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拉偏架

“你現在拿着朕的手諭去禁衛軍大營調撥一些人馬平息此番混亂。”

眼見警衛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城內的秩序,蕭銘下了命令,至於是何原因導致城內的混亂調查過再說。

錢大富應了聲,拿着蕭銘的兵符向禁衛大營而去,這邊蕭銘在侍衛的保護下回到了皇宮。

宮門外,斐濟和龐玉坤了正在等待蕭銘,見蕭銘回來,二人立刻湊了過來。

不等二人說話,蕭銘說道:“有什麼事到御書房再說。”

說罷,他下了馬車,領着二人到了御書房中。

在椅子上坐下,蕭銘看向二人,他直接說道:“你們的來意朕知道,爲的是這城內的混亂吧。”

斐濟說道:“正是,青州日報一篇天體論引發了此次的混亂,爲此,臣特意看了一下這篇文章,實在是驚世駭俗。”

“斐閣老嚴重了,驚世駭俗倒是不至於,不過是說了一些事實而已。”龐玉坤倒是不以爲意,在青州大學混跡的日子久了,現在龐玉坤的思維和那些鑽研技術的學員沒有什麼兩樣。

天體論的事情蕭銘沒有和二人商議,所以這件事纔會讓二人有些措手不及,沉吟了一下,他說道:“既然你們都知道了,現在有什麼想法?

斐濟是國丈,也是內閣大臣,最在乎的自然是蕭銘的皇權,其他事情好商量,但是誰若是威脅蕭銘的地位他就跟誰急。

沉吟了一下,他說道:“皇上,老臣擔憂的是給他人以口實,將來會拿此事做文章,皇上可別忘了,這楚王之患可一直沒有解決,而且三皇子還在益州。”

“三皇子?哈哈,斐閣老擔心多餘了,朕讓三皇子明面上管理益州,實則是流放,而且密衛一直在監視他一舉一動,必要時刻朕懂得如何處置。”蕭銘說道。

龐玉坤和斐濟對視一眼,龐玉坤說道:“皇上,斐閣老真正擔心的是楚王,如果皇位非是來自天命,這豈不是應了陳勝吳廣那句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嗎?如此一來,只怕權臣會覬覦皇位。“

蕭銘斜眼看向斐濟和龐玉坤,他聽出其中意思來了,二人這是話中有話。

“你們在擔心軍隊?”蕭銘皺了皺眉頭。

斐濟躬身說道:“皇上,的確如此,雖說這軍中有長史制約,但若是長史和將領們沆瀣一氣,該如何是好?”

“自古以來,最忌諱的便是大軍在外,凱旋還朝,萬一將領起了歹心就會十分危險,現在天體論一出,君命天授將成爲過去,最怕的就是將領會失去束縛。”斐濟苦口婆心。

龐玉坤這次沒有反對斐濟,顯然對此事也是極爲贊同。

歷史上軍隊在外不受皇命的事情比比皆是,這正是二人擔心的源頭。

聞言,蕭銘微微嘆了口氣,二人說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但是不能因爲擔心軍隊叛亂就再次走上重文輕武的道路。

他說道:“兩位閣老的意思朕懂,正因爲如此朕纔會留下最爲精銳的禁衛軍守護京師重地,而且如今軍政分離的前提下,軍隊負責打仗,朝廷負責後勤,一隻沒有糧餉的軍隊不會有什麼作爲,再者,如今調動軍隊的權利在朕的手中,暫時不會有問題,此次大軍還朝之後朕還會更換虎賁軍的軍長,如此便讓他們無法將軍隊變成自己的私兵。”

斐濟和龐玉坤不過是藉着這件事再次提醒一下蕭銘,見蕭銘已有良策自然安心了許多。

尤其是蕭銘說的最後一項讓他們很安心,現在虎賁軍分爲第一軍,第二軍,第三軍,另外還有神機軍,蕭銘的意思是這四隻軍隊的軍長會定期換位置,魯飛不是一成不變在第一軍,而是根據制度任職兩三年又去第二軍。

這樣一來,將領便無法在軍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勢力。

“皇上英明。”斐濟和龐玉坤同聲說道,釋然了一些。

蕭銘笑了笑,他正是在利用現代管理軍隊的方法在管理他的軍隊,當然斐濟和龐玉坤也是好意,即便是現代也是有軍政府推翻執政黨的情況,何況是這個信息落後的時代。

撇開這個話題不說,蕭銘正色道:“當前最重要的事情還是天體論的事情,葛宜人,俞志勇,倪匡已經和朕見過面,三人很識時務,答應朕會平息此事,而且還會推廣新儒學,所以你們二人就不必擔心,只需要安撫朝中的官員即可,朕可不想看見有官員跟着儒生一起胡鬧。“

