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隱患

“王兄,既然殿下不肯,自然是有道理的,這次王兄難道是來惹殿下不高興的?”秦牧懶洋洋地說道。

相比王家,秦家對蕭銘更爲親近,只是滄州之事讓秦家元氣大傷,秦家對蕭銘心裡也是有點意見的。

只是這種意見他們只能壓在心底,因爲這件事告訴他們,如今的齊王已經不需要再看他們臉色去行事。

“秦兄何出此言,我這次來自然是想讓殿下高興高興。”說罷,王世傑拍了拍手,一個王家的僕役端着一個箱子走了進來。

這時王世傑說道:“殿下,這是家父送給殿下的禮物,還望殿下笑納。“

僕役在王世傑說完後打開了箱子,裡面一張張寫滿了字的紙。

蕭銘仔細瞥了眼,微微吃驚,他說道:“這是地契。”

“沒錯,殿下,正是地契,家父得知殿下還需要大批耕地,於是將王家青州城外千頃良田贈與殿下。”王世傑說道。

蕭銘的眼睛眯了起來,他在青州的田產不過百頃,這次王家居然贈他千頃的良田,雖說這千頃對王家來說只是毛毛雨,但是拿出田產相贈這還是第一次。

不過稍微想想蕭銘就明白了,這王成籌的確是精明,因爲對蕭銘來說,銀子已經無法讓他動心。

現在只能投蕭銘所好,而蕭銘屯田的舉措正是因爲缺少田產,而且他估計看出明白了,在青州行商比種地可賺錢多了。

“哈哈哈……”蕭銘大笑起來,說道:“王員外真是細心,本王如今正缺少耕地,這來的可真及時。”

王世傑笑了起來,看來這次他們父子二人又猜對了。

秦牧臉色不好看,他冷笑一聲,對蕭銘說道:“殿下,我可不像王兄,在六州都有大量的田產,但是我知道殿下正缺少造船的工匠,所以從大渝國各處船坊買了熟練的木匠一千人,還望殿下笑納。”

“好。”蕭銘一拍桌子,神色興奮。

造船坊雖說有了不少奴隸,但是精通木匠技術的人基本沒有,而培養一批木工還需要很長的時間,現在一千熟練的木匠,簡直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不過王家送土地,秦家送匠人,這兩家如此費盡心思,想必是知道下面要拿出的商品是什麼了。

他皺了皺眉眉頭,看來儘管他極力採取保密措施,器械司或者王府還是出了吃裡扒外的東西。

秦牧露出得意的神色,這次和王世傑是打平了。

心中暗自揣度了一會兒,蕭銘說道:“既然二位如此真誠,本王也不能掃興,這東西叫玻璃。”

“殿下可讓草民一觀?”王世傑和秦牧同時說道。

蕭銘觀察二人的神色,見兩人對玻璃這個生僻的名詞一點也不驚訝,而是直接越過,這更印證了他的猜測。

“當然可以。”

蕭銘對侍候在外面的僕役招了招手,那僕役離去,轉身拿來一個最近生產出來的玻璃瓶。

王世傑和秦牧的眼睛一瞬不瞬地盯着僕役的手中的玻璃瓶,呼吸漸漸沉重。

這比玉石還漂亮的瓶子讓二人驚歎不已,他們已經能夠想想這種玻璃在他們手中會賺取何等的暴利。

“殿下,此物真乃鬼斧神工神功之作,殿下真的準備出售?”王世傑激動地說道。

秦牧接着說道:“殿下,如此精美之物,這價值又該如何衡量。”

“既然拿出來了,自然是爲了賣,二位這次不就是爲了此物而來嗎?“蕭銘淡淡說道。

蕭銘把事情說開,王世傑和秦牧也就不藏着掖着了,王世傑說道:“殿下,這肥水可不能先流了外人田。”

“王兄所言極是,尤其是這巧奪天工之物。”秦牧說道。

二人你一言,我一句的,無非是想先賺這第一桶金。

如今蕭銘也有自己的商隊,他自然是也想賺這第一桶金,所以,他這次沒有準備立刻拍賣這玻璃的經銷權。

而是準備半年後賺足了第一批銀子再將經銷權拍賣出去,實現利潤的最大化。

他說道:“我明白你們的意思,只是這玻璃本王準備交給青州商隊,但是既然你們兩家這麼有誠意,本王可以允許你們從青州商隊拿貨,如何?“

”謝殿下!“二人大喜。

又感謝了幾句,二人依次離去,這時蕭銘的神色沉了下來。

他派人去把李三和王宣叫了過來。

“殿下。”李三和王宣同時到了正殿,見蕭銘神色陰沉,二人心中忐忑。

現在李三和王宣二人都在都督府中辦事,利用公差的身份掩飾自己真正的身份。

”我讓你們嚴密監控器械司和工坊區,這玻璃的事情爲什麼還是泄露了!“蕭銘怒道,”今天這玻璃之事能泄露,明日這器械司裡什麼不能泄露,本王辛辛苦苦搞出來的東西全是爲他人做了嫁衣!“

