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大學之道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五十大板!”

斐濟和龐玉坤同時驚呼一聲。

龐玉坤揉了揉還在疼的鼻子說道:“皇上,宋國公年事已老,這五十板子下去豈不是要了他的命。”

宋國公此時頓時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他的身體止不住的輕輕抖動,眼中充滿恐懼。

“皇上,臣剛剛喝了酒,那會兒是糊塗了,皇上饒命,皇上饒命呀。”宋國公磕頭如搗蒜,這五十大板即便是青壯也得三個月下不了牀。

若是他在他身上和要了他的命沒有區別。

蕭銘目光清冷,若是五年前他或許會心懷仁慈,但是現在他漸漸明白一個道理,一個君王的婦人之仁就是對天下的不仁。

而他的不仁有時候就是對天下的大仁,比如現在這件事,若是他饒了宋國公,這皇室宗親便會越發肆無忌憚,懲戒了宋國公不但對朝廷有利,也有利於百姓,這些特權階級在青州城的橫行霸道對發展是一種嚴重的掣肘。

所以,他看也不看宋國公,對周圍的官員和圍觀的百姓說道:“朕登基以來便頒佈詔令依法治國,下至黎民,上至天子,犯法者一視同仁,今宋國公喝酒鬧事,毆打朝廷大員,罪不可恕,來人,拖去東市仗責!”

禁衛得令,立刻架着宋國公向東市而去,一路上不斷傳來宋國公求饒的聲音。

斐濟和龐玉坤對視一眼,這一刻蕭銘在他們心中的形象越發不同,在他們看來同先皇相比,這位新君身上更具備一種果敢和殺伐之氣。

處置了宋國公,蕭銘對斐濟和龐玉坤說道:“虧你們還是內閣大臣,朕說的話都忘了嗎?以後再有皇室宗親仗着皇家鬧事,一律按照律法來。“

“是,皇上。”斐濟和龐玉坤躬身道,以前他們是敢怒不敢言,現在蕭銘等於是賜給了他們一把尚方寶劍。

頓了一下,蕭銘對二人說道:“朕把國家的政務交給你們二人打理乃是對你們的信任,你們也只需要對朕負責,之外任何人敢阻撓你們,依法處理便是。”

“皇上心懷天下,澤被蒼生,一視同仁,大渝國有皇上這位賢主,將來必然能夠繁榮昌盛。”斐濟感動之餘,高聲稱讚。

蕭銘笑了笑,他說道:“馬屁還是少拍,這次朝堂上的政令你們二人要不留餘力地推行,這段時間朕恐怕要親自前往各學員授業。”

“皇上又要親自去?”龐玉坤遲疑了一下,以前蕭銘是藩王,現在蕭銘是皇上,這古往今來還沒有一個皇帝親自去授業的。

不過以前蕭銘時常去博文學院,他倒不是太驚訝。

相比龐玉坤,斐濟就無法保持淡定了,他勸道:“皇上政務本就繁忙,再添上這些繁瑣事情,臣怕會累着皇上,還望皇上以龍體爲重。“

蕭銘早已經打定了主意,這件事他是不會和二人妥協的,現在北方好不容易進入了平和的發展期,這個正是他充分利用科技晶石的時候。

儘管現在火器方面相信已經和西方持平,甚至略微勝出,但是總體上大渝國的社會水平還落後西方太多。

所以他這次準備親自上陣,這五年中通過學習和實踐,他已經培養出了一批基礎紮實的人才。

現在這批人需要他的引導才能走向更遠的方向。

“二位閣老不必擔心,朕心中自有計較,這些事情不過是動動嘴皮子,還累不到朕,倒是這變法的推行需要二位及時到民間巡視。”

“皇上不辭勞苦,臣等吃這點苦算什麼。”龐玉坤由衷說道。

蕭銘點了點頭,真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昏君之下有奸臣,蕭銘把話說一萬遍都不如自己身體力行。

官員們看在眼裡,自然記在心上。

和二人又說了會話,蕭銘和錢大富向博文學院走去,上次文教省已經正式成立,這文教省的主官也已經選了出來。

此人名叫晁正文,青州人氏,年三十六,曾是私塾先生。

五年前博文學院建立以後,他便進入了學院學習,一直籍籍無名,這因爲他學的不是政務,也不是技術,而是文教。

後來《青州日報》創建,這晁正文不時將自己寫的稿件投到報社,這才漸漸引起了蕭銘的注意。

因爲他投稿的說的不是別的,正是大渝國的當前的科舉問題。

在看了蕭銘撰寫的書籍之後,加之對當前世界形勢的瞭解,他斷言科舉需要改革,而且提出了不少具體的改革措施。

這個時候蕭銘也有想法建立文教省,便第一時間將晁正文挑選出來,任命爲文教省學政。

二人到了博文學院,已經得到通知的晁正文早已等候在學員門前。

此時博文學院匾額正被取下,一個青州大學的匾額。

“文教省學政晁正文參見皇上。”

