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收編麗景門

“火器!”

魏王輕輕吐出這兩個字。

想到此事,他的心情有些晦暗,他說道:“本王讓匠人仿製火繩槍,但是目前爲止還沒有任何進展,真是件讓人頭疼。”

糜文義則說道:“殿下不必愁煩,這火槍和火炮固然威力巨大,但也絕非不可戰勝,否則爲何蕭銘守山海關而不出?可見即便有了火器,蕭銘對蠻族的騎兵依然畏懼,何況齊地人少而魏地人多,齊地貧窮而魏地富裕,只要能夠守住彭州,不出數月齊王的軍隊就不得不退。”

蕭琪皺了皺眉頭,這糜文義說的似乎有道理,但是滄州之戰,冀州之戰都證明了青州軍的兇悍,而魏地雖然地多人多,又十分富裕,但是百姓一直生活在安穩的生活中,而魏地的軍隊也七八年沒有經歷過大的戰事,若是雙方交戰,勝負未知。

猶豫了一下,他說道:“皇叔,侄兒以爲還應繼續派出使者和荷蘭人,倭國,甚至南下尋找火炮和火槍鍛造之法,如今其他藩王見識了火器之利都見識到火器的威力,此事上絕對不可掉以輕心。”

“糜長史和賢侄說的話都有道理,既然如此,糜長史就負責彭州的防備,賢侄就負責這火器鍛造之法如何?”

糜文義和蕭琪對視一眼,同時應道:“是,殿下。”

魏王滿意地點了點頭,他正想着同二人去城中的遊玩一番,忽然一侍衛匆匆到了正殿外。

“殿下,楚地的眼線來報,據稱楚王的軍隊已經拿下泉州等皇家故土。”侍衛說道。

“泉州!”魏王吃了一驚,“這纔多長時間魏王的封國就擴大了一倍,若是這樣下去,豈不是南方江山都要被楚王佔據。”

“這倒是不奇怪,楚王這些年苦心經營南方,早就收買了周圍不少州縣的官員,如今天下分崩離析,這些官員立刻投奔了楚王。”蕭琪分析了一下。

魏王心裡有些酸溜溜的,“哼,這楚王倒是可真是刁鑽,佔了個好地方,可惜本王周邊燕王,齊王都不是好相與之輩。”

不得不說如今的楚王最是天時地利人和,二人雖然對楚王沒有好感,但也不得不承認這點。

糜文義嘆息一聲說道:“最重要的是楚王的水師橫行江中,這是一道天然的護城河,誰也拿他沒有辦法。”

魏王聞言哼了一聲,他說道:“此事甚是掃興不提也罷,楚王富裕,本王也不差他什麼,這天下究竟是誰的還不一定呢。”

糜文義點了點頭,他忽然想起一事說道:“殿下,下官倒是想起一事,這齊王的戰艦南下補給每次都要停靠通州,這倒是說不得是我們拿捏齊王的一個把柄,畢竟若是沒有通州,他們的戰艦南下可就有些困難了。”

魏王的眼睛亮了一來,他輕輕捋着鬍鬚,得意地說道:“糜長史倒真是給本王提了個醒,哼,既然如此,我們說不得就拿着通州做一番文章,若是他蕭銘膽敢對彭州打主意,休怪本王禁止他的戰艦停靠補給。”

“何止於此,殿下,說不得我們還能要挾齊王給我們送一些火炮和火槍。”糜文義說道。

魏王越想越覺得糜文義的話很有道理,他說道:“嗯,既然如此,本王就派人去青州談談此事。”

說罷,魏王開懷大笑。

……

青州,蕭銘從青州大營離去之後直接去了府衙,他的前腳剛到,後腳李三就跟了進來。

“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情報?”李三形色匆匆,蕭銘不禁問道。

現在對青州之外的事情蕭銘也是兩眼一抹黑,只能靠李三和王宣收集來消息分析當前的局勢。

李三笑嘻嘻地說道:“殿下,楊震老老實實地把麗景門的眼線,暗號都交代出來了,下官倒是在青州揪出不少麗景門的人。”

“這麼快就交代了,看來這楊震也不過是貪生怕死之徒。”蕭銘不屑道。

“殿下這話倒是不假,下官將這十大酷刑一說,這刑具還沒上他就嚇尿了褲子,嘿嘿。”李三似乎十分得意。

“說重點。”蕭銘瞪了他一眼,這小子油嘴滑舌的毛病還是沒改。

李三訕笑了下,說道:“這些麗景門的人都被下官抓了起來,得知殿下手中掌握着遺詔,這些人在楊震的勸說下紛紛願意聽從下官的調遣,而且下官已經派出人去收編麗景門其他地方的人員。”

頓了一下,李三接着說道:“殿下,這麗景門倒是真的無孔不入,遍佈大渝國,楊震交代在每個藩王身邊都有麗景門的細作,如此一來,我們倒是能夠隨時掌握其他藩國的情況了。”

“除此之外,楊震就沒有提供什麼有價值的情報?”蕭銘最關心的還是這個。

李三說道:“有,楊震說蠻族答應趙王出兵的條件是獲得戰利品的一半,而且樑王也同樣對蠻族稱臣換取蠻族的支持。”

“樑王?哼,又是一個認賊作父的。”蕭銘怒道,他現在越發理解爲什麼大明朝會亡了,內憂外患,還這麼多漢奸帶路黨,能不亡嗎?

