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刺殺計劃

李褚元站在熟悉的楚王府前幾乎流下淚水。

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他終於回到了日夜思念的家鄉,不過當他看見曹正通從楚王府出來的一刻,回鄉的欣喜變成了怨恨。

同曹正通一起出來的是楚王,現在他頗有些不可思議地看着李褚元。

“你怎麼敢逃出青州回到臨安,你難道不知道這樣做的後果嗎?”

見到李褚元,楚王不但沒有噓寒問暖,反倒是一頓嚴厲地斥責,這讓李褚元的臉色更加難看了。

爲了不打草驚蛇,引起曹家人的注意,此番他回到臨安的過程十分隱秘,即便是楚王也不曾得知。

“父王,此次兒臣回來可不是自作主張,而是皇上讓兒臣回來的。”李褚元的語氣十分淡漠,剛纔父親的態度讓他十分心寒。

他甚至懷疑父親當初對他的承諾不過是騙局,反正他的子嗣衆多,如果他死在青州,自會有人接任楚王的位子。

“皇上!”楚王有些吃驚,“他爲什麼要讓回臨安?”

李褚元的心越發冷了,現在他的父親完全是一副審問犯人的模樣,他感受不到一個父子相逢的暖意。

沉吟了一下,他說道:“兒臣也不是很清楚,那日皇上召見兒臣覲見,只說兒臣無需留在青州,因爲他對父親很信任。”

“胡說八道,這個蕭銘一定是不懷好意。”楚王煩躁地來回踱步,北伐結束之後他的情緒就變得不穩定起來。

因爲北方的蕭銘像是一把殺人的利劍懸在他的頭頂,隨時可能砍下來。

“殿下不必擔心,下官以爲蕭銘讓世子回來乃是包藏禍心,爲的是引誘殿下起兵。”曹正通神色詭異,只是他只說了一半,還有另外一半現在不適合說,那便是爲了對付他們曹家。

可以說,這是蕭銘的陽謀。

楚王的情緒漸漸平靜下來,他微微點了點頭,“你說得對,若是以前本王或許會中了他的奸計,不過現在楚國需要時間,只是既然蕭銘讓褚元回來,必然是對楚國已經有所警惕。”

“青州的曹家錢莊幾乎是一夜之間全部被拔除,這說明蕭銘已經在針對曹家,針對楚國,殿下,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曹正通正色道。

楚王有些擔心,“如果現在南北交戰,估計楚國毫無勝算,這該如何是好?”

曹正通眼中閃過一抹異色,他鼓動道:“殿下,爲今之計唯有開放民間團練,允許商人練兵,如此一來加上商人議會的力量,方可共同抵禦北方的進攻。”

一瞬間,李褚元的臉色陰沉如水,他怒道:“父王,絕對不能允許商人議會擁兵,否則楚國將不再是楚國,那時蕭銘更不會對楚國留手。”

“世子何出此言?如今商人議會和楚王殿下一體,共同的敵人俱是蕭銘,商人議會又怎麼會對殿下不利呢?”曹正通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

楚王皺了皺眉頭,他也有些疑慮,只是正如曹正通所說,現在蕭銘的軍隊南下在即,現在他似乎沒有什麼選擇。

因爲和商人議會合作尚且有一線生機,自己獨自面對則是必敗無疑。

長嘆一聲,他對曹正通說道:“只要能夠保住楚國,本王答應你便是。”

曹正通聞言大喜,他現在真的很感謝蕭銘,因爲正是蕭銘的威脅讓他們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東西。

李褚元張了張嘴,他急聲道:“父王,一定是瘋了,曹家會毀了我們的李家的根基的。”

“閉嘴,這裡還沒有你說話的份,我知道你在想什麼,蕭銘三兩句話是不是就讓你昏了頭?魏王可是他的親叔叔?他的下場如何?你以爲他會放過我們嗎?”楚王忽然暴怒,大聲斥責李褚元。

曹正通能夠看透,他何嘗看不透蕭銘的目的。

頓了一下,他說道:“既然回來了,你好好當你的世子,若是你敢擾亂楚國,我絕對不會放過你。”

李褚元面色蒼白,這一刻他終於是對這個父親灰心了。

楚國渾不在意李褚元的表情,他對身後的侍衛說道:“你們負責保護世子殿下,一定不能讓他出事。”