李三和王宣對視一眼,李三說道:”殿下,下官可以保證工坊區沒有出紕漏。“

”王宣敢以性命擔保器械司沒有出紕漏,陳琦和陳文龍接觸之人我們都在監控,他們沒有和豪族之人來往。”

蕭銘怒道:“保證,你們怎麼保證?現在的事實是玻璃的事情提前泄露了出去。”

“殿下,疏漏的地方可能是王府?”李三忽然想起了什麼,說道。

“王府?”蕭銘鎖着眉頭問道。

“沒錯,殿下,我們怕觸怒殿下,因爲沒有在王府中安插眼線。”李三說道。

蕭銘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最安全的地方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地方,由於王府層層守衛,李三和王宣都沒想過這個地方會出問題。

“現在這只是猜測,你們回去吧。”蕭銘說道,這件事倒是他大意了,“只是密衛的職責重大,本王每月給你們十幾萬兩銀子,這銀子花出去了,本王要見到效果,現在證明你們能力的時候到了,把泄密的人找出來。”蕭銘厲聲道。

王宣和李三同時應了聲是,退出了正殿。

望着正殿中王世傑搬來的紙箱,蕭銘忽然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自己身邊還埋着多少豪族的明裡暗裡的眼線,這件事給他敲響了警鐘。

第四百二十七章 齊王號第1100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一十二章 彈藥變革第五百七十六章 丟下包袱第六十一章 挑選第二百四十五章 震撼效果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野震動第一千零五章 北美戰略第四百三十一章 實力恫嚇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潰退第1188章 勝利者第1091章 黑暗前夜第七十二章 血泊第九百六十一章 逆戰第七百四十章 貝善的滑鐵盧第一百零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七十六章 蠻族大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冀州動態第四百三十四章 鹽場第八百四十三章 攛掇第九百八十六章 曹家父子第一百九十一章 有女玥兒第八百七十五章 鐵甲艦建造第二百九十三章 鎢的誕生第1090章 條件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發三山王國第1146章 葉卡琳娜第七十七章 密信第二百七十七章 鈷元素和十八世紀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族之魂第四十六章 漁翁得利第八十七章 新的情況第七百六十七章 圍獵第一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二十二章 糜爛第七百九十七章 戰爭動力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敗趙軍第五百四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年終對賬第三百四十四章 權利的毒酒第四百三十一章 狂熱第八百五十章 海軍出擊第1069章 有線電話第九百九十八章 騎兵的黃昏第四百八十八章 白砂糖第一百六十八章 民兵法令第五百九十章 硝煙再起第八百零九章 文藝復興的開端第五百七十八章 資本的力量第九百五十七章 橫掃第七百五十二章 里程碑第七百三十四章 洶涌的捕奴者第一千一十一章 倭國變革第八百六十一章 淮南王的見聞第一百七十五章 火藥罐的威力第八百四十七章 刺殺計劃第七百二十四章 破城第六百二十二章 顆粒無煙火藥第九百二十四章 和平律法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名狀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蝗蟲的齊王第七十二章 血泊第26章 負傷的錢大富第二百五十六章 錦囊第一百零二章 擒拿第1012章 儲君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協約第四百零一章 花燭夜第一百八十七章 朝野震動第1041章 加爾各答第九百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邊倒第1062章 暗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精密生產第六百七十六章 擊發藥第一百九十九章 重聚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兵至第八百六十二章 杯酒釋兵權第1038章 唯有利益第七百八十六章 人多力量大第1085章 迴應第一百九十七章 繁華長安第六百六十七章 彈藥匱乏第八百五十九章 削藩大戲第六百五十六章 首臺蒸汽機車第六百二十七章 雍王歸附第七百七十三章 材料限制第七百零六章 商業法第1156章 試飛第1087章 玻璃球外交第二百七十八章 除夕夜的荷包蛋第二百六十一章 弩騎兵第七百二十五章 布蘭登新動向第一百四十四章 水泥之利第三十九章 香水的律動第六百三十七章 憂慮第二百五十章 再回滄州第五百二十四章 太子的下場第1101章 駁斥第一百六十三章 麥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