有去幹涉這二百八十多新兵的自由組合。

一衆新兵見沒有人管他們,

嬉笑打鬧的在那裡慢悠悠的組隊、慢悠悠的商量誰當什長、誰當伍長,全然不把李存的話和那柱香放在心上。

李存見了,就靜靜的站在原地看着。

直到時間一到,李存突然下令:“分好組的站到我左手邊。”

聽見李存的命令,有十二組新兵去李存左側分開站定。

李存又對這十五組新兵下令:“伍長、什長出列。”

這回,有八組新兵中走出來了兩個人。

剩下的四組中,有一組只走出來了一個人,有兩組一個人都沒有走出來,還有一組走出來了三個人。

“烏合之衆與精銳之師最大的區別,不是裝備,而是令行禁止、使命必達,唯有如此,一支軍隊才具備成爲精兵的基礎,否則,即便讓你們各個穿上最好的鐵甲、拿上最鋒利的兵器,你們也只能是一羣烏合之衆!”

李存也不管這些新兵聽得懂聽不懂,就接着又道:“趙憨兒,孔楞子,孫三呆,二桿子,張狗蛋出列。”

李存叫出來的這五個人,從名字上就能看出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有一種近乎呆傻的執拗。

而在李存看來,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自己的命令,毫無保留的執行。

“拿上藤鞭。”

聽見李存的下一步命令,趙憨兒五人立即各自去取來了一根藤鞭,站好。

李存轉向那些沒完成任務的新兵,朗聲道:“我虎賁軍,首重紀律,令行禁止、使命必達,故而,我給你們唯一的機會,不願受罰者,立即帶着你們的家人離開我虎賁軍的軍營,如果不願意離開,那麼脫掉你們的衣衫,領取你們應得的處罰。”

曾經是雜貨鋪夥計的孫和,是一個很有上進心的人。

因此,在剛剛選伍長和什長時,孫和與另外兩個人爭搶什長互不相讓,這才使得他們組出現了三人出列的情況。

按照李存之前所說的,孫和肯定也要挨鞭子。

孫和心想:“被動不如主動,興許這就是我孫和出頭的機會也不一定。”

念及至此,孫和大聲說道:“孫武練兵殺妃,方能練出鐵血強軍助吳國成就霸業,今我等不顧軍令,未能完成任務,理當受罰!”

說話間,孫和就脫掉了自己的上衣,走到趙憨兒身前,然後轉過身來對李存說:“孫和領罰!”

一見孫和,李存就知道,這是個滑頭。

等孫和走到跟他相熟的趙憨兒面前站定,李存就更加確定了自己對孫和的判斷。

不過,李存也需要孫和這樣的人幫腔,要不然的話,自己容易被掛在那裡下不來臺。

所以,李存將孫和這個人記在了心上。

李存沒有廢話,只是威嚴的吐出了一個字:“打。”

趙憨兒聽言,二話不說,掄起藤鞭就不留餘力的給了孫和五鞭子,打得孫和呲牙咧嘴。

孫和在心中大罵:“趙憨兒你個驢日的,一點都他孃的不念鄰居情意!”

可嘴上孫和則強挺着火辣辣的疼痛大聲道:“謝將軍賞!”

“歸隊。”

李存對脊背上被抽出五條血印子的孫和下令。

孫和回到隊伍之後,立即有人問孫和疼不疼?

孫和說:“當然疼了,不過跟孫武練兵殺妃相比,將軍已經夠仁慈的了。”

又有人問,什麼是孫武練兵殺妃?

孫和立即繪聲繪色的將孫武練兵殺妃的故事說給大家聽。

聽孫和說,練兵時,不聽話,會被砍腦袋,連王妃都不例外,衆人全都感覺脖子一涼。

“乖乖,我們這是從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啊!”

