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工業細化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青州。

激烈地爭吵之後,李威憤怒地簽下了一千門艦炮的貿易協定。

按照協定的內容,每門艦炮的價格是兩萬兩,一千門艦炮總價值兩千萬兩銀子,這兩千萬兩銀子將以大型商船三百艘,中型商船二百艘,造船坊奴隸匠人兩萬人抵充,商船和奴隸匠人俱都由青州派遣專人負責挑選。

在上次和李威會面之後蕭銘就擬定了這份協議,李威按照蕭銘的意思差人八百里加急送往臨安。

隨後楚王讓人捎來消息,讓李威據理力爭迫不得已再答應蕭銘的條件,這個底線李威自然是告訴了蕭銘。

所以在都督的爭吵不過是蕭銘和李威演給楚王看的一齣戲,因爲在拿到協定之後楚王或許是出於不放心,特意派遣了王府的管家過來。

“李使者,這次我們可吃虧了,若不是看在同爲大渝國子民的份上,這協定我們一定不會籤的,畢竟一千門艦炮將嚴重影響我們自己火炮的生產。”龐玉坤仍舊還在演戲。

李威冷哼一聲說道:“大型商船三萬兩一艘,中型商船一萬兩一艘,你們青州可真會壓價,將商船賣出這個價格我們可是虧了,哼,我們走。”

說罷,李威氣勢洶洶地離開了都督府。

當李威走過之後,龐玉坤忽然笑了起來,他看向一直坐在內屋中的蕭銘說道:“殿下,下官這戲演的怎麼樣?”

“不錯,不錯,這下楚王應該是看不出破綻了。”蕭銘笑着從內屋走出。

龐玉坤繼續說道:“如今協議已經簽訂,也該讓李開元去把商船帶回來了,現在有了這麼多商船,商會可就別再抱怨船不夠用了。”

“話雖如此,可是我們也不能自滿,這五百艘船相對於楚王的船隊不過是十分之一不到,我們還得繼續努力呀,而且這次之所以本王要換商船也是爲了騰出船廠建造戰艦,沒有戰艦,這商船再多也出不了海。”

越是往前走,蕭銘越發現自己的實力不足,在現代,十六世紀頂峰的荷蘭人曾經擁有一萬五千艘商船,只是碼頭裡就常常停靠兩千艘商船。

比起這些海洋強國,自己這點家底真的給人家塞牙縫都不夠。

正因爲如此,蕭銘纔會如此瘋狂地從大渝國各處蒐羅造船的匠人,他要把登州打造成新的世界造船中心。

龐玉坤點了點頭,現在荷蘭人在海上橫行對青州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爲商會正計劃從海上把貨物運到南方,現在航線被荷蘭人掐斷,這對青州的貿易同樣不利。

“李威說荷蘭人一共有十二艘戰艦,全都是三層甲板的戰艦,而我們現在加上正在建造的一共是十五艘戰艦,數量上來說我們應該能打贏吧。”

“這個本王也不敢確定。”

蕭銘皺了皺眉頭,荷蘭人擁有豐富的海上作戰經驗,他也不敢肯定岳雲能不能帶着艦隊擊敗荷蘭人。

不過有一點他是優勢的,他懂得這個時代海上的戰術,不會去犯和楚王一樣的愚蠢錯誤。

而且,此次的海戰只是戰爭的一環,最重要的是他會派青州軍登陸琉球島,將島上的荷蘭人全部趕走。

只要佔領了琉球島,失去了補給的荷蘭艦隊基本上就完蛋了。

畢竟不遠萬里從荷蘭抵達琉球島,荷蘭人依靠的是殖民地的補給,沒了補給點,荷蘭人就只能餓死在船上。

如今戰爭已經在籌備中,只等登州造船坊的蓋倫船全部完工。

和龐玉坤隨意聊了聊,蕭銘離開王府向城外的工坊區而去。

現在他最專注的是基礎工業的發展和細化,沒有精細的工業劃分,生產一樣工業品的難度將會成倍增加。

最現實的例子就是燧發槍,讓一個匠人負責打造一隻燧發槍需要的時間是兩個月,而通過將槍管,槍托,機心配件細化生產之後,最終燧發槍的組裝只需要一個時辰就能完成。

所以,隨着工業種類的增加,蕭銘更需要細化工業分類。

這次他去工坊區正是和陳文龍一起將這件事定下來,拆分器械司和鋼鐵工坊。

“殿下。”

陳文龍已經在工坊區等待了蕭銘一段時間,此時他召集了工坊區的作監等待蕭銘的命令。

蕭銘點了點頭,對陳文龍說道:“既然都來了,現在我們就說說這工業細化的事情,以後鋼鐵工坊將只是負責鋼鐵的生產,彈簧,煤球爐,鐵鍋等等要拆出來由專門的工坊負責生產,你們器械司抽調專門負責這類技術的匠人入駐,不要把鋼鐵工坊搞成了大雜燴,這樣長久下去不利於各類產品的提升。”

