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虎父犬子?】

1997年第一季度,長實集團出售兩座商場(麗港城、匯景花園),還頻繁推出半山豪宅銷售,這讓一些人密切關注起來。

與此同時,長實集團又頻繁拋售長期持有上市企業的股權。這些上市公司都是當年長實集團扶持或看好的企業,在1989~1992年總計投入高達80億港幣,如今至少已經升值三倍以上。

“長實集團大舉套現意欲何爲?”

有媒體如此報導剛剛換帥的長實集團:林瑞寰先生僅僅接任長實集團董事局主席一職才三個多月,便迫不及待的出售其父親林志超先生打下的江山,這讓人不僅遐想。

這篇新聞一出,引起市民的熾熱討論。

“有沒有搞錯!不是講了嘛,股照炒、舞照跳、馬照跑,長實集團這麼大的動作,與市場行爲相餑啊!”

“這叫一朝天子一朝令,林瑞寰都快50歲了(48歲)才坐上皇帝保衛,不推翻他父親的做法纔怪!”

人人都知道,在林志超時代,對於收租物業非常鍾愛。

而如今,林瑞寰上臺就拋售商場、豪宅,顯然是在實行相餑的政策。

“有道理!換做是我做了那麼多年的太子,一旦上位也要搞些動作,才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是喔!不過這樣一來,很明顯是爲了‘鬥氣’而做的事情。現在股票漲得那麼好,樓價也在暴漲行情中,賣早了!”

“我怎麼覺得,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要不要我們也清倉。”

“瞎說什麼呢!老子英雄兒子不一定是好漢,當年彤叔準備退休,後來又不得不重出江湖!”

面對着外面的猜忌,坐在長實集團辦公室的林瑞寰,也關注到外面的輿論。

不過,並不影響他的心情。

雖然他一直成長在父親的羽翼下,但在心裡卻沒有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他也明白,父親的身體那麼好,他都未必活得過父親,所以哪怕是一直是行政總裁,也不會有其它的想法,畢竟一個神一樣的商人指點他,簡直不要太舒服。

所以哪怕他現在已經是董事局主席兼總裁,只要父親有命令,他也會去執行。

而一次套現行爲,便是父親的策劃,他只不過是在實行而已。

但在外人看來,卻全部成了他的命令。

所以林瑞寰很期待——走着瞧,他很篤定父親的分析是對的。

林瑞寰叫來長實第一女將李明慧,說道:“李經理,我想將華人行大廈出售,你把消息放出去!”

李明慧驚訝起來,說道:“林生,華人行大廈面積有28萬平方尺,按照現在的行情單價至少2.2萬港幣一平方尺,價值得60億左右。”

林瑞寰笑道:“你放心,能買得起這幢大廈的人大有人在!”

李明慧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

林瑞寰此舉,昨天已經請示過林志超,並獲得同意。

長實集團是上市企業,不是林志超的維港置業,所以不需要太在意一幢大廈;兒子的想法他也有些明白,就是希望通過這種高拋低吸,來打響接班後的第一炮。

高拋低吸,並不一定是‘炒’,更多的是在外人看來‘有眼光’,林瑞寰需要一點這樣的領導力。

這一波低谷,差不多有六七年時間,出售一幢華人行大廈沒有問題。

匯豐銀行大廈落成之後,長實集團在1986年便接過匯豐銀行手中的50%華人行股份,所以如今是全部股權。

希慎置業的董事長辦公室,利希慎的六子利榮良,正在和第三代接班人利定昌交談。

利榮良是接替利銘澤的班,已經執掌希慎置業十幾年時間。而利定昌則是利希慎第五子的長子,目前已經是希慎置業的執行董事。

希慎置業是一家典型的‘家族式企業’,從第一代創始人‘鴉片大王’利希慎開始購入銅鑼灣地皮起,便是香港的地產公司。利家子弟不管是出自哪一房,只要有能力就可以進入希慎置業工作,亦或者自行發展。

所以利銘澤死之後,由他的六弟接班,而現在又是培養其五弟的長子利定昌。

利榮良對利定昌說道:“長實集團有意出售中環華人行大廈,我打算買下來,定昌你覺得怎麼樣?”

