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

1.培養“衝動”

一旦意識到口才問題已成爲制約你事業有成的瓶頸,那麼,就要培養一種非突破不可的“衝動”。告誡自己,不是“想要”突破,而是“一定要”突破。這就是爲什麼不選用“自信”一詞而用“衝動”一詞的緣故。

具體的做法是:每天都要想,當衆講話對自己的未來至關重要——能獲得領導的信任,贏得周圍人的認可;遇到場合不再畏懼.受煎熬,而是一種享受;在社交上會如魚得水,社會地位會因此大有提高等,當我信心十足,站在衆人面前與其共享自己的思想時,是多麼的滿足和舒暢……

如果能按此方法堅持數日,會自然地從你的內心裡產生一種力量感,一種不練好口才誓不罷休的》中動感。你會感到神清氣爽,堅強有力。這正是成功者的形象。

現在就開始想象:我滿懷信心,走向講臺;面對着聽衆,會場鴉雀無聲;我侃侃而談,聽衆們興致盎然;離開講臺時贏得雷鳴般的掌聲……

記住,要一遍又一遍、時時刻刻這樣想,強化自己這種能說好的意識,養成習慣,直至突破敢說,學會有效地當衆表達。

2.相信自己

從今天起,一定要積極地想,輕鬆樂觀地憧憬:我的目標一定會達到,我一定要把決心印記在每個詞句、每項行動上,全力以赴培養這種能力。

有這樣一位朋友,他在大學裡的一次演講中,一開口就忘了詞,好不容易想起來了,結果講了不到一半,再次“斷電”,想啊,想……大腦一片空白,結果沒辦法,臉色蒼白,極度羞澀地跑下了講臺。連續數月他都躲避人羣,感覺沒臉見人。偶爾一次硬着頭皮與同學聊天,他自己還念念不忘那一次丟臉的經歷,可同學們說,那件事早者5忘到九霄雲外了。後來,有一位教授在課堂上這樣問同學:“你們參加完一次集體活動,大家合影留念。照片/中洗出來後,發到每個人的手裡,試想,每個人第一眼先看誰?”同學們都不假思索地異口同聲說:“看自己!”教授接着解釋說:“自私是人類的本能。日常生活中人們最關注的是自己。對於其他人的只要與自己沒關係的事,很少會放在心上。”聽了教授的這一番解釋,那位朋友羞愧莫如。

高興的是,他從此走出了自己放大了無數倍的失敗陰影,下決心在當衆講話方面突破敢說,進而會說,達到巧說。經過不懈的堅持和努力,他不僅自己實現了這一願望,還進一步著書立說,並將訓練他人當衆講話選爲自己的職業。這位朋友就是本書的作者——我自己。

你也許對“愷撒精神”並不陌生。當年愷撒和他的軍隊登陸現今的英格蘭時,他是如何確保自己軍隊成功的呢?愷撤把軍隊駐紮在多佛海峽的後白堊懸崖之上後,點燃了運載他們渡過來的所有船隻。望着200英尺懸崖下那赤紅的火焰,每位士兵都清醒地認識到:置身敵國,與大陸最後的撤退工具已被焚燬,留下來惟一可做的事只有:前進,征服。

這便是不朽的“愷撒精神”,在攻克當衆講話這一堡壘時,何不將它變成你的動力?把每一分鐘的消極思想都扔進熊熊的烈火中,憑你的決心和努力,一定能征服聽衆。

3.抓住機會

有人說,我是想要練習好當衆講話,可沒有練習的機會。事實並不是這樣,那只是在爲自己的自信心不足找理由。可以肯定地說,當衆講話的機會隨處都有。譬如,三五人聚餐時,在餐桌上給大家說一段看來的或聽來的新聞軼事,也可以練習着講些笑話:還有平時的聚會場合以及大小會議上,當可發言可不發言時,要有意識地抓住機會,鍛鍊自己。如果成天只是想突破敢說,卻又不去練習,就好比一個人想學會游泳,可又不想下水練習。這可能學會嗎?突破敢說關鍵是要靠你親自付諸實踐才行。正如一位因害怕而不敢乘坐飛機的人,想要克服這種害怕心理則只能通過乘坐飛機才能逐步克服。當衆講話中的緊張心理,也只有在當衆講話的訓練實踐中才能逐步消除。

有資料記載,在距離日本東京55英里的富士宮市,有一所經理人學校。該校以對學生進行嚴格且系統的訓練而著稱於世,其中有一項訓練,即學校要求每個學生必須具備不怕“當衆出醜”的心理素質。訓練中,要求每個學生必須當衆做幾件十分尷尬的事。譬如:有的學生西裝革履地肅立在富士宮市火車站前的人行道上,放聲高唱該校校歌,按照規定,還必須讓百米之外的教師聽到。這種訓練方法看起來有點怪,但仔細想想,卻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即運用心理學理論中的行爲療法來克服害羞心理。

前面我們曾說過,幾乎所有的人,當衆講話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爲什麼有的人能把緊張情緒有效地控制在~定範圍內,實現了有效表達,而有的人至今不能呢?答案完全在於自己。當有人問到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是如何學會聲勢奪人的當衆演講時,蕭伯納說:“年輕時,我是倫敦最膽怯的人之一。自己是以學溜冰的方法來練演講的,當時我固執地一個勁兒讓自己出醜,至今我仍習以爲常。”

你是否做好了出醜的心理準備呢?事實上,騎自行車,沒有不曾跌到過的;練游泳,沒有不嗆過水的;學溜冰,沒有不跌跟頭的。練習當衆講話同樣如此。

閱讀至此,我們已有了練好當衆講話的“衝動”和立志必成的決心,並且也有了“出醜”的心理準備。那麼,如何去具體地練習呢?

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3章 瞭解緊張的真相第一步突破敢說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18章 脫稿講話準備的“九步驟”第2章 走出認識上的“三大誤區”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2章 言之有序,邏輯性強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4章 明白自身的問題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5章 掌握“三大法寶”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6章 做好“四項準備”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4章 即興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7章 思維敏捷訓練的“兩種方法”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16章 機智問答的“釘子型”應答策略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章 寫在訓練前的話第10章 言之有物,說話不空第13章 言之有趣,愉悅他人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23章 增強自信的“五種方法”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第15章 即席發言的“四個W法則”第24章 公務員即席發言案例舉要第7章 規範體態和手勢第9章 從特色自我練起第19章 怎樣使你的講話更生動?第22章 提升講話感染力的簡單方法第20章 如何使你的發音更有魅力?第8章 克服緊張“三方法”第21章 怎樣提高組織語言的能力?第11章 言之有理,讓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