頓了一下,蕭銘加重了語氣,“但凡官員,誰若是敢非議天體論,一律革職,此次朕一定要把大渝國的歪風邪氣給糾正過來。”

斐濟和龐玉坤俱都心中一顫,這次蕭銘是要動真格的了,大渝國當前的情況如果不大刀闊斧地向前,只怕會落後他人。

二人應了聲是,辭了蕭銘向外走去。

送走二人,不一會兒,錢大富從外面回來,稟報了城內的情況。

“皇上,這件事的確是儒生和商人子弟鬥毆引起,現在商人們很喜歡這天體論,而且自發地大肆宣傳,頗有一番威勢。”

蕭銘點了點頭,這些年的商人改革已經初見成效,現在士子階層之後儼然誕生了商人階層,這個新生的階層正在爲自己的利益同士子階層爭鬥。

對蕭銘來說,這是個好現象,雖然對資本一向沒有好感,但是不得不說這股力量是追求革新主要的力量。

“皇上,現在禁衛抓了數百人關進了大牢,如今正在等待皇上處置。”錢大富說道。

”是誰先動的手?“蕭銘問道。

“是一個儒生。”

“這就容易了,參與鬥毆的商賈都放了,就讓儒生們在牢裡仔細想想,揣摩揣摩,現在的大渝國已經不是以前的世道了。“蕭銘淡淡說道。

其實在回來的路上他就有了決定,這次無論是誰動的手他都會放了商人而懲戒這些迂腐的儒生。

因爲他要向青州的百姓釋放出一個態度,那就是他堅定地站在天體論的一邊。

第五十八章 工分制第九百七十章 靜夜思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五百七十六章 丟下包袱第1090章 條件第九百五十章 佔領雅克薩第1131章 精度忽米第一百零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四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四十五章 兵臨城下第七百二十六章 拉動內需第六十二章 博文學堂第四百八十三章 援軍第一千零五章 北美戰略第1184章 白旗第六百一十四章 來自藩王的威脅第七百三十章 工業規劃第1121章 目標第二百二十八章 羣體事件第1110章第1165章 帝國的承諾第1018章 奴隸法案第五百八十九章 官場風向第九百五十章 佔領雅克薩第一百四十章 詩詞效用第七百三十七章 暴揍第1159章 帝國奇兵第二百四十九章 火熱拍賣第五百九十章 硝煙再起第八百二十章 城市規劃第七十章 小豐收第八百零六章 引信第1065章 福利政策第九百八十六章 曹家父子第四百一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一百六十六章 損失第19章 銀子!銀子!第二百五十六章 錦囊第1104章 全面抓捕第1049章 情報第五百五十一章 全面佔領第九百二十五章 戰爭紅利第八十一章 印刷術第一百七十八章 炮火第1088章 岡比斯第九百二十三章 投降書第四百六十七章 雍王抵達第三百零七章 情由第六十三章 地鍋雞和生意第六百二十五章 法蘭西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度量衡第1022章 內燃機第1042章 風起時第九百七十四章 除夕夜之喜第六百四十九章 謀取巴蜀第六百九十三章 國有資本第六百六十七章 彈藥匱乏第1175章 無視第1098章 事變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儆效尤第一百一十七章 醫療第七百二十八章 捕奴計劃第四百七十八章 前往熱蘭遮城第五百八十七章 機械製造第一百六十三章 麥子熟了第1065章 福利政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長安影響第九百一十四章 完善工業體系第八百一十六章 流血的錦州第八百二十五章 小國的生存之道第四百一十四章 暢銷第八百零一章 大勝之威第一百六十四章 蠻族伎倆第六百七十章 終戰第八百六十四章 僱傭兵第八百七十六章 生滿全世界第1160章 以牙還牙第六百八十章 勝券在握第1152章 歐洲暗流第二百六十二章 暖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心結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來橫禍第六百八十九章 羞辱信第1026章 飆血第七百九十四章 爭奪戰第七百八十九章 北伐前奏第四百一十一章 推廣土豆第七十七章 密信第六百七十四章 納妃第四百七十五章 公孰第1140章 全面戰爭第四百三十六章 升級版虎尊炮第四十三章 合作第1177章 世界大戰第一百五十一章 飛來橫禍第五百二十六章 衆人相會第七百零七章 三年規劃第八百五十九章 削藩大戲第1045章 詭計第二百三十六章 硝石和鉛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