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大風起

“從倫敦到東京,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在邪神的誘導下,一個針對着我們,針對美利堅,針對人類最後的伊甸園,一個巨大的反美利堅的邪惡聯盟,已經誕生了。”

——美國《時代週刊》新年版首頁封面標題。

海浪,拍打在紐約港的堤岸上,一艘來自英國的貨輪,正在導航員的引導下,正緩緩地在紐約港靠岸。船上運載的,是來自英國的貨物,主要有英國產的電視機、冰箱、汽車等奢侈品。

今天是二月二十八日,明天就是三月一日,這一天,這一艘名爲利物浦號的貨輪,很可能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裡,最後一艘在美國靠岸的英國貨輪。

第三次阿姆斯特丹會議後,根據《五國公約》,老歐洲和亞洲決定對美國實施策劃許久的聯合貿易制裁,制裁將於三月一日開始。作爲迴應,美國方面也將在同一天對歐洲實行同樣的貿易制裁進行報復。

在這之前,美國方面使用了一切手段和老歐洲的幾大列強進行談判,但最終談判全部失敗。一心想整倒美國的英、德、中三家,以及從英德兩家這兒拿到好處的蘇聯,在這問題上達成了空前的一致。

老歐洲並不只有英、德、蘇三國,但是這三國控制了老歐洲絕大多數的國家。在他們的威懾下,老歐洲的那些“中立國”和“盟國”,也紛紛加入了對美貿易制裁的大旗。

整個舊大陸就此對美國合上了貿易大門,雖然美國方面可以通過走私的方式向歐洲秘密輸出商品,但這只是杯水車薪,由此帶來的損失自然是巨大無比。

對於英德兩國來說,美國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競爭夥伴,但美國市場也是一個大市場。現在美國正在戰爭中,國內物資實行嚴格的管制,正是英德兩國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大賺好處的好時機,過去三年的戰爭中,英德兩家就藉機賺到了不少鉅額利潤,侵蝕了大量的市場,英國人更藉機還清了一年戰爭欠下的鉅債並略有贏餘。

但是在馬上就要和美國翻臉開戰的前提下,英國政府也不想再和美國做太多的生意收取即將變成草紙的美元——在對美問題上,英國上層已達成一致的意見:這是背水一戰,打勝了都好說,那時候還要美元這種草紙幹嘛?打敗了,自然只能讓美國人割肉了。

雖然英國國內的工商業人士對失去美國這個大市場極爲不捨,但是阿爾託利婭出現後,對英國政府帶來的最好大處就是控制力上升。

而德國方面對美國的態度就更不用多說了,當歐洲的三大流氓聯起手來時,整個老歐洲不管願不願意,皆同時對美國關上了貿易的大門。

早在歐洲對美國進行全面制裁之前,歐美之間的貿易衝突,在神聖衝擊之後就開始不斷加大。

首先產生矛盾的地方,就是娛樂圈領域,是電影行業。

電影行業投資小,見效快,利潤高,資本回龍速度快,是所有穿越者最愛的圈錢項目之一。

在神聖衝擊開始前,仗着有穿越者在幕後準備“經典”劇本,過去以古板著稱的德國電影一夜之間異軍突起,拍出一部又一部經典電影,不但在歐洲,也在美國瘋狂地圈錢。在來自德國“海量”經典電影的衝擊下,美國電影業遭受極大的重創,最後被迫打着“反對共產主義思想入侵”的藉口對德國電影進行禁播禁映。

神聖衝擊開始,世界上又多了一個擁有超前知識的穿越者。和漢娜一般視錢如命的阿爾託利婭,開始在娛樂圈和同行搶生意了。第二次阿姆斯特丹談判,阿爾託利婭和漢娜的會面時,兩人就爲抄襲後世名著問題上,雙方狠狠地爭論了一番。最終阿爾託利婭從漢娜手上“搶”到了不少“原創版權”。

在德國影片被美國全面禁止進入的空襠期,來自“資本主義”陣營的英國大片,開始海量地流入美國。在手中握着一堆後世經典劇本的阿爾託利婭的指點下,英國電影人拍了許多經典之作,令美國好萊塢好不容易趕走了德國虎之後,又迎來了英國牛的衝擊,直逼得美國人不得不在1945年在影視圈又豎起了壁壘。

娛樂第三產業方面只是歐美衝突中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最讓美國人無法容忍的是在金融行業和南美方面。1945年後,整個歐洲聯起手來狙擊美元,同樣也令美國損失慘重。而在1944年後,隨着英德修好,英德兩國更聯起手來在美國的後院,南美進行全面滲透。除了扶持當地的反美勢力外,來自兩國的商品也利用美國注意力都放在軍工生產的空襠期,英德兩國經過協議,以財政補貼的方式對在南美出口的產品聯手降價,狙擊美國同類的產品在此地的銷售,同樣也是將美國的工業產品在這兒折騰得谷欠仙谷欠死。南美過去被美國視爲後花園,是產品的傾銷地,但這三年來美國這裡的市場份額卻被英德兩國使盡各種手段搶了不少。