不過想到現在的處境,他感到此時的處境更加艱難。

“楊震還說,蠻族承諾不理會二人之間的矛盾,如果趙王和樑王發生衝突,蠻族的兵馬不會參與,不過若是他們若是對殿下用兵,蠻族答應必然全力支持。”

蕭銘皺了皺眉頭,本來他還想玩代理人戰爭的,沒想到這蠻族倒是提前玩起來了,他很清楚蠻族的想法,無疑是想利用趙王和樑王消耗他的兵力,自己在二人身後伺機而動。

“不過殿下,趙王似乎對蜀王更感興趣,而樑王則是對趙王佔據長安頗有微詞。”李三再次說道。

“趙王看來還不傻,蜀地號稱天府之國,乃是大渝國的產糧重地,若是拿下蜀地,他就不會爲糧食發愁了,當年秦王嬴政也是先取關中,後取巴蜀,接着才一統六國,看來趙王頗有學習始皇的架勢。”

李三說道:“可不是,這趙王可一直自稱小秦皇。”

冷笑一聲,蕭銘撇開這個話題問道:“若是趙王有這個心思倒是給本王征伐魏地贏取了時間,你且說說這彭州的情況。”

第1149章 炮擊倫敦港第29章 蒸餾器第七百九十章 真正的目的第六十一章 挑選第1018章 奴隸法案第1027章 兇狠第一百一十六章 ********第七百九十二章 雄赳赳,氣昂昂第三百五十一章 起飛第七百六十六章 獵騎兵的榮耀第四百六十六章 龐玉坤的真面目第1150章 落日的終結第八百六十四章 僱傭兵第九百二十四章 和平律法第十二章 刺殺第五百八十八章 新兵訓練第九百八十章 危城第七十六章 審問第三百四十九章 僵持第七百五十四章 保密法案第1109章 歐洲地震第一百二十一章 尷尬之事第1108章 曲終第五百六十三章 狡猾燕王第九百零九章 統一大業第八百五十三章 生物學第六百九十三章 敲打第七百六十二章 蠻族壕溝第四百零二章 夫妻成雙對第四百二十一章 蒸汽爆炸第二百八十一章 地球儀第1089章 談判第五百六十四章 燕王的條件第九百零二章 大筆橫財第四百二十九章 歷史第二百二十六章 綠蘿是登州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蕭銘的小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丟下包袱第十章 巨人的肩膀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狂潮第一百一十四章 刀光血影第六百八十六章 濃霧中的敵人第三百零九章 戰略第四百三十八章 克萊爾的決策第1034章 威懾演習第九百六十六章 困境第1017章 勝利者的權利第六百七十三章 複雜形勢第九百六十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八百一十三章 拉偏架第九百三十八章 施羅德的見聞第八百五十章 海軍出擊第八百九十二章 悖逆的高麗第一千零六章 英法使者第1045章 詭計第九百六十四章 凱歌第五百九十章 硝煙再起第1063章 平民化第五百七十七章 四州歸心第1173 導火索第七百五十九章 巡視萊蕪第四百九十四章 銀行窘境第三百四十九章 僵持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商第一百零八章 趁熱打鐵第七百六十章 危報第四百四十四章 談判底線第1098章 事變第三百二十九章 瘋狂的野望第四百三十六章 升級版虎尊炮第六百零七章 醫者歸心第三百八十九章 東宮事發第1044章 荷蘭內訌第1076章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第三百零八章 薯條的味道第三百九十四章 決定第九百零六章 食品升級第八百八十三章 平推第六百六十二章 君權的羈絆第四百八十三章 援軍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名狀第四百七十五章 公孰第二百九十七章 丁萬全的想法第九百五十二章 火炮進化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把冷汗第1035章 吐蕃歸附第一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九百八十七章 法蘭西第四百九十一章 驚人的動力第四百七十九章 通州碼頭第1178章 彈雨第八十八章 范增的餡餅第23章 1切爲生產第七百三十八章 勇闖卑沙城第六百六十九章 合併一處第四百七十五章 公孰第八百八十六章 狄英的糾葛第1018章 奴隸法案第一百七十七章 火炮出擊第1055章 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