在他的領導下,希慎置業在這些年充分發展銅鑼灣自有地皮,還收購了一些地皮作爲發展;如今,希慎置業已經擁有475萬平方尺的收租物業,是銅鑼灣的霸主,和中環的長實集團、尖沙咀的九倉集團,也算是分庭抗禮。

當然,只能說是‘分庭抗禮’,重要的是‘分庭’,畢竟長實集團和九倉集團的收租面積都在1000萬平方尺以上,而且價值都比希慎置業高很多。

利定昌說道:“五叔,華人行大廈可是名廈,價值預計在60億港幣左右,希慎置業資金可能有些緊張!”

利榮良說道:“現在利息低,借貸一部分,後期我們再供股集資降低一些債務即可。總之機會難得,若是買下這幢大廈,我們也算打入中環。要知道,我們雖然算是銅鑼灣收租霸主,但九龍倉在銅鑼灣擁有200萬平方尺的時代廣場,長實集團也在銅鑼灣擁有大丸百貨、新天地大廈,我們爲什麼不進入中環呢!”

利定昌點點頭,說道:“總體來說,我們希慎置業負債不算高,所以購入這樣一幢名廈,問題不大。五叔,我支持你!”

利榮良高興的說道:“好,我馬上召開董事會!”

買不買,最終還得再董事會達成協議。

利定昌最後說道:“只是搞不清楚,林瑞寰上位後,爲什麼大舉出售香港的資產,莫非要跑路?”

利榮良笑道:“不太可能是跑路,林氏家族在內地投資龐大,怎麼跑?但林氏家族一直熱衷投資海外,我想可能是抽取資金,移師歐美,做分散投資吧!”

利定昌點點頭!

林志超家族作風,香港人都明白,那就是不會在意‘遷資’的輿論,一直是全世界投資。

香港經濟一片火熱,面臨撤退的港英政府再分別以56.5億、62.2億港幣的價格,售出赤柱黃麻道、九龍環海街的兩幅地皮。

與此同時,大宗物業交易也非常旺盛,有麗新發展斥資70億拿下富麗華酒店,還有希慎置業以60.5億港幣拿下華人行大廈。

長實集團出售資產的行爲,對於在香港擁有龐大資產的企業來說,只是小打小鬧,很快就被人淡忘,繼續‘股照炒、舞照跳、馬照跑’。

‘股照炒、舞照跳、馬照跑’這是香江當下的寫照,但其實在這背後,是集體的恐慌和焦慮。

有夫妻之間發生‘移民與否’的爭吵,女人對英國人有無限的眷戀和對新政府未知的恐懼,男人則是相信祖國和未來香江一片光明,雙方很難說服對方,甚至鬧到離婚的程度。

七月一日,香江正式迴歸祖國,中外4000多名嘉賓在會展中心見證了歷史一刻,香江從此開啓了新的篇章;絕大部分嘉賓在現場,都表現得離別依依、戀戀不捨,林志超在現場內心毫無波瀾,因爲他已經知道香江的未來。七月二日,泰國被迫宣佈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泰銖當天暴跌20%,導致泰國的外匯、金融等市場的秩序一片混亂。

七月十二日,菲律賓央行疲於維持匯率,允許菲律賓比索自由波動,比索在幾小時內即貶值6%,利率一夜之間升至25%。

一場亞洲金融風暴即將來臨,而在遙遠的香江市民全然不知,他們此時的心態是複雜的、麻木的,只是沉醉地產和股市暴漲的氣氛中。

李和是香江人,每個月收益有10多萬港幣,再加上妻子的工資收益,所以這個家庭收入相當可觀,是香江一箇中產偏上的家庭。

他們家有兩個孩子,因爲收益不錯,他們還請了個菲傭,工資4000多港幣,小日子過得非常滋潤。

在經濟如此寬鬆的條件下,他們買了第一套房,月供4萬多港幣,非常輕鬆,這筆支出大概是李和每個月收益的1/3。

最近一年多,香港房價是一路飆升,樓市異常火爆,李和頓時動了小心思。

他和妻子商量道:“如今香江已經迴歸,但股市和地市依舊火爆,看來香江經濟會繼續高速增長,勢必也會繼續帶動房產和股市的攀升。”

李妻頓時也非常心動,說道:“老公,你的意思是我們再供一套房?”