有了孫和帶頭,立即就有那機靈的,主動走出來領罰。

趙憨兒五人,也真是對李存下的命令不打折扣,不管受罰的人是誰,他們都嚴格執行。

因爲趙憨兒五人打人實在是太狠了,最後還是有十幾個人選擇離開。

李存也不廢話,讓他們的家人跟着他們一塊離開。

然後,這十幾家人,就在衆人的嘲笑中灰溜溜的走出了曬穀場。

有那臉皮薄的,聽見衆人的嘲笑,臊紅了臉,恨鐵不成鋼的罵着自家的兒子或是男人。

有幾個禁不住家人罵的,又想回來繼續受罰。

可對不起,李存卻不給他們機會了。

經此一事,李存再說什麼,這羣新兵,全都在第一時間反應,不管他們能不能做到,至少態度是對的。

……

第七章 君無戲言第四十三章 送回去第三十章 大將趙憨兒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佶:我大宋已立於不敗之地第二百八十三章 趙明誠: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三百五十六章 趙構:李賊,你不講武德!第二百九十九章 兒子多到氾濫成災(求月票!)第二百八十章 你高攀不起第二百五十六章 太原城破第二百四十五章 趙佶:趙桓你真是你爹的好兒子第四十一章 能當個妾就不錯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顯肅皇后鄭氏第一百八十二章 哥是皇帝了第三晨六十五章 “血洗”鄆王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七子五女第一百二十二章 方臘:包康,你罵誰?!第七十一章 童貫,大宋就靠你了最後再衝一波!第五十六章 趙佶的應對第三百一十章 金人:我忍?!(求月票!)第一十四章 訴苦大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鑽進玉米地(求月票!)第二百七十三章 改朝換代第一百九十二章 李存:女真敢跟朕要歲幣?!第一百八十五章 收復燕雲竟如此簡單第八十三章 大都督的日常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第四十一章 能當個妾就不錯了第三百二十六章 三年橫掃草原,二十年橫掃世界(求月票!)第一十八章 他比我哥更適合當義軍領袖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九十七章 天命?!第二十三章 出征第六十四章 北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宋就這麼亡了?(求月票!)第二百三十三章 潤第六十八章 譚稹準備會戰第四十九章 公審第三百二十一章 “越獄”的兩個小宮女(求月票!)第三百三十四章 趙明誠教秦檜(求月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趙構的新妃嬪也歸李存了第五十五章 羣雄並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窩囊至極的秦檜(求月票!)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二百二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桓“進大觀園”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炮射程內全部碾壓第三十五章 息坑大戰第三十三章 武德司第一百一十九章 李存:我吃瓜第四百一十四章 玩物只是玩物第二百六十九章 趙桓跪了第三百章 趙構登基,皇后在李存牀上(求月票!)第三百零八章 入金國的皇室之女和宗室之女(求月票!)第六十三章 明礬密信第三百零九章 金人:這是奇恥大辱!(求月票!)第四十二章 聞戰則喜第八十七章 童貫:此戰與我軍不利也第七十一章 童貫,大宋就靠你了第二百六十四章 送六個帝姬求和第三百三十章 求陛下就當此事並未發生過(求月票!)第三百九十六章 這是李存起家時的南軍第三百二十九章 房中的那個女人是誰?!(求月票!)第八十九章 割地和親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三百一十二章 三年(求月票!)第一十五章 包康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存太會玩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明誠:我願意當接盤俠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消彼長(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四章 李存培養出來的接班人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彥仙鞭打趙構(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童貫:官家,快做決定吧第四百零一章 完顏仙兒:官家還真老實不客氣啊第四百零七章 靖康恥罪魁禍首的末路第一百二十章 李存的兵力第一百八十章 出兵條件第二百二十三章 郭藥師:李存你卸磨殺驢!第一百九十三章 枕邊風第二百九十一章 李存:朕就是心軟啊(求月票!)第九十一章 功績碑第二百三十七章 趙桓覺得自己又行了第二百一十五章 朕幫你把他綠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個不夠,得送倆第二百二十五章 哭昏過去的新皇帝第二百三十三章 潤第一十七章 送上門來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佶:我大宋已立於不敗之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存:我娘說,落袋爲安第二百三十二章 趙宋皇后嫁給大幹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蕭普賢女的報復第二十六章 李存,朱溫也第一百三十一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四十章 天日照我不照宋第三百七十二章 岳飛的大膽戰略第二百七十八章 來日……方長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佶:古一帝ing第二百四十四章 趙桓的妃嬪全處第一百零八章 衣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