前面三年,美國因爲海軍遭受重創,對此事只能假作不知,但是當一艘又一艘埃塞克斯級航母以“月刊”的速度飛快地下水後,英德兩國皆知道,兩國在南美的好日子要結束了,美國勢力重回南美是遲早的事。與其等美國幹掉日本後翻臉,倒不如早早地和日本聯手幹翻美國。

蘇聯方面雖然沒有什麼工業品可以賣到南美,但是在這個時期蘇聯人向南美“出口”的紅色思想,以及開始在南美流行的解放神學,同樣也對美國在這兒的利益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歐美之間的衝突,其實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只不過到了1946年後,方纔以“貿易禁運”的方式,赤果果地擺到檯面上來。

“英國人他們瘋了嗎?他們不打算要加拿大了嗎?你以爲就憑加拿大的那點軍隊和這種小把戲,就能擋得住美利堅合衆國的百萬大軍嗎?”

二月的最後一天,杜威總統正在白宮裡咆哮着。就在剛纔,他得到消息,派去歐洲特使的最後一分和談努力再度宣告失敗。英德蘇三國仍然堅持美國必須退出西太平洋的立場,哪怕美國做出再多的讓步也不肯鬆口。至於貿易壁壘問題,三國同樣是持相同的態度,美國特使在歐洲沒有取得任何的進展。

歐洲的幾個二流的國家,意大利在英德的壓力下正瑟瑟發抖中,根本不可能站到美國這邊,至於南北兩個法國,夾在英德之間的他們同樣不可能站出來替美國說話,南、北兩法的首腦都很清楚:美國很遠,英德很近的道理。

歐亞大陸幾個大國對美國的敵意,至此已昭然若揭,代表新大陸的美國與舊大陸間的戰爭,已是無法避免。

讓杜威總統咆哮的,除了從歐洲得到的壞消息,還有美國特工從加拿大得到的一份“游擊手冊”,那份“游擊手冊”是今年年初加拿大政府大量印刷,然後在民間大量發放。

隨着美英關係的不斷惡化,加拿大已經提前開始了總動員。1945年年底,加拿大的人口約爲1210萬人。美國政府得到情報顯示,過去的三年裡,最少有四十萬條李恩菲爾德步槍從英國被運到了加拿大,加上加拿大自產的,現在的加拿大人持搶比例已經相當地高。

現在已不是兩百年前,美國政府完全有自信粉碎加拿大人的抵抗佔領全境。也無懼佔領加拿大後會面臨的治安戰。但讓杜威總統感到頭痛的,依舊是太平洋上面着擁有五個神使加持的歐亞海軍。

在杜威總統的計劃裡,美利堅合衆國應當是一個一個地打倒對手,然後登上世界之巔,而不是象現在這樣和全世界爲敵。雖然這個時代美國的工業實力佔到了全世界的百分四十到四十五左右,但是要和全世界爲敵,對於杜威總統來說,這分精神壓力實在太大。

“這是一個虛弱的聯盟,而且是心懷鬼胎的聯盟!他們很容易因爲各種各樣的原因而自行解體崩潰,只要我們製造出這樣的原因。”

杜威總統對幕聊道。

“關於製造出讓這個聯盟解體的因子,你們有什麼建議嗎?”

馬歇爾道“我有一個想法!在和這個聯盟正式翻臉宣戰前,我們應當先向全世界再秀一次我們的肌肉。讓這個聯盟中意志不堅定者,主動退出!”

總統道:“我們已經舉行過閱艦式了!”

“那還不夠!”

馬歇爾道。

“上帝之劍!”

馬歇爾說出了那禁忌的武器的代號。

“我的建議是,在宣戰前,我們應當給歐亞那些鬆散的聯盟一個威懾警告!上帝之劍就是最好的警告!日本的北方四島要塞,就是向全世界顯示我們肌肉的對象。”

有幕僚馬上提醒馬歇爾道:“我們在太平洋上最近的機場上起飛的B29轟炸機,現在還無法做到投擲完那東西后原路返航。”

馬歇爾笑道:“不需要返航!這是一次單程飛行,投完那東西后,叫飛機往海上飛,然後讓飛行員在海上跳傘,由艦隊將他們打撈起來就可以了!我想美利堅合衆國,找得出足夠多的願意執行這項危險任務的飛行員。”

“那護航機呢?我們沒有航程這麼遠的陸航戰鬥機。”

“不需要陸航的戰鬥機!讓航母的戰鬥機在半途從海上出動,爲B29護航就行!我們手中航母的數量,已經接近三百條,需要的話,我們可以拿出一千架,兩千架,甚至三千架艦載戰鬥機爲投擲上帝之劍的B29護航!”

