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爭財

“父王!父王!到底是誰?到底是誰幹的?”

楚王府中李褚元一副悲痛欲絕的樣子,只是他眼神深處的冷漠卻出賣了他此時的心情。

在他的父親爲了商人議會軟禁他的時候,他們父子之間的便已經決裂。

這些年來,他的父親一直是阻擋他獲得權力的阻礙,現在這個阻礙終於消失了。

當然,他也猜到了是誰刺殺了他的父親,當今天下也只有北方的那位帝王能夠辦到。

這時他終於體會了在御書房中蕭銘說的話。

“世子殿下,現在還不是悲傷的時候,楚王殿下歿了,但是楚國還需要有人繼承,殿下身爲嫡長子,當繼承楚王位。”

當楚王的屍體返回臨安城的時候,整個臨安城的各色勢力聞風而動,對他們來說每一次楚王更迭都是重新戰隊的時刻。

說話的大臣乃是李褚元的舅舅司馬皓,身爲臨安第一豪族,幾乎每代的楚王會有選擇和司馬氏聯姻。

也是因爲司馬氏的存在,李褚元在諸位世子中的地位纔會穩如泰山。

“舅舅,一定是曹家乾的,商人議會覬覦楚國權利已久,現在他們已經忍不住了。”李褚元幾乎咬着牙說道。

司馬皓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他說道:“楚國士族對商人議會不滿已久,他們會支持我們的,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須繼承楚王位,如此才能師出有名。”

李褚元狠狠點了點頭,他怎麼會容忍自己的領土中多出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

頓了一下,他繼續說道:“那兩個法蘭西人也不是好東西,若是他們的蠱惑,父王也不會如此信任曹家,舅舅現在當立刻處死二人。”

司馬皓點了點頭,他們可以和商人合作貿易,但是絕對不能容忍曹家覬覦權利。

來回踱着步子,李褚元咬了咬牙再次做出一個決定,他說道:“舅舅,爲了確保萬無一失,現在當向蕭銘求助,爲我們留下一線生機。”

司馬皓深以爲然,若是以前他自是不把曹家放在眼中,但是現在以我曹家爲首的商人議會壯大的太過迅速。

他剛剛得到消息,在楚王死訊傳來的第一時間,駐紮在臨安城外的三個個火器營,總共九千人全部叛逃,他們保護着曹錕和曹正通向蘇州方向而去。

“這幾年曹家不知道在楚國埋下了多少暗旗,我懷疑商人議會不只控制了這幾個火器營,可能還有更多,這個時候的確需要向蕭銘示弱。”司馬皓沉吟道。

李褚元說道:“既然如此,我立刻書信一封送往青州。”

說罷,他讓人拿來紙筆,將楚國當前的情況俱都記錄下來。

於此同時,在得知楚王死亡消息的時候,曹錕和曹正通第一時間攜帶家眷逃出了臨安城。

他們十分清楚繼續在臨安帶來下的會有什麼後果,畢竟臨安被司馬氏牢牢把持,他們的力量十分薄弱。

“父親,李褚元一旦繼承王位,下面定然是要針對曹家,我們隱忍了這麼久也該動手了,否則大渝國將再也沒有我們容身之地。”曹正通望着臨安城的方向,心中是不甘。

馬車上,曹錕坐在曹正通的對面,此時他閉着眼睛,聽到曹正通的話之後他緩緩說道:“急什麼,這幾年我們耗盡財力組建了商人議會,豈是李褚元這個毛都沒長齊的小子能對付的,至於司馬氏也不過是循規守舊的古董而已,他們在臨安勢大,我們敵不過,但是和我們做對手,他還不夠資格。”

頓了一下,他說道:“等我們到了蘇州,立刻掌控新軍,招募士兵,到時候打敗那些不聽話的豪族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曹正通點了點頭,魏王到死都不知道現在的蘇州都督範子龍早就是他們的人,最重要的是這位都督掌握的正是這兩年招募的新軍。

有了這批裝備火器的新軍,他們毫不擔心李褚元會掀起的風浪,他們唯一擔心便是北方的蕭銘。

在臨安風起雲涌之時,始作俑者的李三帶着部下一路向逃去。

四天之後他們抵達了金陵城,在這裡逗留了數日之後,又是四天的時間他們回到了青州。

“這麼說,楚王死了?”