侍衛聞言,立刻走到李褚元的身後。

曹正通露出勝利的笑容,楚國這是變相軟禁了李褚元,現在對蕭銘的恐懼已經讓他迷失了雙眼,而這正是他們商人議會的機會。

他們已經得到消息,蕭銘不會立刻進攻楚國,因爲攻打南方一點也不比北伐蠻族簡單,想要南下他還需要一段時間準備。

畢竟同蠻族的戰爭讓北方消耗不少。

想到這裡,曹正通對楚王繼續說道:“殿下,我們派遣到草原和倭國的使者俱都帶來了好消息,倭國山田大名答應我們共同應對蕭銘,金帳汗國更是如此,一旦蕭銘膽敢南下,那時便是一發而動全身。”

楚王滿意地點了點頭,這便是他相信曹家的理由,現在楚國的形勢正在向更加有利的方向發展。

一行人正在說話的時候,王府外的街道上走過一輛馬車,馬車窗簾的縫隙中一對眼睛正在觀察着楚王等人。

此人不是別人,卻是李三。

爲了保證刺殺楚王之事能夠一舉成功,他親自來到臨安籌劃,如今他已經摸清楚了楚王府周圍的環境,同時制定出了不同的計劃。

對他而言,最佳的機會便是楚王狩獵之時,這個時候不但可以殺掉楚王,同時能夠完美撤離。

但是如果楚王取消了狩獵,那麼他們只能在臨安城動手,不過全身而退的就很困難了。

目光在李褚元的身上掃了眼,李三放下了窗簾,他在心中盤算着何時動手。

從剛纔的情形看來楚王和李褚元之間的矛盾已經公開化,而根據他得到情報,楚國很多豪族也都很反對楚王倚重曹家。

可以說矛盾的暗流已經在楚國涌動,如果現在殺了楚王,那些不滿的保守勢力定然會倒向李褚元。

到了那時,楚國的內部矛盾一定會激化,而這正是他們需要的。

第十五章 不傻呀第一百四十六章 賜官第四百四十五章 紐科門蒸汽機第九百八十五章 倫敦波瀾第四百三十五章 斐玥兒的手工品第一百二十五章 困境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蝗蟲的齊王第三百一十一章 抽水馬桶的震撼第八百七十五章 鐵甲艦建造第三百九十八章 暴利熱氣球第六百五十七章 魯飛的奇襲第九百四十章 大使館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定第一百七十一章 蠻兵至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義第一千零六章 英法使者第五百四十四章 那就生吧第七百三十一章 動力之論第六十八章 擴大的影響第五百六十四章 燕王的條件第七章 終於嚐到肉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將士出征第1137章 扣押第四百三十九章 平陽的驚愕第四十三章 合作第三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第30章 香水有毒第三百五十四章 會師第四百三十六章 升級版虎尊炮第九百八十章 危城第二百一十五章 姑侄和解第二百九十八章 民間反響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1034章 威懾演習第九百九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九百四十八章 南洋第六百四十六章 接見豪族第一百八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四百二十章 物有所值第八十三章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第1132章 四面開花第1149章 炮擊倫敦港第九百一十三章 攀爬科技第九百九十五章 下毒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測第二百七十六章 蓋倫船竣工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協約第五百三十六章 羅宏請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蒸汽機工坊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終談判第六百七十一章 大敗趙軍第三百一十一章 抽水馬桶的震撼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國的生存之道第九百零三章 巨量財富第九百二十八章 分析第八十一章 印刷術第二百三十六章 硝石和鉛礦第四百零九章 屬下的進步第七百四十三章 《海古城條約》第七百一十二章 蒸汽船第1021章 珍珠鏈戰略第二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九百九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九百一十五章 倭國市場第1184章 白旗第五百五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七十六章 審問第三百一十一章 抽水馬桶的震撼第七百三十章 工業規劃第1063章 平民化第六百一十四章 來自藩王的威脅第七百二十七章 高麗王的決定第九百三十八章 施羅德的見聞第二百三十章 班底第七百一十三章 國策第五百七十二章 屠殺第八百六十九章 布蘭登的再次到來第五百六十八章 稅制第八百五十五章 戰爭財第七百四十章 貝善的滑鐵盧第八百三十六章 後膛槍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四十三章 攛掇第五百一十九章 黎明炮聲第1087章 玻璃球外交第六百七十九章 瘋狂第六百一十五章漸變的心境第八百八十三章 平推第八百九十一章 火力發電第一百七十二章 染血的戰場第六百八十三章 表面上的一統第二百九十八章 民間反響第九百零二章 大筆橫財第六百二十一章 唯我獨皇第1129章 雪城第九百章 手榴彈的首次應用第五百四十二章 簽訂盟約第二百一十七章 四大患第二百九十四章 軍服第1186章 普魯士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