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蕭銘的反擊

“長安!”

營帳中的將領俱都露出複雜的神色。

長安乃是大渝國的京都,一日長安沒有被打下來,這大渝國便始終處在趙王的陰影中。

“趙王盤踞長安兩年有餘,如今也該讓他滾出長安了。”淮南王說道。

牛犇點了點頭,他說道:“此番趙軍大敗,已經無力阻止我等向長安進發,休整數日,我們便把趙王趕出長安,光復京都。”

“是,將軍。”衆將領同聲說道。

淮南王露出一絲笑容,趙王這次也敗了,這讓他更堅信自己這次的選擇,燕王,樑王已經死了,趙王也不過是籠中困獸,而他終將成爲大渝國最風光的藩王。

想到此,他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女兒,也不知道如今她是否得入宮中。

……

青州。

反對取消士農工商,將大渝國百姓統一歸入平民的爭論還在繼續,而且似乎還有越演越烈之勢。

由於先後攻克魏國,燕國,樑國,如今北方絕大部分的土地現在都歸入了朝廷管轄之下。

如此一來,這三個地方的士子紛紛涌入青州,畢竟如今青州就是大渝國的京都,也是政治和商業中心,長安的繁華和興盛將註定轉移到這裡。

“俞明還在議政殿跪着?”

行轅書房中,蕭銘嗑着瓜子看着奏摺,登基以來他感到自己反而沒有以前那麼忙了。

儘管朝廷管轄的範圍越來越大,但是在斐濟和龐玉坤的忙碌中各州縣的府衙也建立起來。

現在朝廷中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倒也是一副興興向榮之象,唯一的缺憾恐怕就是舊制度,舊思想和新制度,新思想的衝突了。

在當代,封建的王朝的改革往往都會以失敗告終,原因無他,這都是因爲改革觸犯了權貴了利益。

即便因爲某個強勢人物出現在他的一生中強勢推進改革,但是此人死後又立刻回到以前的模樣。

甚至於清朝面對西方列強的入侵也沒有在屈辱下完成改革,最終被徹底推翻。

所以,在蕭銘看來改革受阻的原因無他,就是觸犯了當權者的利益。

這次他廢除士農工商,利益損害最大的便是士大夫階層,而士大夫階層中包含官員,豪族,百姓中的士子,正因爲如此,此次他纔會遭遇激烈的反對。

很簡單,現在朝堂上都是士大夫階層的代表,農工商階層在朝堂上根本沒有發言權,這也導致了這項政令民間叫好,朝堂上卻不叫座。

“皇上,俞尚書還在跪着,這都七天的時間了,這每天也不回去處理政務,哎!”錢大富嘆了口氣。

蕭銘一副淡然的神色,“那就讓繼續跪。”

錢大富苦笑一聲,“皇上,這俞尚書跪着倒是沒什麼,只是這官署中的政務卻沒人處理,積壓成堆。”

聞言,蕭銘皺了皺眉頭,這俞明現在是該上朝就上朝,上朝就提收回成命的事情,蕭銘不答應他就跪着。

不過俞明跪着蕭銘也看不見,自然是懶得理會,只是他這種行爲本身就是一種罷工行爲,他手裡的政務不能沒人處理。

“不能讓俞明一直鬧下去,否則朕的威嚴何在?”蕭銘站了起來,他語氣堅決,“這些長安的舊臣實在可惡,既然如此朕就罷免了他。”

若是把大渝國比作一個公司,對蕭銘來說,無論是龐玉坤,斐濟還是俞明對他來說不過是打工仔。

他是董事長,而龐玉坤和斐濟屬於董事會,俞明則更下一級屬於高層管理。

現在的一個問題是他很清楚現在大渝國這個公司的弊病,並且要改革掉這些弊病以讓這家公司能夠和西方列強的公司競爭。

而以俞明爲首的管理層卻依舊抱着導致公司虧損的辦法和他對着幹,這樣一來他就沒得選了,只能殺雞儆猴,讓他滾蛋。

四條腿的雞不好找,兩條腿的官員可一抓一大把。

錢大富心中一驚,他心知蕭銘這次是動了真怒,不過這俞明也實在沒有眼力見,是自己往刀口上撞。

“擬旨!戶部尚書俞明不思政務,擾亂朝政,其行其德不配戶部尚書之責,從今日起革職待用。”蕭銘一字一頓的說道。

錢大富立刻拿來筆墨紙硯按照蕭銘的話將旨意寫了下來,蕭銘審閱之後將大印蓋在了聖旨上。

“去議政殿宣紙去吧,朕倒是要殺一殺這股歪風。”