御書房中,蕭銘停下了筆,他正在撰寫關於青黴素的知識,這些都是爲生物學準備的。

“是的,我們在金陵城的時候還專門派人去臨安確認了一下,楚王的確死了,現在李褚元和司馬氏控制了臨安城,曹家去了蘇州,現在雙方都在集結人馬準備打仗。”李三說道。

蕭銘嘴角露出一絲笑容,現在的形勢終於有趣起來,他說道:“那就讓他們打吧。”

李三怔了一下,他說道:“皇上,難道我們現在不出兵南下嗎?”

“還不是時候,這兩家一個代表豪族,一個代表野心資本,對朕來說都是頭疼的人,現在南下即便擊敗了他們也會留下隱患,於此如此,不如讓兩家兩敗俱傷,如此一來朕接收的南方便是一個沒有豪族也沒有野心資本的乾淨之地了。”蕭銘笑着說道。

“皇上說的有道理,只是以下官來看,這李褚元未必是曹家的對手。”李三有些擔心,“若是讓曹家掌控了南方,這可就麻煩了。”

蕭銘笑了笑,“你以爲朕會給他們這個機會嗎?”

二人正說着,錢大富忽然拿着一封信走了進來,他說道:“皇上,李褚元的信到了。”

蕭銘今天的心情不錯,他從錢大富手中接過信件,看了一遍他對李三說道:“李褚元在向朕求救,既然如此,朕只能再發一次戰爭財了,這李家不是富可敵國嗎?朕就先把李家的銀子掏空了再南下收拾他們。”

李三無奈地搖了搖頭,他現在基本上明白皇上的意思了,事實上因爲青州武器革新太快,現在軍中積存了大量淘汰的火器,這些火器以前都是真金白銀,就這麼放着實在過於浪費。

而且在北方戰爭中他們也繳獲了不少火器,這些火器對他們而言一文不值,但是對現在急需火器的李褚元就不一樣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繁華長安第七百六十九章第六百六十三章 發飆第七百四十章 貝善的滑鐵盧第七十三章 反應第一千零五章 北美戰略第七百一十二章 蒸汽船第七百九十八章 佯攻錦州第六百五十六章 首臺蒸汽機車第1177章 世界大戰第二百七十章 嚇尿太子第七百九十六章 屠戮第十八章 夜話衷腸第一百九十六章 臨行第1188章 勝利者第八百六十章 明朗的形勢第五百零五章 合縱連橫第六百三十二章 開戰第八百四十五章 衍聖公第1026章 飆血第八百九十四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發三山王國第1186章 普魯士的選擇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後會議第三百五十二章 空投情報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邊倒第五十八章 工分制第1177章 世界大戰第五百二十章 血色長安第七十七章 密信第七百二十八章 捕奴計劃第二百六十六章 流民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敗趙軍第六百三十一章 鄆州城下第四百八十五章 民族之魂第九百二十六章 白熾燈第三百零七章 情由第四十六章 漁翁得利第1096章 叛國者第1182章 亨利的決定第八百三十三章 曹家異動第六百七十章 終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首臺蒸汽機車第七百九十三章 平州城下第1076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三百零三章 轉動的鑽牀第1165章 帝國的承諾第三百零七章 高額產量第三百八十九章 東宮事發第1064章 帝制第二百三十九章 暗戰第1128章 互相算計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發三山王國第四百五十五章貝善再現第1118章 日記的威力第八百四十三章 攛掇第四十五章 馭下之術第四百四十二章 貴婦的暢想第四百七十一章震懾第九百八十五章 倫敦波瀾第九百七十八章 有線電報第一百六十章 全民行動第六百八十五章 採礦設備第三百零九章 戰略第七百五十二章 里程碑第九百二十章 血與火第八百四十二章 工業的關口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三百五十七章 決戰第九百六十二章 戰艦出擊第八百四十五章 衍聖公第33章 試探第九百零二章 大筆橫財第六百四十五章 軍隊國家化第一百三十二章 魏王再來第1018章 奴隸法案第十章 巨人的肩膀第九百一十五章 倭國市場第三百九十六章 簽訂協約第34章 酒和詩第四百六十四章 醫學院的毛病第一百零八章 趁熱打鐵第十五章 不傻呀第三百五十八章 炮彈在飛第1084 章 薩里曼第八百零九章 文藝復興的開端第一百五十三章 禍不單行第1106章 斥責第四百九十七章 真甜第六百五十五章 一統在即第六百三十九章 士兵出擊第1045章 詭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魯飛的奇襲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大患第二百七十九章 展望第1035章 吐蕃歸附第八百一十九章 馬力收割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戶籍統計第十八章 夜話衷腸第八百二十九章 移風易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