陳文龍點了點頭,他和其他作監一起將蕭銘的話記錄下來。

頓了一下,蕭銘繼續說道:“什麼工坊需要什麼車牀,你們自己挑選,比如這彈簧,日後的彈簧坊可以直接從鋼鐵坊拿到彈簧鋼,在彈簧坊再把彈簧鋼加工成各類彈簧,齒輪,連桿都是一個道理,你們需要什麼樣的鋼材直接去和鋼鐵坊談。”

“至於鋼鐵坊自身也同樣需要細化,每種鋼材的生產由特定的匠人負責,不要一個匠人同時負責五六種工作,而是要專業化。”

“……”

蕭銘一句句地說着,衆人忙於記錄,畢竟這又是一次大的變革,曾經的工坊區如同母體一般,如今要分化出枝葉。

除了重點的鋼鐵工坊拆分,蕭銘講了玻璃工坊的拆分,鏡子等需要後期加工商品全都要獨立出來,而三酸兩鹼的化學工業更是被蕭銘下令儘快拆分。

這化學品本就十分危險,混合在一起更加危險。

要求拆分工坊的同時,蕭銘還具體劃定了工坊區,將化學,鋼鐵,輕工業分在了不同的區域,而且要求工坊門前懸掛生產的物品類別,同時所有工坊在府衙登基造冊統一管理。

而且工坊內部也要建立自己的管理制度,並且每個工坊都要建立自己的研究室不斷進行商品的更新換代,並且派人定期到博文學院學習相關知識。

(未完待續。。)

第六百七十四章 納妃第二百五十七章 歸來第九百六十一章 逆戰第1160章 以牙還牙第四百一十三章 不成功的開花彈第1128章 互相算計第1184章 白旗第1042章 風起時第五百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六十七章 陷阱第33章 試探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終談判第八百零二章 前線第二百九十七章 丁萬全的想法第1170章 戰略第三百八十九章 東宮事發第三百二十章 畫大餅第四十三章 合作第六百七十四章 納妃第1013章 澳大利亞第六百一十章 應對第三百九十一章 壓榨魏王第1064章 帝制第五百四十三章 奧斯曼攻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暗戰第1074章 燃燒的雅加達第九百一十八章 兵力雲集第1066章 欲擒故縱第六百八十三章 表面上的一統第六百三十九章 士兵出擊第七百九十六章 屠戮第六章 鐵蒺藜的應用第一百三十章 毒計第一百三十章 毒計第一百二十六章 心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前往熱蘭遮城第六百零九章 海盜來襲第九百六十七章 真實情況第四百八十四章 排隊槍斃第六十三章 地鍋雞和生意第三百一十二章 蝗災預兆第八百七十五章 鐵甲艦建造第九百八十六章 曹家父子第二百二十九章 倭寇的蹤跡第一百九十八章 父子第六百七十七章 拿下虎牢關第一百八十二章 退了?第八百七十八章 李褚元的絕望第一百二十七章 蕭文軒的心思第九百二十八章 分析第1164章 公約組織第五百七十章 割地和賠款第七十六章 審問第六百二十五章 法蘭西人第1191章 條約第九百三十二章 炮擊摩爾根第八百三十七章 法辦曹家第五百二十一章 趙王入京第1060章 迎難而上第九百一十六章 風雨欲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破局之師第九百六十二章 吊打第七百一十二章 蒸汽船第四百三十七章 野戰炮第1152章 歐洲暗流第七十四章 流水線第1187章 離去的寒冬第二百三十六章 硝石和鉛礦第五百二十八章 舊臣的問題第二百二十九章 倭寇的蹤跡第1160章 以牙還牙第八百五十三章 生物學第24章 田產第一百七十章 滄州城第四章 生存還是滅亡第三百九十一章 壓榨魏王第六百四十七章 定計四皇子第三百九十七章 評測第21章 生產隊第五百一十六章 營救計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秘密武器第1100章 各方反應第一百七十二章 染血的戰場第六百三十六章 登基第七十章 小豐收第四百六十八章 暗中交易第二百八十四章 遭遇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火炮進化第六十六章 水力時代第六百二十一章 唯我獨皇第九百六十五章 審問第四百四十二章 貴婦的暢想第一百一十章 暗流第四百二十四章 工業細化第四百四十二章 貴婦的暢想第1099章 陰雲密佈第七百一十五章 民兵難惹第七百三十四章 洶涌的捕奴者第1025章 哥薩特騎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按在地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