“是,殿下,”錢大富接過聖旨向議政殿而去。

待錢大富離去,蕭銘皺了皺眉頭,現在他很懷疑斐濟這些長安官員是否真的接受了博文學院中的新政思想。

或者說他們只是學習了政務方法,卻根本沒有在思想上與時俱進,而恰恰思想卻是他最難掌控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他必須加大博文學院思想的教育,培養出一批在思想上和他同步的官員,否則這類保守派的官員將會成爲他改革的阻礙。

雖然他能夠將這些官員都一殺了之,但是沒了官員就沒人爲他幹活,所以現在他不得不和這些官員繼續共處。

而對他來說,這種情況顯然還要持續一段時間,而且他也不想把步子邁的太大,畢竟改革是把雙刃劍。

他打壓士大夫階層,資本階層必然崛起,而後世的經驗告訴他資本階層若是真的掌權那就是不是改革,而是革命了。

爲了防止這種情況出現,他決定在改革的同時不能側重於任何一方。

他正在思考的時候一個宦官通報道:“皇上,密衛統領王宣求見。”

“讓他進來!”蕭銘說道。

宦官離去,不一會兒王宣走了進來。

蕭銘笑着說道:“你來見朕一定沒什麼好消息。”

“皇上,下官現在真是成了令人生厭的烏鴉了。”王宣苦笑道。

蕭銘搖了搖頭,“不過朕需要的就是你這隻烏鴉,說說吧。”

王宣點了點頭,他神色凝重,“蠻族和倭國在高麗打了幾個月,雙方互有勝負,下官得到消息,貝善準備將高麗南部兩個郡割讓給倭國以換取倭國不再繼續北上,以專心對付我們。”

第六百八十九章 羞辱信第1085章 迴應第1126章 混亂起始第七百三十三章 蠻族援軍第九百四十一章 福利展望第七百六十章 危報第九百二十六章 白熾燈第一百二十五章 困境第五百零三章 腹黑第一百三十章 毒計第1105 論罪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皇后不淡定第七百一十章 高麗的動向第二百五十章 再回滄州第九十四章 青州軍第九百八十三章 全殲第八十二章 報紙第五百五十七章 見招拆招第九百六十三章 鐵甲艦出擊第七百一十二章 蒸汽船第四百二十五章 匠人抵達第九百九十九章 非我族類第八百一十章 天下囂囂第七百七十三章 材料限制第八百七十四章 繁榮登州第八百四十章 精度的困境第九十九章 晚宴第四百二十五章 匠人抵達第九百七十二章 紅衫軍第一百八十二章 退了?第1172章 魚雷第四百三十九章 平陽的驚愕第八百七十七章 南下契機第四百九十四章 銀行窘境第八十九章 玻璃第1134章 自由航行第八章 土地的問題第九百六十八章 龐大計劃第1118章 日記的威力第四百一十五章 荷蘭人第三百零五章 養豬的兵第四十三章 合作第五百七十二章 屠殺第四百二十三章 支援第35章 長安行第九百二十四章 和平律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喜憂參半第三百一十一章 抽水馬桶的震撼第八百六十一章 淮南王的見聞第四百一十一章 推廣土豆第八十一章 印刷術第四百五十三章菊花島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王來使第六十章 給樑大海的胡蘿蔔第六百零三章 高歌猛進第三百五十二章 空投情報第七百零七章 三年規劃第九百二十七章 不樂觀的形勢第四百一十四章 暢銷第六百零九章 海盜來襲第六百八十章 勝券在握第八百九十六章 誅殺第三百零六章 岳雲的遭遇第八百二十九章 移風易俗第一千零三章 嫌隙第八百六十九章 布蘭登的再次到來第八百二十六章 蒸汽機的效能提升第1052章 寒貴之分第1097章 佈置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王來使第八百八十章 雙簧計第1055章 朝會第一百零九章 民心所向第六百六十六章 危城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義第九百二十九章 金屬子彈第一百四十六章 賜官第八百五十一章 一邊倒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七百六十八章 平定亂局第六十六章 水力時代第三百九十二章 貿易協約第1162章 運河貫通第一百三十八章 工匠精神第1031章 未來第1162章 運河貫通第一百一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爭債券第九百七十七章 雪橇第二百七十章 嚇尿太子第1187章 離去的寒冬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把冷汗第七百一十七章 荷蘭使團第八十四章 板甲第1031章 未來第一百一十四章 刀光血影第八百八十二章 推進戰術第1078章 狼羣戰術第三百四十九章 僵持第三百一十三章 吃蝗蟲的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