馬歇爾大嘴一張,報出了三千架戰鬥機這個誇張無比的數字。

一年戰爭西歐戰役時,德國空軍加上蘇聯志願飛行員也不過是出動了一千三百餘架戰鬥機在西線和英法聯軍爭奪制空權,而這還都是陸基機場的飛機。但現在的馬歇爾大嘴一張,就吐出三千架航母艦載戰鬥機來,雖然這個數字很誇張,但旁聽的總統等人卻沒有他是在吹牛的感覺,那是因爲,現在的美國海軍,不顧一切的話,確實可以在這次行動中派出三千架艦載戰鬥機這個誇張的數字。

很快,馬歇爾的提案就在白宮被放到了會議室裡。來自各方專面的軍事專家、情報分析師開始討論使用原子彈攻擊日本北方島在國際上所能產生正的軍事威懾力及後續影響。

至於能否象馬爾歇說的調動三千架戰鬥機從航母上起飛給B29護航,這則是海軍技術部門要討論的話題。

三月十日,經過十天的討論,美國白宮同意了馬歇爾的提案。當白宮還在討論這個話題時,數天前,兩枚在去年就造好的原子彈從阿拉斯加的倉庫裡被提取出來,提前裝上一艘巡洋艦,然後向太平洋另一端的阿圖拉島駛去。

阿圖拉島是美國軍方最靠近日本的前沿陣上,島上修築多條大型飛機跑道,早就佈置好了相應的B29四發重型轟炸機。

當原子彈被裝上軍艦在海上顛簸時,兩架爲執行原子彈轟炸任務而做了特別改裝的B29也在阿拉斯加起飛轉場至阿圖拉島。

經過十餘日的海上顛簸,這兩枚原子彈於當月二十一日被送到了阿圖拉島。早已先一步到達的核專家對這兩枚原子彈進行了檢查,確認無誤後,其很快被組裝好,裝上了兩架B29四發重型轟炸機。

爲了保證此次行動的絕對成功,在阿圖拉島上美方還佈置了近兩百架B29。根據軍方要求,這些B29都進行了特別的改造。主要是增加了艙內油箱設計以加大航程,同時在機腹下掛上了兩個特製副油箱,保證其能在阿圖拉島和北方四島間飛個來回。

這些B29轟炸機都不會掛載一枚炸彈,他們的任務只有一件:作爲惑敵的誘餌保證運送原子彈的飛機在空戰中不會被對手的攔截機擊落。

全本推薦:、、、、、、、、、

最新全本:、、、、、、、、、、

第350章 荷蘭大餐第434章 三見斯大林第68章 林漢的野望(下)第369章 雷擊之夜第456章 敵人、朋友、跳大神第60章 暗殺(1)第453章 虎頭蛇尾的戰役第522章 日本修正主義誕生第439章 公佈於衆第282章 割喉第196章 大空戰第503章 核爆之後第206章 林漢一家人和大清洗第492章 閱艦式第78章 名聲(二)第278章 航母時代的到來第309章 黑暗的心理第450章 開啓雷劇的時代第269章 僞裝戰列艦第155章 上海早晨的對峙第415章 攔截第427章 狂熱第449章 補天記下(下)第279章 大艦巨炮的悲歌第464章第6章 那一刻,小鬍子不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236章 二鬼拍門(上)第476章 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第358章 丘吉爾與麥卡錫的“基情”第109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327章 牛咬雞(2)第239章 胡德號沉沒第89章 躺着中槍的髒彈替罪羊第379章 菲律賓戰役第89章 躺着中槍的髒彈替罪羊第97章 第一天結束第447章 即將反擊的美國人第221章 聖女第337章 赤色歐洲第490章 五方會談第76章 奧運賽場上的中國風(2)第55章 鎮遠迴歸第503章 核爆之後第197章 王牌飛行員李華梅第196章 大空戰外傳二戰紅顏之奧斯卡陰影第70章 攤牌第517章 敗像第299章 十字路口中的各國第448章 補天記(上)第375英國人身上的屎第2376章 戈林的直覺第386章 三國援日第30章 從北平到奉天第375英國人身上的屎第488章 核平之花第407 中美第426章 宗教化的英國海軍第71章 排猶第229章 從白色方案到西線空戰第112小鬍子之死第88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466章 歪路第412章 進擊的英國人第159章 命運的一分鐘第487章 倒退回十六世紀的英國人第468章 南亞變局第445章 火刑架第161章 燃燒的租界第382章 爲了核平第321章 最後的機會第495章 萌動第394 怒雷第48章 海上大劫案2第359章 滅儒外傳二戰紅顏之奧斯卡陰影第293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322章 英國海狼的悲歌第118章 三方會談第145章 刺殺天皇第168 東海夜戰第116章 真真假假第501章 開啓地獄之門第167章 各方的反應第2376章 戈林的直覺第505章 失意者和偷渡者第462章 反擊第126章 公民和國民第202章 白熱化第233章 挪威海上的捉迷藏(下)第14章 亢龍有悔第256章 火上加油(1)第113大權獨攬第52章 喀秋莎第512章 核爆在美國獨立日第256章 火上加油(1)第321章 最後的機會第2章 魔鬼崇拜者第449章 補天記下(下)第353章 瓜分印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