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失意者和偷渡者

1946年四月,位於北美的加拿大,正被兩股颶風席捲。

一股颶風,來自對原子彈的恐懼。另一股颶風,則是美國海軍航空兵和英國皇家空軍,在北海道上空進行的史無前例的大空戰。

美利堅合衆國終於和英吉利帝國撕破臉強烈地衝突。

身爲英聯邦的成員國,卻擁有高度自治權加拿大人,立刻感受到了“池魚之殃”帶來的壓力。

宗祖國英國和美國隔了一個大西洋,他的“小弟”加拿大卻是緊挨着美國。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美國陸軍雖然不是美軍擴軍的重點,但是這四年來,美國人還是動員訓練近三百萬的陸軍正規軍,以及幾百萬的預備役部隊。在陣兵在美加邊境上的上百萬美國陸軍,這四年來一直都是加拿大政府揮之不去的噩夢。

雖然這四年來宗主國英國也給了加拿大人不少支援,可是看看南邊的美國用不到四年的時間重新堆出超過五百萬噸的海軍的工業實力,三十萬的正式飛行員,宗主國的那點支援就什麼也不是了。

“英美一旦正式進行全面戰爭,只要美國人願意,最多兩個月時間,美國陸軍就會佔領加拿大全境!”

這個觀點是“英奸丘吉爾”在美英關係惡化後,爲了秀自己的存在感,對着記者提出來的。雖然現在的他在英國本土已名聲大臭,但這個觀點卻得英聯邦所有人的認同。

“大不列顛帝國不該和東邊的那些邪惡的社會主義國家聯手,而應當和美國,同屬資本主義陣營的美國聯手,以應對愈來愈嚴重的全球赤化危機!”

神聖衝擊開始後,丘吉爾在英國繼續是人見人憎的討厭存在。由於他的政治、外交態度和阿爾託利婭強烈衝突對立,在英國政壇繼續受到打壓排擠,政治命運並沒有因爲“神使降臨”而得到改善。部分認知來自林漢的阿爾託利婭,完全把丘吉爾看成了導致英國在二戰後迅速衰弱的大罪人,根本就不待見他。

於是丘吉爾只能無奈地離開英國,前往加拿大“隱居”。

但1945年底,歐亞聯盟對抗美國的局面出現後,杜威總統爲了改變美國在國際上空前孤立的局面,又想起了丘吉爾這位“美國人民的老朋友”,於是再次熱情地將從他加拿大請了過來。

上面那段話就是丘吉爾“應邀訪美”後,在美國國會山面對一干記者時的演講,代表了他個人的“政治觀點”。

演講完畢後,丘吉爾演說得到了現場一干美國聽衆的熱情鼓掌歡迎。這時的美國人,渾然忘記了在1942年關島海戰後,他們還曾憤怒地攻擊丘吉爾是“英國騙子”,用一紙無用的條約戲弄了加納總統。

通過這次演講,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沉默了三年的丘吉爾,總算得到了一次秀個人存在感的機會。

而後,丘吉爾演講完畢後,另一個人也站了出站,繼續新的演講。

這人就是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裡·戴高樂,歷史上這個時期他本來應當是法國總理,是以法國解放者的身份象英雄一般地待在巴黎。

但在這個被穿越者粉碎歷史的位面,丘吉爾成了英奸,而戴高樂更成了一個“流亡者”和“叛國者”。

法共領導的北法自然不待見這個過去成天在倫敦的“自由法國之聲”廣播電臺對北法進行“敵對廣播”的“主持人”。

至於現在的南法政府,同樣也極討厭他這位在法國戰役結束後,“叛逃”到英國的“前”法國將軍,更早早地在幾年前就對他進行“缺席審判”判處了死刑。

而神聖衝擊開始後,英德迅速修好,作爲雙方政治交易的一部分,戴高樂連在bbc廣播電臺充當節目主持人的機會都失去了。他在英國政府的“規勸”下,帶着爲數不多的“自由法國”運動的成員,西渡大西洋,到美國這兒充當法國公知,求包養,求安慰,求秀存在感,也是過着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日子。

戴高樂的上臺講話和丘吉爾差不多,也是拿歐亞聯軍裡的成員蘇德中是社會主義國家作文章,打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對立的牌。這也算是美國人在對英國釋放的“友好”訊號。

國際政治就是這麼無恥和睜眼說瞎話。美國人打着“反對社會主義”的旗號在向英國人“示好”,另一邊他們卻同樣偷偷地向社會主義蘇聯、中國,甚至是德國這個“德修”拋媚眼,喊出的口號卻是“反對舊殖民主義”。