李和頓時得意的說道:“不錯,新鴻基有個樓盤,週末開盤。我在宣傳單上面看到,有個900平方尺的戶型,只需850萬港幣。我算了算,假設首付三成,就是255萬,貸款就是近600萬,月供5萬。”

李妻馬上算了起來:“月供5萬,加上第一套4萬的月供,這下月供達到9萬。你工資在12萬左右,再加上我的工資2萬多,我們每月還能5萬的自由資金。足夠了,這些錢足足夠我們開支了!老公,買吧!”

李和點點頭,說道:“房子一旦漲三成,我們就淨賺200多萬,輕輕鬆鬆的事情。要知道,最近一年已經漲了5成了,而香江房價從1990年,已經漲了六七倍了。”

李妻頓時心癢癢,附和道:“就說我們住的這一套,升值都快一倍了吧!”

李和點點頭,說道:“可不是嘛!週末,我們一起去排隊!”

李妻:“嗯”

兩人忍不住陷入賺錢的幻想,殊不知一場災難已經來臨!

這場災難,首當其衝的便是中產階級。

8月7日,恆生指數攀升至18625點的歷史高位。

從4月3日的14055點開始,至8月7日的18625點,恆生指數4個月內升了4630點,累計升值33%。

“山雨欲來啊!”林志超感嘆道。

香港經濟比前世好上20%左右,造成恆生指數也比前世高了10%以上,這還是林志超家族從香港股市在半年內套現700億以上。

林瑞寰說道:“爸,長實集團的現金流已經高達100億美金,債務也降低至12億美金,足以應對危機下的機遇和黃那邊的現金流也非常充足,今年我們陸續將赫斯基、Orange公司上市,共計套現資金180億港幣.”

此時,林志超和五個兒子坐在深水灣79號的草坪上,正在討論。

赫斯基、Orange公司上市,是霍建寧的財技,但也有林志超的大方向把握。本來這兩家公司在去年就準備上市,但林志超還是拖後一年時間,直到今年才趁高上市。

因爲是分拆上市,母公司會抽回一筆盈利,所以和黃在赫斯基是足足套現了130億,Orange公司上套現50億。

就算如此,和記黃埔目前還持有這兩家公司60%多的股權。

其他四個兒子,也一一回報了一下企業的情況。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嗯,都非常不錯!”

“是父親的基礎打得牢靠!”

兄弟幾人也是將功勞,全部給父親大人。

林志超接着認真的說道:“香港是我們林氏的根基,所以接下來如果香港爆發危機,我們又責無旁貸。瑞江,你是搞科技產業的,應該制定一個‘科技興港’的大方針.例如在港島南面鋼線灣哪裡,籌備一個‘數碼港’,引入硅谷概念晚點將這個數碼港注入一家殼公司,完成借殼上市,將來再圖謀香港電訊”

和前世的李澤楷不同,林瑞江是真的科技大亨,遊戲、VCD、小靈通、手機、家電.幾乎涉及了所有的家電、電子產業的發展,長江工業集團的實力,就是搞科技的堅實背景。更不要說,長江工業基金還是Yahoo的大股東。

所以,若是林瑞江投資香港電訊,是不會有多大的問題的。

實際上這筆生意是虧的,香港電訊在高峰時期被英國大東出售,以香港電訊的盈利,很難還清債務。

但賬不能這樣算,首先:香港電訊不能落入外資之手,否則林氏的臉往哪裡放;其次:香港電訊也是一個平臺,有利於將來發展其它產業,比如互聯網等。

林瑞江高興的說道:“感謝父親指點.如果是這樣規劃的話,將內地小靈通業務將來併入,組成一家龐大的電訊集團,更有前景。”

小靈通不僅僅是一個移動通話設備,更是一種電訊網絡,這種技術是來自日本。但由於日本人比較有錢,所以看不上這種市內通話的電訊網絡。

但在內地、東南亞不一樣,這可是非常有前途的產業。

所以早在1994年,小米科技就買下日本的專利,並在內地尋求合作發展。

林志超說道:“可行,這個你和袁天凡好好謀劃一下,有什麼情況可以和我溝通!”

林瑞江點點頭,說道:“好的,父親!”