“免禮!”蕭銘對晁正文說道,他接着說道;“你可知道朕爲何將博文學院更名爲青州大學。“

晁正文說道;“大學一詞乃出自曾子著作《大學》,曾子在此文中提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又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如果臣沒有猜錯,皇上將學院改爲大學,乃是爲了讓大學的學員銘記所學之物乃是爲了富國強民。”

蕭銘點了點頭,“你說的不錯,這正是朕的意思,科舉之道只爲有一日能夠登堂入室,位極人臣,格局太小,而這青州大學將是百花齊放之地,科舉考試也要順應時勢纔對。”

晁正文說道:“正因爲如此,臣才提出文教變革之法,取消科舉只考四書五經的陋習,而是將這四書五經列爲一個科目,類似於物理,化學,數術,水利,天文等,徹底改掉大渝國官員只會四書五經的弊病。”

蕭銘面露笑容,晁正文說的正是千年來選拔官員的弊病,在大渝國一個縣令往往本領有限,卻有承擔了相當於現代的市長,警察局長,檢察長,財務局長,建設局長的職責。

這次文教改革將徹底革除這種選拔官員的方式。

第一百三十章 毒計第六百三十八章 合圍第九百零二章 大筆橫財第六百四十二章 驚天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圍獵第九百三十七章 普魯士使團第1176章 逼迫第八百二十四章 掌管關東第1148章 單翼飛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蠻族援軍第六百七十章 終戰第1136章 齷齪第七百九十章 真正的目的第二百七十七章 鈷元素和十八世紀第九百一十九章 絕對實力第1153章 閃電戰第九百五十六章 混戰!第1179章 優勢第九百五十七章 橫掃第八百四十章 精度的困境第五百七十三章 應對第八百零六章 引信第八百三十九章 謂之龍幣第三百三十九章 山字營第24章 酒和詩第1135章 心思第二百七十八章 除夕夜的荷包蛋第30章 香水有毒第四百零一章 花燭夜第二百零一章 爭辯第1166章 前線第1173 導火索第八百九十章 司馬皓的決定第八百一十九章 馬力收割機第六百八十二章 征程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渝國的寶貝第四百一十八章 漁翁得利第九百五十三章 近衛第一百六十一章 羞辱第十六章 四家紛爭第1154章 騎兵對坦克第四百七十一章震懾第二百九十八章 民間反響第四百二十三章 支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奧斯曼攻略第八百九十六章 誅殺第四百零六章 土豆成熟時第五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七百二十一章 碧海藍天第1144章 橫行歐洲第七百二十三章 按在地上摩擦第1154章 騎兵對坦克第一百九十二章 軍葬第1144章 橫行歐洲第二百二十八章 羣體事件第九十一章 隱患第八百八十五章 密信第1031章 未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不稱臣,不納貢,不和親第三百零五章 養豬的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官員班子第三百九十九章 試探第九百一十四章 完善工業體系第八百三十章 閹割高麗第九百一十章 廣州之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皇后不淡定第1045章 詭計第九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三十六章 鐵模鑄炮第九百四十七章 屠殺事件第1044章 荷蘭內訌第六百三十五章 無奈的謠言第五百九十七章 生擒魏王第五百九十四章 蕭琪的背叛第八百三十九章 謂之龍幣第一百零四章 痛打落水狗第四百六十八章 暗中交易第九百九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一百五十七章 擒賊第七百三十章 工業規劃第九百四十八章 南洋第八百九十六章 誅殺第四百五十一章 陷阱第五百五十一章 全面佔領第1170章 戰略第1013章 澳大利亞第一千零一章 軍工體系第一百六十六章 損失第一百六十六章 損失第四百一十四章 暢銷第三百八十八章 攻守之勢第七百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第七百五十三章 驅逐出境第三百四十五章 收攏人心第九百九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七百五十九章 巡視萊蕪第三百九十五章 皇商待遇第七百六十八章 平定亂局第七百六十一章 擴張軍隊第二百八十二章 遠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