1946年的四月和五月,新大陸做得的最多的事就是“外交攻勢”。

而在舊大陸這邊,他們卻正在爲給美國最重的一擊,做着最後的準備工作。

這兩個月來,英、德、蘇三國在外交上的示弱,對是爲了迷惑美國人。

針對美國的強力反擊,已經正在秘密積蓄能量之中。

那枚從海里被打撈上來的原子彈,受損並不嚴重中,德國人藉助在中國新建的核工廠,重新加工處理,很快重新制成一枚新的核彈。

五月份,這枚原子彈被完全拆解開來,通過秘密渠道,然後由蘇聯人運回歐洲,再通過陸路送到德國,最後在德國重新被組裝起來。

而後在蓋世太保的幫助下,這枚核彈被悄悄地裝上一艘荷蘭藉的商船,駛向大西洋西岸。

他們的目的地,是位於南美的哥倫比亞的巴蘭基亞港,也是哥倫比亞最大海港。

五月二十五日,這枚幾乎繞了地球一圈的“多國”制原子彈到達巴蘭基亞港,在那裡,早就被安排在那兒的德國特工將其偷偷地取出來,然後秘密地轉移到一艘哥倫比亞貨船的肚子裡。

然後這枚原子彈在哥倫比亞一待就一個月,直到七月三日,這艘裝滿貨物的貨輪啓航離開港口,七月四日,該船到達巴拿馬運河河口,準備通過這兒進入太平洋,其最終目的地,是墨西哥西海岸的墨西哥城。

但是這艘貨船,他永遠也不可能到達目的地,因爲他真正的終點,正是巴拿馬運河。

第421章 喜劇和悲劇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303章 法國天鵝的輓歌(1)第44章 粉碎歷史(2)第280章 斷箭第1章 一個幽靈,在基爾的上空徘徊第521章 大和號一聲炮響.......第503章 核爆之後第330章 最後的稻草第436章 真正的大餐第524章 印度攻略第386章 三國援日第91章 紅白通吃第284章 戰爭的轉折點第128章 從東北空軍到紅色空軍第250章 悲哀的約翰牛第386章 三國援日序章黑德爲樂的穿越者第54章 櫻花樹下(下)第158章 這一回扔的不再是傳單第394 怒雷第174突襲日本艦隊第144章 被羞辱的英國人第241章 災難(下)第447章 即將反擊的美國人第375英國人身上的屎第368章 噩夢開始第157章 劍拔弩張第384啓動中的美國戰爭機器第292章 戰爭中的男男女女第75章 奧運賽場上的中國風(一)127章 奇襲武漢下第183章 箭在弦上第50章 海上大劫案4第54章 櫻花樹下(下)第58章 談判第32章 九月十八日,東北無戰事.第190章 被政治影響的戰爭第246章 丘吉爾的疑惑(續完)第343章 可憐的荷蘭人第389章 登陸戰第479章 阿爾託利婭的狂想第1章 一個幽靈,在基爾的上空徘徊第498章 全面戰爭第215章 林漢和斯大林的會面(3完)第397章 空中支援第300章 燃燒的敦刻爾克第280章 斷箭第239章 間諜第197章 王牌飛行員李華梅第54章 櫻花樹下(下)第383 三駕馬車第427章 狂熱第436章 真正的大餐第123章 兩湖第449章 補天記下(下)第441章 上帝是馬列第339章 連鎖反應第502章 核武時代第80章 艦男艦孃的奧運(2)第49章 海上大劫案3第56章 從橫濱到舊金山第256章 火上加油(1)第253章 坎寧安的機會第240章 拖油瓶的艦隊第186章 最憋屈的戰爭第227章 未戰先敗第360 英德修好第19章 nice boa第172章 空戰之前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94章 無差別格鬥賽(1)第213章 林漢和斯大林(1)第280章 斷箭第155章 上海早晨的對峙第471章 榮譽布列塔尼亞人和聖戰士第349章 中日親善第331章 歐文斯殺女幹夫案第207章 煩惱中的斯大林第232章 挪威海上的捉迷藏(上)第429章 宗教戰爭第312章 日不落帝國的攪屎能力林漢家的動物園歐盟和各國艦孃的最終結局第124章 戰長沙第19章 nice boa第20章 我和魔鬼有個約會(一)第24章 跳大神(一)第423章 大新聞第80章 艦男艦孃的奧運(2)第395章 夏威夷之夢第504章 拖延?第418章 蝙蝠夜行第187章 祈禱吧,赤誠號,加賀號!第389章 登陸戰第382章 爲了核平第1章 一個幽靈,在基爾的上空徘徊第150章 金陵春第200章 空中絞肉機第508章 核爆四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