他現在也明白,父親爲什麼盛情邀約袁天凡來幫他,因爲搞科技得有錢,得學會高明的財技。

收購香港電訊是何其困難,要知道這家公司有1.5萬名員工,是香港五大上市企業,每年利潤在百億級左右。

接下來,林志超又對林瑞楷說道:“瑞楷,你也制定一個‘文化興港’的大方針,爭取在逆境中,成爲香港經濟的支柱產業。”

林瑞楷高興的說道:“我明白!”

由於港英政府到了末期,所以哪怕這幾年港流文化已經形成規模,但依舊沒有官方的政策。如今香港就要經歷日本那樣的泡沫經濟,正好讓‘港流文化’形成政府的大策略。

最後,針對二房兩個兒子——林瑞海、林瑞誠,林志超也制定了一些策略。

去年,林瑞誠領導的環球集團收購南非海運,如今又盯上美國的海陸聯運,一舉打造橫跨歐亞非美的航運帝國。

林瑞海領導的九龍倉集團,在內地、香港、新加坡都是頂級商業地產王國,如今又講投資方向移師歐美,自然走得很穩。

第305章 【和兒子做生意】第475章 【首嘗‘失敗’】第576章 【虎父犬子?】第574章 【綁架首富】第217章 【名聲大振】第190章 【加強聯盟】第246章 【鋼鐵帝國】第579章 【大決戰】第503章 【要連卡佛】第309章 【利益交換】第135章 【君子協定】(求月票!)第115章 【財源滾滾】第126章 【要走正門】第350章 【不同的模仿者】第311章 【想走捷徑,有門無門!】第338章 【哈佛演講】第115章 【財源滾滾】第222章 【小氣的王室】第356章 【大時代來了】第217章 【名聲大振】第458章 【扶持造船工業】第213章 【超人偶像】第422章 【家族辦公室】第306章 【林爵士】第139章 【用之於港島】第535章 【置地危機】第258章 【真假不重要】第99章 【大賺特賺】(加更5000!求月票!)第316章 【香格里拉酒店】第134章 【內捲成功】(求月票!)第405章 【榜樣的力量】第42章 【偃旗息鼓】第386章 【又雙叒上市】第456章 【黃金大漲】第372章 【取代萬代】第461章 【捐資助學】第108章 【拭目以待】第508章 【霸氣言論】第566章 【喜得大將】第509章 【廣場協議】第408章 【真是好人】第250章 【零售部門】第55章 【長江銀號】第442章 【航運危機】第580章 【千億賣橙】第389章 【減船上岸?】第58章 【未雨綢繆】第179章 【抽半根菸】第428章 【絕不乞食】第248章 第247 【正式的三太】第394章 【五世同堂】第217章 【名聲大振】第4章 【初逛港島】第467章 【賣賣賣賣】第212章 【林生真會玩!】第126章 【要走正門】第198章 【石礦產業】第342章 【港九生命線】第109章 【抄底機會】第546章 【佛山大學】第405章 【榜樣的力量】第504章 【稱霸三十年】第481章 【曾經擁有】第9章 【長江置業】第291章 【東邊損失西邊補】第386章 【又雙叒上市】第517章 【財團榜首】第396章 【酒店偶遇】第376章 【愉景灣項目】第273章 【叫我阿誠就行】第17章 【空手套白狼】第317章 【妹妹的婚事】第259章 【有一套】第208章 【狡猾阿三】第327章 【掉隊和趕上】第77章 【局勢反轉】(加更!求月票!)第489章 【進軍銀行】第580章 【千億賣橙】第188章 【首涉油輪】(求月票!)第140章 【結識李律師】第278章 【1961年】第572章 【中環霸主】第446章 【祖墳沒有被扒?】第474章 【迪士尼公司】第287章 【博大精深的中文】第302章 【得了便宜還賣乖】第414章 【五個兒子】第414章 【五個兒子】第284章 【真的好美味啊】第402章 【浪裡個浪】第303章 【四日製水】第496章 【良言相勸】第181章 【遭遇小人】第440章 【和記黃埔】第95章 【一切順利】(首訂2400!加一更!)第469章 【魚兒上鉤】第496章 【良言相勸】第529章 【八七股災】第30章 【德國之行】第465章 【錯過機會】